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雙語教學中存在的若干問題及對策

2016-12-27 13:10王政軍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9期
關鍵詞:雙語教材高職

摘要:因此結合行業需求,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針對學生實際外語掌握能力,進行分層次教學,針對性地實施部分課程的雙語教學。從教材選擇、課程選擇、授課模式、師資培養、實習實訓、第二課堂、持續學習能力等方面從業界需求及應用的角度,從人才培養的角度,從合格師資再培訓的角度,進行更深層次的理性思考。

關鍵詞:酒店管理 雙語

酒店業是涉外性、實踐性很強的服務性行業,在酒店管理專業教學中,要求學生不僅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有過硬的酒店專業相關英語的運用能力。

1.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實施雙語教學的理論基礎及意義

《朗曼應用語言學詞典》對"雙語教學" 所給的定義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能在學校里使用第二語言或外語進行各門學科的教學)。雙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學習者能同時使用母語和外語進行思維,能在這兩種語言之間根據交際對象和工作環境的需要進行自由的切換,其實際應用意義主要體現在:

(1)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背景下,伴隨著中國"大旅游發展方向"的不斷深化,要真正發展成為與國際接軌的旅游大國,對復合型專業人才需求量巨大;

(2)提高教師業務水平的需要,通過開展雙語教學,教師在查閱資料、備課、上課的過程中使自己的外語水平逐步提高,教學相長;

(3)雙語教學符合行業崗位能力的要求,酒店管理專業以直接對客服務為主,需要良好的溝通能力,如外語的聽說讀寫能力、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等。

2.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雙語教學中存在的幾個具體問題

(1)酒店管理專業雙語教材建設滯后。適用于高職院校的酒店管理專業雙語教材的缺乏,是雙語教學開展面臨的最直接的問題,因此, 實施雙語教學的過程中教材的組織和利用需要任課教師根據自身的理解和學生的實際以及教學目標的要求,進行再加工,實際上是高投入低產出。參考各類與所授專業相關的外文書籍自編講義的, 更有用中文教材進行英文授課的, 這樣既不科學也不規范; 加上由于授課對象英語基礎薄弱的現實情況制約, 專業學習與外語學習都成為實際教學目標。

(2)酒店管理專業雙語課程設置不盡合理。在目前教學管理部門學分認證和評價體系等現實框架環境下,學生選擇雙語課程或純中文課程,最終獲取的學分沒有區別,也并沒有在課程體系中明確界定雙語課程的范圍、層次和地位。

(3)酒店管理專業"雙語"、"雙師"型教師短缺。酒店管理專業擔任雙語教學的教師來源一般有兩個渠道: 一是英語專業的教師來教專業課, 二是英語相對較好的酒店專業的教師來擔任。這兩類教師進行專業課的雙語授課的實際情況是, 英語專業的教師雖然英語水平相對較高, 但缺乏專業知識, 而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師英語口語表達及語言組織方面總會有所欠缺, 故而雙語教學對于教師來說常常意味著工作量的倍增。

(4)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有待改進。由于授課對象和師資水平的制約, 現在的雙語教學往往出現兩種普遍現象, 一種是英語教師繼續以往傳統語言教學方式, 側重于詞匯的解釋、句式的翻譯, 沿襲了基礎英語課的模式, 當然也是存在這部分教師專業知識不足, 無法有效融合的客觀現實。

3.高職酒店管理專業開展雙語教學的對策

(1)注重分層次組織教學,循序漸進推進雙語教學。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的大部分學生的詞匯量在低于2000個,水平測試在大學英語二級到三級之間,因此我們要考慮生源英語基礎和高職培養計劃,做到分層次的循序漸進。

(2)改進教學方法。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同時用漢語來解釋重點和難點,但教材、講義等盡可能使用英語文本;課堂板書或屏幕文字盡可能使用英語;學生的作業和考試盡可能用英語或雙語完成;教師課堂語言的英語比例則根據學生接受能力靈活調整。

(3)學分設置與激勵。在學分設置方面可作相應調整, 雙語課程學習優秀的學生在所獲學分方面也可以乘以一定系數, 或可充抵其它輔修課程。

(4)雙語教材的開發與創新。雙語課程的教材開發著重專業知識的普適性和國際性,汲取同類國際化先進院校的課程成果,從行業實際應用的資源中進行選擇和推廣。

(5)在實踐中以授課內容的雙語化為先導,以課程目標為軸心,并以課程考核雙語化為衡量學習效果的績效體系已經形成。

(6)雙語課程的甄選與設置。對于涉外性較強、國外研究資料較為詳實、處于領先地位的科目,建議使用雙語教學,如前廳與客房管理、餐飲管理、酒店人力資源管理、酒店市場營銷等課程為首選。

(7)雙語師資培養的途徑及支持,注重雙語教師的引進機制,酒店管理專業雙語教師不僅要具備較高的外語能力,還有國際化的視野和綜合素養,豐富的酒店管理工作經驗也必不可少。

(8)雙語教學的多維度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在雙語教學效果的評估方面, 要突破專家聽課、試卷分析等傳統的質量監控方法, 建立新的雙語教學質量與評估機制, 建議采用過程性質量評估,旨在能及時揭示雙語教學過程中的存在問題,及時反饋信息,及時調控管理。

同時,實現評價主體多元化, 可采取專家評、學生評和企業評相結合的方式, 并適當增加學生評和企業評的比重。專家評主要通過檢查教學大綱、聽課等方式考核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傳統方式; 學生評則側重于教學過程的組織, 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企業評則從實習生實際對專業和外語的應用水平來進行評價。當然, 要突破以往的傳統評價模式, 仍需多方面的配合, 并進行長期的實踐。

作者簡介:

王政軍(1983.10-)男,山東濰坊人,本科,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酒店管理

猜你喜歡
雙語教材高職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
快樂雙語
快樂雙語
快樂雙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