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女大學生的圍經期衛生保健

2016-12-27 14:25楊萬玲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9期
關鍵詞:心理衛生女大學生月經

楊萬玲

摘要:女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群體,由于心理發育沒有完全成熟,對月經生理及衛生特點認識不足,常常出現月經失調、痛經及圍經期綜合征。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校及女大學生本人如何進行圍經期衛生保健措施。

關鍵詞:女大學生;月經;生理衛生;心理衛生;保健

女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群體,年齡一般在16~25歲之間,生理特點是性器官的成熟和生殖功能發育成熟,外在標志之一是月經來潮。她們雖然處于性發育和性成熟階段,但是心理發育尚未完全成熟,圍經期經常伴有月經失調、痛經及圍經期綜合征。在校醫院就診的女大學生中,患生殖器炎癥的也比較多。因此加強女大學生生理衛生與心理衛生教育,讓她們了解經期的生理衛生特點及常見病癥,掌握一定的醫學衛生知識,克服不良的衛生心慣,消除不正確的心理狀態,對女大學生健康成長意義重大。

1 月經生理特點

女子性發育包括生殖器官的形態發育和功能發育。內生殖器包括陰道、子宮、輸卵管和卵巢。女性到了青春期后,卵巢即發育成熟,具有周期性排卵功能,不斷分泌雌性激素、孕激素和少量的雄性激素,使其它生殖器官迅速發育,因此卵巢既是重要的生殖器官,也是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子宮發育受卵巢激素的影響,子宮內膜呈周期性改變而出現月經。月經就是指有規律的、周期性的子宮出血。月經初潮時卵巢功能還不穩定,月經周期并無規律,約在一年內才逐漸形成規律,按月來潮。如月經周期延長到三個月以上,或者一次經期持續超過十天,均屬不正?,F象。月經周期平均為28天,但在20天至40天內均屬正常。一般經期持續三至五天,每次月經量約30至100ml。

2 月經期衛生

女大學生月經期間由于神經內分泌的影響,抗病能力減弱,再加上子宮內膜剝落,容易感染引起疾病。除因初潮期尚未進入正常月經狀態外,因地理、環境、生活條件突然改變或情緒影響都可能引起月經失調。常見月經失調包括月經過多或過少、經期提前或推遲、痛經等。如行經時下腹疼痛劇烈,影響學習和睡眠時稱為痛經,應及時治療。月經失調的另一類型是閉經,年滿18歲,月經尚未來潮的,稱為原發性閉經。月經已規律,連續三個月以上不來月經的稱為繼發性閉經。閉經都要及時就醫。另外功能性子宮出血也是青春期常見的月經失調類型,這是由于卵巢功能失調而引起,由于流血量過多或流血時間過長,往往會造成繼發性貧血。

3 圍經期綜合征

在門診醫療中,部分女生在月經來潮前或在臨近考試前,總會頭痛、頭昏、乳房脹痛、腰痛、乏力、下腹部脹或疼痛、腹瀉或便秘,情緒波動、煩躁不安、焦慮、緊張、抑郁或易激怒,手足或面部浮腫,有失眠、心悸等癥狀,上述臨床癥狀,稱之為圍經期心身綜合征,簡稱圍經期綜合征。據調查資料表明,此征的發生比率在82%以上,癥狀起始于經前期的占65%以上,在月經中期有癥狀的占有30%,在月經中期出現癥狀高峰者占50%,經前期和經中期持續高峰者約為35%左右。

發病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水納潴留。女生經前期雌激素分泌增多,引起體內水納蓄積,身體各部位出現水腫,身體感覺不適。二是內分泌紊亂或植物神經功能失調。三是精神因素。女生在心理上產生緊張、恐懼感,形成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礙。情緒緊張、不愉快等不良精神刺激會導致病情加重,平時性情比較急躁或憂郁內向、情感不穩定的女性癥狀明顯。

臨床表現為二個方面:一是身體癥狀,眼瞼水腫、頭暈頭痛、乳房脹痛、腰背酸痛、下腹沉重、手足冷且多汗、有的患者出現濕疹等皮膚病的癥狀,或出現粘膜潰瘍、外陰搔癢等現象。二是精神癥狀,煩躁易怒、情緒不穩、神經過敏,出現失眠多夢、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

4 圍經期衛生保健

4.1 圍經期生理衛生保健

①保持陰部清潔衛生。經期由于子宮內膜脫落,血管破裂未愈,加上子宮頸口微張,陰道酸性分泌物被經血沖洗等原因,容易感染疾病。經期堅持每天換內褲,用溫水擦洗陰部,但不坐浴、不洗盆浴,更不能洗集體池浴。

②選用清潔的衛生用品。應購買吸水力強、柔軟且包裝嚴密沒有污染的衛生巾或衛生紙。內褲要寬松一點,以免會陰部不透氣,給細菌和真菌造成一個良好的繁殖環境,內褲要勤換洗,太陽下曝曬,防止病菌感染。

③注意經期保暖。應避免受涼,不要淋雨,不要坐濕地或潮地,不要淌水或游泳。防止寒濕侵入,引起痛經或月經不調。

④合理安排飲食。飲食要清淡,限制鹽的攝入量,多吃一些含蛋白質、維生素、鐵質豐富的食物,如雞蛋、瘦肉、疏菜、水果等。多吃疏菜,保持大便通暢,以減輕盆腔充血。應避免飲酒及刺激性飲料或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有煩躁易怒、情緒不穩、頭暈目眩的,適當食用一些白菜、韭菜、芹菜、蓮子等,這些食物有安神、鎮靜、平肝熄風等作用。有眼瞼水腫,乳房脹痛,下腹沉重者,多食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和利尿的食物,如魚、豬肉、芹菜、黃瓜、冬瓜、海帶、西瓜等。平素身體虛弱,乏力氣短,面色蒼白,失眠多夢者,應多吃大棗、核桃、山藥等。

⑤平時生活要有規律性,注意勞逸結合。應避免過度的勞累,可參加一些運動量小的項目,適度的鍛煉可降低圍經期綜合癥的發生率。還要保證有充足的睡眠。

4.2經期的心理衛生保健

月經期性激素的變化,會影響著女生的心理活動,引起一些情緒的變化。在經期內雌激素含量較低,該期以體驗消極情緒為特征,會引起抑郁、焦慮、煩躁等情緒,因此要做好經期心理衛生的保健。

①女生主動學習月經生理知識。學習了解月經生理、月經周期、經期、經量的正常值范圍,知道月經來潮后會出現乳房豐滿,肩、臀、大腿皮下脂肪增多等征象。月經期和月經前期,由于盆腔充血水腫,下腹及背部會有沉重下墜感,可有頭痛頭脹,乳房脹痛等,待月經排出,癥狀即可減輕或消除。

②女生重視自我心理的調節。臨床發現,女大學生的痛經多與不良的自我暗示有關,期待性焦慮可誘導或加劇痛經。對來月經心存緊張、恐懼者或情緒易緊張、抑郁、過敏者可引起痛經。如果給自己以積極的暗示,那么就可有效地改善心身狀況。強調圍經期進行自我情緒控制,保持愉快的情緒、良好的心境、積極的學習工作態度以及生活的有規律性,就容易克服圍經期綜合癥的發生。另外,女大學生出現月經紊亂者也較多,尤其是剛入校的新生。要教育她們經期多參加娛樂活動,以減輕緊張心理,保持心情舒暢。

③高校重視女大學生的衛生指導和心理疏導。對經期出現頭痛、腰痛、腿酸、下腹墜脹、嗜睡等癥狀的女生,應積極地進行指導,告訴她們上述癥狀是由于盆腔充血和內分泌改變引起的輕微癥狀,不用過分擔憂和緊張,經期過后很快就會消失。教育她們圍經期可有意回避一些矛盾,以減少刺激,遇到不偷快的事情要學會控制自己。圍經期多聽聽音樂,看看輕松電影,讀讀故事,這都有利于精神愉快,情緒穩定。

總之,高校女大學生要重視圍經期衛生保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順利地度過緊張的大學生活,高校醫院應做好月經期生理、心理衛生指導,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識,促進她們的身心健康,為女大學生們健康成才做出貢獻。

猜你喜歡
心理衛生女大學生月經
月經越來越少,是衰老了嗎
來月經,沒有痛感正常嗎
月經量變少了,怎樣可以多起來
來月經,沒有痛感正常嗎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第十次全國心理衛生學術大會通知
六字訣健身氣功鍛煉對女大學生焦慮心理的影響實驗研究
有氧健身操結合瑜伽練習對女大學生體質影響的研究
我國就業中的性別歧視問題探究
考研大學生心理衛生的特征研究
英國皇家海軍心理衛生保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