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腫瘤內科PICC導管非計劃性拔管的危險因素分析

2017-01-20 10:52高顯臣東港市中醫院遼寧丹東118300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17年16期
關鍵詞:計劃性內科概率

高顯臣 東港市中醫院 (遼寧 丹東 118300)

腫瘤內科PICC導管非計劃性拔管的危險因素分析

高顯臣 東港市中醫院 (遼寧 丹東 118300)

目的:分析在腫瘤內科導致PICC導管非計劃性拔管的高危因素。方法: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到本院治療腫瘤且行PICC導管的15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密切觀察,統計非計劃性拔管發生率,分析導致非計劃性拔管的危險因素。結果:150例PICC置管患者中有20例(13.3%)發生非計劃性拔管。而年齡、肘窩下置管、導管留置時間較長、高濃度藥物是導致出現非計劃性拔管的高危因素。結論:腫瘤內科PICC導管患者發生非計劃性拔管的概率較高,且與患者年齡、肘窩下置管、導管留置時間較長、應用高濃度藥物密切相關。所以醫務人員需要掌握PICC置管的適應癥,明確造成PICC非計劃性拔管關鍵因素,從而制定有效的應對措施,不斷降低非計劃性拔管的概率。

腫瘤內科 PICC 非計劃性拔管 危險因素

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是將導管通過外周手臂靜脈進行穿刺,促使導管接近心臟大靜脈,方式化療藥物直接進入手臂靜脈,由于大靜脈的血液循環較快,能夠將化療藥物進行快速有效的稀釋,避免藥物刺激血管壁,從而更好的維護上肢靜脈,防止出現靜脈炎,減輕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1]。非計劃拔管是PICC患者易出現的并發癥之一,所以應對內腫瘤內科患者出現的非計劃性拔管加強重視[2]。本次研究對本院腫瘤內科PICC非計劃性拔管的置管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腫瘤內科收治的150例PICC患者作為研究樣本,所有患者經過診斷確定為患有腫瘤,且未經過治療。排除遠處轉移者及藥物性過敏患者,入院時意識清晰,并自愿參與本次調查研究。其中男67例,女83例,年齡30~85歲,平均年齡(57.5±3.25)歲;所有患者經過確診患有腸癌48例、患有乳腺癌29例、患有肺癌20例,患有淋巴癌21例,患有胃癌22例,其他腫瘤10例。給予患者右上肢置管73例,給予患者左上肢置管77例。留置時間最短4d,最長1年。其中頭靜脈置管39例、肘正中靜脈置管40例、貴要靜脈置管71例。

1.2 治療方法

將穿刺針及裝有肝素鹽水的注射器安裝好。在上肢選擇合適部位,穿刺針斜面向下做靜脈穿刺,見到回血后壓低角度略向前進,以確保導管尖端進入血管。松開止血帶,撤除針芯。用鑷子輕夾導管前端,向心性地將其送入穿刺針。當導管進入10~15cm時,退出穿刺針,逐漸撕掉穿刺外套管。繼續輕柔地緩慢送入導管,當預計導管到達肩部時,將患兒頭轉向穿刺側,使導管易于進入上腔靜脈。導管送至標記處,撕掉導管保護套。左手固定導管末端,放松導管鎖,輕輕拔出導絲。用生理鹽水沖洗導管,然后用肝素鹽水封管。消毒穿刺點,固定導管并以無菌敷料覆蓋,將導管通過三通接輸液裝置,在床邊攝片確定導管位置[3]。

1.3 觀察指標

觀察正常拔管、非計劃性拔管出現的概率。分析導致患者PICC非計劃性拔管的原因,及非計劃性拔管與患者年齡、肘窩下置管、導管留置時間、高濃度藥物等存在的關系。

1.4 統計方法

應用SPSS24.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展開分析、處理,使用百分數(%)表示技術資料,應用χ2檢驗,進行t檢驗,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PICC導管患者出現非計劃性拔管的數據顯示:計劃性拔管130例,拔管概率86.7%;男性58例,拔管概率44.6%;女性72例,拔管概率55.4%;非計劃性拔管20例:拔管概率13.3%;男性8例,拔管概率40%;女性12例,拔管概率60%。

2.2 PICC導管患者出現非計劃性拔管原因的數據顯示:導管堵塞3例,概率15%;導管感染5例,概率25%。血栓3例,概率15%;導管脫落3例,概率15%;上腔靜脈壓迫綜合征2例,概率10%;其他4例,概率20%。

2.3 PICC導管患者出現非計劃性拔管危險因素的數據顯示:指標為60歲以上、60歲以下48例、102例,非計劃性拔管概率29.2%、7.8%;肘窩上置管55例,非計劃性拔管概率7.3%;肘窩下置管95例,非計劃性拔管概率18.9%;置管30d以上、置管30d以下58例、92例,非計劃性拔管概率34.5%、17.4%;高濃度藥物42例,非計劃性拔管概率19%;普通藥物108例,非計劃性拔管概率9.3%。

3.討論

非計劃性拔管主要是指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的意外拔管,患者未通過醫務人員的許可擅自拔管,或因醫務人員操作上的失誤造成導管脫落,及導管堵塞等被迫出現拔管等情況[4]。在本次研究中,出現非計劃性拔管的概率為13.3%,而女性非計劃性拔管的概率明顯高于男性,證明女性患者的抵抗力較差,而且自制力也不夠強。而研究發現6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非計劃性拔管率更高,提示因老年患者適應性差,不具備留置導管保護意識,一些患者對PICC置管存在逆反心理,一旦出現不適就會立即拔管。葛曉霞等[1]研究顯示,置管部位與感染有關聯。而本次研究顯示肘窩下置管的拔管率較高,可能因肘窩下易出現機械摩擦導致發生感染;張春香[3]通過研究證實:置管時間越長,會提升藥物產生的副作用,促使患者的抵抗力下降,從而增加了拔管的幾率。本次研究發現應用高濃度藥物使得非計劃性拔管發生率提升,主要是由于濃度較高的藥物易產生導管堵塞。

綜合以上研究,PICC置管患者易出現非計劃性拔管,導致把關的高危因素與患者年齡、肘窩下置管、導管留置時間較長、應用高濃度藥物有直接關系。所以醫生可多選取肘窩上部置管、減少導管留置時間、降低藥物使用濃度,對于年量較大的女性患者在PICC置管后要對其進行嚴加看護,并且注意各種潛在危險因素,采用合理、有效的護理方式,繼而將非計劃拔管率降到最低[5]。

[1] 葛曉霞,張蘭風,錢玉蘭,等.腫瘤內科PICC導管非計劃性拔管的危險因素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16,16(4):284-285.

[2] 何紅麗.腫瘤內科高齡患者PICC非計劃性拔管的風險影響因素與預防措施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8):164-165.

[3] 張春香.腫瘤科患者PICC導管非計劃性拔管原因分析與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醫藥,2014,14(8):210-211.

[4] 焦茹.腫瘤科患者PICC導管非計劃性拔管原因分析與護理對策[J].養生保健指南,2016,12(33):116-119.

[5] 朱秀英,石小毛,鄧璀敏,等.惡性腫瘤化療患者PICC帶管期間非正常拔管的原因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36):401-404.

1006-6586(2017)16-0032-02

R473.73

A

2017-07-07

猜你喜歡
計劃性內科概率
外科引流管非計劃性拔管預防工具應用的研究現狀
內轉科型
第6講 “統計與概率”復習精講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內科護理觀察
非計劃性拔管護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及管理對策
第6講 “統計與概率”復習精講
概率與統計(一)
概率與統計(二)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呼吸內科治療慢性咳嗽的臨床治療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