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技巧方法探微

2017-01-05 09:51郭新河
內蒙古教育·職教版 2016年12期
關鍵詞:技巧高中數學教學方法

郭新河

摘 要: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展開教法創優設計,可以為課堂教學帶來重要內驅動力。數學課堂教學有學科特點,如何將數學抽象認知直觀化處理,如何提升學生學習熱情,是數學教師需要重點考量的課題。在具體操作中,教師要對學生學習實際展開深入細致的研究,從技巧方法構建上展開調研,這樣才能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方法;技巧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12C-0060-01

高中數學具有較強抽象性、理論性,教師要在教情學情調查基礎上,設計適合度更高的教學策略,提升課堂教學效度。創設問題情境、介入建模意識、注重實踐訓練,都可以提升學生聽課質量,優化課堂教學方法,這對有效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有重要作用。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教學技巧方面展開多重探索,符合課堂教學成長規律,為打造高效數學課堂創造更多機會。

一、創設問題情境,提升聽課效率

新課改背景下,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相結合,對教學方法展開優化創新活動,符合學生數學認知成長訴求。特別是數學問題情境創設,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激活學生學習思維。教師對思考問題展開優化設計時,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設計覆蓋面更為寬廣的教學問題,以提升學生思維頻度。因為問題設計科學到位,極大地提升了學生聽課質量。學生對數學思考問題展開深入探究,參與度大大提升,學生學習呈現多元化特征,學習感知自然豐富多彩。

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教師設計思考問題,對學生學習思維形成強力刺激,學生好奇心探索欲望促使學生展開主動學習思維。如《柱、錐體的結構特征》學習時,教師利用多種媒體形式展開課例講解,然后給出思考問題:棱柱、棱錐分別具有什么幾何性質?圓柱、圓錐是如何形成的?棱柱與圓柱、棱錐與棱柱有什么共同特征?學生拿到思考問題時,參與積極性大大提升,課堂學習探究氣氛漸濃。教師組織學生展開集體討論,學生展示學習思考。有學生說:兩個底面是對應邊平行的全等多邊形,側面和對角面都是平行四邊形,側棱平行且相等。這樣的幾何體才是棱柱。圓錐和圓柱的形成:以直角三角形一個直角邊為軸,旋轉一周,獲得的幾何體,就是圓錐;以矩形的一邊所在的直線為軸,旋轉,形成的幾何體叫圓柱。教師對學生討論結果展開評價活動,明確學生學習認知的正確性。

二、介入建模意識,優化課堂教學方法

數學教學過程中介入建模意識,讓學生借助數學建模教法設計,對數學認知展開多重學習感知。所謂數學建模,是指數學概念集合性研究,體現數學認知的內在聯系。數學中的幾何,化學中的元素周期表、物理上的萬有引力定律等,都是數學建模典范成果。在信息技術全面介入課堂教學之后,為建模順利運用于數學教學創造良好條件。學生對建模有濃厚探索興趣,教師及時啟動數學建模進程,可以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熱情。

建模是一種數學學法運用,教師在引導學生展開建立數學模型時,需要組織學生集體操作,以提升學習有效性。如這樣一道題:現有10瓶啤酒,每三個空瓶可以換一瓶啤酒,問總共能夠喝到多少瓶啤酒?教師任務提出后,讓學生構建數學模型:將原有啤酒瓶數和實際能喝到的瓶數列出表格,通過觀察發現。當原有偶數瓶啤酒時,實際能夠喝到原來3/2倍瓶數的啤酒。如果原有奇數瓶啤酒時,則實際喝到原來的3/2倍瓶數取整的飲料。如果換一種思路:每喝兩瓶啤酒,可以借用一個空瓶,這樣就出現了嶄新的分配思路。教師對學生建模情況展開評估,學生參與研究熱情很高。建模是一種學法運用,更是一種學習思想,利用建模形式學習數學,給學生帶來重要學習思維啟動契機。

三、注重實踐訓練,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課堂訓練設計時,教師要注意展開優化設計,在布設課堂訓練任務時,要關注其實踐性,發動學生動手、動腦、動口,深度介入課堂訓練活動,對數學認知進行橫向縱向拓展,真正理解數學的實踐運用。在訓練設計優化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展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以提升學生數學認知的主動性。數學邏輯性更突出一些,教師要注意設計更多思維訓練內容,在培養學生展開思維學習時,培養良好習慣,為全面塑造學生數學能力做好鋪墊。

《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學習時,教師組織學生利用繪制空間圖形展開學習訓練。如用斜二測畫法畫長4cm、寬3cm、高2cm的長方體的直觀圖。學生快速行動起來,首先畫出軸,然后畫出地面,畫出側棱。學生展示學習成果,教師先讓學生展開自評活動,然后是互評,對畫法正確性進行評價。最后教師給出客觀點評,指出學生操作存在的問題。教師設計動手操作性課堂訓練內容,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形成感知。在展示階段,組織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評價活動,有效完善了學生學習認知體系。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培養學生數學學習主動意識,有益于幫助學生建立終身學習的好習慣。

學生數學學力基礎不同,數學認知能力呈現差異性,教師展開教法創新活動,現已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共識。教師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創設適宜教學情境,可以給學生形象直觀感知創造條件;啟動建模意識,從優化課堂教學方法入手,促生了課堂教學效率;升級課堂訓練,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可以使學生獲得更為豐富的學習認知。

參考文獻:

[1]后敏.高中數學教學方法的探討[J].科教導刊,2014,(6).

[2]武永亮.淺論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技巧[J].學周刊,2013,(24).

猜你喜歡
技巧高中數學教學方法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方法初探
開好家長會的幾點技巧
教學方法與知識類型的適宜
指正要有技巧
提問的技巧
高中數學數列教學中的策略選取研究
調查分析高中數學課程算法教學現狀及策略
基于新課程改革的高中數學課程有效提問研究
數學歸納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