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初探

2016-12-27 00:23唐文艷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9期
關鍵詞:大學生教育

摘要:20 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掀起了宗教復興的熱潮,宗教的社會影響不斷擴大。同時,宗教勢力開始向高校滲透,而大學生對宗教及我國的宗教政策認識十分模糊,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他們對各類宗教活動的判斷力。因此,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引導他們樹立科學的宗教觀勢在必行。

關鍵詞:大學生 馬克思主義宗教觀 教育

20 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掀起了宗教復興的熱潮,宗教的社會影響不斷擴大,宗教因素作為一種軟實力在國際間的影響也越來越大。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信教者,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白皮書介紹,我國現已有1億多宗教徒,其中有不少是青年人。

大學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他們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確立的重要時期。從長遠來看,他們是否有信仰、信仰什么關系著他們的成長與社會主義的建設,關系著國家和民族的穩定與發展。

一、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研究綜述

近年來,大學生"宗教升溫"現象開始引起學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對大學生宗教觀的實證研究不管是從地域還是從調查的范圍來看,都呈現出越來越寬泛的態勢。比如:2010年閔娟對湖北13所高校進行了黨員信教問題的調查。2010年譚培文對廣西十所高校的大學生信仰問題展開了調研;2009年寇愛林基于廣州十所大學的學生進行了宗教信仰的實證調查;2009年李海晶抽樣調查江西5所高校的學生信仰情況;2007年趙宗寶等人基于河北省五所高校的抽樣調查等。另外夏泉的研究角度與眾不同地對近五年廣東高校師生信仰狀況的調查進行了分析。他提供了一條新的研究思路即對同一地區的高校大學生進行動態的數據庫建立,及時了解老師和學生的思想情況。有助于我們分析問題,及時的解決問題。

同時,針對大學生宗教觀教育的研究開始見諸于學術刊物。其中程浩萍的《構建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體系的思考》一文論述了當代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現狀與特征,提出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大學生宗教觀教育體系。孟憲霞的《論加強高校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論述了對大學生進行馬克主義宗教觀教育的重要性,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的內涵,分析了對大學生進行宗教觀教育的路徑。吳倬的《高校應重視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著重從唯物主義無神論、宗教和科學的關系、宗教的本質和功能、宗教道德和集體主義道德的區別等方面論述了加強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的重要性。王蓉的《加強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的原則和方法》等文章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如何進行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教育。

另外,隨著宗教影響力的增加,基于宗教觀教育研究的繁雜性,許多學者將之申請為科研項目進行研究。2008年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委托項目"宗教對大學生的影響";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07 JL01項目"大學生信仰現狀的調查與信仰教育的思考";遼寧省社科基金項目(L09BDJ003) "論加強青少年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黃雄英等人也申報了"大學生宗教信仰現狀調查與對策分析"作為共青團中央2006-2007年度青少年工作研究課題; 2005 年度安徽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重點立項課題(200504);2006 年度合肥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科研發展基金計劃項目( 06KY20RW);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專項:創新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機制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研究( 09JD710048)等眾多項目。

但到目前為止,宗教觀教育的理論體系也還沒有建立起來,沒有看到相關專著的發行,高校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還存在很多現實的困難。

二、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由來及演進歷程

通過大量的資料查詢,在國外并沒有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提法。在西方國家,宗教普遍流行于人民大眾且擁有眾多教徒。宗教被視為進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比如,美國雖然在1947年已禁止在學校進行宗教教育,但宗教教育實際上履行著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特殊職能[1]。英國學生16歲前都要上宗教課。英國教育部門一直重視宗教教育在塑造個人價值觀念、營造團隊精神、加強民族團結方面的價值;俄羅斯在世界觀教育中也納入了宗教教育;法國在教學過程中取自宗教的論據非常多。在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宗教的研究方面,怎樣實現馬克思與傳統基督教的融和與對話是西方學者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我國對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研究起步較晚,大致經歷這樣幾個階段: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正式起步階段;文革時期遭遇挫折致完全中斷階段;改革開放以來對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研究進入了一個較為理性和趨于成熟的階段。

新中國剛成立,我國學者還處在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階段,研究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方面則主要是翻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關于宗教問題的重要著作以及一些學者的研究性論著。同時,我國學者也發表了一些較有影響力的論文。以唐堯于1956年在《哲學研究》第5期發表的長約3萬字的論文《馬克思列寧主義與宗教思想》和1963年,游驤、劉俊望在《新建設》雜志第9期發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宗教觀的幾個問題》為代表,文章較為全面的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基本理論,為人們了解馬克主義宗教觀做了基礎性工作??梢哉f代表了當時我國學術界對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宗教理論研究的水平,產生了較大社會影響。文革期間,在過度政治化的影響下,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研究基本中斷了。

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宗教研究欣欣向榮。目前,國家教育、科研系統和黨政部門設立的各類宗教研究、教學機構已達60多個,其中專業研究機構超過20個;宗教類刊物60多種,其中學術研究刊物7種;據不完全統計,近5年來,出版宗教類圖書1000余種,每年發表的宗教類學術論文超過1000篇,并且還有進一步增加的趨勢。宗教學各領域的繁榮發展不僅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的學術建設,也對當代社會的發展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 2 ]。

三、結語

總之,我國馬克思主義宗教理論的研究視野在擴大、研究領域在加深、研究成果在創新。然而,相對于對宗教學理論研究的豐碩成果,針對我國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的研究才剛剛起步,需要更多學者、相關部門給予重視。

參考文獻:

[1] 劉滄山.中外高校思想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 曹中建.中國宗教研究年鑒(2001-2002)[G].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

唐文艷,女(1986.8--),漢族,四川三臺人,碩士研究生學歷,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大學生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軟件工程教育與教學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大學生之歌
新大學生之歌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