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勞動合同糾紛的預防方法

2017-01-21 01:06湯軼
卷宗 2016年10期
關鍵詞:預防方法特點

湯軼

摘 要:勞動合同是企業與員工之間簽訂的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協議,長期以來在維護企業與員工的關系、保證雙方各自權利以及規定雙方義務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由于社會勞動關系的復雜化,勞動合同制度也隨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如果企業與員工不能更好地采取措施順應這種變化的發展,將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矛盾糾紛,長此以往不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就此,筆者通過對企業勞動合同的特點及產生勞動合同糾紛的原因進行分析,針對性地提出矛盾糾紛的預防方法同大家共同探討。

關鍵詞:企業勞動;合同糾紛;特點;原因;預防方法

1 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生產力的逐漸增強,企業日益崛起,發展不斷壯大。2008年《勞動合同法》及實施條例頒布實施以來,勞動合同制度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企業和職工簽訂勞動合同的數量日益增多,員工的維權意識和法律意識也不斷增強。在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中,部分企業只片面追逐經濟效益,并沒有很好地落實勞動合同制度,勞動關系主體之間的關系逐漸被市場化、利益化,導致企業和勞動者之間矛盾不斷增多,勞動合同糾紛時有發生,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呈持續上升態勢。長此以往將對企業發展產生不良影響,需要對企業和職工之間的勞動關系進行全面分析和充分預判,提出解決方法,建立和諧的企業文化,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2 企業勞動合同的特點

企業的勞動合同是企業依法對自身和員工權利義務的重要約定,是員工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重要保障,也是企業合理使用勞動力,減少勞動爭議與矛盾的發生,促進員工高效工作,企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措施。企業的勞動合同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2.1 特定性

即勞動合同的主體一方是企業,另一方是職工本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相對應和統一。除非有明確授權,任何一方都不得由其他組織或個人代替簽署,否則就是無效的勞動合同。

2.2 合規性

即勞動合同必須以國家現行的勞動合同法律法規為依據,以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的條款及內容嚴格受法律規范的約束。如:企業欲單方解除勞動合同,除與當事人協商一致外,還必須符合《勞動合同法》及實施條例規定的條件,否則屬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2.3 從屬性

即勞動合同的主體雙方除了存在經濟關系,還具有從屬關系。企業職工除了為企業提供勞動,獲得勞動報酬及保險福利待遇外,還必須接受企業的管理,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服從企業的工作安排。

2.4 平等性

雖然職工和企業具有從屬關系,但是合同主體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不因組織和個人性質不同使職工處于弱勢地位。企業不能強制或脅迫職工簽訂不平等條款及內容,必須在平等協商一致的基礎上訂立,否則屬于無效合同。

3 勞動合同糾紛產生的原因

筆者根據實際工作經驗總結出勞動合同糾紛的產生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3.1 市場勞動關系的變化

文章的開始提到,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市場經濟的復雜化和利益化,這是勞動合同出現糾紛的重要客觀因素之一。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勞動關系發生了巨大變化,成為在法制環境下,受勞動合同法和實施條例等相應法律法規強制約束的合同制關系。其內容包括合同期限、工作時間、勞動紀律、勞動報酬、社會保險、福利待遇等方面。無論哪方面的約定出了問題,都會引起矛盾,發生糾紛。

3.2 員工維權意識的提高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國家出臺的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越來越注重對基層勞動者合法權益的維護,勞動者的維權意識也逐漸提高。企業員工在簽訂和履行企業合同的同時,十分注重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如果企業的勞動合同條款中有違反國家強制性規定的內容,將會在履行階段引起矛盾,導致合同糾紛的發生。

3.3 企業監管力度的缺失

部分企業過分追求經營指標和經濟效益,而對企業與職工勞動合同的簽訂和履行情況較為輕視,如勞動關系監管部門的監管力度偏弱,將會導致企業規章制度和勞動合同的執行處于無人監督狀態,給企業埋下法律風險的隱患;同時,在出現矛盾糾紛時,因企業管理者對合同糾紛的解決沒有給予足夠重視,企業內部專職負責勞動監督檢查的人員較少且不專業,一旦出現矛盾糾紛時則處理強差人意,小事變大,甚至還會引起仲裁或訴訟發生,給企業帶來經濟和聲譽損失。

4 勞動合同糾紛的預防方法

針對企業勞動合同的特點及糾紛發生的原因分析,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希望能夠對合同糾紛的預防起到有效的幫助作用。

4.1 加大教育力度,增強監督檢查

企業應當不斷加大勞動合同法律法規知識的教育與宣傳力度,增強職工的法制意識,定期開展勞動合同法知識問答等各類活動,加強對《勞動合同法》及條例等法律法規相關條文的理解。認真學習本企業規章制度,遵守勞動紀律,規范自身行為,正確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其次,要加強基層員工與企業管理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增進雙方感情,建立和諧企業文化,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同時,還應加強職能部門的監督檢查力度,完善企業法務機構,培養法律專業人才,提前采取預防措施,有效解決矛盾和糾紛,規避法律漏洞,防范法律風險,確保企業利益不受損失,職工的權利得以保障。

4.2 完善合同制度,加強規范管理

企業勞動合同不僅是企業與勞動者之間勞動關系協定的書面證據,還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協定。在簽訂流程、法律規定、落實責任方面有著具體要求。簽訂流程規范主要是指企業勞動合同必須注重書面化,要對員工的入職時間和合同簽訂時間予以區分,注意讓員工先簽字公司再蓋章等等;法律規定明確則主要是依法對企業和員工權利義務關系進行明確規定,在實踐中要督促雙方嚴格按照合同規定履行義務,主張權利,違反合同規定的要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懲罰或彌補,防止出現部分勞動者以各種原因拒絕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現象,盡早預防法律風險;落實簽約責任則是指人力資源部門要依法按時與職工簽訂合同,具體用工部門則負有協助人力資源部門通知職工盡快簽訂合同的義務。因勞動者個人原因出現合同未能按時簽訂或過期的,應當由用人單位書面通知,履行告知義務,以免除企業的法律責任。

4.3 合理解決糾紛,促進公平公

合同糾紛一旦發生,企業一定要高度重視,處理勞動合同糾紛的各機構間應當形成合力,明確各自的職能,承擔各自的責任,應當努力用最簡方式依法協商解決問題,過程中注意保留證據,多咨詢企業的外聘律師,爭取做到每一環節都依法合規進行,確保不出現新的糾紛和矛盾。一旦協商不成,盡快通過勞動爭議協調委員會等機構進行調解。涉及到勞動者財產、人生安全等重大問題的合同糾紛,則可通過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民事訴訟等法律途徑,合理合法、公平公正地解決勞動合同糾紛,吸取經驗教訓,舉一反三,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注意和預防。

5 結論

綜上所述,我們通過對企業勞動合同的特點及糾紛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對如何有效預防合同糾紛有了更深的認識。特別是在我國企業經濟處于轉型和升級的過程中,預防和減少勞動合同糾紛案件的發生就顯得更加重要,更應當下大力氣加強、完善和規范勞動合同的管理。相信在國家、企業及個人的共同努力下,隨著法制環境的日臻完善,企業的勞動合同糾紛發生率一定會大幅度減少,企業與職工的關系會更加和諧健康,將會更好地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和社會公平公正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張衛.淺析勞動合同糾紛的防范與解決[J].金融經濟,2009.

[2]馬越.企業勞動合同糾紛預防和解決方法[J].經濟與管理,2011.

[3]沈寶剛.勞動合同糾紛中違約受害人補救之研究[J].法制與經濟,2013.

[4]馬越,朱佳偉,李良鴻.企業勞動合同糾紛的預防和解決方法[J].人力資源,2011.

猜你喜歡
預防方法特點
高中生道德價值觀的特點及原因分析
論員工教育在預防媒體危機事件中的重要性
從語用學角度看英語口語交際活動的特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