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微觀尺度下的政府補貼與企業成長關系

2016-12-27 09:20張洪彬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9期
關鍵詞:政府補貼分析

張洪彬

摘 要:政府補貼在財政支出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對企業的發展以及經濟效益都帶來直接的影響。對此,本文基于在微觀尺度下,對以往文獻的總結,將企業成長當做切入點,對政府補貼以及企業成長之間存在的關系進行分析,并從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研究設計與實證分析、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幾方面加以說明,提出合理化建議,提供給相關人士,供以借鑒。

關鍵詞:政府補貼;企業成長性;分析

政府補貼屬于一種政府財政手段,是否會對企業的經營情況進行完善,真正的將企業的成長加以提升,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相關人員都對此做出了探索,然而因為研究樣本以及背景所產生的因素,相關領域對該問題也沒有達成準確的定論。我國已經朝著經濟轉型的方向發展,對于相關企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隨著政府補貼政策的不斷落實,但是沒有對其進行正確的定論。對此,本文主要以相關企業的有關數據的實證加以分析,站在微觀尺度的立場上,對政府補貼和企業成長之間存在的關系進行分析。

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1.1 政府補貼促進企業成長性的提高

科學合理的政府補貼能夠推動經濟的增加,確保社會安全等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為企業的發展創造出有力的條件。依據相關調查得知,隨著政府補貼的增加,可以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并推動企業的進步。相關研究人員同樣也很好的說明了政府所下達的政策可以對企業的發展有著促進的作用。作為政府產業框架調整的主要目的之一,對相關企業給予適當的補貼,將更多的資金引入到補貼領域中,繼而對產業結構加以完善,最終推動企業的不斷發展。

1.2 不同市場化程度的地區,政府補貼對企業成長性的差異化影響

由于企業分布在我國的各個地方,而面臨的制度環境也會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市場化程度會隨著不同因素而對企業的發展帶來某種程度的干擾。對于市場化程度不高的地區來說,政府所干預的力度要比市場化程度要高一些,諸多的資源掌握在相關部門中,對于其他融資等手段,政府補貼成為主要的資金來源,而相關部門采取的補貼支持要比相關程度高的地區有著顯著的效果。

2 研究設計與實證分析

2.1 研究樣本和模型構建

對此,本文主要選取2012~2015年一些知名企業當做相關的研究樣本,將有關財務數據中可能存在不確切的企業剔除掉,最終得到746個樣本,并考慮到相關企業所具有的數據中會發生極端值的情況,為了減此類情況所帶來的影響,本文就對相關樣本值做出了處理,并將處理以后所得到的數據進行研究。

2.2 因子分析

從成長性的來源來看,影響企業成長性的主要因素涉及行業屬性、企業規模、固定資產投資、企業負債和公司治理結構等多方面。采用單個指標對企業成長性進行衡量是缺乏嚴謹性的。本文通過對涵蓋企業規模擴張能力、獲利能力和現金獲取能力的總資產增長率、凈資產收益增長率、營業收入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增長率、資產報酬率、每股收益增長率、營業收入現金含量增長率8個指標提取主成分,得出企業成長性綜合指標。KMO值大于0.5,顯著性接近于0,說明適合作因子分析。根據特征值大于1的標準,提取出4個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為0.87,這說明提取出的4個因子能夠解釋初始指標的絕大部分信息。

2.3 描述性統計

統計結果顯示,企業成長性的標準差達到17.35,說明民營上市公司的企業成長性差異較大。與此同時,政府補貼的極差為48,標準差也達到2.46。那么,企業成長性的嚴重分散化與政府補貼較大的變化范圍之間是否存在著某種關系,這一問題值得我們思考和深入研究。觀察控制變量的統計結果發現,市場化程度的標準差也相對較大,最小值為某自治區的市場化指數0.38,最大值為某省的市場化指數11.8,這說明企業分布較廣,地區間東西跨度較大。資本結構、股權集中度、政治關聯和行業的標準差較小,說明數據相對集中。其中政治關聯的平均值約為0.58,這說明樣本企業中有超過50%的企業具有一定程度的政治關聯。行業的平均值為0.75,遠遠大于0.5,這說明制造業企業構成民營企業的主要組成部分。

2.4 回歸分析

可以看出,政府補貼與企業成長性在5%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回歸系數為0.042,表明政府補貼的增加會提高企業成長性,H1成立。政府補貼為企業成長和發展注入了動力,提供了可支配收入,使企業有能力進行創新研發、有效投資等利于長遠發展的經濟活動。市場化程度與企業成長性在1%的水平上顯著負相關,回歸系數為-0.056,這說明隨著市場化程度的上升,企業成長性反而下降,相對市場化程度較高地區,市場化程度較低地區的企業具有更高的企業成長性。

3 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3.1 完善補貼機制,實現政府補貼規范化管理

由于政府補貼所涉及的金額不少,某些相關部門的人員亦或是顧及自身眼前的利益,對相關企業加大補貼力度,這樣就違背了補貼的初衷,相關部門的補貼管理工作落實不到位,財政支出的比重逐漸增加,這樣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企業的發展。因此,相關部門應當對補貼政策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為補貼資金能夠公開透明化提供重要的保障,從而使補貼機制能夠更加具有合理性。

3.2 提高民營企業政府補貼使用效率

相關企業應當在得到政府補貼的基礎上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監督方案,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能力建立一個很好的監督體系,為相關人員可以正確的使用補貼提供重要的保障,科學的分配使用,加大政府補貼能夠在研制方面應用的力度,將政府補貼用在為企業發展中,將政府補貼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3.3 實行政府補貼差異化措施

依據相關調查得知,就市場程度不高的地區而言,政府補貼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企業的發展帶來益處。然而,對于高市場化程度地區來說,而政府補貼沒有起到推動的作用。不同地區的相關部門進行補貼的過程中,應當對當地的具體狀況以及市場的發展狀況深入了解,在不是很發達的地區給予適當的補貼,而在比較發達的地區就可以少量干預,從而合理的分配政府補貼。

結束語

通過以上內容的論述,可以得知: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相關政府補貼的大力支持下,對企業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相關部門科學的分配政府補貼,加大補貼落實的力度,使更多的企業得到幫助,從而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黃新建,黃能麗.財政政策、政府干預與政府財政補貼有效性分析——來自我國民營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J].會計之友,2014(28).

[2]孔東民,李天賞.政府補貼是否提升了公司績效與社會責任?[J].證券市場導報,2014(06).

[3]張敏,馬黎珺,張雯.企業慈善捐贈的政企紐帶效應——基于我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管理世界,2013(07).

[4]陳德球,李思飛,鐘昀珈.政府質量、投資與資本配置效率[J].世界經濟,2012(03).

[5]劉萬元.加入WTO后我國民營企業的成長戰略[J].渝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03).

猜你喜歡
政府補貼分析
隱蔽失效適航要求符合性驗證分析
電力系統不平衡分析
全額撥款的婦幼保健機構會計制度選擇的探討
區域經濟效率與公平兼顧
政府補貼對企業出口行為有效性研究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發展趨勢分析
中國養老產業發展研究
中西醫結合治療抑郁癥100例分析
在線教育與MOOC的比較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