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癥監護病房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

2017-01-09 13:56章曉麗
現代養生·下半月 2016年5期
關鍵詞:呼吸系統疾病重癥監護病房感染

章曉麗

【摘要】目的:對重癥監護病房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予以簡單分析,并提出針對性的預防措施。方法:對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1月間收治的在重癥監護病房開展治療的呼吸系統疾病患者80例進行探究,將其中40例感染患者作為觀察組,另外40例未感染患者作為對照組,對兩組患者資料予以回顧分析。結果:通過開展多因素分析發現,導致重癥監護病房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主要有:ICU住院時間超出一周、機械通氣、患者昏迷、應用抗酸劑、實施氣管切開等。結論:重癥監護病房患者容易出現感染的原因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我們應該密切觀察患者情況,嚴格遵照無菌操作程序,對患者所處環境進行清潔,以期減少感染的發生。

【關鍵詞】重癥監護病房;呼吸系統疾??;感染;危險因素;預防措施

重癥監護病房是醫院相對重要的一個科室,因為該病房所收治的患者多數病情危急,同時患者容易發生相應的感染,尤其是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發生感染的可能性遠遠大于其他患者,因而對患者發生感染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從而探討相應的預防措施,對于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次我們對我院呼吸系統疾病患者80例進行分析,探究其中40例發生感染的原因,并與未發生感染的患者進行對比,旨在探究合理的預防感染措施,旨在減少患者發生感染的幾率,提高臨床治療效果,詳情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1月間收治的在重癥監護病房開展治療的呼吸系統疾病患者80例,其中40例發生率醫院感染,將其作為本次研究中的觀察組,另外40例沒有發生醫院感染的患者作為本次研究中的對照組,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予以回顧分析;對照組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47.5-79.5歲,平均年齡67.35±2.32歲;觀察組中男26例,女14例,年齡48.5-78.5歲,平均年齡67.34±2.21歲;將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進行比較未發現明顯差異,P>0.05,因而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對比,包括治療時間、疾病種類、治療方法等,并將兩組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處理實驗數據,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感染的危險因素

機械通氣、氣管切開、鼻飼胃管等因素均會對患者造成影響,從而加大患者發生感染的可能,兩組比較存在明顯差異,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2.2感染預防措施

在住院初期及時進行相對干預,縮短住院時間同時幫助患者盡快蘇醒;鼻飼胃管的同時需要對導管進行相應管理,及時清潔并保證患者導入營養物質的合理劑量;靜脈插管需要及時進行情急額,避免污染;對抗酸劑的使用應該規范,嚴格按照操作要求進行;氣管切開和機械通氣等侵入性操作,需要對患者進行密切觀察,同時進行輔助排痰,并對通氣儀器進行清潔,減少感染發生。

3討論

本次我們對我院80例患者進行分析,從結果中可以看出,治療時間超過7天、患者昏迷、鼻飼胃管、進行靜脈插管、使用抗酸劑、氣管切開、機械通氣等都會加大患者發生感染的可能,同時與未發生感染的患者進行比較,存在明顯差異,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因為對重癥監護病房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患者病情往往較為危急,很多患者需要切開氣管進行干預,同時對患者進行機械通氣來保證患者基本呼吸可以正常維持,但是在進行侵入操作的同時,外界細菌容易對相應儀器造成污染,同時對患者造成侵入引發感染;而在進行治療較長時間后患者體質和抵抗能力均出現相應下降,因此細菌入侵也極易引起感染,長時間患者病情如果沒有得到較好的恢復,感染幾率就會加大;對于在重癥監護病房開展治療的呼吸系統疾病患者來說,要想有效的降低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要對開展過氣管切開、機械通氣、應用過抗酸劑、住院時間較長、出現昏迷情況的患者予以重點預防。

綜上所述,重癥監護病房患者容易出現感染的原因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我們應該密切觀察患者情況,嚴格遵照無菌操作程序,對患者所處環境進行清潔,以期減少感染的發生。

猜你喜歡
呼吸系統疾病重癥監護病房感染
三伏貼的原理及臨床應用
不同霧化方式治療小兒呼吸系統疾病的臨床療效對比
腦出血術后患者的ICU觀察及護理對策研究
重癥監護病房感染危險程度分析與護理措施
小兒支氣管哮喘與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相關性分析
骨三相顯像對人工關節置換術后松動與感染的鑒別診斷價值研究
降鈣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慢阻肺臨床治療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