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網風能設備預先研究及相關產業鏈評估

2016-12-27 15:36劉欣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9期
關鍵詞:風能設備

劉欣

摘 要:論文首先分析了我國離網型風能發展的現狀,并在此基礎上從我國離網型風力發趨勢、存在問題和改進建議三方面進行分析,對我國離網風電的戰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離網;風能;設備;產業鏈評估

引言

風能,作為一種綠色清潔能源近年來備受關注,風力發電便是風能利用的首選,具有可再生污染小的特點。近年來風電產業發展較快,安全環保造價小,技術要求也不高,發展空間很被看好,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眾所周知,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風資源儲量巨大樂觀。而其分布也及其廣泛。這是我國的一項特殊國情,由于人口眾多,人口分布面積廣泛,加之社會經濟發展較快,用電需求日益增大,電網難以完全覆蓋。因而離網型風力發電對偏遠的、不能實現并網供電的地區的風能的有效利用問題,具有良好的應用優勢。

1 中國離網風能發展現狀

隨著風電技術的不斷發展,如今國產離網型小風機大概有20多個機型,每年可生產十幾萬臺并投放市場。然而另一方面每年的用電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二者的步伐并不協調,需電量遠大于實際供電量,用電矛盾日益凸顯。鑒于此,離網型風力機組單機功率也持續提高,機組容量相應擴增,由最初200瓦發展到300瓦、500瓦直至1000瓦,其中300W機型銷售量最多。盡管風電技術發展迅速,但到目前為止,小型離網型風電機組使用范圍依然局限于傳統用戶,尤其是在地廣人稀用電不便的地區,而這些區域往往風能資源豐富,政府還有財政補貼等的扶持,可以說應用還是較為廣泛的。

2 中國離網風能行業發展趨勢

2.1 推廣應用范圍不斷擴大

離網型風力發電機組傳統用戶、服務對象主要以有風無電或缺電地區的廣大農、牧、漁民為主。內蒙古是我國推廣應用小型風力發電機組最早、最好、最多的地區。離網風電機組應用范圍主要包括:內陸湖泊、近海養殖、高速公路監測、海上交通管理、航標燈、氣象站、電視差轉臺、微波通訊基地(聯通、移動)等用電需求;路燈、草坪燈、公園、別墅照明等景觀裝置的應用。

2.2 千瓦級機組容量逐年增加

2008年小型風力發電機組單機容量仍以200,300,500W為主,但單機1kW以上的機組增加較快,產量達19139臺,機組總容量為65435kW,占年總容量的89.8%,平均每臺機組容量為3.42kW,說明用戶用電量逐步增加。先富裕起來的農、牧、漁民要求購買功率大的風電機組,除滿足生活用電外,同時還需要解決部分生產用電,而對聯通、網通、移動通訊基站等國內通訊運營商,以及國內外分布式發電供電系統、邊防哨所等用電單位也需要功率較大的機組。

3 中國離網風電設備制造業發展進程存在的問題

3.1 缺乏核心技術,產品質量問題凸顯

作為技術密集型的風電設備制造業,當前大部分零部件基本實現國有化,甚至由于較高產品質量已出口海外。例如天順風能2013年在丹麥建立了風塔基地,使得海外銷售占到總收入的64%。但過多的廠商選擇技術相對簡單、市場準入門檻低的零部件加工,而如軸承等關鍵零部件全部依賴進口。目前大部分制造商不具備獨立研發能力,主要通過認證許可或購買等方式引進核心技術而沒有形威一支專業化的技術人才梯隊。

3.2 供需矛盾日益激化致使惡性競爭

基于風電產業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制造商涌人市場造成風電產能過?,F象較為嚴重。例如,2011年我國風電企業產能超過2000萬千瓦,然而市場需求僅約1000萬千瓦。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有限的市場份額,部分企業開始應用價格戰策略搶占市場以維護市場占有率。在價格戰策略中,風電設備制造商在成功擊敗競爭對手的同時也不斷沖擊著自己的成本底線,此外加劇了企業之間的不良競爭,嚴重惡化市場競爭環境。

3.3 產業鏈的非理性發展

風電設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需要完善合理的產業鏈提供支撐,然而當前我國產業鏈結構存在著投人產出不平衡、上下游企業不協調及核心設備供應能力低等諸多問題。此外,部分企業對從國外引進的技術直接進行大批量生產,忽略了配套產業之間的有效銜接,沒有形成應有的協同效應。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風電機組的平均利用率在20%左右,低于國際25%一30%的平均水平,這都是源于我國風電設備制造商對產業鏈缺乏重視,導致產業鏈體系非理性發展。

3.4 政策機制有待完善

我國政府對風電設備制造業的發展前景表現出極高的熱情,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其中參與政策制定機構包括國家能源局、財政部等數10家部門,涉及機構之多直觀地反映了政府的重視力度。但是,在具體的應用實施過程中仍存在著一定漏洞。例如,當前我國風電機組產品認證采用的IEC標準中有些并不適用于我國風力條件,導致產品質量和性能問題凸顯,弱化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表明我國缺少一套完備的風電機組認證體系。

4 進一步發展離網風電產業的建議

4.1 搭建技術創新平臺,提高產品質量可靠性

針對核心技術缺乏、產品質量問題凸顯的現狀,建議制造商搭建技術創新平臺,建立健全產學研合作體系,實現技術資源的共享與利用機制,將風電設備制造商引入到良性發展的軌道中。其次強化專業化人才梯隊機制,充分激發員工的創新積極性,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才投身于風電設備制造行列。最后鼓勵支持風電設備制造商加強與國際交流合作,汲取世界最先進的風電技術,并加以消化吸收,爭取早日實現核心技術的自主化和國有化。

4.2 建立規范透明的風電設備市場環境

針對產能過剩導致惡性競爭的局面,建議相關部門建立規范透明的市場競爭環境,是基于競爭有序的長效機制是風電設備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首先,構建公平、公正、開放的招標采購市場。風電設備的采購招標工作應該嚴格執行《招標投標法》的相關要求,通過法律規范及行業自律相結合的方式規定采購招標行為,避免出現不公平的競爭方式。其次,推動建設電力市場化機制。應該充分利用供大于求的發展時機,堅定不移地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形成市場決定電價的競爭機制。同時優化用電負荷特性,加大風電的消納能力。最后,嚴格控制風電裝機規模,加強用電需求側管理。根據市場需求情況,合理安排風電企業的裝機進度和核準時序。

4.3 優化產業鏈結構

在實現風電設備制造業產業化、規?;l展進程中,成熟合理的產業鏈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針對產業鏈非理性發展等問題,風電設備制造商需要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合適的產業發展模式。首先,調整我國風電設備制造業結構,在平衡投入產能分配機制的基礎上,重點培育和扶持關鍵零部件的發展,對于耗能高、技術門檻低的非核心零部件采用許可購買或與合資研發的方式。其次,在狠抓風電設備制造業產業鏈上游建設的同時,要從風電場項目的選址、風電并網情況等諸多方面人手。只有實現上下游的科學銜接,建立健全配套方案才能夠優化產業鏈結構,帶動產業鏈整體的良性發展。

5 結論

當前離網風電設備制造業贏得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越發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對中國離網風能產業情況的正確研究和分析,以及對相關產業鏈的正確評估,為我國風電設備制造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賀麗琴.風能利用現狀分析[J].清潔能源,2007:11.

[2]辛龍.國內風電產業發展概況[J].科技傳播,2011(04):88.89+93.

[3]關新,吳偉.我國中小型風力發電機組的應用與問題分析[J].太陽能,2011(15):39.43.

[4]陳達,張瑋.風能利用和研究綜述[J].節能技術,2007,25(04):339-343+359.

[5]閏學斌.離網型風力發電的應用前景[J].農村電氣化,2010(01):46-18.

[6]吳育華,張林武.我國農村離網型風力發電發展戰略研究[J].中國農機化,2009(02):54-57.

猜你喜歡
風能設備
諧響應分析在設備減振中的應用
為什么風能變成電?
基于VB6.0+Access2010開發的設備管理信息系統
基于MPU6050簡單控制設備
神奇的風能
為什么風能變成電
為什么風能變成電?
500kV輸變電設備運行維護探討
《風能》雜志
如何在設備采購中節省成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