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農業經濟研究熱點領域及演化的知識圖譜分析

2017-01-19 01:32包玉澤高丹陽
皖西學院學報 2016年6期
關鍵詞:熱點農業農村

包玉澤,高丹陽,許 心

(華中農業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

我國農業經濟研究熱點領域及演化的知識圖譜分析

包玉澤,高丹陽,許 心

(華中農業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

由于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地位,農業經濟發展研究一直備受關注,對改革開放后其研究熱點和演進路徑進行系統梳理,揭示演化規律,對推動未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利用CiteSpace軟件,以中國學術期刊

農業經濟;知識圖譜;研究熱點;CiteSpace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它不僅是人類的衣食之源,也為工業提供原料,為企業提供豐富的勞動力;同時,農村是工業品的重要市場。目前,我國絕大多數人口仍在農村,農業生產的發展水平直接關系到廣大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實現。盡管改革開放后我國農業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我國農業和農村在發展中仍存在著許多矛盾和問題。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國,三農問題被認為是一個橫亙在中國現代化道路面前的現實難題,其發展決策一直在我國經濟決策中居于重要地位,吸引了許多學者的注意力,試圖從不同視角進行分析、提出解決對策,農業經濟研究備受重視,并取得一系列成果。國內已有學者對我國農業經濟研究的熱點和演進過程做了相關研究,然而他們的研究或者聚焦于農業經濟理論的某領域,而不是將其進行整體討論;或者是基于主觀判斷,存在脫離實際的問題。本文基于定量研究的科學知識圖譜方法,通過對大數據進行定量分析,將對農業經濟研究的前沿熱點、主題結構演進等方面進行分析,并依據分析對相關的問題進行探討。

1 數據與分析工具

1.1 數據來源

由于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的來源期刊具代表性和權威性[1,2],我們首先從中選取我國農業經濟研究領域中具有權威性的五種期刊——農業經濟問題、中國農村經濟、中國農村觀察、中國農史、農業技術經濟——作為樣本數據庫。同時,為使樣本數據足夠大、保證研究的有效性,根據農業經濟研究領域期刊的影響力和被引用情況[3],另外選取農業經濟、農村經濟、農業現代化研究等期刊作為補充,它們在2013年的影響因子分別達到了0.906、0.982、1.265。我們以全球最大的中文知識門戶網站——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CNKI)為數據庫,以“農業經濟”為檢索詞,以“主題”為檢索項,選擇檢索時間段為“1979~2012”,分別對以上8種雜志進行逐一檢索,最終共得到1 334篇文獻。

1.2 分析工具

CitespaceⅢ軟件是陳超美博士在2004年開發的,在Java程序環境下能夠對文獻進行詞頻分析和共詞分析,生成可視化圖譜,具有操作簡單、處理數據強等特點。CitespaceⅢ通過對一個研究領域的發展進行切片和合片,可以實現三方面的功能:一是通過分析詞頻共現次數的高低和中心度來探索領域研究熱點;二是自動生成聚類知識圖譜,進行分類;三是揭示研究領域主題結構和演進歷程。本文采用詞頻分析法和共詞分析法,探究農業經濟研究熱點;提取主題詞,做出時區圖,以分析農業經濟研究主題的演變路徑。

運行CitespaceⅢ軟件時,本文選擇使用關鍵路徑算法,將關鍵詞作為網絡節點,時間間隔(Time Slices)設置為2,即以每兩年為一個時間段,由于1979年出現的文獻量較少,故將時間區域設置為1980至2012年,即分為了16個時段;閾值設置為(3,2,20),意即關鍵詞出現次數大于3次,關鍵詞共現次數大于2次,關鍵詞之間的相似性大于0.2等三個條件需要同時滿足。在以上設置的基礎上運行軟件,生成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通過共詞分析、時區圖等科學計量法,以揭示研究農業經濟研究的前沿熱點、主題結構和演進路徑等。

2 結果與分析

2.1 研究熱點

中心性是知識圖譜分析的一個重要衡量指標,常被用以檢測網絡拓撲中各節點取得資源以及控制資源的能力。通過計算節點的中心性,能夠找出在整個農業經濟管理研究中發揮戰略作用的關鍵節點。關鍵節點是連接其他節點的橋梁,節點作為媒介的聯絡作用越強,就代表這個節點的中心度越強,意味著它對其他關鍵詞的控制性就越強。

圖1 農業經濟研究的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

整理統計結果,得到農業經濟研究領域關鍵詞的被引頻次和中心性(見表1,限于篇幅,僅羅列被引頻次大于20的關鍵詞)。其中,農業生產、農業經濟、農業發展、中國農業以及農業現代化五個節點的中心性均大于0.1,中心性較高。其中,農業經濟和中國農業是本文討論的研究領域和地域,故此兩大節點在后面的分析中可忽略,主要分析其他三個研究熱點及熱點的發展趨勢。

表1 關鍵詞詞頻與中心性

通過CitespaceⅢ軟件,我們可得到農業經濟研究的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見圖1),圖中節點顏色對應著關鍵詞所屬年份,節點厚度則與該年份內關鍵詞出現頻次成正比。從中可見,各大農業經濟研究熱點的歷史演變有其特定的歷史淵源,都是為了解決特有的時代問題而展開的探討。

(1)農業生產。農業生產是關鍵詞中頻次最高、中心性第二高的節點,出現早、持續時間較長,這主要是由于從改革開放之初為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解決溫飽問題,提出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開始,加上中國人多地少的現實,農業生產問題一直是研究的重要熱點,并隨著時間的變遷,其研究重點也逐漸從激勵機制問題轉移為農業生產要素的缺失、生產環境惡化、勞動力缺乏等問題[4]。與之相關聯的關鍵詞主要是糧食生產、種植業、農業資源、農業技術、農業經濟效益、農產品流通等關鍵詞。其中,不同時期關鍵詞的變化也反映出早期的研究思路主要是以提高農村生產力為中心,之后逐漸開始關注生產結構、流通、效益等問題。

(2)農業發展。農業發展在知識圖譜中出現的頻次不是最高,但中心性卻是最高的,為圖譜中最為關鍵的節點,這主要是因為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農業生產、農業現代化等最終都可以歸于農業發展,是其中的一部分。在1978年后的不同時期,關于農業發展研究的重心也由于不同時代遇到問題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宋洪遠[5]將其分為五個階段:1978~1984年的超常規發展期,該階段我國開始施行家庭承包制,農業生產是其重點;1985~1988年的穩定發展期,該階段我國實施了農產品流通體制的改革;1989~1992年的恢復性發展期,政府逐漸加大對農業的投入;1993~1998年的快速發展期,該階段要解決的問題是農產品市場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適應;1999年到現在的結構戰略性調整期,要解決的問題是農產品供求關系的逆轉和和環境污染的進一步惡化。從與農業發展聯系緊密的關鍵詞中可見,發展的中心是農村經濟發展,最終都是為了農民。

(3)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在知識圖譜中出現的頻次居第五位,但中心性卻居第二的節點,并在時間上幾乎橫跨整個研究周期。這表明,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實現農業現代化是農業發展的主要內容。19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學者在傳統“四化”(電氣化、機械化、化肥化和水利化)就是農業現代化的認識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到可持續發展農業和生態農業才是真正內涵上的農業現代化;1990 年代后期以來,大家一方面越來越關注生態、糧食等問題,學者認識到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有助于解決這些問題;另一方面,加入WTO及全球化的發展,使得學者開始以全球化眼光來研究我國的農業現代化。

(4)熱點的發展趨勢。近年在知識圖譜中出現的頻次較高的關鍵詞主要有新農村建設、工業化、城鎮化、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經濟結構。這是由于在我國農業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問題也日益突出,如生態環境、耕地、勞動力、資源浪費、經營規模、經濟效益等。同時,隨著我國農業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農產品供求關系逐步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農業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由過去的資源約束變為資源和需求雙重約束,產業結構和質量問題成為突出矛盾,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是新世紀以來我國農業發展的要求。此外,我國從新世紀開始已具備“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客觀條件,此時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方針也是了順應時代潮流,但對新農村的內涵存在爭論,部分學者認為建設新農村就是要堅持工業化和城鎮化,部分學者則認為新農村建設不應該單純走工業化和城鎮化道路,將農村變為城市,其內涵和發展方向應該追求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于是,新世紀以來我國現代農業發展中遇到的瓶頸和問題倒逼出現了這些農業經濟研究熱點。

但應引起注意的是,知識圖譜中關鍵詞各節點之間都有引線相連,圖譜中沒有什么突顯點,即沒有孤立的節點,表明研究之間具有相關性,幾乎不存在新興研究。而從學科淵源而言,農業經濟學科具有交叉融合的性質,是由農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復合而成的交叉學科,且更多具有經濟學科的屬性,屬于部門經濟學的范疇,兼具有其他學科的特點。因此,相關學科的新動向都會對農業經濟研究產生影響。同時,農業經濟研究的應用性也較強,而我國農業發展水平與農業強國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轉型中存在很多特殊問題,這為農業經濟研究提供了獨特的研究對象,為理論的突破提供了實踐基礎,但仍須保持融合與交叉這個特點,這是提升研究水平、更好地服務于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

2.2 主題結構演變趨勢分析

圖2 農業經濟研究主題結構演變時區圖

利用CitespaceⅢ分析主題詞得出的時區圖,能從時間維度上幫助我們探究農業經濟研究的演變規律,更清晰地展示各主題的更新和相互影響等演變過程及趨勢。本文運用該軟件從題名、摘要、標識符和描述符中自動提取主題詞,用來表征相關文獻的研究主題,由此得到了農業經濟研究主題變化的時區圖譜(見圖2)。

(1)研究主題演變的階段特征。從圖2中可見,前述的三大研究熱點都出現于1980年代初期,文獻數量也是最多的,之后主題的涌現集中于1980年代中后期、1990年代和2006年后,而新世紀之初出現的新研究主題較少。據此,我們可將我國農業經濟理論研究主題的演變劃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978~1984年,主要以農業生產為研究主題;第二階段為1985~1992年,研究聚焦于農業發展,并以農村經濟改革和科教興農兩個領域為研究重點;第三階段為1993~1999年,農業產業化開始成為研究的中心;第四階段為2000~2005年,研究開始聚焦于農業結構調整,除此之外的新主題較少出現;第五階段為2006~2012年,研究側重于新農村建設,尤其是其中的新農民和工業化建設。

(2)研究主題演變各階段的關系。通過農業經濟研究主體結構演變的時區圖中各時區段之間的連線關系,可以看出各時間段之間的傳承關系。其中,前三個階段中節點的連線較多,并且主要是和第一個階段的節點相連,說明1985年之后到上世紀末的研究多是延續之前以農業生產為重點,研究的傳承關系較強。同時,隨著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也得到了全面穩定的提高,農產品供給實現了有長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豐年有余的歷史性轉變,于是,從第四的階段開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不僅要面對資源約束,還需要考慮市場需求的約束情況,研究主題從農業產業化發展延伸為農業結構的調整。隨著農村改革開始進入新階段,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逐漸引起重視,研究主題也將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放到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通盤格局之下,聚焦于,主要針對農村綜合改革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重大問題,研究主題與1980年代初研究主題以及農業產業化的連線較多,傳承關系較強,表明其研究可看作是1980年代初主題的延續,傳統小而分散的生產經營方式使得農業產業化繼續被視為改造中國特色的小農生產方式的主要手段。

(3)知識熱點演變與政策熱點的關系。宋洪遠[6]依據農村改革的標志性變化,將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農村改革的歷程劃分為四個階段,這與農業經濟理論研究主題演變的階段性劃分基本是一致的。為進一步驗證農業經濟研究的知識熱點與政策熱點之間的演變關系,本文將“中央一號”等政策文件與農業經濟研究主題進行對比分析。中央歷年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都和“三農”問題有關,該文件對我國農業工作的綱領性和指導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故成為我們研究的對象。但在查閱相關資料后發現,1987年至2003年之間并沒有發布“中央一號文件”,因此,我們用黨及農業部等相關部門的重要文件來代替進行分析。于是,我們可得到中國農村改革與農業經濟研究熱點的階段性變化對照表(見表2)。從表中對比可見,各階段知識熱點與政策之間具有高度的相關性。其中,在第一階段,研究的熱點圍繞農業生產相關問題展開,政策焦點是從改變農村的基本經營制度著手,改變人民公社體制,逐步形成了家庭承包經營制度,并提出要進一步促進農村商品生產的發展;在第二個階段,知識熱點是農業發展,并以農村經濟改革和科教興農兩個領域為研究重點,同期的政策熱點則是改革農產品流通制度、科教興農等內容,實踐中鄉鎮企業發展迅猛,農業生產結構和農村經濟結構逐步趨于多元化;第三個階段中,由于小規模農戶經營所引發的技術進步相對遲緩、規模效益差、投入能力弱、與市場脫節等問題,農業生產組織方式在家庭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開始了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嘗試,實踐中的成功逐漸被政府認可并形成了社會共識,1995年《人民日報》發表了《論農業產業化》一文,1997年黨的十五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與此同時,農業產業化也成為知識研究的熱點。在第四階段,由于長期追求糧食作物產量為目標的發展形成了粗放型經營方式,農業結構單一、雷同,特別是在實現了農產品供給從短缺到基本平衡、豐年有余的歷史性轉變之后,中央在1998年即已做出了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的判斷,農業部在1999年的《關于當前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的若干意見》中提出農業結構調整的主要內容是調整和優化種植業作物和品種結構,優化區域布局,發展畜牧業和農產品加工,同時,農業結構調整也成為學者們研究的焦點;第五階段中,2006年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拉響了我國新農村建設的序幕,2007年提出加大培養新型農民,同時開始重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水利改革等農業農村發展的基礎,新農村建設也成為理論研究者關注的重點。

表2 政策與理論研究熱點的階段性演變

3 研究結論與討論

3.1 研究結論

通過以上數據的分析,我們可以更為清晰地了解我國學者對中國農業經濟問題研究的基本情況和特點,據此可以得出以下研究結論:

(1)我國農業經濟研究的價值取向是實用??茖W研究中存在兩種緊密聯系的價值取向,即理論取向和實用取向。理論取向衡量一項研究的價值時考慮的是是否有理論價值,最終是否會對人類知識整體做出了貢獻。實用取向則在衡量研究價值時采取的標準是該研究是否產生了直接的經濟效益,是否解決了當前存在的問題,或是否解釋了事實[7]。農業經濟研究一直圍繞著中國社會經濟發展中“三農”的熱點問題展開,體現了重視現實性和實用價值的研究價值取向,這與農業經濟的應用性學科屬性相一致,但有兩方面可能需要引起我們注意。一方面,可能造成研究過程中重事實、輕理論,重問題的解決和對策建議、輕理性思考和哲學把握、提升,造成研究成果無法形成體系,進而造成有學術無學派,有理論無體系的局面。另一方面,隨著城市化的逐漸完成、農業部門在國民經濟中相對規模的萎縮、地位的相對下降,農業特殊性逐漸消失,實用取向的農業經濟研究對象和重點會逐步失焦[8],西方國家農業經濟學科在過去三十多年發展的萎縮窘境已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2)政策研究是我國農業經濟研究的中心。農業經濟研究的熱點、主題結構的演變與我國的“中央一號”等農業政策文件具有高度相關性,表明政策研究一直居于核心地位。其原因首先在于與政府的引導有關,通過發布自科、社科基金的課題指南或招標等方式來影響研究主題,政府對我國農業經濟研究的主題設置和發展起著推動作用。其次,隨著我國的農業和農村發展進程的不斷加深,問題也隨之突顯,吸引一部分學者主動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及解決方法,這也與政策重心不謀而合。最后,從西方農業經濟研究的發展歷程看,這也是中國社會發展階段的必然結果。農業經濟學在西方從誕生之初,其研究對象就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而不斷演變,研究重心大體上經歷了三次變遷:最早以農場經營為核心,后來轉變為以政策研究為核心,繼而轉變為市場研究與政策研究并重[8]。政策研究為核心主要是在經濟起飛過程中,解決溫飽問題、減少貧困等都需要對政府如何進行支持的政策進行探討。

(3)理論體系構建有待加強。改革開放以后,中國農村社會經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三十余年的發展經驗盡管有其特殊性,但已經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普遍關注,關于“中國模式”或“中國經驗”的討論受到了國外輿論界、學術界的格外關注,并進行了深入探討和總結,這不僅可以拓寬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的途徑,也將會為農業經濟學的知識創造和積累提供豐富的素材和空間。但以政策為中心、實用價值取向的農業經濟研究在方法上重歸納、輕演繹,加上其知識體系上的多樣性與交叉性, 從而導致了缺乏統一的“知識內核”的同時, 幾乎成為了“一筐土豆”的堆積體[9]。而人類知識整體發展、運動的歷史表明,科學研究的結果只有進入到知識整體的核心部位(即達到哲學或邏輯—數學層面),才會不被知識運動的離心力所甩出,被遺忘或被邊緣化[7]。因此,農業經濟研究的價值主要體現不僅體現在對當下問題的解決,最重要為人類知識體系的建構做出貢獻,而目前的狀況只會使研究更加靠近經驗性研究領域,從而難以建立起完整的學科理論和知識體系。

(4)前瞻性研究不足??茖W研究的基本任務應是探索、認識未知,當前的大多數農業經濟研究在多數時候只是扮演了政策解釋的角色,缺乏對中國“三農”問題的前瞻性動態理解和探索。在西方國家最近幾十年,經濟學、管理學等基礎學科的研究對象開始覆蓋傳統農業經濟的研究領域,農業經濟研究向這些學科的擴張卻受到限制,而這種趨勢在我國表現不明顯。另外,農業經濟研究具有跨學科門類的特征,涉及經濟、管理、農學等不同的知識領域,這些學科的新發展與農業經濟研究的結合都會產生新的研究熱點,這都要求農業經濟研究要保持開放性、多樣性與交叉性,通過與其他學科的滲透與交叉,從而延伸出一些新理論。加強前瞻性研究也能通過知識創造去構建農村與農業經濟,反過來影響人的行為和我國農業發展進程,而這一點可能才是農業經濟研究的真正價值和意義。

3.2 存在局限與未來研究方向

一直以來,我國學者對農業經濟研究的梳理主要是基于個人意識進行的定性研究,且這些研究多是針對某一方面的農業經濟研究,少有對農業經濟研究文獻進行整體上的分析。本文利用CitespaceⅢ軟件,通過共詞分析、時區圖等科學計量法,研究了農業經濟研究的前沿熱點、主題結構和演進路徑,得出的研究結果不僅客觀而且涉及了農業經濟研究的各個層面。但正如Tijssen[10]所言,關鍵詞(主題詞)共現分析僅僅是對摘要的快照,可能無法準確體現學者的全部思想,并且有時文獻作者選擇的關鍵詞可能與其要表達的涵義并不相符,這也會對本文研究結果產生影響。此外,雖然本文希望梳理出改革開放后我國農業經濟研究的發展脈絡,但由于期刊范圍的局限以及只提取高頻關鍵詞(主題詞)等因素,可能所展現的農業經濟研究發展并不全面。因此,未來研究可在科學計量法的基礎上加上定性研究的比重,進一步使用內容分析方法對文獻做更加詳細的解讀;也可以進一步擴展所選雜志范圍,通過大數據分析加強研究結論的嚴謹性;此外,還能通過對外國農業經濟研究領域的重要期刊的研究,與我國農業經濟研究的發展開展對比分析。

[1]姜春林,李江波,杜維濱.基于CSSCI的我國管理學研究熱點可視化分析[J].圖書情報工作,2008a(12):55-58.

[2]姜春林,杜維濱,李江波.經濟學研究熱點領域知識圖譜:共詞分析視角[J].情報雜志,2008a,27(9):78-80.

[3]侯慶磊,趙世華.農業經濟類期刊學術影響力對比分析與研究[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0,22(5):247-251.

[4]劉智卓.中國農業經濟現階段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農村小康科技,2008(4):26-27.

[5]宋洪遠.中國農村改革的基本經驗與發展趨勢[J].理論導報,2008(7):11-12.

[6]宋洪遠.中國農村改革三十年[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

[7]霍永壽.知識的整體性與科學研究的價值取向——基于哲學認識論的科研評價問題思考[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10,21(5):84-88.

[8]于曉華,郭沛.農業經濟學科危機及未來發展之路[J].中國農村經濟,2015(8):89-96.

[9]羅必良,歐百鋼.農林經濟管理學科:分類解讀與重新構造[J].農業經濟問題,2010,28(1):74-80.

[10]TIJSSEN R J W.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Structur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classification Analysis of Energy Research [J]. Research Policy, 1992(21):27-44.

Knowledge Map of Research Hot Spots and Evolution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in China

BAO Yuze, GAO Danyang, XU Xin

(College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Huazho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China)

Due to the basic position of agriculture in national economy,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has attracted a lot of attention. It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for future research that comprehensively summarizing the research hot spot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revealing the evolution rules. Based on China academic journal network publication database related literature as the object and CiteSpace software, using word frequency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co-word analysis method to explore the hot spots, get the time zone map according to the key words, analyzing the evolvement process of topic structure. In general, the paper concludes the research hot spot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economics, find that the research is practical value orientation, policy research is the center,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prospective research is insufficient.

agricultural economics; knowledge map; hot spot; CiteSpace

2016-09-06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我國蔬菜產業價值網絡組織模式與組織效率研究”(12BJY106);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1YJC790002)。

包玉澤(1974-),男,河南南陽人,副教授,在站博士后,管理學博士,研究方向:戰略管理、創新管理;高丹陽(1990-),女,山西岢嵐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創新管理、知識管理;許心(1989-),男,湖北武漢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知識管理、產業經濟。

F32

A

1009-9735(2016)06-0051-07

總庫中相關文獻為對象,采用詞頻分析法和共詞分析法,探究研究熱點;根據主題詞得到時區圖,分析主題結構的演化過程。得到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農業經濟研究的熱點,發現研究是實用的價值取向,政策研究是中心,理論建構和前瞻性研究方面存在不足。

猜你喜歡
熱點農業農村
國內農業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熱點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熱點
結合熱點做演講
熱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