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思維在思想教育中的應用

2017-01-21 10:29王顥
卷宗 2016年10期
關鍵詞:利用網絡灌輸開放性

王顥

伴隨互聯網的發展,青年社會化的路徑也發生了顯著而深刻的變化,從單向線性向多向網絡轉變。他們在思維與行為方式上更傾向于“立異”而不愿“求同”。在這種情況下,傳統思想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為應對挑戰,我們應積極運用“互聯網+”思維,大力開展網絡思想教育工作,彌補傳統方法不足,增強當前青年思想教育的實效性。

1 利用網絡技術的隱蔽性,消除教育對象的逆反心理

傳統的思想教育的典型特點之一,就是教育的主體和客體“涇渭分明”,主體強制灌輸、客體被動接受,基本上處于“我講你聽”的單向狀態。在這種模式下,教育客體對教育主體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或多或少的逆反心理,直接影響了教育效果。我們可以利用網絡技術隱蔽性,消除教育對象逆反心理,提高教育實效性。

(一)傳統教育模式容易引起青年的逆反心理

首先,傳統思想教育模式本身易造成教育主客體“對立”。思想教育本質上是一個基于影響人的思想從而對人的行為進行引導的實踐活動。而傳統思想教育中“我講你聽”的單向模式,從一開始就把教育者擺在了高人一等的權威地位上,而受教育者則僅承擔著服從和接受的義務,處于被動地位。在這種教育過程天然地排斥客體對主體產生質疑、批判等正常的思維活動。因而,傳統思想教育模式中的主客體就“對立”起來。在這種角色對立的情況下,受教育者對教育主體或教育本身產生逆反心理也就不足為奇了。其次,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成分日趨多元,人們思想觀念也逐漸多樣,在這種大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青年,與他們的前輩相比,獨立意識或叛逆心理更加強烈。青年人愈加強烈的獨立意識,無形中加劇了傳統教育模式中主客體之間的“對立”。

(二)網絡技術隱蔽性特點在思想教育中的應用

我們在思想教育中,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技術的隱蔽性特點,將教育者的真實身份隱藏起來,最大限度地消除“對立”情緒和逆反心理給思想教育帶來的不利影響,提高思想教育的效果。具體而言就是“改頭換面”。

所謂“改頭換面”,就是指思想教育者利用網絡的隱蔽性,以一種讓青年更為親近、更易接受的“網絡形象”取代現實身份,以這種“網絡形象”對青年進行思想引導。這個全新的形象,與現實中的職務和身份完全脫離,可以讓青年感覺更親近,以類似“網絡形象”發出的信息,也更容易被官兵們所接受,更容易拉近青年情感上的距離,獲得青年心理上的認同。教育者在身份上“改頭換面”的同時,還應當在主觀態度上放下架子。在與青年進行網上溝通與交流的時候,不能把現實中“師長”“上級”“長輩”居高臨下的架式帶到網上,而應當真正像一名“同齡人”一樣,以平等的姿態來和青年進行溝通交流,做到與網絡形象“名副其實”。通過這種“改頭換面”的方式,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弱傳統教育中由于角色對立而直接引發的逆反心理。

2 利用網絡技術的愉悅性,消除教育對象的厭煩心理

在傳統的思想教育中,教育對象自始至終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在被灌輸、被教育。在這種被動角色的心理暗示下,教育對象不可避免地會對教育活動產生一定的抵觸厭煩心理?;ヂ摼W為我們教育工作者者消除這種抵觸厭煩心理提供了有利條件。

(一)傳統的顯性教育容易引發官兵的厭煩心理

顯性教育過程中,教育者、教育內容、教育目標和對象均是“暴露的”,常用的方式為“灌輸”法。而隱性教育,是指教育者把教育的內容滲透到各種載體之中,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識,讓受教育者在自覺自愿、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內容,最終實現教育目的的一種教育模式。

長期以來,傳統的思想教育,過于強調顯性教育形式,忽視了隱性教育的作用。心理學研究認為,對外界所施加的強制力,人類天生就具有抵觸的本能。而從實質上來講,灌輸本身恰恰帶有強制性。因而,教育對象很容易對灌輸這種顯性教育方式產生厭煩心理,影響思想教育內容的理解和內化。

(二)網絡技術愉悅性特點在思想工作中的應用

青年人熱衷于在互聯網上進行閱讀、表達、娛樂,這已經成為廣大青年業余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可以利用打動人心的文字、賞心悅目的圖片、悅耳動聽的音樂等形式作為載體,在這些載體中不動聲色地植入思想教育的內容,然后再把這些文字、圖片、音樂像超市里琳瑯滿目的“商品”一樣,擺到互聯網這個“貨架”上,任由青年來自行挑選。這樣,青年仍然接受了與傳統思想教育同樣甚至更多的信息,但看上去并不是被強制灌輸的,而是青年主動索取的。由于是自己主動獲取的,受教育者自然就不會覺察到明顯的“強制”意圖,也就可以較好地避免傳統思想教育中常見的反感和抵觸心理。

3 利用網絡技術的開放性,增強思想教育的效益

互聯網是個開放的技術平臺,所有接入網絡的終端都可以突破時空局限,進行交流和資源獲取。我們的思想教育工作,如果充分利用網絡的這一特性,就能使教育的效果得到倍增。

(一)網絡的開放性,可以突破時空局限,實現教育資源共享

在開放的網絡平臺上,可以最大限度地調集相關人力資源和智慧力量來解決青年的思想問題,彌補現實生活中單個教育者能力有限、智慧不足的缺陷。比如,某個青年學生的思想困惑在某一位教師那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他就可以用發帖的形式,在網絡論壇上吐露心聲。與面對單個教師相比,在論壇上將面對成千上萬的網友,成功解決思想困惑的可能性也會被放大成千上萬倍。同時,互聯網的開放性還可以把網絡變成一座教育資源的寶庫,使我們的教育素材取之不盡,常用常新。

(二)網絡的開放性,可以增強思想教育的快速反應能力

在互聯網普及之前,要想及時掌握青年人的思想動態,主要是依靠人的觀察、詢問、摸排。即使發現了問題,從分析問題到拿出對策,還需要一個過程,這種傳統的工作方法效率不高。我們可以利用網絡的開放性增強教育工作的快速反應能力。

比如,我們可以通過吸收長期以來教育工作的寶貴經驗和素材,建立一套具備思想狀況分析和心理狀況分析功能的“青年個體思想心理狀態自我測評系統”。這套系統通過網絡面向所有用戶開放,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網絡使用該系統對自身的思想心理狀態進行自我評估。評估后,該系統會根據每名個體的測評結果自動給出初步解決方案。這樣,只需要一次人機交互就可以完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極大提高了思想教育的反應速度。

(三)網絡的開放性,可以增加青年日常情緒宣泄的渠道

當代青年有著越來越強的自我表達需求。在思想上遇到困惑,情感上遇到波折時,他們更需要充分的表達和宣泄。但在現實中,由于種種客觀條件的限制,往往使青年人的情緒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宣泄?;ヂ摼W技術的開放性,為我們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了寶貴思路。

網絡的開放性,使得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參與到網絡空間進行個人表達。當青年人需要宣泄心中的不良情緒,需要找人傾訴,釋放心理壓力,但又苦于找不到合適的傾訴對象時,開放的網絡空間則為他們敞開了大門。我們可以利用各種網絡論壇,讓他們通過發帖的方式來宣泄情緒、釋放壓力。還可以開放自己郵箱或者網絡意見箱,讓教育對象可以不受工作時間的限制,向教師或上級反映情況,一吐為快。由于網絡隱去了現實中的真實身份,他們在宣泄情感時可以打消顧慮,暢所欲言,最大程度地反映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猜你喜歡
利用網絡灌輸開放性
利用網絡爬蟲技術驗證房地產灰犀牛之說
例析三類開放性問題的解法
教育是能力的培養 而不是知識的灌輸
6-year-old girl uses lemonade stands to help fellow students
移動互聯網時代利用網絡提高教學效果初探
如何利用網絡技術輔助小學語文教學
尋求開放性道路
意識形態教育中的顯性灌輸與隱性滲透
重讀天一閣開放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