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供給管理與需求管理相結合來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2016-12-27 09:35劉穎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9期
關鍵詞: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劉穎

摘 要:本文就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形勢下制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因素進行分析,指出供給管理與需求管理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并且從這兩方面入手,探討社會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具體路徑,以推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改善社會群體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供給管理;需求管理;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就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供給管理與需求管理是一項重要因素,往往影響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供給管理在是擴大生產可能性邊界的條件下進行,需求管理是在生產可能性邊界不變的條件下進行。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社會經濟進步,應當將供給管理與需求管理進行有機結合,在刺激需求的同時,改善供給質量,從整體上推進社會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

1 制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因素既有供給因素又有需求因素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十二五”期間重要的戰略目標和戰略舉措。從實踐看,需求管理和供給管理都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具有重要影響,但需求管理是在生產可能性邊界不變的條件下進行的,而供給管理是在擴大生產可能性邊界的條件下進行的。在供給約束不明顯的情況下,需求管理具有明顯的效果。而在供給約束明顯的背景下,需求管理的局限性就顯現出來,就需要實施供給管理。

依據宏觀經濟學的原理,需求分為內需和外需,而內需又分為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兩部分,從內需看,亟待解決的問題是消費不足。盡管在積極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但由于需求因素中只能通過投資這個唯一的因素帶動增長,使經濟發展方式陷于投資驅動和規模擴張而不能自拔,難以向效率提高型轉變。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的供給問題,即生產問題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的關鍵問題。這些問題有:第一,供給結構問題。第二,供給效率問題。第三,創新能力不足問題,使我國經濟發展陷入高消耗、低產出的惡性循環,資源短缺問題加重。

解決短期的經濟增長和波動需要依靠需求管理,而解決長期經濟發展問題則需要依靠供給管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需要通過供給管理的改善來實施。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短期問題需要通過刺激需求來解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長期問題需要通過改善供給來解決。

2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具體路徑

供給管理與需求管理是制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因素,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社會進步,應當從這兩方面入手,并將二者進行有機融合,優化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路徑,在依據需求管理政策的基礎上,將供給管理政策的實際作用進行科學化發揮,通過供給管理與需求管理之間的協調配合,切實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社會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

2.1 重視供給管理

就理論上來看,供給變化催生了生產升本及經濟結構的變化,這一變化與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基礎,通過優化調整生產效率,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由于需求管理政策具有一定短期性,而供給管理具有長期性,并且實際政策效應較大,需求管理政策能夠有效刺激經濟增長,即便是受到經濟沖擊仍舊能夠保持相對平穩狀態,但其消極因素往往對經濟發展方式產生嚴重影響。供給政策在長期條件下能夠保持平穩的經濟增長,并有助于消除需求管理政策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因此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過程中,可以將供給管理與需求管理進行有機結合,實現優勢互補,并從以下三個方面重視供給管理,為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是要改善供給結構。積極優化調整市場準入機制,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依據市場價格機制調整不同產業之間的資源分配方式,增加政府在公共產品方面的供給,最大程度上彌補市場缺陷。

二是改善要素供給。從技術要素、資金要素、等方面入手,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對現代科學技術進行合理化應用,充分發揮智力因素在產出增長中的主導作用,進一步促進政府投資向民間投資的轉變,確保民間投資在拉動國民經濟增長上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三是改善制度供給。在這一過程中應當積極加快科技制度和教育制度創新,增強技術進步,充分發揮人力資本的作用,引導社會經濟從粗放型向集約型方式轉變,在規范收入分配的基礎上,創新收入分配制度,切實改善收入分配結構失衡問題,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打下良好的基礎。

2.2 將經濟增長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

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應當積極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并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確保經濟增長方式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這就需要相關部門轉拜年投資方向,對現代科學技術進行優化利用,培育自主品牌,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奠定可靠的基礎。在這一過程中,應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將外部推動方式下的經濟增長轉化為內生增長,在保證經濟穩定持續增長的基礎上,加強技術創新,促進產業升級調整,增強市場競爭力。與此同時應當將以往資源消耗性增長方式轉變為資源節約型增長方式,注重經濟發展質量,真正實現經濟與生態的協調發展。在未來發展中,應當積極優化調整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降低能源資源消耗,在技術創新的基礎上推進經濟增長,從整體上推進國民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

2.3 將長期增長與短期增長進行有機結合

為切實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將供給管理與需求管理進行有機結合,應當準確處理好長期增長與短期增長之間的關系。當前社會經濟發展條件下,經濟體普遍最求長期增長最大化,但實際上短期經濟波動往往會給長期經濟走勢產生較為嚴重的影響,甚至超出社會群體的心理預期。此種情況下,為推進國民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應當將長期增長與短期增長進行有機結合。

首先,要實現供給結構的調整。改變產業結構與經濟規模發展不相適應的狀況,引導農業、工業向高效方向發展,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以促進消費和減少經濟對出口的依賴?,F階段,我國應采取積極的政策扶持以通信、金融等為代表的現代第三產業。從長期看,第三產業的大力發展可以提升經濟增長的效率。其次,加快公共產品的供給,實現公共產品的均等化。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降低居民儲蓄率以增加消費。進一步深化醫療體制改革,盡快實現全民醫保,同時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要加大對老齡人口的保障力度,并通過制定相關政策實現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備性。最后,要進行制度創新。繼續推進經濟體制的改革,繼續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完善各種市場體系,加快市場化進程,以提高國民經濟的活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供給管理與需求管理是影響現代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因素,為推進國民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應當對這兩方面因素進行全面分析,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結合社會市場發展的實際情況,完善市場體系,推進市場化進程的順利進行,增強非公有制經濟的活力,為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奠定可靠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任保平,張文亮.以供給管理與需求管理相結合來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J].經濟縱橫,2013(2).

[2]楊馥宇.以供給管理與需求管理相結合來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4(30):255-255.

[3]費若男,溫婷婷.需求管理與供給管理相結合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J].經濟期刊,2015(7):163-163.

猜你喜歡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經濟法互動研究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創新驅動機制研究
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管理模式轉變分析
淺析我國對外貿易的轉變及對策
FDI、產業集聚與經濟發展方式
提升基于文化引領的企業軟實力推動國有企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