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研究

2017-01-21 12:13馬玉玲
卷宗 2016年10期
關鍵詞:課堂提問優化策略小學數學

馬玉玲

摘 要:課堂提問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也具有非常重大的影響。如今,我國小學數學課堂上的提問明顯存在一些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對于提問的相關優化思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提問,優化策略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要設計出好的問題,必須要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而不是隨性而為之。在這里,本文重點研究了提問的原則、技巧和所存在的問題。

1 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原則

在課堂上要想提出優質的題目,需要服從如下原則:

1、可接受原則

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身心狀況和學習狀況,教師在課堂提問的時候應該以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為出發點,準確評估學生的能力,以此為標準提出不同的問題。這樣才能有的放矢,所以問題一定要不會過難或者過易,要切合實際。例如在學習數學廣角,烙餅問題的時候,有的同學了解烙餅多少可以有規律可循,但是有的學生只能知道7張餅怎么烙,所以老師在問優等生的時候,可以讓他總結出規律,而學習能力稍有欠缺的學生可以就具體幾張餅的問題進行提問。

2、以學生為主體原則

新課程改革后要求我們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是主導作用,所以教師必須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和數學感知能力,讓他們主動地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等著老師的教授。在提問過程中,比如講解100以內數的認識的時候,可以問同學:“你在圖片里面能夠發現什么?有沒有什么數學問題?你還有什么疑問?”這樣就能體現出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觀念。

3、啟發性原則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如果老師的提問非常容易,反而教學價值會越低。提問需要有啟發性,只有讓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問題,學生才會更有興趣,更加主動,從而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自豪感。例如小學數學課堂中面對一題多解的情況,可以提問:“這道題能根據別的關系式進行別的方式去解答嗎?”稍微提示可以運用條件的線索,同時也讓學生自主探討。

4、針對性原則

小學數學每個課時都有它本身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教師的提問要針對教學內容提出,不能夠偏離主題,這樣才有利于在課堂上完成教學任務,突破重難點。例如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習“毫米的認識”一課時,提問都要為培養數感做鋪墊,讓學生感受一毫米的長度。

5、趣味性原則

小學數學課程中,很多知識點都和生活相聯系,可以展開。老師要注意把握問題的趣味性原則,把學生的注意力牢牢的控制在課堂上,這樣學生的學習效率才能提高。例如在學習“正方形和長方形”的時候,可以提問:“你們身邊有哪些正方形和長方形呢?現在來找一找吧?!睂ふ业倪^程十分有趣,不枯燥,一下子就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6、精簡準確原則

小學生思維能力有限,如果問題過于復雜,則不利于他們對問題的理解和消化。精簡的提問如果有很好的節奏感,提問適宜,則有時候效果更好。當學習3位數的進位加法的時候,由于內容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問題更加不能過于復雜,才不會讓學生有過多的疑惑。

2 小學數學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

在筆者深入小學數學課堂之后發現,教師在講授課程中,發問的品質高低和學生的學習功效好壞有很深的關聯,無論該老師教育經驗是否豐富,在提問上都多少會出現很多問題,現總結如下:

1、問題沒有趣味性,呆板,沒有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的問題很多情況下都是平鋪直敘,都是很教學化的語言,學生在聽到這種類型的問題時,興趣不高,時間久了容易產生對數學的厭煩情緒,認為數學“沒有什么意思”。

2、問題過難或者過易,沒有符合實際

在有的老師的課堂上,老師提出的問題超過了學生的實際水平,教室會一度陷入很尷她的安靜當中,有的時候題目過于容易,雖然學生舉手踴躍,但是對于課堂效果卻沒有什么大的幫助。不符合學生實際的問題容易使課堂教學陷入僵局,更難達到教學目標。

3、沒有創造出積極的課堂教學氛圍

這是大多數小學數學課堂上會出現的情況,有部分學生從頭至尾都沒有參與到課堂當中,課堂就是在老師和部分學生的一問一答當中進行的。沒有積極氣氛的課堂是死氣沉沉的,小學生性格上非常好動,如果一節課都氣氛平淡,則學生絕對不會主動的學習。

4、提問思路不夠開闊,直來直去千篇一律

教師往往在不自覺中,提出的問題都是從同一個角度發問,這種情況下,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就被局限了,無法提高數學能力和創造能力。同時,久而久之,學生對于數學的愛好也會大大下降。

5、提問準備不夠充分,沒有針對性

在課堂上,有的老師對于具體情境的提問掌握的不夠充分,發問都是隨口提出,這樣的提問明顯是不科學的,往往這些問題偏離主題,或者不夠嚴謹,這樣是無益于學生的數學思維成長的。

6、語言不夠純化、美化

雖然數學是一門專業性很強,內容更偏向邏輯性的課程,但是老師在課堂上的提問如果不夠純化美化,則會顯得“冷冰冰”的,不像語文那么有人情味,學生會和數學課無形中產生距離感,覺得數學課程不夠“親切”。

3 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優化技巧

1、類型多樣化

小學生思維活躍,所以提問類型多樣化是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可以通過多種類型的提問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提高課堂活躍程度,也可以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并且高年級要讓開放性的提問占多數。

2、具有趣味性

學生都偏向與喜歡有趣的東西,并且容易被有趣的東西吸引注意力,老師的提問一旦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也就是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會更想去學習,在這個過程當中,要求老師精心設計,才能達到好的效果。

3、問題要有啟發性

教師的問題必須要有引導性,問題引導得好,學生的思維才會更為活躍,應用能力會更加有所施展,進步。有啟發性的提問可以讓學生記憶更為深刻,樂于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且形成數學思維。

4、相機誘導,叩其兩端

課堂上有時候會出現非常好的時機,需要教師能夠敏銳地察覺并且利用。在適當的實際提出適當的問題,可以讓學生調動聰明智慧,思考不停頓,能夠順利的學習到教學的內容。并且老師也不能直接問的太過于全面,可以挑選其中的一個方面提問,讓學生自己探究出整體,這是對學生數學思維和創造性的很好的培養方式。

5、結合生活實際

數學知識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數學知識里面貫穿著生活體驗,生活里面也處處滲透著數學觀念。老師結合生活的提問,可以讓學生學會將問題帶入生活,將數學應用于生活,這是學習數學的能力的升華。

6、關注到所有的學生

不同的學生可以有不同的提問方式,老師的提問不僅具有指導知識的作用,同時也是對學生心理的一種關注,不能因為成績差或者不舉手就不將問題面向他們。積極性是需要調動的,作為老師,也要關注這些群體,盡量做到面面俱到。

參考文獻

[1]邵士超.《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17

[2]劉末祥.《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分析與思考》[J].學周刊,2013.17

猜你喜歡
課堂提問優化策略小學數學
淺析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課堂提問技巧
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教學研究策略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企業重大風險確定及管理建議的研究論述
循循善誘,實施生本化初中語文課堂提問
分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