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針灸治療急性期周圍性面癱的臨床療效評價

2017-01-16 04:07萬媛媛
中國醫藥指南 2017年13期
關鍵詞:口角面神經面癱

萬媛媛

(海城市中醫院針灸科,遼寧 海城 114200)

溫針灸治療急性期周圍性面癱的臨床療效評價

萬媛媛

(海城市中醫院針灸科,遼寧 海城 114200)

目的 探討溫針灸治療急性期周圍性面癱的臨床療效。方法 本次研究對象來源于海城市中醫院針灸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期周圍性面癱患者60例,依據治療方式分組,其中對照組(n=30)采用醋酸潑尼松片治療,觀察組(n=30)基于對照組加用溫針灸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結果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0.0%,低于觀察組96.7%,對比(P<0.05)。結論 溫針灸治療急性期周圍性面癱療效優良,值得推廣。

溫針灸;急性期周圍性面癱;療效

周圍性面癱即貝爾面癱與面神經麻痹,因莖乳孔內面神經出現非特異性炎性反應后導致的面神經麻痹現象,為臨床發生率較高的面神經疾病。據調查我國周圍性面癱發生率約為(26~34)/10萬,常規治療后遺留程度不一的后遺癥者占10%左右,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與自尊心,且加重醫療負擔。祖國醫學將周圍性面癱納入“口眼歪斜”范疇,應用針灸療法歷史悠久,WHO(世界衛生組織)亦于1996年認定周圍性面癱為適合采用針灸治療的64種疾病之一。但部分醫師提出對急性期周圍性面癱患者不宜采用針灸治療,會導致面神經水腫加重?,F將60例急性期周圍性面癱患者納入本研究中,探討溫針灸治療的臨床療效,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次研究對象來源于海城市中醫院針灸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期周圍性面癱患者60例,依據治療方式分組,其中對照組(n=30)采用醋酸潑尼松片治療,觀察組(n=30)基于對照組加用溫針灸治療。對照組中17例為男性,13例為女性;年齡為21~65歲,平均(39.4±6.2)歲。觀察組中16例為男性,14例為女性;年齡為20~63歲,平均(38.8±5.7)歲。兩組在性別、年齡上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均衡性。

1.2 診斷標準。參照《實用內科學》[1]:突然發病,有吹風史或面部受涼史,單側面神經麻痹。耳后乳突部存在疼痛感,面部表情肌處于癱瘓狀態,前額皺紋變淺或消失,鼻唇溝變淺且眼裂變大,口角歪斜,面部向健側歪。運動面肌時癥狀加重。進食時患側齒頰間隙殘留食物殘渣,刷牙或飲水時水從口角處漏出。下眼瞼外翻外溢淚液,示齒時口角歪斜至健側,吹口哨或鼓腮時患側口角漏氣。部分伴隨聽覺過敏或舌前2/3味覺減退。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醋酸潑尼松片治療,10毫克/次,3次/天;第6天起中午不服用,僅早晚口服,10毫克/次;第8~9天為10毫克/次,1次/天;第10天為早起頓服5 mg,療程為10 d。觀察組基于此加用溫針灸,取穴包括患側頰車、陽白、下關、太陽、地倉及顴髎,取健側合谷。應用0.35 mm×40 mm針灸針,艾灸1段長度為15 mm,1壯為燃燒1段。急性期發作7 d內輕柔刺激,進針后不采用補泄手法;7 d后強化刺激,平補平瀉,得氣為宜。溫灸針每次用于下關穴,2壯/次,1次/天,療程為6次,間隔1 d后再開展下1個療程,持續4個療程。

1.4 療效判定標準。依據《臨床常見疾病診療標準》判定本次療效[2]:面部表情自然,可完全閉合眼裂,鼻唇溝兩側處于對稱狀態,口角正常無歪斜,額紋正常,HBm量表為Ⅰ級,FDI(面部殘疾指數)評分在20分以上,社會功能評分不超過10分為基本痊愈;面部表情基本自然,可閉合眼裂但不完全,鼻唇溝變淺,口角基本正常,額紋改善,HBm量表為Ⅱ級,FDI評分在15分以上,社會功能評分不超過15分為顯效;面部表情不自然,可閉合一半眼裂,鼻唇溝變淺,口角歪斜與額紋有所改善,HBm量表為Ⅲ級,FDI(面部殘疾指數)評分在10分以上,社會功能評分不超過20分為有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為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統計學處理本組數據主要應用軟件SPSS20.0,[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行卡方檢驗,以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如下:對照組基本痊愈7例,顯效9例,有效8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80.0%;觀察組基本痊愈14例,顯效12例,有效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6.7%,對比P<0.05,χ2=18.64。

3 討 論

現代醫學提出周圍性面癱主要誘因為病毒感染或風寒等致使局部神經血管痙攣,神經水腫缺血后髓鞘脫失,更有甚者軸突變性后誘發,其治療關鍵為及時將神經損傷修復,抗炎、消腫及避免神經變性等。祖國醫學將周圍性面癱納入“口眼歪斜”范疇,主要特征為面部表情肌群出現運動功能障礙。其發病部位主要為面部經筋與經脈,病變后皺眉無力、難以完全閉合眼裂及口角歪斜等。因脈絡空虛,正氣缺乏,風邪后氣血阻滯,難以濡養經筋,筋肉縱緩后發病。學者[3]指出陽維脈及少陽交會于陽白,針刺該穴位可止痛通絡,疏經散風;足陽明胃經經過地倉,為口角流涎之要穴;頰車可通絡開關,合谷可將循經感發出,刺激面部神經;太陽、下關可止痛通絡。故而溫針灸治療該病可為對局部血液循環予以改善,消退或緩解局部炎性反應及水腫,防止再次損傷面部神經。本組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0.0%,低于觀察組96.7%,對比P<0.05,與報道一致。

綜上所述,溫針灸治療急性期周圍性面癱療效優良,可快速改善臨床癥狀,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廣。

[1] 熊中慧,李茜,賀宏,等.溫針灸為主治療周圍性面癱36例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雜志,2014,30(12):78-79.

[2] 韓燕,陶文劍,田青樂,等.溫針灸翳風穴為主治療急性期周圍性面癱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12,20 (5):376-377.

[3] 倪瑛,黃鈺玲,鄭焱,等.溫針灸足三里治療周圍性面癱的療效觀察[J].四川醫學,2013,34(2):230-232.

R245

B

1671-8194(2017)13-0175-01

猜你喜歡
口角面神經面癱
東紅分期辨治周圍性面癱經驗
隔姜灸在周圍性面癱病護理中的應用與療效觀察
針藥并用治療周圍性面癱驗案舉隅
保留口角軸唇頰瓣修復下唇缺損
穴位按摩與康復訓練治療周圍性面癱的療效觀察
顳骨內段面神經前移的效果分析
視角與口角
中耳炎2 472例術中面神經情況及處理分析△
兩代人的不同
面神經術中監測在耳神經和側顱底外科的應用現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