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城融合背景下常州市文化創意與設計服務產業發展策略研究

2016-12-27 13:38肖宇王志堅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9期
關鍵詞:常州服務業服務

肖宇+王志堅

摘要: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作為一種低能耗、低污染、高知識性、高附加值的文化產業,是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對推動產城融合發展具有很高的戰略意義。本文立足于常州的產業基礎和實際情況,對常州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產業的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并針對常州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在產業融合、設計內涵和人才儲備上的不足提出了對策與建議,旨在引導常州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健康、快速發展。

關鍵詞:產城融合;文化創意與設計服務

文化創意與設計服務產業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國民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壯大的新興產業,江蘇省由于領導重視、措施得力,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產業發展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常州如何能抓住機遇、因地制宜,做大做強常州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等產業,對促進常州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對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由"常州制造"向"常州智造"轉變和發展創新型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一、常州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產業發展的現狀

近年來,常州市委、市政府搶抓機遇、高起點、高標準地大力發展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產業,將其作為新經濟增長點和支柱產業來培育,以廣告服務、建筑設計、室內裝飾設計、多媒體設計、動漫及衍生產品設計等為主體的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等產業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1.1整體發展勢頭良好,發展規??壳?/p>

近年來,常州市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規模不斷擴大,截止2014年底,全市共有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法人單位4356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10.0億元,比上年增長18.4%。從構成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的四個行業看,廣告業法人單位1638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2.1億元,增長26.9%;建筑設計服務業1396家,主營業務收入173.7億元,增長14.7%;文化軟件服務業809家,主營業務收入39.5億元,增長5.9%;專業設計服務業513家,主營業務收入24.7億元,增長51.5%。全省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的單位共178家,其中常州有34家,占全省近五分之一,居第2位,僅低于南京(72家),從發展現狀看,常州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規模在全省穩居前列。

1.2四大行業中的廣告業效益領先全省,步入發展提速階段

2014年常州市廣告業發展態勢良好,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在全省處于前列。全市規上廣告業戶均利稅總額638.3萬元,增長38.3%,增幅居全省之首。作為江蘇省唯一的國家級廣告產業園區所在地,常州廣告業正在邁入發展的快車道,呈現出蓬勃生機和強勁活力。

1.3 建筑設計業總量規模最大,但文化內涵還有待提高

2014年,我市規上建筑設計業單位數占全省的23.6%,全年主營業務收入占全省的36.0%,利稅總額占全省的41.5%,雖然我市建筑設計業在單位數、營業收入、利稅總額上均為全省第一,但主要是以數量優勢取勝,而不是以質量優勢領跑。不少企業主營業務始終在低層次上徘徊,與全省先進地區同行業相比,包涵設計服務的成分比較少,亟需向產業鏈和價值鏈的高端躍升。

1.4 專業設計業發展雛形顯現,產業前景值得期待

2014年,我市規上專業設計業單位31家,單位數在全省排第2位,低于南京(39家)。規上專業設計業利稅總額1.2億元,排第4位,雖然我市專業設計業各項指標增長較快,但由于企業大多處于初創期,營利能力較弱,隨著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將逐步展現出較強的活力,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二、常州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產業發展的主要制約

2.1高新行業發展偏弱

2013年,常州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企業按主營業務收入排名前十的全部是建筑設計服務企業;2014年排名前十的企業中,有8家是建筑設計服務,1家是廣告傳媒服務,另1家是文化軟件服務。整體產業中建筑設計、廣告服務行業相對較強,專業設計、文化軟件服務比較弱,在內部結構上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實施調整和優化。

2.2平均資產規模較小

我市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在單位數量上雖然較多,但在規模上普遍較小。2014年,我市全部文化產業戶均資產1613.7萬元,其中規上1.4億元,規下625.9萬元。而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戶均資產530.8萬元,其中規上5185.8萬元,規下243.7萬元,遠遠低于文化產業平均水平。2014年,全省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規模排名前20名的企業中,常州只有1家,單位"小"、"散"、"弱"的特點注定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難以取得優勢,發展受到限制。

2.3整體盈利能力不強

2014年,我市規上文化服務業利稅總額共計53億元,戶均利稅總額1271萬元;其中規上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利稅總額為29.6億元,戶均利稅總額1170萬元。從具體行業看,廣告服務業戶均利稅總額766萬元、文化軟件服務業890.9萬元、建筑設計服務業1650萬元、專業設計服務業387.1萬元,除建筑設計服務業高于文化服務業平均數外,其他三個行業遠低于平均值。說明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的總體效益水平比較低,客觀地反映了各行業效益狀況不容樂觀。

三、產城融合背景下常州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的發展對策

產城融合的核心思想是城市建設須以人為本,城市發展須以產業為支撐,產業促進須以城市為依托,即"以人為本,以產促城,以城興產"。因此,常州在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從城市的實際出發,充分依托常州良好的經濟、產業基礎和優越的科教、文化資源,進一步完善制度環境、優化創業和就業環境、聚集優秀行業人才,加快推動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的健康發展。

3.1構建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產業良好的制度環境

制定詳細具體的文化創意等產業政策,加快完善文化創意等產業的融資體制,推動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產業快速發展壯大。今年市委市政府陸續制定出臺了《關于推動文化建設邁上新臺階的實施意見》、《常州市關于深入推進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這是常州市首次出臺關于金融扶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推出了針對文創企業的專屬金融支持產品,提供了配套的金融支持,幫助文創企業解決融資困難的問題,助推企業的發展。這些政策的出臺都為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等產業的發展健全了文化創意產業制度環境。

3.2 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產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

隨著文化與科技的融合程度越來越高,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產業已貫穿于國民經濟的裝備制造、旅游、信息、建筑等各行各業。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技術的普及,在產品的價值構成中,消費者越來越關注產品所承載的品牌、文化、服務、創新等要素,當這些要素在產品上匯集可帶來隱含的高附加值,這正是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的典型特征之一。根據常州的產業結構和實際情況,可重點推動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比如,在傳統裝備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過程中,可以發揮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科技力量加強產品在外觀、結構、功能等方面的創新,促進產品更新與消費升級;還可以借助產品包裝、廣告設計、移動端和PC端網頁設計等創意設計服務來擴大產品的知名度和認可度,提升品牌的文化內涵和產品附加值。同樣,在常州旅游業的發展過程中,由于常州自然旅游資源較少,要想發展壯大旅游產業就必須創新發展思路,注重培養特色的產業鏈條,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逐漸形成產品開發、產品推廣、產品銷售一條龍的循環系統,走出一條具有常州特色的文化旅游發展之路。近年來,常州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態勢較好,已經涌現出像中華恐龍園、春秋淹城旅游區、環球動漫嬉戲谷、東方鹽湖城等為代表的文化旅游項目。這些項目的成功經驗表明,重視發展產業鏈中附加值較高的上游研發、設計和下游品牌運作、產品銷售環節,將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旅游業的融合是促進常州旅游產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3.3 以眾創空間推動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產業快速發展

眾創空間面向所有有創新想法、創新能力的個人與群體,有別于部分文化產業園區僅對既有文化企業進行幫扶,是新型的創新孵化器。對于個體文化初創者而言,眾創空間的優勢是其低成本與靈活性,極大地節省文化創意人員在把自己的創意和想法轉變為項目時的資金消耗。而眾創空間除了為初創時期的文化創意人員和企業提供培訓、資金、管理服務等便利,對文化創意創新項目進行孵化,還可以將自身收益與入駐的優質項目結合,共同成長壯大,兼具孵化與投資功能??梢粤⒆愫鸵劳谐V葚S富的文化資源和有影響的文化創意產業品牌,打造常州文化創意產業眾創空間示范基地,以眾創空間推動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產業快速發展,優化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產業的結構。

3.4 挖掘本土文化的創意價值,豐富創意和設計的內涵

歷史文脈是一座城市的象征,是城市彼此區分的重要標志,也是文化創意的重要根基。將文化創意產業本土化,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創意產業發展之路,必須充分挖掘當地的歷史文化資源,堅持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相結合,賦予現代創意方式以民族化、本土化的創意內涵,比如常州的民間文學、傳統手工技藝、傳統表演藝術等文化遺產,可以合理運用現代設計手法,加強這些傳統技藝技能與創意設計和時代元素的融合,以豐富創意和設計內涵,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在實現文化的生產性保護和活態化傳承的同時提高消費者的文化消費。以通過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的發展,為常州特有的傳統和歷史文化提供經濟基礎和動力支持,促使這些傳統和歷史文化完整地保存下來,并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實現本土文化與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產業的互動發展。

3.5 完善創意人才建設機制、引進和培育高端文化創意人才

在文化創意人才隊伍打造上,堅持外部引進和內部培養相結合的原則,大力引進和培育復合型高端文化創意人才。政府應加強文化創意人才培養和引進工作力度,一方面,創新文化創意人才引進和獎勵機制,在產業人才的安居、創業等方面設定優惠政策,充分發揮領軍型人才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努力建設一流的文化創意和設計團隊,對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作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另一方面支持在高等院校設立文化創意等相關專業,在人才培養上緊密結合常州的產業現狀和市場需求,聯合高等院校和文化創意機構建立文化創意人才培訓基地,定期開展文化人才培訓,著力培養創意策劃、工業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影視特效、動漫制作、軟件開發、新媒體應用等方面的人才。加快培育一批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急需的高端文化創意人才。

參考文獻:

[1] 廖豐豐,韋霞,楊衛華. 產城融合背景下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的發展研究--以常州市為例[J]. 藝術科技,2014(9):7-9

[2] 陳思勤.產城融合核心應"以人為本"[J]. 南方,2013(19):20-21.

[3] 王建彥,紀峰,吳憲霞.連宿徐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式發展SWOT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6(21):8-9

[4] 金衛民.常州文化創意設計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思考[EB/OL].

[5] 文化事業穩步發展 經濟效益有待提高--2015年常州市文化產業發展情況簡析[EB/OL].

作者簡介:

肖宇,1981.06,女,漢,黑龍江省伊春市,碩士,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數字媒體技術

猜你喜歡
常州服務業服務
常州的早晨
常州非遺 燦爛多彩
自動化正悄然無聲地重塑服務業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服務業:從一二三到三二一
招行30年:從“滿意服務”到“感動服務”
中介服務業
服務業集聚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