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金盆山自然保護區種子植物區系研究

2017-01-03 01:39李健星劉以珍李恩香
西北植物學報 2016年11期
關鍵詞:溫帶植物區系區系

李健星,劉以珍,葛 剛,陳 江,李恩香

(南昌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南昌330031)

江西金盆山自然保護區種子植物區系研究

李健星,劉以珍,葛 剛,陳 江,李恩香*

(南昌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南昌330031)

江西金盆山自然保護區位于江西省龍南縣、全南縣與信豐縣的交匯處,為武夷山脈與南嶺山脈之間的過渡區域,保護區植物種類豐富、區系地理成分復雜。經野外實地調查、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對保護區內種子植物的科、屬、種分布區類型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1)金盆山保護區共有野生種子植物161科659屬1 474種,其中裸子植物6科7屬7種,占江西裸子植物總種數(83種)的8.43%,被子植物155科652屬1 467種,占江西被子植物總種數(4 369種)的33.58%。(2)區系分析顯示,金盆山保護區內科的分布區類型中熱帶分布和溫帶分布分別占總科數(除去世界分布)的64.22%和35.77%,熱帶分布占優勢地位;屬的分布區類型中熱帶分布和溫帶分布分別占總屬數(除去世界分布)的50.95%和47.55%,二者接近平衡;種的分布區類型中熱帶分布種和溫帶分布分別占總種數(除去世界分布)的33.98%和37.15%,而且中國特有種419種,占總種比的28.88%。(3)金盆山保護區種子植物具有單種屬、寡種屬多,植物區系起源古老的特點,其中有寡種屬212屬,占總屬比的32.17%;單種屬374屬,占總屬比的56.75%;其中寡種屬所含種數537種,占總種比的36.43%。(4)與鄰近6個保護區的植物區系比較表明,金盆山保護區與武夷山脈的聯系較南嶺山脈更近,而且金盆山保護區表現出比鄰近的陽際峰等武夷山脈地區熱帶性質更明顯。

植物區系;種子植物;江西金盆山

植物區系(flora)是指某一地區,或者某一時期,某一分類群,某類植被等所有植物種類的總稱,是一個地區的植物長期發展適應其所處的自然環境的結果[1]。江西植被類型復雜,同時組成植被的植物區系成分也特別豐富,這與江西自然條件與植物區系的歷史起源均有密切的關系,無論在亞熱帶特有種屬、孑遺植物、古熱帶植物區系成分上以及其與世界各植物區系的聯系上,均有其獨特性[2]。江西金盆山自然保護區位于江西省龍南縣、全南縣與信豐縣的交匯處,為武夷山脈與南嶺山脈之間的過渡區域,屬于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保護區內氣候濕潤,地形復雜,使得保護區植物種類豐富、區系地理成分復雜,在中國植物區系分區系統中屬于贛南-湘東丘陵亞地區[3]。近年來,關于江西植物區系的研究越來越多,主要有廬山、馬頭山、武夷山、井岡山、三清山、銅鈸山等保護區以及江西野生種子植物的研究[4-11],對金盆山保護區也有一些研究[12-14],但未見有關金盆山植物區系的報道。本文在野外調查的基礎上,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初步分析了金盆山的種子植物區系特征,為保護區植物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奠定基礎。

1 自然概況

江西金盆山自然保護區地處N25°20′~25°25′,E114°19′~114°34′。屬武夷山山脈,地勢起伏不斷,由南而北傾斜,但都多為海拔300~500 m的低山,主峰為陀秀崠海拔高953.5 m,規劃總面積3 711.7 hm2,森林覆蓋率99.98%。氣候上屬亞熱帶濕潤季風區,降雨量充沛,擁有優越的水熱條件,年平均氣溫19.5 ℃,年平均降雨量1 600 mm,極端最高氣溫39.4 ℃,最低氣溫-4 ℃,無霜期285 d。土壤為山地黃壤、紫色土和紅壤,地帶性土壤為紅壤。巖石主要由花崗巖和砂巖構成。金盆山屬中亞熱帶南部,水熱條件優越,適于多種植物生長。植被類型為江西南部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域,金盆山自然保護區是該區域中僅有的幾個認為干擾較少、自然植被完整的區域之一。

2 研究方法

2015年7月,根據金盆山的地勢、植被類型以及人類活動等因素,設置了5條樣線進行植物標本采集和區系調查。參考樣線進行野外實地調查,記錄樣線周圍的物種,采集植物標本并拍照記錄。

標本存放于南昌大學標本館(JXU)。結合相關的文獻資料以及《中國植物志》[15]、《Flora of China》[16]、《江西植物志》[17-18]、《江西種子植物名錄》[19]進行植物標本鑒定。金盆山種子植物名錄參照《Flora of China》的恩格勒系統編制。

參考吳征鎰[1,3,20-21]對中國種子植物區系地理劃分的原則,對金盆山野生種子植物進行區系分析統計。

3 結果與分析

3.1 金盆山保護區種子植物的物種多樣性

初步統計顯示,金盆山有野生種子植物共161科659屬1 474種,其中裸子植物6科7屬7種,被子植物155科652屬1 467種(按Hutchinson系統)。其中裸子植物種數占保護區種子植物總數的0.47%,被子植物種數占99.53%(表1),可見在整個保護區的被子植物占有絕對優勢地位,也是保護區內植被的主要構建者。

根據各科包含種數,將金盆山的種子植物科分為5個等級,分別是單種科(1種)、寡種科(2~4種)、小科(5~9種)、中科(10~19種)和大科(≥20種)。

從表2可以得出,保護區內寡種科所占比例最大,隨后是小科、單種科、中科和大科。但大科有18

表1 金盆山保護區種子植物科、屬、種數量分析

表2 金盆山保護區種子植物科內種的數量分析

表3 金盆山保護區種子植物屬內種的數量分析

科756種,占保護區種子植物所含種的51.29%,可見大科對保護區的區系建成有著明顯的支撐作用,其中有禾本科(Gramineae)(55/93)(屬數/種數,后同)、菊科(Compositae)(48/82)、豆科(Fabaceae)(33/73)、薔薇科(Rosaceae)(24/66)、樟科(Lauraceae)(8/56)、殼斗科(6/46種)等,這些大科同時也是中國植物區系中的大科,可見該區系與中國植物區系源遠流長,屬于白堊紀-老第三紀傳承至今的殼斗科是保護區內闊葉林的主要成分。另外本區系中寡種科和小科在科一級中占優勢地位,體現了該區系的古老性,其中近于孑遺的藍果樹科(Nyssaceae)在山谷地帶呈現群落分布,在喬木層中為優勢種,呈孑遺性質的杉科(Taxodiaceae)、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三白草科(Saururaceae)在保護區內大量分布。

在植物區系研究中,植物屬的分布區類型比科的分布區類型更有意義,屬的分布區類型能夠比較具體地反映植物界在進化過程中的分異情況,是進一步研究植物區系的起源、演化和分布區類型形成的起點或楔子[3]。在植物系統分類學上,屬內的種具有平行的進化趨勢,因此研究植物屬的區系成分能更有效地揭示出植物區系的特征。根據各屬包含種數的數量,再結合實際情況,將金盆山種子植物劃分為4個等級,包括單種屬(1種)、寡種屬(2~4種)、中屬(5~9種)與大屬(≥10種)。

由表3可知,該區系植物中單種屬最多,占總屬的56.75%;其次是寡種屬,占總屬數的32.17%;中屬有59屬,占總屬的8.95%;大屬有14屬,僅占總屬數的2.12%。從各類型屬所含種數來看,寡種屬所含種數最多,其次是中屬、單種屬,大屬所含種數最少,占總種數的12.75%。大屬包括有堇菜屬(Viola)、蓼屬(Polygonum)、懸鉤子屬(Rubus)、錐栗屬(Castanopsis)、青岡屬(Cyclobalanopsis)、榕屬(Ficus)、冬青屬(Ilex)、蛇葡萄屬(Ampelopsis)和苔草屬(Carex)等。

3.2 植物區系的地理成分分析

3.2.1 科的地理成分分析 按照吳征鎰對種子植物地理成分的劃分標準,對金盆山種子植物區系科的地理成分進行了統計分析。江西金盆山種子植物區系中的161科共有9個分布區類型和10個變型(表4),其中世界廣布科52科;熱帶科70科(2-7型),占總科數的64.22%;溫帶科(8-14型)39科,占總科數的35.77%。R/T(熱帶性質科/溫帶性質科)約為1.80,得出該區系在科的分布呈現明顯的熱帶性質,與保護區在中國植物區系分區系統中屬于贛南-湘東丘陵亞地區所體現出來的典型中亞熱帶氣候相符合。

世界廣布科有52種,包含有毛茛科(Ranunculaceae)、菊科、薔薇科等這些大科等,這些科在金盆山植物區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熱帶性質的科有70科,其中泛熱帶分布的有41科,占種子植物總科數的37.61%。主要有樟科、山茶科(Theaceae)等。雖從所包含種的數量看該分布類型小于世界分布科,但因含有該地區的優勢科如樟科、山茶科以及山礬科(Symplocaceae)等,在保護區的森林生態系統中仍具有較高的重要值。東亞(熱帶、亞熱帶)及熱帶南美間斷有9科,包含有木通科(Lardizabalaceae)、杜英科(Elaeocarpaceae)、冬青科(Aquifoliaceae)等。舊世界熱帶分布的有海桐花科(Pittosporaceae)、八角楓科(Alangiaceae)和芭蕉科(Musaceae)3科,其變型——熱帶亞洲、非洲(或東非,馬達加斯加)和大洋洲間斷分布的水蕹科(Aponogetonaceae)。熱帶亞洲至熱帶大洋洲分布有2科,分別是交讓木科(Daphniphyllaceae)、馬前科(Loganiaceae)和姜科(Zingiberaceae)。熱帶亞洲至熱帶非洲分布的只有其變型南非(主要是好望角)分布的杜鵑花科(Ericaceae)。熱帶亞洲分布有3個變型,其中緬甸、泰國至華西南分布只含有伯樂樹科(Bretschneideraceae),越南(或中南半島)至華南(或西南)分布只有大血藤科(Sargentodoxaceae),全分布區東達新幾內亞分布的只有清風藤科(Sabiaceae)。

溫帶性質的有39科,其中北溫帶分布的有29科,主要有松科(Pinaceae)、殼斗科、藤黃科(Hypericaceae)等。殼斗科植物如華南栲(Castanopsisconcinna)、米櫧(C.carlesii)、甜櫧(C.eyrei)、青岡(Cyclobalanopsisglauca)、苦櫧(C.sclerophylla)等在本區中常為群落的建群種占有重要地位。東亞和北美洲間斷分布,包含有木蘭科(Magnoliaceae)、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藍果樹科(Nyssaceae)等。舊世界溫帶分布只有菱科(Hydrocaryaceae)。東亞分布有3科,包含有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獼猴桃科(Actinidiaceae)和旌節花科(Stachyuraceae)。

3.2.2 屬的地理成分分析 植物屬的區系成分與科比較它能更徹底地反映出一個地區植物區系的特點[22]。按照吳征鎰等對中國種子植物屬的分布區類型劃分方法,將金盆山野生種子植物的659屬劃分為14個分布型,16個亞型(表4),其中熱帶分布屬(2-7型)占金盆山總屬比的50.95%;溫帶分布屬(8-14型)占總屬比的47.55%;R/T值為1.07,而中國特有屬9種占總屬比的1.52%??梢?,該區系中種子植物地理成分比較復雜;熱帶分布比溫帶分布稍高,金盆山屬的區系表現出一定的熱帶分布,這一點與科相同。

世界分布屬有68屬,大多數都是草本植物包含有薺屬(Capsella)、碎米薺屬(Cardamine)、千里光屬(Senecio)等。

表4 金盆山保護區種子植物科、屬分布區類型統計

注:*表示百分比中除去世界分布型

Note:Percentage of total families or genera excludes the cosmopolitan pattern

熱帶分布的有301屬,占金盆山總屬的50.95%(除去世界分布屬,下同)。泛熱帶分布的有133屬,包括1個變型,占金盆山總屬數的22.51%,是金盆山屬分布的第一大類型。該分布正型包含有紫金牛屬(Ardisia)、山礬屬(Symplocos)、紫珠屬(Callicarpa)等132屬。熱帶亞洲、非洲和中至南美洲間斷分布的鳳眼藍屬(Eichhornia)1屬。東亞(熱帶、亞熱帶)及熱帶南美間斷分布的有17屬,包括有樟屬(Cinnamomum)、木姜子屬(Litsea)、柃屬(Eurya)等。舊世界熱帶分布的有39屬,該分布區類型正型包括有野桐屬(Mallotus)、樓梯草屬(Elatostema)、杜莖山屬(Maesa)等38屬。另還包含熱帶亞洲、非洲(或東非,馬達加斯加)和大洋洲間斷分布的水蕹屬(Aponogeton)。熱帶亞洲至熱帶大洋洲分布的有36屬包括有新木姜子屬(Neolitsea)、野牡丹屬(Melastoma)、桃金娘屬(Rhodomyrtus)等。熱帶亞洲至熱帶非洲分布的有17屬,包括有楊桐屬(Adinandra)、野茼蒿屬(Crassocephalum)、香茶菜屬(Rabdosia)等。熱帶亞洲分布的有59屬,其正型分布包括有潤楠屬(Machilus)、青岡屬(Cyclobalanopsis)、馬鈴苣苔屬(Oreocharis)等19屬。另還有7個變型,這些變型都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原始性和古老性,其中爪哇(或蘇門答臘)、喜馬拉雅至華南、西南間斷或星散分布的有蕈樹屬(Altingia)、古熱帶第三紀孑遺的木荷屬(Schima)以及草珊瑚屬(Sarcandra)3屬。熱帶印度至華南(特別滇南)分布的只有伯樂樹屬(Bretschneidera)。越南(或中南半島)至華南(或西南)分布的只有大血藤屬(Sargentodoxa)。西馬來,基本上在新華萊士線以西北可達中南半島或印東北或熱帶喜馬拉雅,南達蘇門答臘分布的木蓮屬(Manglietia)、含笑屬(Michelia)、楠木屬(Phoebe)等26屬,東馬來,即新華萊士線以東,但不包括新幾內亞及東側島嶼分布的只有秤鉤風屬(Diploclisia),東馬來,即新華來士線以東,包括新幾內亞及東側島嶼分布的苦荬菜屬(Ixeris),全分布區東南達西太平洋諸島弧,包括新喀里多尼亞和斐濟分布的構屬(Broussonetia)、赤車屬(Pellionia)、蛇根草屬(Ophiorrhiza)等6屬。

溫帶分布的有281屬,占總屬比的47.55%。北溫帶分布的有109屬,占金盆山總屬數的18.44%,是金盆山屬分布的第二大類型。屬于這一分布類型正型的有紅豆杉屬(Taxus)、蓼屬(Polygonum)、茜草屬(Rubia)等100屬。另還有北溫帶和南溫帶間斷(泛溫帶)分布包含有櫟屬(Quercus)、胡頹子屬(Elaeagnus)、楓屬(Acer)等9屬。歐亞和溫帶南美洲間斷分布有胡桃屬(Juglans)1屬。東亞及北美分布這一分布區類型是最早被植物學家所認識的分布區類型,本區系中屬于這一分布類型的有49屬,其中該正型分布的包括有木蘭屬(Magnolia)、五味子屬(Schisandra)、藍果樹屬(Nyssa)等48屬。由于它們在太平洋洋底達擴大以前就已經廣泛分布于歐亞大陸和北美兩大板塊,這些都是古老的殘遺植物。變型為東亞和墨西哥間斷分布有大丁草屬(Leibnitzia)1屬。舊世界溫帶分布的有38屬,其中該正型分布的包括有淫羊藿屬(Epimedium)、馬甲子屬(Paliurus)、活血丹屬(Glechoma)等37屬。變型是地中海區、西亞與東亞間斷分布的小竊衣屬(Torilis)。溫帶亞洲分布本區系中只分布其正型共8屬包含有虎杖屬(Reynoutria)、白鵑梅屬(Exochorda)、女菀屬(Turczaninowia)等8屬。地中海區、西亞至中亞分布的有3屬,其中該正型分布的包括有黃連木屬(Pistacia)、常春藤屬(Hedera)共2屬。另還包含有地中海至溫帶-熱帶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間斷這一變型的牻牛兒苗屬(Erodium)1屬。東亞分布的有74屬,其中該正型分布的包括有獼猴桃屬(Actinidia)、油桐屬(Vernicia)、四照花屬(Dendrobenthamia)等39屬。另還包括兩個變型中國-喜馬拉雅(SH)分布的有八月瓜屬(Holboellia)、雪膽屬(Hemsleya)、冠蓋藤屬(Pileostegia)等共4屬;中國-日本(SJ)分布的有博落回屬(Macleaya)、野鴉椿屬(Euscaphis)、化香樹屬(Platycarya)等31屬。

中國特有分布,特有屬的研究對于探討某地區植物區系的性質、區劃、起源、變遷乃至與其它植物區系的親緣關系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中國種子植物特有屬分散在種子植物進化的各個階段,古老屬和新生屬共存。中國的種子植物特有性很高,包括有248個特有屬,為總屬數的7.9%。

本區系中屬于這一類型的有9屬,占保護區總屬的1.52%,包含有杉木屬(Cunninghamia)、擬單性木蘭屬(Parakmeria)、血水草屬(Eomecon)、藤山柳屬(Clematoclethra)、半楓荷屬(Semiliquidambar)、喜樹屬(Camptotheca)、青錢柳屬(Cyclocarya)等。

3.2.3 種的地理成分分析 種的區系分析能夠體現出某一地區的具體區系特征,是植物區系分析的最基本單元,按照吳征鎰等對中國種子植物的分布區類型劃分方法,參考《Flora of China》中種的分布,將金盆山野生種子植物的1 474種劃分為10個分布型,11個亞型(表4),其中熱帶分布種(2-7型)占金盆山總種比的33.98%;溫帶分布種(8-14型)占總種比的37.15%;R/T值為0.91,而中國特有種419種占總種比的28.88%??梢?,該區系中種子植物地理成分比較復雜;熱帶分布比溫帶分布稍低。

世界分布種有23種,絕大部分是草本植物。主要有碎米薺(Cardaminehirsuta)、皺果莧(Amaranthusviridis)、一年蓬(Erigeronannuus)、雙穗雀稗(Paspalumdistichum)等,主要借助動物或者河流進行傳播。

熱帶分布的有493種。其中泛熱帶分布的有73種,占保護區總數的5.03%。其正型分布有葉下珠(Phyllanthusurinaria)、鬼針草(Bidenspilosa)、母草(Linderniacrustacea)等53種,舊世界熱帶分布的5種,熱帶亞洲、大洋洲(至新西蘭)和中至南美洲(或墨西哥)間斷分布的有豨薟(Sigesbeckiaorientalis)、鴨舌草(Monochoriavaginalis)、浮萍(Lemnaminor)等15種。熱帶亞洲、非洲和中至南美洲間斷分布的有合萌(Aeschynomeneindica)、地膽草(Elephantopusscaber)、益母草(Leonurusjaponicus)等5種。舊世界熱帶分布的有黃花草(Arivelaviscosa)、狗尾草(Setariaviridis)、筒軸茅(Rottboelliacochinchinensis)等5種。熱帶亞洲和熱帶大洋洲分布有千斤藤(Stephaniajaponica)、牛膝(Achyranthesbidentata)、茅膏菜(Droserapeltata)等7種,中國(西南)亞熱帶和新西蘭間斷分布的有絞股藍(Gynostemmapentaphyllum)、五月茶(Antidesmabunius)、耳草(Hedyotisauricularia)等51種。熱帶亞洲至熱帶非洲分布的有青葙(Celosiaargentea)、八角楓(Alangiumchinense)、天胡荽(Hydrocotylesibthorpioides)等8種。華南、西南至印度和熱帶非洲間斷分布的有尼泊爾蓼(Polygonumnepalense)、魚眼草(Dichrocephalaintegrifolia)、水蜈蚣(Kyllingapolyphylla)等10種。熱帶亞洲分布339種,占保護區總數的23.36%,在保護區熱帶分布中占主要地位。其正型分布的有陰香(Cinnamomumburmanni)、魚腥草(Houttuyniacordata)、柏拉木(Blastuscochinchinensis)等235種,熱帶印度至華南(特別滇南)分布的有少花桂(Cinnamomumpauciflorum)、厚皮香(Ternstroemiagymnanthera)、灰毛大青(Clerodendrumcanescens)等14種,緬甸、泰國至華西南分布的有銀木荷(Schimaargentea)、 刺果衛矛(Euonymusacanthocarpus)、青榨楓(Acerdavidii)等3種,越南(或中南半島)至華南(或西南)分布的有黑老虎(Kadsuracoccinea)、烏藥(Linderaaggregata)、楊桐(Adinandramillettii)等87種。

溫帶分布的有539,占總種比的37.15%。北溫帶分布的有115種,其正型分布的萹蓄(Polygonumaviculare)、路邊青(Geumaleppicum)、牛蒡(Arctiumlappa)等16種,北溫帶和南溫帶間斷(泛溫帶)分布的有播娘蒿(Descurainiasophia)、石竹(Dianthuschinensis)、兩棲蓼(Polygonumamphibium)等83種,歐亞和溫帶南美洲間斷分布的有薺(Capsellabursa-pastoris)、雀舌草(Stellariaalsine)、野慈姑(Sagittariatrifolia)等16種。東亞及北美間斷分布的有蔊菜(Rorippaindica)、雞眼草(Kummerowiastriata)、蛇床(Cnidiummonnieri)等27種。

東亞分布的有397種,其正型分布的有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毛茛(Ranunculusjaponicus)、木通(Akebiaquinata)等309種,中國-日本分布的有新木姜子(Neolitseaaurata)、鐵線蓮(Clematisflorida)、博落回(Macleayacordata)等88種。

中國特有分布的有419種,占總數的28.88%。根據這些種的現代地理分布、生態適應能力、傳播等,將保護區的中國特有種分為11個變型(表5)。從表5可以得出,在11個亞型中,西南-華中-華東-華南分布種有128種,占保護區特有種的30.55%,可以看出保護區與西南、華東、華南有著廣泛的聯系。表中可以看出金盆山與華東、華南的聯系最為密切,這也與金盆山的地理位置相吻合,保護區處于華中南部,與華東、華南緊密相連。

表5 金盆山保護區中國特有種分布亞型

3.3 金盆山保護區與鄰近6個自然保護區種子植物區系的比較

植物區系的形成是植物在一定的自然歷史環境中發展演化和時空分布的綜合反映。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為歷史環境變遷提供證據,反映現代自然地理條件,因此用植物區系地理成分做指標可比較不同地區植物區系的親緣關系。金盆山保護區處于武夷山脈與南嶺山脈之間的過渡區域,在中國植物區系分區系統中屬于贛南-湘東丘陵亞地區,與其它地區的植物區系有著廣泛的聯系,與鄰近地區的植物區系存在著一定的相似性。為進一步了解金盆山保護區的植物區系特征,以及與鄰近地區的植物區系的關系,將金盆山保護區與江西武夷山、福建武夷山、南嶺保護區、九連山、陽際峰、馬頭山屬的分布區類型進行統計與比較,探討金盆山保護區與武夷山脈和南嶺山脈之間的聯系,保護區種子植物屬區系參考科考記載和文獻[23-26]。

從表6可以看出金盆山保護區屬的R/T值與相對其距離較遠的馬頭山和陽際峰自然保護區相近,與之相近的九連山差異較大,與武夷山脈保護區的R/T值更接近,相對于南嶺山脈則差值較大。保護區的R/T值為1.07,即熱帶性質和溫帶性質相平衡,這也與保護區所處的地理位置有關,屬于武夷山脈與南嶺山脈之間的過渡區域,區系性質上是熱帶向溫帶過渡的類型。

表6 金盆山保護區與相鄰6個自然保護區種子植物屬的分布區類型比較

根據種子植物屬的分布區類型所占比例,與其他地區植物區系作比較??梢钥闯鼋鹋枭奖Wo區與武夷山脈保護區屬的分布區類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與南嶺保護區有一些差異。金盆山保護區植物區系特征與武夷山脈更接近。

種水平上,與鄰近的陽際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比,熱帶性質更明顯,其中陽際峰的熱帶科319科,溫帶科472科,R/T值為0.68[25],而金盆山保護區的R/T值為0.91。這與他們的地理位置相關,金盆山保護區比陽際峰更靠近南方,其熱帶性質比溫帶性質更顯著。

4 結 論

4.1 保護區內植物物種種類豐富

金盆山保護區共有野生種子植物161科659屬1474種,占江西種子植物總種數(4 452種)的33.12%;裸子植物6科7屬7種,占江西裸子植物總種數(83種)的8.43%;被子植物155科652屬1 467種占江西被子植物總種數(4 369種)的33.58%。

4.2 保護區內區系類型復雜

從科的區系類型看,保護區的161科共有9個分布區類型和10個變型(表4),其中世界廣布科52科;熱帶科70科(2-7型),占總科數的64.22%;溫帶科(8-14型)39科,占總科數的35.77%。從屬的區系類型看,保護區的659屬共有14個分布區類型,16個變型(表4),其中熱帶分布屬(2-7型)占金盆山總屬比的50.95%;溫帶分布屬(8-14型)占總屬比的47.55%,而中國特有屬9種占總屬比的1.52%。其中溫帶分布以北溫帶分布為主,熱帶分布以泛熱帶分布為主。從種的區系類型看,保護區的1 474種劃分為10個分布型,11個亞型(表4),其中熱帶分布種(2-7型)占金盆山總種比的33.98%;溫帶分布種(8-14型)占總種比的37.15%,而中國特有種419種占總種比的28.88%。

4.3 保護區內植物區系主要為熱帶性向溫帶性過渡的類型

金盆山科的分布區類型中熱帶和溫帶分布分別占總科數的64.22%和35.77%,R/T(熱帶性質科/溫帶性質科)約為1.80,熱帶分布占優勢地位,得出該區系在科的分布呈現明顯的熱帶性質,與保護區在中國植物區系分區系統中屬于贛南-湘東丘陵亞地區所體現出來的典型中亞熱帶氣候相符合。金盆山屬的分布區類型中熱帶和溫帶分布分別占總屬數的50.95%和49.77%,二者接近平衡,種的R/T值為0.91,由以上數據可以推斷保護區的區系類型基本上是屬于亞熱帶性質,是熱帶向溫帶過渡的類型。

該區系植物中單種屬最多,占總屬的56.75%;其次是寡種屬,占總屬數的32.17%;中屬有59屬,占總屬的8.95%,大屬(≥10)有14屬,僅占總屬數的2.12%。從各類型屬所含種數來看,寡種屬所含種數最多,其次是中屬、單種屬,大屬所含種數最少,占總種數的12.75%。

4.4 保護區內單種屬、寡種屬多,植物區系起源古老

保護區種子植物中有寡種屬212屬,占總屬比的32.17%;單種屬374屬,占總屬比的56.75%。其中寡種屬所含種數537種,占總種比的36.43%。保護區內有大量屬于間斷分布的屬,例如,東亞及北美間斷分布的木蘭屬、五味子屬、藍果樹屬等,爪哇(或蘇門答臘)喜馬拉雅間斷或星散分布到華南、西南分布的有蕈樹屬、木荷屬,北溫帶和南溫帶間斷分布的播娘蒿屬(Descurainia)、櫟屬、胡頹子屬、楓屬等,這些都是一些古老或比較古老的類群,說明了該區系起源具有一定的古老性。另該區系中包含有一些古物種裸子植物中的杉木屬產于老第三紀。被子植物中起源古老的成分尤其豐富,白堊紀初期至晚期就已經出現的有木蘭科、樟科、殼斗科、毛茛科、衛矛科(Celastraceae)、槭樹科(Aceraceae)等,這些植物在保護區內大量分布,是本區內植物群落的主要建群種,在保護區植物區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老第三紀建立的科,如八角楓科、苦木科(Simaroubaceae)、清風藤科、山茶科等在保護區很常見。

4.5 保護區與鄰近保護區植物區關系

與鄰近6個保護區植物區系的比較表明,金盆山保護區與武夷山脈的聯系較南嶺山脈更近,而且金盆山保護區表現出比鄰近的陽際峰等武夷山脈地區熱帶性質更明顯。

[1] 吳征鎰. 世界種子植物科的分布區類型系統[J]. 云南植物研究,2003,25(3): 245-257.

WU Z Y. The areal-types of the world families of seed plants [J].ActaBotanicaYunnanica, 2003, 25(3): 245-257.

[2] 江西植物志編輯委員會.江西植物志,第1卷[M]. 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3] 吳征鎰,孫 航,周浙昆,等. 中國種子植物區系地理[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4] 樊忠良. 廬山植物的區系特征和植被分布[J]. 黃岡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1994,14(1): 52-55.

FAN Z L. The features of flora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vegetation at Lushan Mountain [J].JournalofHuanggangNormalUniversity(Nat. Sci. Edi.),1994, 14(1): 52-55.

[5] 裘利洪,劉仁林,施建敏,等. 馬頭山自然保護區種子植物區系研究——Ⅱ.屬的區系分析[J]. 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05,27(4):590-595.

QIU L H,LIU R L,SHI J M,etal. A study on the flora of seed plants in Matou Mountain Nature Reserve Ⅱ. Analysis of genus flora [J].ActaAgriculturaeUniversitisJiangxiensis,2005,27(4):590-595.

[6] 劉仁林,裘利洪,施建敏,等. 馬頭山自然保護區種子植物區系研究——Ⅰ.科的區系分析[J]. 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05,27(3):361-367.

LIU R L,QIU L H,SHI J M,etal. A study on the flora of spermatophyte in the Nature Reserve of Matou Mountain Ⅰ. Flora of family [J].ActaAgriculturaeUniversitisJiangxiensis,2005,27(3): 361-367.

[7] 陳世品. 武夷山風景區種子植物區系研究[J]. 福建林業科技,2004,31(2):16-19.

CHEN S P. Seed plant flora of Wuyishan scenery spot [J].JournalofFujianForestryScienceandTechnology,2004, 31(2): 16-19.

[8] 劉仁林,唐贛成.井岡山種子植物的區系研究[J]. 武漢植物研究,1995, 13(3):210 -218.

LIU R L,TANG G C. Study on flora of spermatophyte in Jinggang Mountain [J].JournalofWuhanBatanicalResearch,1995, 13(3): 210-218.

[9] 臧 敏,黃立發.江西三清山維管束植物區系分析[J]. 亞熱帶植物科學,2010,39(3):55-62.

ZANG M,HUANG L F. Flora analysis on vascular plants of Sanqingshan Mountain in Jiangxi Province [J].SubtropicalPlantScience,2010, 39(3): 55-62.

[10] 涂業茍,余能富,吳能良,等. 江西銅鈸山自然保護區種子植物區系初步研究[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12,34(4):754-761.

TU Y G,YU N F,WU N L,etal.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flora of seed plants of vegetation in Tongboshan Nature Reserve of Jiangxi Province [J],ActaAgriculturaeUniversitisJiangxiensis,2012, 34(4): 754-761.

[11] 鄧賢蘭,吳 楊,劉玉成,等. 江西野生種子植物區系多樣性及其基本特征[J].植物科學學報2012,30(1):22-30.

DENG X L, WU Y, LIU Y C,etal. Floristic diversity and fundamental features of wild seed plants in Jiangxi Province [J].PlantScienceJournal,2012, 30(1): 22-30.

[12] 邱鳳英,李光運,肖復明,等. 江西金盆山林區常綠闊葉林群落生物量研究[J].江西林業科技,2011,4:1-5.

QIU F Y,LI G Y,XIAO F M,etal. Floristic diversity and fundamental features of wild seed plants in Jiangxi Province[J].JiangxiForestryScienceandTechnology,2011, 4: 1-5.

[13] 程齊來, 李洪亮, 張道英,等. 江西信豐金盆山林場藥用植物資源調查研究[C]//. 全國第九屆天然藥物資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0: 117-120.

[14] 曹展波,林 洪,羅坤水,等. 江西金盆山林區米櫧生長過程與幼林生長效應[J]. 江西林業科技,2014,42(5):7-9.

CAO Z B,LIN H,LUO K S,etal. Growth process and young plantation growth effect ofCastanopsiscarlesiiin Jinpenshan forest region of Jiangxi Province [J].JiangxiForestryScienceandTechnology,2014, 42(5): 7-9.

[15] 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 中國植物志(第1-80卷)[M]. 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2004.

[16] Flora of China編委會. Flora of China [EB/OL]. 1989-2013. http://foc.eflora.cn/

[17] 江西植物志編輯委員會. 江西植物志,第2卷[M]. 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4.

[18] 江西植物志編輯委員會. 江西植物志,第3卷[M]. 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3.

[19] 劉仁林,張志翔,廖為明. 江西種子植物名錄[M]. 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0:9.

[20] 吳征鎰.世界種子植物科的分布區類型系統的修訂[J].云南植物研究, 2003,27(5): 535-538.

WU Z Y. The areal-types of the world families of seed plants[J].ActaBotanicaYunnanica,2003, 27(5): 535- 538.

[21] 吳征鎰,周浙昆,孫 航,等. 種子植物分布區類型及其起源和分化[M].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

[22] 李錫文. 中國種子植物區系統計分析[J]. 云南值物研究1996,18(4): 1-3.

LI X W. Floristic statistics and analyses of seed plants from China [J].ActaBotanicaYunnanica,1996, 18(4): 1-3.

[23] 姚振生,曹 嵐,劉信中,等. 江西武夷山自然保護區種子植物區系研究[M]//.劉信中, 方福生. 江西武夷山自然保護區科學考察集. 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 44-54.

[24] 姚振生,劉信中,曹 嵐,等. 九連山自然保護區種子植物區系研究[M]//.劉信中,肖忠優,馬建華. 江西九連山自然保護區科學考察與森林生態系統研究. 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2: 106-125.

[25] 季夢成,嚴雄梁,吳璐璐,等. 江西陽際峰自然保護區植物資源[M]//.郭英榮,江波,王英永. 江西陽際峰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報告.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46-95.

[26] 劉仁林,裘利洪,揭正平,等. 江西馬頭山自然保護區植物資源[M]//.劉信中,傅 清. 江西馬頭山自然保護區科學考察與稀有植物群落研究. 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6: 49-68.

(編輯:潘新社)

Study on the Flora of Seed Plants in Jinpenshan Nature Reserve,Jiangxi Province

LI Jianxing, LIU Yizhen, GE Gang, CHEN Jiang, LI Enxia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31, China)

Jinpenshan nature reserve is located at the junction of Longnan County, Nanquan County and Xinfeng County, Jiangxi Province. It is the transition zone between Wuyi Mountains and Nanling Mountains. The nature reserve possesses a variety of species and complex geographical floristic elements. Based on field studies and relevant scientific literatures, this study has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the families, genera and species in Jinpenshan. Results showed: (1) 1 474 species of wild seed plants, distributed in 659 genera of 161 families are found in Jinpenshan. Among them, there are 7 gymnosperm species belonging to 7 genera of 6 families, accounting for 8.43% of total gymnosperm species in Jiangxi (83). Floristic analysis showed, there are 1 467 angiosperm species belonging to 652 genera of 155 families, accounting for 33.58% of total angiosperm species in Jiangxi (4 369). (2) The families of tropical and temperate distribution patterns make ups 64.22% and 35.77% of the total family number (removal Cosmopolitan, the same below), respectively. Tropical distribution is in the dominant position. While at genus level, the tropical and temperate distribution patterns make up 50.95% and 47.55%, respectively. They are nearly equal. At species level,the tropical and temperate distribution pattern makes up 33.98% and 37.15%, respectively. While 419 species endemic to China,accounting for 28.88% of total species in Jinpenshan. (3) The flora possess lots of monotypic and oligotypic genera, with an ancient origin. There are 212 genera of oligotypic genera, accounting for 32.17% of the total, 374 genera of monotypic genera, accounting for 56.75% of the total and 537 genera of minor genera, accounting for 36.43% of the total. (4) Compared with the nearby 6 plant floras, there is a closer relationship between Jinpenshan and Wuyi montains than that of Nanling mountains. More tropical elements was observed in Jinpenshen than that of Yangbiaofeng of Wuyi mountains.

flora; seed plant; Jinpenshan, Jiangxi Province

1000-4025(2016)11-2322-10

10.7606/j.issn.1000-4025.2016.11.2322

2016-07-29;修改稿收到日期:2016-10-20

江西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項目(150161);科技部基礎性研究專項(2015FY110200)

李健星(1992-),女,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系統與進化植物學研究。E-mail:jxlee140820@163.com

*通信作者:李恩香,副教授,碩士導師,主要從事系統與進化植物學研究。E-mail: enxl@163.com

Q948.5

A

猜你喜歡
溫帶植物區系區系
Facts of Yellowstone
贛粵地區蕨類植物區系新資料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揭示云南被子植物區系形成原因
內蒙古灌木植物多樣性及其區系分析
上海植物區系新資料
溫帶季節性分層水庫浮游植物功能類群的時空演替
生態脆弱的溫帶地區草原生態移民分析——以甘肅省古浪縣為例
變溫帶地下倉埋深對長期儲糧過程糧堆溫度影響的模擬研究
高黎貢山南段與鄰近地區種子植物區系的比較研究
不同施肥處理對農田土壤微生物區系和功能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