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osang信任模型的物聯網感知層安全數據融合方法

2017-01-03 01:29魏琴芳程利娜胡向東
關鍵詞:信譽度信譽聯網

魏琴芳,程利娜,付 俊,胡向東

(1.重慶郵電大學 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重慶 400065;2.中國移動研究院,北京 100033;3.重慶郵電大學 自動化學院,重慶 400065)

Josang信任模型的物聯網感知層安全數據融合方法

魏琴芳1,程利娜1,付 俊2,胡向東3

(1.重慶郵電大學 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重慶 400065;2.中國移動研究院,北京 100033;3.重慶郵電大學 自動化學院,重慶 400065)

物聯網感知層通常涉及大量傳感器節點的運用,具有節點資源有限、分布廣泛、無人值守、數據冗余、攻擊容易等特點,實施安全數據融合是其必然選擇。為了保障物聯網感知層數據融合結果的真實性與可靠性,建立了一種結合數據預處理與節點信譽度評價的安全數據融合模型,利用粗大誤差理論將明顯偏離正常數據(或真值)的異常數據予以識別和剔除,基于概率統計理論計算和更新節點信譽度,只允許來源于高信譽度的節點數據參與數據融合,以Josang信任模型形成對數據融合結果的評價。仿真實驗結果表明,該模型不僅有助于確保物聯網感知層數據融合結果真實性與可靠性,而且基于粗大誤差的數據預處理方法可減少數據融合的計算量,降低對傳感器節點資源的需求。

物聯網;傳感器節點;數據融合;粗大誤差理論;信譽度

0 引 言

無線傳感器網絡作為物聯網感知層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主要由大量部署在監測區域內的低成本微傳感器節點組成,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形成一個多跳的自組織網絡,可廣泛應用于生態監測、健康護理、智慧交通、智能物流等眾多領域,是當前研究的一個熱點。然而傳感器網絡中節點的資源是非常有限的,這主要體現在電池能量、存儲能力、處理能力以及通信帶寬等方面,所以減少節點和基站間的數據傳輸量和通信開銷、提高能效和帶寬利用率顯得十分必要;且物聯網感知層所采集的原始數據一般具有較大的冗余性,因此,數據融合的需求就被提出,通過數據融合技術的運用可以去除采集數據中的冗余信息以及減少網絡中數據傳輸量,進而節省節點能量,延長網絡生命周期。

物聯網感知層中的大量傳感器節點通常部署在無人監管的惡劣環境或安全敏感區域,使得網絡中的數據融合面臨著多種信息安全風險,如數據被竊聽、偽造、篡改和重放等攻擊,因此,安全的數據融合十分必要,相關研究得以開展[1]。

近年來,一些研究者從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安全解決方案,其中,基于節點信譽度評價的數據融合方法得到了重視。為了量化數據融合結果的不確定性以及抵抗數據融合過程中節點被捕獲等攻擊,本文建立了一個改進的基于節點信譽度的安全數據融合模型(improved creditability-based data aggregation,ICBDA),用以解決數據融合過程中數據源的安全問題,保證數據融合結果的真實性。

1 相關工作

到目前為止,研究者對數據融合的安全實現方法進行了多種方案的探索。

SIA(secure information aggregation)協議[2]首先給出數據融合節點的數據融合結果,然后采用高效的抽樣和交互證明來確保融合值是真實值的近似。SIA協議還給出對多種計算函數的聚集方法,如果想要得到可靠性較高的數據值,交互次數就會相應增加,為完成數據融合所消耗的節點資源也會明顯增多。

SecureDAV(secure data aggregation and verification)協議[3]使用密鑰共享方案為簇內節點分配密鑰,同時簇內節點對計算得到的簇內數據平均值進行部分簽名。此方案可以驗證融合數據的完整性,但是方案中只給出了計算平均值的聚集函數,公鑰密碼體制的應用將引入較大的計算量。

文獻[4]提出的安全數據聚合(secure data aggregation protocol,SDAP)方法基于分而治之原理,節點的樹形拓撲結構首先被動態地劃分為多個類似大小的邏輯組(即子樹),接下來的數據融合將在各個邏輯組逐跳進行,數據融合結果最終被傳送到基站?;靖鶕@些邏輯組的融合結果集合識別可疑的數據融合邏輯組。

文獻[5]提出了一種高效安全的基于模式碼的數據融合協議(efficient and secure pattern based data aggregation,ESPDA),該協議所進行的安全數據融合操作采用的是無任何物理意義的模式碼,在數據傳輸過程中,中間節點不關心信息的具體內容,也就沒必要對密文進行解密和再加密,這樣可確保數據的機密性并避免中間節點處消息被竊聽問題;基站周期性廣播密鑰也有助于保障數據的新鮮性。隨后,羅蔚等[6]提出一種高效安全的數據融合協議(efficient and secure data aggregation,ESDA),采用模糊算法和模式碼來消除傳感節點所感知原始數據的冗余信息并執行相應的數據融合操作,這有助于提高數據的機密性和傳感器節點的能效性。

Ganeriwal和Srivastava 在研究數據融合技術時,針對無線傳感器網絡提出了第一個基于聲譽的傳感器網絡框架(reputation based framework sensor networks,RFSN)信任模型[7]。該模型采用統計和決策理論,構建了一個十分有應用前景的分布式、可擴展的框架。RFSN信任模型把計算得到的信任值作為節點參與數據融合時所提供數據的權重。

文獻[8]提出的基于分布式聲譽機制的信標節點信任系統(distributed reputation based beacon trust system,DRBTS)方案將網絡中的節點分為傳感節點和信標節點,信標節點的提出是本方案的一個亮點,信標節點被用于確定傳感節點的位置。在該方案中,每個信標節點的主要任務是監測其鄰居信標節點的行為,傳感節點采用簡單的多數投票機制來確定是否使用給定的信標位置信息,這樣做是為了把惡意信標節點報告的虛假位置信息給過濾掉。

文獻[9]提出的加權信任評價(weighted trust evaluation,WTE)方案是利用節點權值作為節點信譽值來進行數據融合的操作,再將實際值與數據融合結果作比較,結果不同,則說明對應的節點可疑,并用懲罰系數來降低該節點的信譽值,通過將信譽值和融合結果不斷迭代,最后篩選確定是否存在惡意節點。文獻[10]提出的加權置信過濾(weighted confidence filter,WCF)算法,在WTE算法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進,該算法過濾掉信譽值在平均信譽值以下的節點,只允許剩余的節點參與之后的數據融合,此方案較WTE而言,其數據融合值更接近于實際值。

上述安全方案或者增加了節點間的交互次數,或者對節點的計算與存儲資源提出了過高的挑戰。本文建立的ICBDA模型首先根據粗大誤差判別準則識別并拒絕差值較大的節點感知數據,然后參考Josang信任模型,利用正態分布規律計算節點信譽值,信譽值高于預設閾值的節點參與數據融合,最后對數據融合結果進行評價,用評價的期望來表達對數據融合結果的可信賴程度。

2 網絡模型假設

本文假設網絡為層次型結構,由多個簇組成,每一個簇都由一個簇頭節點和若干普通節點構成,簇頭主要負責將來自普通節點的數據進行融合,并將數據融合結果通過多跳路由發送給基站。因為相比于平面型網絡,層次型結構網絡非常適合于大規模節點部署,具有更好的應用適應性,且引入數據融合有助于減少網絡數據傳輸量,降低節點的數據傳輸能耗。

層次型結構如圖1所示,SN代表普通節點,FN代表簇頭節點,BS代表基站。本文中還對網絡做如下假設:①基站位于網絡的頂層,是傳感器網絡和應用網絡的聯接點,有強大的計算能力、足夠的內存和豐富的能量,基站是完全可信的;②物聯網感知層因傳感器節點眾多、分布密集,其采集的數據具有冗余性;③網絡部署初期,所有節點都是安全可信的,且具有相同的能量、相同的儲存能力、相同的處理能力,每個節點都有獨立的ID標識[11]。

3 改進的安全數據融合模型

3.1 整體思路

文獻[12]建立了基于信譽度的安全數據融合模型(creditability based data aggregation,CBDA),融合節點根據簇成員節點的采樣數據,得到每個成員節點的信譽度,只允許有高信譽度節點的采樣數據參與融合操作,計算融合結果并對其進行評價;將融合結果及其評價傳給匯聚節點(即基站)用于決策利用。即使部分節點被捕獲,該安全數據融合模型仍能保證融合結果的真實性,即具有較好的容錯性。

圖1 層次型結構圖Fig.1 Hierarchical structure

但該模型還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例如,融合節點要計算所有普通成員節點的信譽值,這是對本就匱乏的網絡資源的一種浪費。另外,該模型計算節點信譽值的方法,所用成員節點的歷史累積信譽可能會掩飾其當前的惡意行為。

本文重點針對CBDA模型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改進,改進后的基于節點信譽度的安全數據融合模型流程如圖2所示。融合節點在接收成員節點發送來的感知信息之后,首先,通過誤差理論識別明顯偏離附近節點感知結果的數據,將其當作惡意數據或錯誤數據予以剔除;然后,計算和更新剩余成員節點的信譽值,確定信任節點;最后,融合節點只利用高信譽度節點的感知數據進行融合操作,對融合結果進行評價,并將融合結果和對結果的評價一起傳輸給匯聚節點,用來供基站完成最終的決策與數據利用。

由于物聯網感知層中傳感器節點具有分布密集的特點,地里位置上鄰近的節點采集的數據必定存在冗余信息,基于統計和信息理論,通過檢測節點所發送的感知數據來推定節點的信譽度,用來衡量每個節點可信賴的程度;根據節點信譽度的高低來決定是否采用其所采集數據進入數據融合操作,因此,每個融合結果和一個信譽度評價相關聯,實現對融合結果不確定性的度量。

該方法的主要改進在于:要求簇頭在計算成員節點信譽值之前,首先識別并剔除具有惡意傾向節點的數據(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數據具有冗余性和該類節點采集的數據明顯偏離附近節點的數據),不再計算其信譽值,其發送的數據不參與融合操作,這樣既可以節約網絡中的能量資源,又可以避免因為成員節點的歷史累積信譽對其當前惡意行為的掩飾,還可以得到較高的融合結果的評價,即對融合結果的可信賴程度越高。

圖2 安全數據融合流程Fig.2 Flowchart of secure data aggregating

3.2 偏離正常感知數據的識別與剔除

物聯網感知層傳感器節點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并返回節點所在監測區域的環境信息或被監測對象的狀態數據,如被監測區域的溫度、濕度等。一方面,物聯網感知層中節點數量眾多、地理位置上鄰近節點所感知的數據具有冗余性;另一方面,這些節點通常無法得到普遍的有人值守和維護,容易受到捕獲、截聽、惡意控制等攻擊,出現惡意節點,從而發出偏離正常值的感知數據,即惡意節點要達到自己破壞、擾亂系統正常工作的目的,總是會發出與其鄰近正常節點相差較大的錯誤或虛假數據,基于該數據得出的測量結果不具有真實性或新鮮性等特征,也就不具有應用價值,嚴重時可能導致決策錯誤。因此,必須發現和剔除這類含有較大差值的感知數據,從而隔離惡意節點對測量結果的影響。

要識別出偏離正常的感知數據,本文基于誤差理論的知識采用粗大誤差判別準則來進行識別。粗大誤差判別準則主要包括3σ準則、羅曼諾夫斯基準則、格羅布斯準則和狄克松準則等,前3種粗大誤差判別準則均需先求出被檢驗數據(即參與融合的數據)的標準差σ,計算過程相對復雜,對資源的需求較高,而狄克松準則用極差比的方法,得到簡化而嚴密的結果,避免了這一點[13]。鑒于傳感器節點資源受限的特點,這里選用對計算資源要求相對不高的狄克松準則。

對于測量值u1,u2,…,un的由小到大順序統計量u(i)的分布,當ui服從正態分布時,得到最大值u(n)的統計量表示為

(1)

同樣地,最小值u(1)的統計量可表示為

(2)

為了剔除粗大誤差,狄克松準則認為n≤7時,選用r10效果好;8≤n≤10時,選用r11效果好;11≤n≤13時,選用r21效果好;n≥14時,選用r22效果好。這里的n代表參與融合的數據個數,如以簇為單位進行融合時,n就是簇內節點數。

選定顯著度α(其取值為0.01或0.05 2種情形),結合參與融合的數據個數n,根據狄克松準則查表可得到對應的統計量的臨界值r0(n,α),如果測量的統計值rij大于臨界值,則認為u(n)或u(1)含有粗大誤差。

例如,物聯網感知層同一個簇內15個節點某一時刻感知到的環境溫度(單位:℃)分別為20.42,20.43,20.40,20.43,20.42,20.43,20.39,20.30,20.40,20.43,20.42,20.41,20.39,20.39,20.40。先將數據由小到大進行排序,得到最小值u(1)=20.30;最大值u(15)=20.43;如果選用顯著度α=0.05,查表可知統計量的臨界值r0(15,0.05)=0.525;然后分別對u(15),u(1)根據(1)式或(2)式計算統計量r22的值,根據計算結果可知:對u(15)而言,r22=0,小于r0(15,0.05),故其不含有粗大誤差,應保留;對u(1)而言,r22=0.692,大于r0(15,0.05),故其含有粗大誤差,說明20.30 ℃這個溫度采集值明顯偏離正常的感知溫度,不被納入數據融合范圍,其對應的節點被認為是惡意節點,應從網絡中予以剔除。按照同樣的方法,對剩下的14個數據,重復上述步驟,直到所有數據中不再含有粗大誤差,所有可能的惡意節點被剔除。

3.3 節點信譽度的計算和更新

無線傳感器網絡中包含的傳感器節點成千上萬個,它們在各自的分布區域內獨立地感測外界環境;一般情況下,這些傳感器節點所感知的數據遵循正態分布規律,而被捕獲后的正常節點或惡意節點發出的數據將會明顯偏離正態分布(否則達不到破壞系統的目的),因此,可參考Josang信任模型[14],利用正態分布規律計算節點的信譽度值。理想情況下,正態隨機變量的取值在距離中心值[-σ,+σ]的概率為0.68(即伯努利分布),當存在惡意節點經常報告偽造數據時,實際概率分布就會與此概率不一致。以理想情況下的節點概率為標準,理想節點概率分布和實際節點概率分布的差異用距離來表征,這個距離能夠代表節點信譽值。距離越小,節點的信譽度越高,反之亦然。

令某節點輸出數據頻率在距離中心值一倍標準差范圍內的概率為pi,則在此范圍外的概率為1-pi,那么它的偏離程度可表示為

(3)

本文定義對應節點的信譽值為

(4)

(4)式中,k是懲罰因子。前半部分是一個指數運算,能夠使得接近理想概率的節點得到比遠離理想概率的節點高得多的信譽值,并能夠反映一個節點的歷史累積行為;后半部分是一個懲罰措施。懲罰因子的引入有助于對節點信譽值計算和更新時達到慢增快減的效果,便于快速發現和識別惡意節點,這對物聯網感知層的應用是十分有利的。隨著迭代次數的增加,節點的信譽值不斷累積更新,如果節點的當前信譽值低于系統預設的閾值T0時,系統自動將其判定為惡意節點,其提供的數據不再被采用。

ICBDA模型中節點的信譽值可以分為累積信譽值和當前信譽值,累積信譽值是對節點過去感知數據的信賴程度的評定,它可以反映一個節點的歷史累積行為,當前信譽值則是指節點當前時刻采樣數據的信譽度,它具有實時性。該模型在數據融合中采用的是節點的當前信譽值,在節點當前信譽值的計算和更新時參考了節點的累積信譽值。

3.4 數據融合

ICBDA模型利用高信譽值節點輸出值進行加權數據融合,加權融合方法如圖3所示,T和u分別代表節點的信譽值和感知數據。

圖3 加權融合示意圖Fig.3 Schematic of weighted aggregating

融合節點根據各個普通節點的信譽值和感知數據,按(5)式計算加權融合結果

(5)

(5)式中:U是融合結果;Th是高信譽度閾值;ui是第i個節點采集的數據;n是參與數據融合的節點個數。只有節點信譽值高于Th的節點數據才能參與加權數據融合,融合過程中使用的權值即為節點的信譽值Ti。這里只允許信譽值高于閾值的節點數據參與融合,既隔離了惡意節點數據對融合結果的影響,又減少了數據融合的計算量。

3.5 融合結果的評價

針對數據融合結果以及數據流中的不確定因素的處理問題,本文采用Josang信任模型,該模型通過一個被稱為評價的信任來度量對于某種聲明的可信賴程度[12]。

定義評價W=(b,d,u,a),其中,a,b,d,u分別表示對融合結果U的相對系數、信任度、不信任度和不確定度,它們應滿足b+d+u=1,a∈[0,1]。

評價的期望概率可表述為

E(W)=b+u×a

(6)

即期望概率取決于信任度和不確定度的綜合結果,a的作用是決定不確定度對評價期望概率的貢獻程度。

針對物聯網感知層的安全數據融合結果的可信賴程度,我們基于Josang信任模型借助 “評價”來衡量,信任模型是基于節點數據的統計理解實現對節點的信任評價,即度量源于感知數據的統計特征,普通節點的累積信譽和實時行為數據被融合節點不斷地進行分析來更新其信譽度。在得出節點的信譽值和融合結果后,融合節點就能夠形成對融合結果的評價,對應著融合結果的可信任程度。

數據融合結果評價的期望與節點的當前信譽值和累積信譽值是密切相關的,通過(6)式可以知道評價的期望概率取決于節點的信任度和不確定度,即節點信譽值的大小,節點信譽值包括節點累積信譽值和當前信譽值。ICBDA模型在計算節點當前信譽值時加入了一個懲罰措施,這有助于節點信譽值計算和更新時達到慢增快減的效果,可避免成員節點的歷史累積信譽掩飾其當前的惡意行為,因此,可以得到較高的數據融合結果評價的期望。

4 實驗仿真與模型評估

假設物聯網感知層的傳感器節點網絡已通過分簇算法形成了若干個簇,每個簇有一個簇頭節點和若干個成員節點,每個節點的感知數據遵循正態分布規律。采用MATLAB仿真平臺對ICBDA模型進行評估。

仿真參數主要包括實驗迭代輪數R,網絡中惡意節點比率P,信譽懲罰因子k,數據融合信任閾值門限Th和簇內節點個數n,本文仿真實驗中它們的取值分別為30,0.02,0.06,0.5和30;30個簇內節點中,假設前3個節點為惡意節點。

4.1 節點信譽值比較

簇內節點信譽值是安全數據融合模型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影響數據融合結果可靠性、可信度和融合效率的一個主要因素。

ICBDA模型和CBDA模型的節點信譽值比較如圖4所示。由圖4可見,2種模型的前3個節點的信譽值都明顯低于其余節點的信譽值,這是因為仿真實驗設定前3個節點被假設為惡意節點。另外,ICBDA模型相比于CBDA模型,其惡意節點信譽值更低,而正常節點的信譽值明顯更高,這是因為ICBDA模型在計算成員節點信譽值之前,通過狄克松準則識別出包含粗大誤差感知數據的節點,其感知的數據并不參與數據融合,這可增加節點輸出數據落在距離一倍標準差范圍內的概率,從而有助于提高正常節點的信譽值;而CBDA模型并沒有這樣的機制,即使出現包含粗大誤差的感知數據仍要參與數據融合操作。

圖4 節點信譽值對比Fig.4 Comparison of node creditability

4.2 數據融合結果及其評價的比較

數據融合值是評判數據融合結果準確性的一個重要依據。

理想情況、ICBDA模型和CBDA模型的數據融合值對比如圖5所示。其中,理想情況數據融合值表示簇內沒有惡意節點存在的情況下得到的數據融合結果,即無干擾的真實結果。由圖5可見,ICBDA模型的數據融合值和真實值比較接近,而CBDA模型的數據融合值偏離真實值的程度更大,這是因為ICBDA模型對參與融合的數據進行了嚴格的篩選,提高了參與數據融合的真實感知數據的比例,從而改善了數據融合結果的準確性。

圖5 數據融合值對比Fig.5 Comparison of data aggregating value

融合結果的評價和評價的期望有助于進一步衡量數據融合結果的可信賴程度。

ICBDA模型和CBDA模型的數據融合結果評價期望值對比如圖6所示。由圖6可見,ICBDA模型的期望值普遍高于CBDA模型,這是因為ICBDA模型在計算節點信譽值時引入一個懲罰措施,這可避免成員節點的歷史累計信譽掩飾其當前的惡意行為,從而提高了對數據融合結果評價的期望。即ICBDA模型的數據融合結果更值得信賴。

圖6 數據融合結果評價期望值對比Fig.6 Comparison of estimate expectation for data aggregating results

4.3 模型的效率優勢和適應性

改進的ICBDA模型摒棄了CBDA模型中融合節點需要計算所有普通成員節點信譽值的做法,而是首先基于誤差理論,選用對計算資源要求不高的狄克松判別準則來識別并剔除惡意節點,不再計算其信譽值,也不接受其數據參與融合操作,從而減少計算量,大大提高數據的處理效率;同時,這種方法對資源嚴格受限的物聯網感知層是友好的,具有良好的適應性。

5 結 論

作為“互聯網+”的典型代表,物聯網在互聯網基礎上進行了感知層的拓展,由此引出了感知層的數據融合及其安全問題。本文以提升物聯網感知層數據融合結果的安全性為目標,結合網絡中節點資源有限的突出特點,運用粗大誤差理論、概率統計理論和Josang信任模型建立了一個改進的結合數據預處理與節點信譽度評價的安全數據融合模型—ICBDA,該模型首先基于粗大誤差理論將明顯偏離正常數據(或真值)的異常數據予以識別和剔除;然后,基于概率統計理論計算和更新節點信譽度,只允許高信譽度的節點數據參與數據融合操作;最后,基于Josang信任模型得到對數據融合結果的評價。該模型本質上是將對節點的信譽度評價轉化成節點感知數據的統計處理,以物聯網感知層傳感器節點所感知信息的統計特征為度量標準,基于分析計算節點的累積信譽和實時行為特征得出其信譽度,并濾除低信譽值節點的數據,從而實現既降低惡意節點對融合結果的影響,又減少數據融合操作對系統資源的需求。仿真實驗結果驗證了所建立的ICBDA模型在節點信譽、融合結果和融合性能等方面的改進,有助于提升物聯網感知層數據融合的安全性。

[1] 胡向東,魏琴芳,向敏,等.物聯網安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115-120. HU Xiangdong, WEI Qinfang, XIANG Min, et al.The Internet of things security[M].Beijing:Science Press, 2012:115-120.

[2] PRZYDATEK B,SONG D,PERR IG A. Sia: secure information aggregation in sensor networks[C]//ACM.Proceedings of the 1st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mbedded Networked Sensor Systems.New York:ACM,2003: 255-265.

[3] MAHIMKAR A,RAPPAPORT T S. SecureDAV: a secure data aggregation and verification protocol for sensor networks[C]//IEEE.IEEE Global Tele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2004.New York: IEEE,2004: 2175-2179.

[4] YANG YI, WANG Xinran, ZHU Sencun,et al. SDAP: a secure hop-by-Hop data aggregation protocol for sensor networks[C]//Proc of the Seventh AC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obile Ad Hoc Networking and Computing, Florence, Italy. New York:ACM,2006,356-367.

[5] CAM H,OZDEMIR S,SANLI H O.ESPDA: energy efficient and secure pattern based data aggregation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C]// IEEE.Proceedings of the 2nd IEEE Conference on Sensors.New York: IEEE Society Press,2003: 732-736.

[6] 羅蔚,胡向東.無線傳感器網絡中一種高效的安全數據融合協議[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1(1):110-114. LUO Wei, HU Xiangdong. An efficient security data fusion protocol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J].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9,21(1):110-114.

[7] GANERIWAL S, BALZANO L K, SRIVASTAVA M. Reputation based framework for high integrity sensor networks[J].ACM Transactions on Sensor Networks,2008,4(3):1-37.

[8] SRINIVASAN A, TEITELBAUM J, WU J.DRBTS: distributed reputation based beacon trust system[C]//IEEE.Proceedings of the 2nd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ependable, Autonomic and Secure Computing, Indianapolis, USA. New York: IEEE,2006:277-283.

[9] ATAKLI I, HU H, CHEN Y. Malicious node detection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using weighted trust evaluation[C]//ACM.Hassan Rajaei. Spring Simulation Multiconference.Ottawa, Canada: ACM Press, 2008:836-843.

[10] HU Xiangdong, YU Pengqin, WEI Qinfang. Securing sensor networks based on optimization of weighted confidence[J].China Communications,2012(8): 122-128.

[11] 崔慧,潘巨龍,閆丹丹.無線傳感器網絡中基于安全數據融合的惡意節檢測[J].傳感技術學報,2014,27(5):664-669. CUI Hui, PAN Julong, YAN Dandan. Based on security data fusion of malicious node detection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J]. Journal of Sensing Technology, 2014,27(5):664-669.

[12] HU Xiangdong,WEI Qinfang,TANG Hui. Model and simulation of creditability-based data aggregation for the internet of tings[J].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2010,31(11): 2636-2640.

[13] 費業泰.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43-49. FEI Yetai. The error theory and data processing[M]. Beijing:China Machine Press, 2007:43-49.

[14] JOSANG A, ISMAIL R, BOYD C. A survey of trust and reputation systems for online service provision[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07, 43(2): 618-644.

魏琴芳(1971-),女,云南曲靖人,重慶郵電大學高級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無線通信與編碼等。E-mail:weiqf@cqupt.edu.cn。

程利娜(1988-),女,河南濮陽人,重慶郵電大學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無線通信與物聯網技術等。E-mail:641041551@ qq.com。

(編輯:王敏琦)

Secure data aggregating methods by means of Josang trust models for the sensing layer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WEI Qinfang1, CHENG Lina1, FU Jun2, HU Xiangdong3

(1.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Chongqing 400065, P. R. China;2.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Mobile, Beijing 100033,P.R.China; 3.College of Autom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400065, P. R. China)

The sensing layer of internet of things(IoT) usually involves a large number of sensor node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limited nodes resources, wide distribution, unmanned operation, data redundancy, easy attack, etc. Carrying out secure data aggregation is thus necessary for IoT sensing layer.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authentic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results from data aggregation of IoT sensing layer, a secure data aggregating model combining with data preprocessing and node creditability evaluation is proposed. Firstly, the abnormal data obviously deviated from normal data (or true value) are identified and eliminated by means of gross error theory. Then nodes creditability are calculated and updated by means of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theory, and nothing but the data of nodes with high creditability is allowed to involve in data aggregation. Finally, the model gains an evaluation of the results of data aggregation by means of Josang trust model.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not only helps to guarantee authenticity and reliability of data aggregation results from IoT sensing layer, but also can reduce the calculating overload of data aggregation and the demand for sensor node resources by means of data preprocessing method based on gross error theory.

internet of things; sensor nodes; data aggregation; gross error theory; creditability

10.3979/j.issn.1673-825X.2016.06.021

2015-12-11

2016-06-02

魏琴芳 weiqf@cqupt.edu.cn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170219);教育部-中國移動聯合研究基金(MCM20150202)

Foundation Items: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61170219); The Joint Research Found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China Mobile (MCM20150202).

TP393;TN915

A

1673-825X(2016)06-0876-07

猜你喜歡
信譽度信譽聯網
以質量求發展 以信譽贏市場
基于單片機MCU的IPMI健康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
“身聯網”等五則
《物聯網技術》簡介
《物聯網技術》簡介
信譽如“金”
搶占物聯網
主板返修在線查詢管理系統的設計
服裝品牌營銷策略分析
江蘇德盛德旺食品:信譽為翅飛五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