?

高職院校以VBSE會計實訓為基礎的審計實訓模式探討

2016-12-27 10:35張瑕
企業技術開發·下旬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高職教育

張瑕

摘 要:針對目前高校審計實訓開設困難和效果較差的情況,文章提出了以VBSE會計實訓為基礎的審計實訓模式,這種模式可以利用VBSE形成的會計資料作為審計實訓對象,將傳統單一枯燥的審計模式轉變為審計對象多樣化、趣味化審計模式,并提出在指導過程中進行總結,為編制豐富可行的審計實訓教材積累素材。

關鍵詞:高職教育;VBSE會計實訓;審計實訓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33-0149-02

審計實務課程是會計類的核心課程,而審計實訓又是體現其實踐環節的重要教學步驟。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更加強調學生對社會環境的適應性,要培養具有實務動手能力的技術型和專業型人才。因此,高職院校審計專業學生開設會計、審計實訓課程至關重要。

1 高職院校會計、審計實訓課程開展的現狀和問題

目前,各高職院校在開設審計類課程時,審計和會計的實訓一直是一個難點。大多數高職院校審計專業都開設有會計實訓,但是很多學校沒有開設審計實訓課程,使得審計實務教學整體上仍舊存在重理論、輕實務的現象;另有一些學校雖然開設了會計和審計實訓,但二者是分開,單獨進行的,會計實訓采用傳統的手工帳形式或會計電算化的形式,審計實訓一般是基于提供的整套報表資料讓學生編制手工工作底稿,這種審計實訓模式單一,死板,很難激起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根據筆者的教學的觀察,實訓的結果并不讓人滿意,學生的審計實訓最后完全變成了同一模板的審計工作底稿的大匯總,缺乏實踐性。面對這些問題,筆者基于本校已經開設的VBSE課程模式,新穎的提出了要以VBSE會計實訓結果為基礎組織學生進行審計實訓,作為審計實訓的審計客體,利用新道開發的商業虛擬環境,應用到審計實訓中,一方面可以充實審計實訓的內容,另一方面可以為編寫審計實訓教材的,豐富審計實務內容提供資料。

2 以VBSE會計實訓為基礎的審計實訓

VBSE財務綜合實踐教學平臺是用友新道公司開發的一款模擬商業社會環境、針對各類院校會計專業教學而設計的仿真實訓平臺。此平臺基于“把企業搬進校園”的實訓理念,讓學生在真實企業業務、數據以及物理資質章證的模擬環境中進行任務演練。通過實訓,使受訓者循序漸進地感知、認知財會及相關業務崗位的日常工作內容及職責要求;使學生的崗位技能最大限度的達到用人單位的用人要求,從根本上解決了財會專業學生“校內實習”的難題。

2.1 VBSE課程的流程

本校VBSE課程的對象是大三的學生,時間是在頂崗實習之前。針對全班的人數分多個小組,每一組模擬不同的公司實體,每一組的小組成員擔任該實體中不同的會計崗位。實訓教師通過總機向每個公司推送任務,相關人員會接受到任務,每個崗位人員在完成自己所在崗位任務后再將任務往下傳遞。

例如:實訓指導教師推送一筆業務給各個公司實體,5月1日銷售一批貨物,該業務執行流程如下:

該任務首先會傳遞至各個公司的銷售專員,扮演銷售專員的學生要完成找稅務會計開票的任務,完成任務后,該業務會推送給稅務會計,稅務會計完成手工開票,開票后交給銷售專員,銷售專員轉交給客戶,任務推送到應收會計,編制記賬憑證,傳達至財務部經理審核,審核后傳回稅務會計、應收會計登記明細賬。

通過VBSE課程可以使同學們深刻的了解所模擬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切實感受所扮演角色的崗位職責,實訓結束后會形成完整的賬簿會計資料:包括VBSE平臺提供的各模擬公司的電子數據資料和學生完成的該公司的手工賬簿資料。

2.2 以VBSE課程形成的會計資料作為審計實訓的對象

VBSE不同小組的成員完成會計實訓后,會形成完整的會計數據資料,以此作為審計實訓的對象資料。參與VBSE會計實訓的學生完成實訓后,再連續參加審計實訓,以其他小組的會計結果為審計實訓對象,進行交叉審計,例如A組成員VBSE會計實訓時,模擬的是長江公司,完成了對長江公司的會計業務,編制了其完整的會計憑證和賬簿,所以對該公司的情況比較了解,而各個公司實體的會計業務是一樣的,都是由VBSE實訓教師統一推送的,因此,在參與審計實訓時,為了避免自己審計自己查不出問題的尷尬局面,審計實訓對象變更為其他小組的VBSE會計實訓資料,在審計的過程中更容易發現跟自己當初做賬的不同之處,對這些不同之處進行比較分析,通過審計實訓可以識別之前自己作為財會人員角色時出現的問題、深刻的理解審計的本質。

2.3 以VBSE為基礎的審計實訓相比傳統實訓模式的 優勢

以VBSE為基礎的審計實訓,將會計實訓和審計實訓相互結合,體現了課程之間的連接性,豐富了審計實訓的內容。不同的學生VBSE實訓的最終成果,例如憑證、報表,不可能跟標準答案一致,這些錯誤點恰好就形成了審計實訓最佳的審計素材和案例,使得現有的審計從統一化向多樣化轉變、單調性向趣味性轉換,增強審計實訓的效果,切實的使同學們從審計的角度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理解審計的含義,掌握審計程序,從傳統的純粹的編寫工作底稿這一審計模式中脫離出來,讓學生切實的感受會計角色與審計角色的不同。

3 會計實訓和審計實訓無縫對接的前提和挑戰

3.1 課程安排時間適當

會計和審計實訓放在所有專業核心課之后,畢業頂崗實習之前進行,首先是會計手工實訓,為期1周,目的是練習手工帳,為VBSE打基礎;其次進行VBSE實訓,為期1-2周,目的是通過虛擬的商業社會環境,模擬真實的會計崗位,使可以深刻的理解各崗位職責,實訓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情進行任務的選擇推送,但是不論是基礎好的還是基礎差的學生,都應當從銷售和收款循環、采購與付款循環、生產與倉儲循環、投資與籌資循環中各挑選難度適當的任務進行推送,為以后的審計實訓積累足夠的素材;最后VBSE實訓結束后安排審計實訓,以VBSE形成的不同的公司實體的會計資料為審計實訓資料,為期1周。

3.2 建立校企合作平臺,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

在以VBSE實訓為基礎的審計實訓模式下,每個班各個小組的審計實訓對象都會不同,審計實訓資料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能否查出問題所在就對指導教師的質量和數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審計實訓的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都是取決于指導老師的實踐能力,指導老師缺乏實踐經驗,必然會影響實訓效果,面對這種挑戰,審計實訓指導老師除了要增強理論素養之外,更多的是想辦法提高實務能力。

教師自身要不斷的自我學習,比如參加注冊會計師考試提高審計理論素養,學校方面可以通過建立校企合作平臺,組織教師到會計事務所脫產掛職鍛煉,全面掌握審計實務能力,在實踐中也可以積累審計素材,指導審計實務課程。不斷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更好的指導學生實訓實習。

4 結論和啟示

4.1 以VBSE為基礎的審計實訓,可以鞏固會計知識,充 實審計實訓

以VBSE為基礎的審計實訓,學生們可以通過審計過程,進行自糾自查,發現自己在會計實訓中出現的問題,通過審計調整,鞏固和強化會計知識。另一方面,傳統的審計實訓資料都比較單一,所有的學生采用的都是同一本教材,但是在以VBSE為基礎的審計實訓中,實訓教師可以選擇推送不同的業務,這種選擇性就大大的豐富了未來審計實訓的資料,因此在推送業務時,可以有計劃的推送,按照審計實務的幾大循環中各挑選一些經典業務進行推送,同時在加上不同的學生在進行會計處理時會發生不同的問題,那么最終一個班的每個小組形成的會計憑證和賬簿必然不同,會必然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恰恰豐富了審計實訓的資料,從根本上解決了審計實訓資料單一枯燥的問題。

4.2 匯總資料,為編制審計實訓教材打下基礎

在很多學校審計實訓指導教師是同時參與會計實訓指導的,指導教師參與了整個實訓過程,在會計和審計實訓中都會發現和指出學生的很多問題,實訓教師要按照班級分組分別進行匯總歸納,形成書面資料,作為鮮活的審計案例和素材,可以用于指導審計實務的教學,同時,可以為編制豐富可行的審計實訓教材積累素材。

同時,由于每個小組形成的憑證賬簿不可能一樣,利用這些不同的素材,可以編輯設計成一套豐富的審計實訓教材和審計案例教材,它們都是源自于學生最常出現的問題,更貼合實際,更好的指導審計實踐教學,培養學業全面掌握各項審計實務操作技能。

4.3 切實有效的審計實訓,為培養對口型人才打下基礎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就是強調人才的動手實務能力,學校通過合理安排實訓,可以提高實訓的效果,通過系統的技能訓練,能夠很好的引領學生掌握專業技能,一方面可以為企業培養對口型人才,同時又為學生未來從事審計工作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 林克明.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審計實訓校本課程開發研究[J].長春理 工大學學報,2011,(7).

[2] 彭東生,袁紅萍.高職會計實訓與審計實訓教學的無縫對接[J].財會教 育,2013,10(20).

[3] 李巖,楊粲.高職院校審計實訓教材開發的實踐研究[J].全國商情,2013

(10)75-76.

[4] 繆喜玲.審計實訓教學研究[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茖W校學報,

2014,6(28):72-74.

[5] 羅立立,吳奇峰.淺談案例教學在高職審計實訓課程中的應用[J].改革 與開放,2010(7).

猜你喜歡
高職教育
職業高校職業思想道德重要性探析
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專業基礎課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淺談素質拓展訓練對提高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
高職院校新開設無人機專業的探討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論高職生未來職業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