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模式探討

2016-12-27 20:31黃丹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9期
關鍵詞:實踐模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園文化

摘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意義。在以生為本、內涵一致的原則下,引領的實踐,要從優化校園硬件環境、創新課程教學、打造特色品牌、體現高職特色、建設網絡新陣地等方面入手。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園文化;實踐模式

社會多元化發展及互聯網的迅猛之勢,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道德培養等帶來了嚴峻挑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一個系統工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是高職院校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道德教育及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對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有著重要意義。

1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高職校園文化建設

1.1 涵義及二者關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反映了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和價值目標,是在整個社會中發揮決定性指導作用的價值理念,深刻影響著我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探索中的思想行為方式,是有力支撐我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行為準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順應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我國客觀實際的科學性,具有總結和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等協調發展的現實性,具有立足當前社會存在的問題、體現民族銳意進取和道德升華的先進性和發展性。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高校校園文化是指高校校園內人們在生活方式、價值取向、思維觀念、行為規范等方面形成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高校校園文化對人們有著潤物無聲的教育作用,對校園個體、群體的言行習慣、思想道德、個性品質等有著較強的導向功能,特別是對團體向心力形成及整體發展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高校作為文化高地,在提升社會精神動力和國家軟實力方面擔負著重要責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有著密切聯系,其出發點和根本目標是內在一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明確方向、提供準則、奠定基礎,起到了核心作用。高職院校作為重要的文化陣地,在學習、宣傳、踐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方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

1.2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必要性及意義

多元化的思想道德觀念、大量良莠不齊的信息,以其即時性、隱匿性及掩耳不及迅雷之勢,對高職學生甚至管理者、教職工起著耳提面命、潛移默化的作用,使高職校園文化建設面臨著復雜多變的環境。一些管理者、教職工在觀念上并未意識到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對其缺少足夠的工作熱情及人力物力投入,沒有規范性專業性的管理、建設、引導、考評機制等。從現實情況看,一些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層次淺、價值成分少、雜亂無定位或價值導向不明,校園文化呈現娛樂化傾向或單純培養學生技能,文化建設不重視以生為本或無法滿足師生需求等。高職校園文化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遵循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當前我國國情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是具有導向性、先進性和發展性的核心準則,為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方向指引、思想保障和道德基礎,二者的出發點和根本目的是一致的。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職校園文化建設,一是由我國國家性質和黨的性質決定的,二是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現實需求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先進性的體現,三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及文化道德教育、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及可靠接班人的需要。

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模式

實踐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關鍵所在,因此必須遵循以生為本、內涵一致的原則,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各項活動中。

2.1 引領的實踐原則

2.1.1 以生為本

以生為本,即高職校園文化建設要遵循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基本規律,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內在需求,一切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培養高質量人才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所倡導的價值觀和校園文化,只有植根于學生、為學生所普遍接受和深刻認同,才能使學生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形成崇德向上的價值風尚。找準了二者之間以人為本的共鳴點和關注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才更有親和力、吸引力,才能進一步增強核心價值觀和校園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教育力。

2.1.2 內涵一致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有機整體、內涵工程,其關鍵在于能否對學生形成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感召力和教育作用。內涵一致原則主要體現在高職管理者和廣大教職員工能否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功能、目標、方式等一致認同并以此作為日常實踐的準則,也體現在高職院校是否做到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在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目標的制定、各方的協調、實際的操作、改革與創新等,必須在內涵一致的導向下形成一個有機整體而靈活運行。只有保持高度的內涵一致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的校園文化建設,才能真正發揮其應有的、整體性的教育引導功能。

2.2 引領的實踐模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要從優化硬件環境、創新課程教學、打造特色品牌、展現高職特征、建設網絡新陣地等方面入手。

2.2.1 優化校園硬件環境,完善制度文化

硬件環境和制度機制反映了高職的育人理念、人文特征和辦學個性,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校園教學實訓、生活出行、道路場館、運動休閑、綠化衛生等硬件環境及學校管理的相關規章制度,要能滿足廣大師生的基本需求,這是第一層次。第二層次一方面要求校園硬件環境的建設和優化,要有較為科學完善的制度機制作為保障和價值導向,避免各自為政、良莠不齊,形成制度文化、體現管理育人。另一方面在校園硬件環境和制度文化中處處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如一些高職校園設立孔子塑像等,對育人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2.2.2 創新課程教學,充分發揮主渠道作用

首先要對課程教學進行改革創新,抓緊主渠道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校園文化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工作。一是將核心價值觀和校園文化的內涵納入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教學,并在其他課程教學中融入核心價值觀的因素,系統性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社會公德和個人美德等教育。二是不斷改革創新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等,將核心價值觀體現到學生喜聞樂見、靈活多樣的課程教學中,引領和推進特色校園文化建設。此外高職院校還要加大思政道德教育課程改革創新的力度,以適應新形勢下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2.2.3 打造特色、精品、品牌活動,升華實踐育人載體

大學生課外活動和實踐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陣地,其核心在于通過活動或實踐使廣大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深化對核心價值觀的理解、認同和踐行。一是清理整合現有的校園文化活動,朝著導向明、品位高、風氣正的技能型、高雅型、實在型方向,打造具有本校本區域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精品或品牌,例如"高雅藝術進校園"等。二是升華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充分認識實踐對大學生成長成才的促進作用,加強和改進校內外假期下鄉、志愿服務、調查調研等實踐項目,使其成為大學生踐行核心價值觀、引領校園精品文化的主動和自覺行為。三是充分發揮大學生團體在踐行核心價值觀、豐富校園文化的主力軍作用,圍繞共青團、學生社團等載體,打造一批吸引力強、健康積極的校園文化活動精品或品牌,從而引導學生在廣泛參與中接受教育。四是樹立"身邊的榜樣",運用行業能手、優秀學子、道德模范等榜樣的力量引導大學生愛國文明、敬業誠信等,以豐富校園文化的內涵。

2.2.4 融入"工學結合"因素,體現高職教育的特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恰好引領高職人才培養的目標方向,因此可將"工學結合"因素融入高職校園文化建設中。通過課堂教學、技能大賽、科教文體活動、求職面試大賽等,將愛國、思政、法治、安全、誠信廉潔、文明禮儀、敬業奉獻、職業素養、企業文化等因素,融入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營造富有職業感染力的校園氛圍,構建具有高職特色的校園文化,不斷提升校園育人軟實力。

2.2.5 把握校園輿論導向,建設校園文化網絡新陣地

校園文化不能忽視宣傳輿論的導向作用,要充分運用校園廣播、宣傳欄、櫥窗等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輿論氛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積極使用互聯網尤其是微博、微信、易班等新媒體技術,創設校園文化建設新陣地、新平臺,牢牢把握高職網絡文化建設的主動權。

參考文獻

[1]樂佳.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5):33、34

[2]張麗.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創新研究[D].中北大學,2014(5):24

[3]山述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策略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2015(1):109

注:本文為廣西職業技術學院2014年A類重點課題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黃丹,女(1980.03--),黑龍江哈爾濱人,講師,碩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科科長,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學生管理。

猜你喜歡
實踐模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園文化
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創新探究
基于學生社團的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踐模式探析
關于構建我國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思考
校園文化建設淺談
在高校有效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探索
IP影視劇開發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機融入
以老區精神打造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