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專業課程英漢雙語教學的培養目標探討

2016-12-27 23:10呂延昌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9期
關鍵詞:專業課雙語專業課程

呂延昌

摘要:在大學中實施英漢雙語教學是培養國際化人才的需要,本文論述了雙語教學的含義,探討的專業課英漢雙語教學的特點和作用,重點提出了專業課雙語教學應該達到的目標。

關鍵詞:雙語教學,作用,目標

1.正確理解雙語教學

雙語的英文是"Bilingual",直接的意思就是"two languages", "雙語教學"是指將母語外的另一種外國語言直接應用于非語言類課程教學,并使外語與學科知識同步獲取的一種教學模式。在某一種地方的方言中針對說當地話的學生教授普通話也是雙語教學。對于說普通話為主體的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國際化語言,也是我們的第二語言,我國自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在各級學校教育中一直重視英語教學,并提倡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到研究生階段實施英漢雙語教學。

2. 在大學專業課中推廣英漢雙語教學的作用

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聯通著各國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的交流,通過英漢雙語教學,可以為學生終身學習打開通往向全世界先進國家學習科學技術的廣闊道路,等于給學生"授之以漁"。 我國高等學院培養出來的大學生應具備跟上國際經濟技術不斷發展的能力,能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環境中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2.1英漢雙語教學是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1]

我國的大學生進入大學前接受了英語的基礎教育,到大學一年級后又進行大學英語的強化訓練,各個大學都給予較多的英語規范化教學課時。這為在大學專業課程中開展英漢雙語教學的開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推行英漢雙語教學,在條件不成熟時可以用現有的教材配以英漢對照的PPT課件,老師用英語口語全堂講課的方式進行;而有條件時可以先進國家的英文原版教材和課件等教學資源,也可以模仿國際上流行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用英語做"presentation"老師和同學們邊聽邊討論的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大學生不出國就能在國內享受到國際化的教學環境。

推進英漢雙語教學,也是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對于授課教師來說,能在備課、上課等教學過程中主動參照國外的先進的教學理念,調整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運用專業英語術語或單詞主動在互聯網上查詢英語專業資料,及時地跟進國際上先進大學或科研機構的最新科學技術水平新動態,促使我國高校教教師跟隨和適應國際教育趨勢的新變化,從而提高高校的國內外競爭力。

2.2 英漢雙語教學能在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的同時提高英語水平

我國大學的基礎課和專業課程教材在編寫過程一般都參考了國外的原版教材,有的甚至是直接從國外教科書翻譯過來的,但在翻譯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翻譯者專業知識的局限。因而在漢語的意思傳達上出現一些誤區,例如,有的《管理學》書在"波特的價值鏈模型"一節中將"inbound logistics"(供應物流)翻譯為"進料后勤",這顯然很不專業,學生也很難理解,如果直接采用原版教材,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學生還學會了地道的專業術語。

在大學生的專業課中推廣英漢雙語教學,能使大學生的英語水平在普通英語上得到一個在應用層次的提升,使大學生能在學習完大學英語基礎上結合英語專業詞匯和英語的專業表達方式,在專業英語的應用能力上得到更好的聽、說、讀、寫、譯訓練,為今后的從事專業工作打下良好的而基礎。

2.3 英漢雙語教學為促進各國的文化交流奠定基礎

英漢雙語教學是在我國的大學階段中有著特殊的作用。英漢雙語教學能在使學生在學好英語的同時,提高學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的能力,建立跨文化意識,將自己的知識帶到國外,同時將國外的先進科學技術和文化傳播到國內。進一步說,也可以培養專業課教師直接用英語進行對外國來華留學生授課,甚至在國外的大學用英語授課。

3大學專業課英漢雙語教學的培養目標

在大學教育中所涉及的課程很多,本文主要是針對大學專業課程設定的培養目標、包括英漢雙語教學在專業課程中應達到的知識目標、專業能力目標、社會目標以及創新能力目標。

3.1語言知識目標

掌握本專業領域的專業術語和詞匯3000個以上,在學習了專業課程英漢雙語教學的課程后,能獨立閱讀與本專業有關的國外原版的英語網頁或原版英語論文,在專業英語教學的同時,繼續鞏固基礎英語教學,并能正確進行有關專業英語詞匯的發音。通過使用英語進行專業課的教學,可以通過浸入式教學方式給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增加學生運用英語的機會,使他們利用外語這個工具, 在學習、 吸收和掌握先進的專業課原理的同時, 提高運用英語聽說讀寫譯的綜合能力。

3.2專業能力目標[3]

在學習了專業課程的英漢雙語教學后,能夠根據所學的專業術語從網絡上下載并翻譯與專業相關的英語資料。能隨口說出相關的專業術語,并能與國外同行專家就專業話題進行交談。能將漢語論文摘要和關鍵詞準確地翻譯成英語,能對本專業世界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用英語進行及時跟蹤。能擔負簡單的物流專業口譯工作。通過在大學的專業課中開展英漢雙語教學,學生可以借助英語這一通用的國際語言,通過互聯網查詢專業領域世界的最新發展趨勢, 學習和掌握最新的專業理論知識, 培養與各國進行該專業領域合作與交流活動所需的專業語言交流能力。而且通過使用英漢兩種語言的教與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全球化視野、國際合作和交流能力。

3.3社會能力目標

虛心好學,抱著不斷學習的心態,帶著好奇和探索的精神來學習各種專業課程。在閱讀或學習專業書籍時,應隨時想著某個專業詞匯用英語表達的最佳單詞或術語,養成具有用英語思維的習慣[2]。并培養在校學生具有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創新意識和較強的吃苦耐勞精神。

3.4增強學生創新能力目標

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大學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當前社會的知識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更新周期也不斷縮短。大學畢業生面對的是全球化的市場和國際范圍的就業競爭, 這就需要通過不斷增強自己的學習和創新能力來提高國際競爭力。在大學專業課中實施英漢雙語教學,能使學生站在本學科發展前沿,在世界范圍內獲取信息和知識,以廣闊的視野思考專業問題, 在持續的學習、思考和創新中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

4.結語

在大學專業課程中開展雙語教學,在各大學的雙語教學中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這個過程沒有止境,只要按照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學生,并為國際交流服務這兩個總目標,就能在雙語教學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總結教學經驗,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促進專業課雙語教育得到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穎,岳娟娟.推進雙語教學拓展國際視野[J].中國高等教育,2005(23):32-33.

[2]喻小繼,王芳.淺談雙語教學在課堂中的應用[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1,(2):118-120

猜你喜歡
專業課雙語專業課程
“導入課”在高校專業課實施“課程思政”的實踐與思考
電大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改革探討——以福建電大為例
中美綜合大學在音樂專業課程上的比較與啟示
服務學習在高職社會工作專業課內實踐教學中的探索
中俄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的比較與思考
快樂雙語
快樂雙語
快樂雙語
研究生專業課學分制教學改革探討
關于大學專業課排座位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