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國家文化安全

2016-12-29 03:43武漢大學珞珈學院湖北武漢430064
當代經濟 2016年6期
關鍵詞:文化安全經濟全球化機遇

桂 姍(武漢大學 珞珈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4)

?

淺析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國家文化安全

桂 姍
(武漢大學 珞珈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4)

摘要: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它使各國的經濟聯系日益緊密,同時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各國的政治和文化。而西方發達國家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主導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對中國實行文化滲透。我國文化安全面臨著機遇和挑戰。如何抓住機遇、應對挑戰,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維護國家文化安全,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文化安全;機遇;挑戰

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

國家文化安全是指一國的觀念形態的文化生存和發展不受威脅的客觀狀態。

一、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我國文化安全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經濟全球化把整個世界聯成一個“地球村”,國家、民族之間的各種層次、各種類型的交往日益普遍化;強大的信息網絡使得信息流通的數量和種類不斷增加、速度日益加快,而這些必然會引起不同性質、不同方面的文化之間的碰撞、滲透與交流。這有利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海外的傳播,以展現中華文明的魅力。而且我們正好以此為契機,借鑒、整合、吸收外來的先進文化,將其納入到中國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與創新。

但是在另一方面,國人的主體性增強,面對不同的文化信息,會做出不同的抉擇與取舍。文化多元化和選擇多元化必然會在某種程度上沖擊國家、民族傳統的文化,我國文化安全面臨嚴峻的挑戰?,F階段,我國文化安全面臨幾個突出的問題:

1、西方文化滲透

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是發展的不平衡,西方發達國家利用其雄厚的經濟、科技實力來武裝、輸出本土文化,造成了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較量,發展中國家在這場較量之中的劣勢不言而喻。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主流文化在全球迅速滲透、擴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輿論宣傳。霸權國家憑借其強大的實力,控制世界的輿論導向?!安鬲殹狈肿邮氖肋_賴獲得1989年諾貝爾和平獎;“疆獨”分子熱比婭獲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名入獄的劉曉波獲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所謂的這些獎項不過是某個發達國家妄圖操控我國意識形態,誤導中國社會價值觀的一種輿論工具。

另外,發達國家利用報刊、雜志、廣播、電視等媒介向中國進行文化擴張和滲透。當今世界的四大通訊社都是來自西方國家,他們利用強大的媒體來制造、宣傳輿論,向全球推行其價值觀和文化。有關資料顯示,歐美媒體已經壟斷全球90%的新聞信息。在全球化背景下,互聯網突破了時空和地域的限制,成為發達國家實現文化擴張的有力工具。美國利用其科技優勢,向全球推銷反映美國形象、生活習慣、價值取向的視頻和圖片資料,無形之中影響了“網民”的思維方式、思想觀念和價值判斷。

第二是語言霸權。經濟全球化必然伴隨語言全球化。以英語為母語的西方國家在世界經濟、科技領域的壟斷地位,決定了英語成為國際上的通用語言。語言是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重要載體。英語的普及,必然會加強英美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目前,英語正以強勢的姿態侵入漢語,中國很多知識分子的語言習慣、邏輯思維都變成英語模式了。漢語言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受到了挑戰。

第三是文化產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達國家在商業運作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將其快餐文化、娛樂文化、節日文化等滲透到中國。中國的青少年愛吃麥當勞、肯德基,喝可口可樂;喜歡看好萊塢大片;熱衷過圣誕節、萬圣節……從飲食到服裝,從音樂到電影,從文學到建筑,西方發達國家通過文化產業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向中國人輸出他們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和思想潮流。

此外,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掠奪其他國家的文化資源,按其需要進行改造,使其“美國化”,然后推向市場,不僅給自己帶來高額利潤,而且達到宣傳美國價值觀的目的。比如,《花木蘭》是中國民間故事,講的是女孩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突出的主題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孝道、忠君愛國;但美國迪斯尼公司將這個故事改編成電影,電影主題反映的是女權主義,是對自我價值的追求。長此以往,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被篡改和缺失的危險。

2、輸出輸入失衡

中國五千年文明歷史進程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但可惜的是我國在對外文化交流中出現了巨大的逆差。大量外來文化涌入中國,而中國優秀文化難以走出國門,文化輸出和輸入安全不成比例,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受到巨大沖擊。就拿2006年在中國舉行的第54屆書展來看,參展的34萬冊圖書中,中國書籍只占1.37% 。

3、文化認同淡漠

在經濟轉型和社會改革時期,多元文化相互碰撞,使國人的民族文化認同感弱化。目前我國文化產業不夠強大,文化創新力較弱,中國在文化競爭中的劣勢地位削弱了國人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人們理想信念缺失,國家觀念淡薄,社會上盛行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等資產階級腐朽的價值觀。當國人放棄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國家文化毫無安全可言。

二、維護和加強國家文化安全的戰略意義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長期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首先要解決的是生存安全問題。文化民族的胎記,是世界各國、各民族之間區別的根本標志。一旦本民族文化有任何形式、任何程度的缺失和異化,都會危及國家、民族的生存安全。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中國面對外來武力威脅的可能性越來越??;但中國現處于轉型時期,經濟、社會各種矛盾凸顯,敵對分子乘機制造混亂,妄圖西化和分化中國、顛覆國家政權的可能性大大存在,文化安全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文化安全是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條件。古人曾說,欲滅其國,先滅其史;欲滅其族,先滅其文?;仡櫄v史,我們可以印證其中的道理。當年蒙古頭領成吉思汗臨終前囑托其子,務必要消滅西夏黨項族。其子攻下西夏后,將黨項族族人一一殺掉,結果發現黨項族并沒有消失。原來只要本民族的文化傳承下去,民族就不會滅亡。于是統治者不殺人,只是廢除了黨項族的禮儀風俗、文字、音樂、服飾等。沒過多久,黨項族人再也找不到凝聚自己力量的文化,紛紛被其他民族同化了,融入到異族之中。黨項族隨之滅亡。由此可見,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是一個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之所在。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積淀,鑄就了每個公民炎黃子孫的認同感和國家榮譽感、民族自豪感,使舉國上下為維護國家的安全和穩定而同仇敵愾、團結一心。相反,如果不能保證國家文化安全,導致國家主流意識形態扭曲、異化,國民的民族認同感缺失,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必然受到威脅,國家安全必然無法保障。

其次,文化安全是增強政治認同感的有力保證。眾所周知,新時期的國家安全包括政治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等等,其中政治安全是核心。因此,培育公民的政治認同感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對策之一。

國家文化安全包括政治價值理念、民族精神、信仰追求等方面。防范外來文化入侵,捍衛國家文化安全,有利于鞏固國民對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同、對國家民生政策的認同、對集體主義價值觀念的認同等等,從而鞏固國家政權,保障國家安全。

三、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策略

保障國家文化安全,要做到雙管一下:對內加強自身文化建設;對外加強文化輸出和安全防范工作。

1、繼承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動力,它造就了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保存和繼承,有利于建立文化自信,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提高民族凝聚力。

首先,我們要保護民族文化遺產。祖先跟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無價的文化遺產,比如長城、兵馬俑、甲骨文、陶瓷、剪紙、戲劇等等,不勝枚舉。我們要通過加強博物館建設,提高館藏水平、建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等方法來保護物質文化遺產;通過尊重傳統習俗,歡慶民族節日、舉辦藝術節、書面記錄等方式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對優秀傳統文化加以保護的同時,還要注重文化的傳承。我們要盡量創造條件,抓住各種機會,做好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和教育工作,在全社會形成推崇優秀傳統、崇尚民族精神的氛圍,保持主流文化的民族性。

2、加大經濟投入

中國是文化資源大國,但是中國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并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精神生活的需求。根據相關資料統計,我國GDP躍居世界第二,但文化產業投入只占GDP 的4%,而發達國家的文化產業投入平均占GDP 的10%,美國高達25%。因此在新時期應當加強文化的建設力度,加大對公益性文化事業的經濟投入,尤其是對城鄉基層文化事業的投入,開展廣泛的大眾的文化娛樂活動,讓全民參與到文化建設中來;加大對經營性文化產業的經濟投入,加快發展動漫、廣告、出版發行、影視制作、文藝會展等重點文化產業;大力扶持有前景的骨干文化企業,提高我國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

3、鼓勵文化創新

文化的自我更新是保持文化生命力和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條件。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故步自封、墨守成規只會被新鮮活力的外來文化所淘汰。我們在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以積極、主動、開放的心態吸收外來先進文化的合理部分,實現民族文化的創新,保持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在“雙創”的氛圍下,鼓勵大眾參與文化創新,創作反映民族特色和時代潮流的文化作品;改革文化產業的機制體制,創新文化產業的管理方式、文化傳播的技術手段、渠道途徑,形成文化產業新格局,培育文化創新的市場體系。

4、加強文化輸出

中國雖然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但中國文化在世界話語體系中處于弱勢地位。我們可以通過向海外推出大量的書籍、影視作品,舉辦喜劇、音樂會,建立漢語言教育機構等方式,輸出中國文化,讓世界全面了解中國,認知中國文化,讓中國文化在與海外文化的比較中獲得相應的價值認同,在世界文化對話中獲得公平話語權。

5、防范霸權文化

中國文化具有包容性和開放性,在與外來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吸取精華,取長補短。但是外來文化中有危及國家文化安全的因素存在,這就需要國家建立文化安全預警機制,采取經濟的、行政的、法律的、市場的和其他管理手段,對外來文化進行分析鑒別,精準地作出預示性和警示性的反應,從而及時地抵制外來文化的滲透與侵略,防患于未然,保障國家意識形態的安全。

參考文獻

[1]陳飛龍.《經濟全球化與國家文化安全》.文藝報,2011.

[2]劉慧.《全球化時代的中國文化安全戰略》.社會科學輯刊,2010.

[3]王多慈.《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文化安全的挑戰及對策》.山西青年干部管理學院學報,2009.

(責任編輯:李 ?。?/p>

猜你喜歡
文化安全經濟全球化機遇
RCEP與房地產機遇
你的焦慮,也是你的機遇
再見,機遇號
不必過于悲觀,四大機遇就在眼前
民族地區傳統村落文化安全建設的新視角
加強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維護文化安全的對策思考
儒學創新為中華文明“走出去”提供戰略支撐
云南民族民間工藝生存發展分析
探究新時期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
對社會主義文化創新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