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體制下汽車部(分)隊實戰化訓練機制創新

2017-01-01 07:15周其軍
軍事交通學院學報 2017年12期
關鍵詞:組訓機制

周其軍

(陸軍軍事交通學院 汽車士官學校,安徽 蚌埠233011)

● 教育訓練Education&Training

新體制下汽車部(分)隊實戰化訓練機制創新

周其軍

(陸軍軍事交通學院 汽車士官學校,安徽 蚌埠233011)

汽車部(分)隊作為新體制下軍交運輸保障的重要力量之一,面對未來戰場需求,必須積極推進實戰化訓練機制創新,進一步優化實戰化訓練管理機制、組訓機制、考評機制及保障機制,切實提升實戰中的運輸保障水平。

實戰化訓練;機制創新;汽車部(分)隊

2016年中央軍委印發的《關于提高軍事訓練實戰化水平的意見》,為新體制下汽車部(分)隊實戰化訓練指明了新坐標、樹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當前,實戰化訓練具有參訓人員多、訓練區域廣、保障難度大等特點,積極構建動態化、能動性、高效能的實戰化訓練機制,是提高實戰化訓練質量和水平的重要舉措。為此,面對未來戰場需求和運輸保障需要,進一步優化實戰化訓練管理機制、組訓機制、考評機制以及保障機制,對于提升訓練法規執行力、激發官兵訓練源動力、增強部隊保障力和戰斗力都具有重要意義。

1 基于主導性理念,理順實戰化訓練管理機制

作為“戰區主戰、軍種主建”戰建合一新體制下的軍交運輸保障重要端口之一,汽車部(分)隊必須積極構建聯合高效、科學順暢的實戰化訓練管理創新機制,確?!爸鲬?、主建”的主導性作用在末端兩線合一。

(1)理順計劃統籌機制。各級首長機關應綜合籌謀,做好訓練前期規劃,區分不同層次、專業和崗位等,周密制訂訓練方案及相關預案,合理配置訓練資源[1]。一是任務統籌。汽車部(分)隊各級要結合大綱規定、訓練要求和自身實際,科學制訂本單位年度、階段訓練的詳細目標與任務,防止出現偏訓、漏訓、粗訓和隨意降低訓練標準等現象,確保內容訓全、標準訓夠、質量訓精。二是時間統籌。有的單位沒有做好訓練統籌,導致時間緊迫,影響訓練效果。為此,一方面訓練節奏要體現“靈活性”。充分考慮到個人之間、單位之間在訓練進度等方面的差異性,靈活掌握整體節奏,把握客觀規律。另一方面訓練效益要體現“高能性”。訓練時間是固定的,因此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要利用一切可以進行訓練的點滴時機,向時間要效益。三是人員統籌。立足本單位實際,合理調配力量,實現資源共享,使各類人員能力素質穩步提升。通過區分類別、劃分層次,做到分類指導、因材施教,從而提升各層次官兵的實戰化水平。協調全員參訓,通過普訓、輪訓、復訓和補訓等,提高訓練效率。

(2)理順組織協調機制。實戰化訓練運行中難免出現難以解決的問題,各級領導須及時指導、協商。一是建立組織機構。各級黨委要加強對實戰化訓練的組織領導,設立指導組、安全組、督查組、考評組、保障組等,通過黨委擴大會、議訓會、辦公會、交班會等加強訓練管控,切實形成黨委統抓、主官主抓、機關合抓、上下共抓的局面。二是落實議訓議教。各級黨組織要按照緊貼實戰、依法治訓、注重實效的要求,在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意見、扎實開展議訓議教工作的基礎上,指導部隊實訓。三是領導參訓抓訓。領導、機關要帶頭參訓實訓、組訓嚴訓、抓訓察訓,以模范行動帶動部隊,嚴格落實領導與訓練單位掛鉤幫帶的指導制度,為部隊訓練樹立鮮明導向。

(3)理順監督定責機制。加強訓練監督是提升訓練質量的糾偏器。一是建立服務問政制。訓練中要克服政令不暢等現象,做到決策前充分協調,決策一經作出,就必須不折不扣地落實;注重通過協調服務工作,化解矛盾,理順關系,提高訓練實效;加強各單位協調,切實做到齊心協力,司令部門盡好主抓責任,政治部門發揮服務保證功能,保障部門做好保障工作,確保中心不受沖擊。二是落實監督問責制。結合實際,建立相應的訓練監督評估機構,加大黨委和領導對訓練落實情況的督查,嚴肅追責問責定責,發揮震懾作用。制訂《實戰化訓練風氣建設情況問責辦法》,凡考評成績不合格的單位一律不得評為先進,主官一律不得提升使用。三是強化風氣問效制。訓練風氣是牽引戰斗力的方向標。要強化嚴實導向,把從嚴求實貫徹到訓練組織實施、成績評定等各個環節,對訓練中的形式主義、弄虛作假等問題,要責令整改提效,增強訓練監管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2 構設科學性標準,創新實戰化訓練組訓機制

當前真、難、嚴、實的備戰練兵逐漸成為新常態,汽車部(分)隊要依據未來作戰樣式,創新構設科學性的組訓機制,扎實推進實戰化訓練向縱深挺進。

(1)實施組訓模式多變機制。創新訓練模式是提升訓練實效的倍增器。一是運用模擬式訓練。模擬式訓練是實戰化訓練的主要形式之一,遵循未來作戰規律,依托信息化平臺,運用自動控制、電子模擬仿真等技術,通過模擬實戰環境,構建訓練設施、器材,開展網上演練和模擬仿真訓練,提高在近似實戰條件下的訓練水平。二是突出實抗式訓練。按照“客觀逼真、虛實結合、靈活可控”的原則,組建相對固定的模擬藍軍部(分)隊,采取信息對抗、設障對抗、協同對抗等方式,加大組訓的指揮、組織和防護難度,利用信息對抗裝備、電臺、模擬干擾設備等進行訓練干擾,構建復雜實兵對抗戰場環境,通過真抗實練增強官兵素質,提高部隊運輸保障能力。三是拓展聯合式訓練。聯合式訓練是生成和提高作戰能力的基本途徑。新的領導指揮體制為聯戰聯訓創造了條件,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訓練模式。著眼聯合訓練的聚合功能,創新信息化條件下整體訓練方法;著眼聯合訓練的帶動功能,探索多樣化組訓方式;著眼聯合訓練的引領功能,按照聯合基礎訓練、專項訓練、指揮訓練和實兵演習的要求,創新發展傳統練兵方式。

(2)構建組訓方法多元機制。緊貼作戰任務,積極創新組訓的方法路徑是提升訓練質量的有力保證。一是實現機關首長與基層官兵聯動[2]。根據聯合作戰運輸保障任務,分樣式、分行動、分階段組織課題訓練,緊貼實戰,嚴格標準。結合部隊新體制編制和裝備配備實際,結合重大演習,利用圖上作業、室內推演、網上演練和實兵檢驗等手段,對預案進行檢驗性演練。強化部隊實戰背景下的實兵實裝演練,突出練指揮、練程序、練協同、練保障。二是實現重點課目與重要崗位互動。突出關鍵課目、關鍵崗位、關鍵人員和關鍵環節;突出針對性訓練,提高機關的組織籌劃和指揮保障能力;注重特情性訓練,提高部隊應對和處置各種突發情況的能力。三是實現日常訓練與重點培訓能動。嚴格落實初任上崗、升任新職和晉銜晉級“三個必訓”,達到全員組訓、全員輪訓的訓練要求,形成日常訓練與重點培訓相結合的組訓機制。

(3)創設組訓形式多樣機制。遵循戰斗力生成規律,科學組訓,在循序漸進中提升訓練質量。一是分組細訓,凝聚單元實力。訓練中要由低到高、由分到合、由基礎到實戰,加強指揮機構和保障分隊編組訓練,依據預案實案、精訓細訓,真正把戰位練熟、技能練精、程序練透、素質練強,提高訓練實效性。二是集中統訓,磨礪整體合力。充分發揮綜合訓練基地的導演調理、模擬仿真、動態對抗、檢驗評估、綜合保障等功能,堅持把信息化、基地化、網絡化作為集中組訓的重要手段,采取上級帶動下級的方法,不斷提高部隊快速反應與應急運輸保障能力[3]。三是定期輪訓,挖掘個體潛力。依據分類指導原則,選擇不同崗位人員到不同方向地域或訓練場地進行培訓,充分發掘個人潛力,以適應實戰環境和作戰需要。

3 遵循從嚴性準則,優化實戰化訓練考評機制

從嚴考核評估是檢驗部隊實戰能力的關鍵環節。為此,推動實戰化訓練向體系化、聯合化、標準化轉變,必須建立科學系統、嚴格創新的考核評估機制。

(1)強化考評導向機制。建立先進的、前沿的考評理念是實施考評的前提和基礎。一是樹立“能力考評”理念,促使官兵建立“每次實戰化考核就是一次作戰演練”的思想,在考評中找準訓練薄弱環節,提高針對性,通過檢驗促進訓練水平的提升;二是樹立 “精細考評”理念,按實戰標準建立系統完整的評估體系,力求在方法手段上有所突破;三是樹立“科學考評”理念,下大力收集實戰化訓練相關數據,為考評提供翔實可靠的支撐,做到結果能估準、官兵能信服。

(2)強化考評運行機制。優化構建多法并舉的考評體系是確??荚u順暢的重要舉措。一是細化考評標準。汽車部(分)隊要著眼作戰運輸保障需求,區分崗位類型、使命任務、訓練課目,分別設置組織指揮、協同配合、保障能力、戰斗作風等評價指標,細化各指標的具體內容與分值權重,增強標準的全面性、可操作性,確??己擞蟹梢?,真正實現訓練考評向實戰聚焦。二是優化考評手段。以對抗性、綜合性、檢驗性考核為重點,計劃考評與臨機抽檢相結合,突出使命課題訓練、重點難點課目,考查部隊綜合素質和整體運輸保障能力。三是量化考評結果。引入“量化指標、量化能力、量化評估”的考評流程,以精確化的結果來評估運輸保障能力,實現訓練考核由“概略評估”向“精確量化”轉變。在個人能力評估上,最終給出單兵、單車運輸保障能力的量化結果。在保障分隊的能力評估上,通過保障體系對抗演練的全過程檢驗,最終由考評機構客觀、標準地裁定勝負,從而促進運輸保障能力的整體躍升。

(3)強化考評把關機制。建立完善的考評制度是把好考評關口的根本保證。一是建立督查制。在訓練考評中成立督查組,可由訓練、保障、紀檢等相關業務機關人員組隊,也可聘請外單位相關人員,對考評全程、全員、全課目進行跟蹤督查,確??荚u公開、公平、公正。二是嚴守獎懲制。建立訓練成果與使用銜接能動機制,把考評結果作為爭先創優、晉職晉級、立功受獎、個人成長進步的重要依據。大力宣傳實戰化訓練典型,激發官兵動力。同時,對弄虛作假、考評成績差的單位和個人,要進行責任追究,消除訓與不訓一個樣、考好考壞一個樣的頑疾。三是落實反饋制??荚u組要及時通報、反饋情況,各考評單位要積極做好考評的總結工作,通過座談會、問卷調查、個別交流等多種途徑,分析查找訓練的短板與瓶頸,研究對策,提升訓練效益。

4 按照集約性要求,建強實戰化訓練保障機制

汽車部(分)隊要緊抓當前實戰化訓練保障機制重塑的契機,緊貼使命任務,按照集約性要求,主動創新保障機制,切實推動保障能力躍升。

(1)建立聚合性保障條件機制。保障條件充分到位、聚合有力是確保實戰化訓練展開的前提和基礎。一是場地保障。修建野戰勤務訓練場,增加穿越雷區、飛越障礙、戰場防衛、戰場心理以及道路障礙等重、難、險課目的場地設置;建立“三室一庫”,實現車載化、箱組化和標簽化;采取增加地物、改變地貌、改造地形等方法,拓展訓練場地功能;運用購置器材、完善設施、修繕環境等手段,升級改造各類信息化場地設施,提高保障效能等。二是財力保障??茖W確定訓練經費標準,集中財力辦大事,加大實戰化演訓活動的保障力度;加大保障訓練經費投入,完善實戰化訓練配套設施,搞好訓練所需模擬彈、油料、運輸等物資裝備器材保障,確保經費投向準確、投量適度、投產高效。三是師資保障。按照專兼結合、兼職為主,內外結合、內部為主的原則,努力打造一支專業精湛、作風過硬、形象優良的教練員隊伍;立足戰場態勢、訓練形勢、課目樣式等新要求,及時組織實戰化訓練教練骨干培訓,提升組訓水平。

(2)建立綜合性保障模式機制?;趯崙鸹柧毜男乱?,努力形成特色鮮明、施訓高效、整體聚優的保障模式,是提升保障效能的關鍵所在。一是架設信息化智能保障模式。以一體化指揮平臺為載體,積極引接物聯網,充分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以及融入戰區聯合作戰指揮體系的后勤指控信息鏈、物資補給鏈和裝備搶修鏈等,實現保障需求信息、資源信息等快速傳輸與共享。積極開發指揮系統的輔助決策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訓練保障的智能化水平。二是打造基地化集約保障模式。當前,實戰化訓練保障還存在訓練場地受限、技術資源不足、訓練手段落后等問題。為此,要按照合成、精干、靈活、高效的指導原則,采取集約高效的保障方法,把“粗放型”保障轉化為“集約型”保障,充分發揮訓練保障的最大效益。三是構建區域化綜合保障模式。打破當前自成體系、條塊分割、層次重疊、互不交融的傳統保障結構,按實際訓練任務劃分保障區域,區域內的部隊、院校和訓練機構共同建立協調保障機制,為受訓部隊提供綜合保障[4]。如汽車部(分)隊可借助相關院校的優勢,邀請專家教授等參與部隊的聯教聯訓與聯考聯演,形成互惠、互利、互贏局面。

(3)建立融合性保障方式機制。軍民有機融合保障是實戰化訓練保障發展的必然趨勢。面對軍事斗爭準備新要求,必須破除自閉壁壘,積極在訓練保障方式上大力拓展社會化保障功能。一是“思想相融”。實現思想上融合,先要轉變軍地各自封閉、自我發展的傳統觀念,努力創設“共建互信、共贏互利”的局面,激發融合動力,挖掘融合潛力,形成融合能力。二是“資源互通”。汽車部(分)隊要協調上級機關,積極與軍內外有關單位達成共識,實現相關資源共享互通。探索建立信息報送、反饋激勵、聯合評議等多種機制,提高保障的整體水平。借助地方的交通運輸、汽車維修等相關高校及科研機構的人才、技術、裝備等資源優勢,充分利用市場機制,拓寬保障渠道,以實現自我保障與社會化保障的有機結合。三是“成果共促”。軍民技術成果互換是推動訓練保障的重要內容[5]。以新軍事變革為牽引,軍事高科技為源頭,深化訓練保障需求牽引和技術轉移等機制建設,把民用先進技術成果轉化并應用于訓練保障中,如探索在訓練保障中與地方人員在車輛維修、技術指導、模擬訓練器材開發等方面的合作,提升信息化保障水平。

5 結 語

習主席指出:“必須著力提高軍事訓練實戰化水平,堅決貫徹戰訓一致原則,練就過硬的打贏本領?!逼嚥?分)隊作為陸地運輸保障的中堅力量,必須立足當前實情、瞄準未來戰情,不斷摸索實戰化訓練新舉措,力求在實戰化訓練機制上有新突破,以確保在實戰運輸保障中有新建樹。

[1] 沈金坤,顧文波.深化聯合訓練機制創新發展的思考[J].空軍指揮學院學報,2015(2):26.

[2] 劉桂才,邱小林.構建空軍后勤實戰化訓練機制研究[J].空軍軍事學術,2014(6):87.

[3] 夏慶收.加快建立空直后勤實戰化訓練機制[J].空軍后勤,2015(3):36.

[4] 羅牝.淺議通信兵實戰化訓練保障問題[J].通信戰士,2015(12):13.

[5] 潘繼峰,林光欽,楊偉.推進軍民融合式軍事訓練保障發展管見[J].指揮學報,2014(12):39.

InnovationofCombat-orientedTrainingMechanismforAutomobileUnitUnderNewSystem

ZHOU Qijun

(Automobile NCO Academy, Army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Bengbu 233011, China)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forces for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support under the new system, the combat-oriented training mechanism of automobile unit should be innovated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future battlefield. To promote transportation support ability in actual combat, we should optimize combat-oriented training management mechanism, organization and training mechanism,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support mechanism.

combat-oriented training; mechanism innovation; automobile unit

2017-03-27;

2017-04-28.

周其軍(1980—),男,碩士,講師.

10.16807/j.cnki.12-1372/e.2017.12.013

G642.0

A

1674-2192(2017)12- 0055- 04

(編輯:高凌杰)

猜你喜歡
組訓機制
漫談射擊學原理
自制力是一種很好的篩選機制
“三項機制”為追趕超越蓄力
建立激勵相容機制保護數據安全
機務士官組訓能力培養研究
丹鳳“四個強化”從嚴落實“三項機制”
基于微格教學的士官組訓能力培養構想
基于實戰化的士官九度培訓模型構建
緊貼使命定目標 圍繞能力抓落實
緊貼使命定目標 圍繞能力抓落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