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分課堂”教學模式下的英語課外作業設置

2016-12-27 23:25王軍輝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9期
關鍵詞:對分課堂課外作業設置

王軍輝

摘要:對分課堂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主張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得到充分的鍛煉,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英語學習是個持續循環的過程,學生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只有通過內化吸收呈現才能更好的加以運用,這樣就需要學生充分利用課余的時間加以鞏固,要實現學習的連貫性,使課內外學習完美的結合,課外作業的設置就顯得格外重要,作業的布置不僅要保質保量,還得具有多樣性靈活性的特點。

關鍵詞:對分課堂;課外作業;設置

一、對分課堂

"對分課堂"是復旦大學心理系張學新老師提出的一個課堂改革新模式,希望通過調動和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降低教師教學負擔,提高教學質量,改善教學效果。對分課堂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課堂時間分配給教師進行講授,另一半時間分配給學生以討論的形式進行交互式學習。這樣,在講授和內化吸收之外,突出了課堂討論過程。實施中最關鍵的一點是把講授和交互式學習在時間上分隔開來,讓學生在這兩個過程之間有充分的時間按自己的節奏進行個性化的內化吸收。這樣,對分課堂把教學刻畫為時間上清晰分離的三個過程,分別為講授(Presentation)、內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討論(Discussion),也可簡稱為PAD 課堂。要使課堂討論能夠順利圓滿地進行,課下的準備就顯得非常重要,因此,課外作業的設置就必須引起重視。

二、課外作業的設置

學生的課外學習是課堂學習的延續,是學校常規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學生獨立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試驗,檢驗自身學習成果的一種重要手段。學生需要通過完成作業來促進自己認識結構的變化,如智慧技能水平的提高、任職策略的形成等。作業練習所具有的這種作用,我們稱之為認知功能。不僅如此,學生通過作業的完成,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己的進步和存在的問題,從而不斷完善對自我的認識,培養學習自主性。學生還可以把完成作業的情景中習得的經驗遷移到社會情景中去,由此懂得如何遵從應有的規范,如何與他人合作分享資源并承擔社會責任等。作業練習具有的這種功能,我們稱之為間接的附屬功能。英語作為一種語言,要掌握它需要大量的實踐練習,如何布置作業來鞏固學生所學的語言知識,培養他們的語言技能和發展他們的語言應用能力,是每個英語教師都應該認真思考的。

然而,在目前的教學中經常出現這樣一種情況,教師在作業設計中缺乏對作業功能思考,作業只是簡單機械的讓學生寫一篇文章,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產生厭學情緒,降低作業的效果,不利于學生掌握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也不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還有的作業設置往往只注重量而忽略了作業的質,在有的班,學生一天上八節課,門門都有作業,過量的作業不僅不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很可能會使他們失去學習的主動性,進而放棄對英語的學習。

隨著新的教學模式對分課堂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新媒體在學生生活中的普及,學生的課外作業的布置就要考慮如何和新模式新媒體的結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作業就是學生學習的再創造,只要學生能夠充分利用課外的時間培養其獨立思考,團隊合作的精神,其學習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作業布置要有針對性

作業的布置要因所教學生本身的基礎而具有針對性,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是有差異的,就拿藝術生和普通本科學生為例,藝術生大多數英語底子較薄,如果總是布置些作文之類的作業,效果可想而知,每篇文章都要進行大幅度的批改閱讀,發下之后也未能得到重視,可真是事倍功半,所以對于藝術生,不如讓他們編對話,演短劇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或者讓他們背誦些自己喜歡的文章,在課堂上作freetalk,這樣效果就會明顯改觀,對于普通本科的學生,要求就可以高一些,從教學中我們也不難發現,他們都希望得到老師的重視,對于老師布置的作業也很認真按時的完成,這種情況下,就可以讓他們多讀些課外讀物,寫讀后感或練習聽力,在課堂上把所了解的知識進行講解,這樣不僅能拓寬這些學生的知識面,也同時能提高其學以致用的能力,使其真正的能寓學于樂。而對于??频膶W生來說,作業要盡量的少而精,可以讓他們在較短的之間內完成,比如上課時老師知識點的總結,一些短句的精彩翻譯,也可以是平日里自己讀過文章的分享。

對分課堂講究的是課堂的講授之后要給學生充分的內化吸收時間,學生可以在周末通過自己的總結或小組的討論形成自己獨特鮮明的作業特點,這樣既不會給學生太多的作業負擔,又能提高其準備的積極性。

2、作業布置要有實踐性

英語是一種語言,語言的主要功能是用于交流分享,進而體驗國外的風土人情,文化,時政,學習英語不僅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又能讓學生以開闊的視野來看待問題,既能培養他們交際的能力,又能提高其解決生活學習中問題的能力。

對分課堂教學模式重視的是學生的應用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自己創造學習英語的氛圍,自己去交流分享,小組內還可以互幫互助,使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也不會感到被忽視,進而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在這樣的學習模式 ,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鍛煉,這不僅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可以使其意識到學習的知識是有用武之地的,在實踐中獲得知識,還可以幫助他們鍛煉意志,形成高尚的品格,而且能夠讓他們學會自我總結經驗,培養其自學的能力和多元化的學習認知,使學習和實踐完美的結合。

3、作業布置要有多樣性

在實施對分課堂之前,學生的課外作業一般就是完成課本的相關習題,或者像科舉考試那樣寫一篇文章,老師認為文章最能體現一個學生英語的綜合水平,不管作業的質量如何,這樣的作業學生一開始可能還會認真去完成,但單一的作業時間久了就會使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學生可能就上網搜篇文章來應付,有的甚至找一篇中文金山快譯翻譯一下就上交了,根本不考慮語言語法的問題了,還有甚者甚至連寫就不寫了,對于他們來說,一味的寫作業使他們感到厭煩,其實這種情況在課堂上也常有體現,如果教師每次都按特定的步驟上課而不做任何變化,學生就會對一成不變的教學過程感到厭煩,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對分課堂的教學模式下,作業的布置可以是多種形式共存的,學生可以自己成立小組,可以完成老師交代的作業,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在所學習內容范圍內找自己感興趣的點進行總結,學生可以利用一切的學習資源來出色地完成作業,學生可以去圖書館查資料,可以去電子閱覽室上網,也以下載英語學習的APP來進行學習內容的鞏固與提升,比如我們學過的一篇文章Wealth, Success or Love,學生就可以根據談論自己對于財富、成功和愛的理解,也可以介紹一下自己讀過的相關文章和看過的電影,學生很容易就會想到大話西游里周星馳那段經典的臺詞,但大多數同學只知道中文的版本,卻不了解英語的表達,這時他們就會急于查找先關的的英語翻譯,在此過程中不僅能提過其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還能學習經典語句的翻譯,領略不同文化對愛的詮釋,除此之外,也可以了解財富在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什么樣的人才是成功的,什么樣的人生才是完滿的,學生在已有知識的積累下還可以談一談自己對于校園戀愛的理解,學會處理感情,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之后學生還可以通過微信群和QQ群來實現成果的共享,通過共享學生不僅能共同進步,還可以了解自己沒有關注的方面,增進自己的見識和創新能力,只有新東西才能成為他們的視覺盛宴,才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促使他們多元化地內化教師所授的知識,開發所有可利用的英語學習資源,提高他們的成就感。

4、作業和第二課堂相結合

對分課堂上學生作業成果的呈現,來源于課下知識的內化吸收和利用,但課堂的時間必然有限,而知識無涯,為了使學生能夠展示自我,搭建各種適合他們的平臺就顯得非常重要,對分課堂可以和第二課堂結合,通過英語角和各種英語競賽為學生創造更多更好展示自己的平臺。英語寫作大賽,英語詞匯大賽,英語歌曲大賽,口語演講比賽,還有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各種各樣的賽事給了學生更大的選擇空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面,這不僅能鍛煉學生的應變能力,處世態度,還能很好地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培養了他們不怕失敗,越挫越勇的睿智,真正取得教書育人的雙重功效。

總之,對分課堂新型的教學模式的中心就是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不再總是被動地聽老師講解,師生之間是互助合作的關系,而課外作業的布置也變得多樣化,更好地體現了人文性,考慮個體的差異,布置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作業,加之各種大賽的設計,使學生能夠輕松完成課外作業的同時,還能夠鍛煉其交流、處世,應變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培養學生成為一個有理想有動力的應用型人才,還能促使他們熱愛校園,熱愛學習,努力向上,為以后走向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也充分體現了國家高校培養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郭淑妮.英語課外作業優化設計的探究[J].語數外學習,2013.9.

[2]隆海榮.高中英語整體性課外作業設計的探索[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1.2.

[3]程顮,李曉燕.淺談大學英語作業設置法[J].唐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2.

[4]施加平.新課程背景下作業的功能及設計所遵循的原則[J].教育導刊,2008,02.

[5]楊利紅.科學設置課外作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猜你喜歡
對分課堂課外作業設置
中隊崗位該如何設置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外作業的有效性
淺談信息化平臺背景下“對分課堂”的教學意義及思考
淺談“快樂的課外作業”
“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電影史課程中的應用
外國文學史課程的“對分課堂”教學改革研究
本刊欄目設置說明
中俄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的比較與思考
如何激發初中學生完成語文課外作業的興趣
優化英語課外作業設計的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