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土植物在地域性城市園林景觀建設中的應用

2017-01-21 14:58楊曉惠王月貞
卷宗 2016年10期
關鍵詞:園林景觀鄉土園林綠化

楊曉惠+王月貞

摘 要:現代城市園林綠化中,鄉土植物應用于景觀營造,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有利于保護植物的多樣性、循環性等,成為了城市園林綠化景觀營造的新準則,對于促進我國市場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為此本文主要對鄉土植物的概念及地域性城市園林景觀建設中鄉土植物的應用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鄉土植物;地域性城市園林景觀建設

1 鄉土植物的概念

鄉土植物又叫本土植物,是經過長期自然選擇和物種的演變與更替之后,適應了某一地區的自然環境的植物。鄉土植物有以下五個優點:

1、高度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鄉土植物是長期生長于本地的物種,經過長期的自我發展,已經高度適應了本地的生存環境。與外來物種相比,鄉土植物的成活率要高出很多,有易栽培,易成活的優勢。

2、價格相對低廉。種植鄉土植物,不需要刻意學習栽培技術,種植過程操作簡單。而且,本土植物對本地不良環境的適應性更強,栽種和維護起來更加省力。與一些外來物種相比,鄉土植物的觀賞性也不遜色,所以,先對來說,鄉土植物更加“物美價廉”。只要通過合理的栽培和配置,鄉土植物就能夠制造出優美的園林景色,所以鄉土植物的性價比是很高的。

3、鄉土植物更加符合本地文化特色。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再漫長的歷史中,各地人民都形成了各自關于植物的文化,多年來,各地對植物的運用都是本地文化的一種體現。千年的傳統賦予了鄉土植物更多的文化內涵。對鄉土植物的運用也就有了傳承和發揚歷史文化的意義。將鄉土植物用于園林建設,在改善自然生態的同時還提升了園林的文化品質。

4、鄉土植物方便管理。鄉土植物的出產于本地,在管理方面,有著地域上的優勢。

5、鄉土植物的應用有利于保護生態平衡。生態系統是一個動態穩定的系統,一旦有新物種的進入便會破原有的平衡,從而影響生態群落中其他物種的生存。如果靠引進新的物種來建設園林,則有可能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鄉土植物長期生存在當地的自然環境中,通過長期的自我進化,已經適應了當地的生態環境,成為當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用鄉土植物進行園林綠化,就能夠避免生態平衡被打破的危機。因此,在園林綠化中科學地運用鄉土植物,能夠避免對原有生態環境中生物群落的破壞,促進生態系統的良性發展。

2 鄉土植物在地域性城市園林景觀建設中的應用

1、通過植物形象塑造地域性景觀

植物形象的地域性造就了地域性的鄉土植物景觀。北方的鄉土植物以針葉樹、落葉闊葉樹為主,常有郁郁蔥蔥、雄偉挺拔的針葉林景觀或季相分明的闊葉林景觀。以常綠闊葉植物為主的南方,常見的則是四季常綠、幽篁蔽日的植物景觀。棕櫚科植物是熱帶地區的鄉土樹種,樹形優美奇特,姿態優美,葉片飄逸瀟灑,樹干挺拔壯觀,常常形成它們所特有的棕櫚景觀。它們大部分分布于熱帶及亞熱帶,以海濱及濱海熱帶雨林為主。因此,一提到熱帶地區、海島,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棕櫚科植物,從而形成具有熱帶特色的植物景觀。布雷?馬科斯是巴西著名風景園林設計師,他運用現代藝術語言于巴西當地熱帶植物,展現了濃郁的巴西熱帶風情。在創作過程中,他常運用對比、統一、協調、韻律等藝術原理進行植物高低錯落搭配,并且他強調植物葉形、質感、花色、量的大面積對比,從而突出植物的觀賞特性。

2、通過植物文化塑造地域性景觀

《辭?!穼ξ幕慕忉專何幕侵溉祟惿鐣v史時間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特指精神財富。園林作為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集合,隸屬于文化藝術的范疇。

在中國古典園林中,造園家將歷史文化引入園林。漫步園中,除了視覺、聽覺、嗅覺的感受外,還能給人精神上的享受。而現代城市園林景觀常常流于形式,忽略了人們深層次精神空間的需求。在我國的城市里,設計者們使用同樣浮華的造景材料,同樣空洞的造景手法,堆砌出沒有個性的園林景觀,也同樣帶來文化內涵的缺失。因此,要努力拓展園林的文化性,給城市人一片精神領域。

園林景觀的文化性,固然可通過多種造景手法體現,但植物是園林景觀的基礎,而鄉土植物又根植于地方文化,有著堅實的群眾基礎和歷史根基。因此,以鄉土植物營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觀是最富生命力的。以鄉土植物體現景觀文化內涵具體有以下途徑:

3、利用鄉土植物文化創造意境

人們對植物景觀的欣賞常常以個體美及人格化含義為主,有許多植物被賦予了人格化的品格或獨特的象征意義。如松、竹、梅,謂之“歲寒三友”。竹還被視為最有氣節的君子。梅具有剛直、高潔、清逸、瀟灑的品格等。凡此種種,都體現了植物景觀的文化內涵,創造出了植物景觀的意境美。在景觀設計中可把這種植物文化與綠地景觀有機的結合,創造出一定意境的景觀。

此外,植物配置形式也能傳達一定的文化信息,如某學校的“學苑路”綠地中灌木色塊的修剪形式以方、圓為主,隱喻“不依規矩,不成方圓”。大連市綠地中模紋花壇,多以海波、浪花、海鷗為構圖母體,充分展現海濱城市特點。

4、鄉土植物景觀和設施景觀相結合表現文化性

植物文化的表達除了依靠植物本身之外,還需要其他因素,如建筑、山石、園林小品等作為配景才能更完善。荷為睡蓮科多年水生植物,色澤清麗,花葉均有清香。當荷葉枯萎的時候,葉下的藕還生機勃勃,所以荷象征著堅貞的精神。蘇州拙政園留聽閣借殘荷象征堅貞,并從建筑上予以呼應,閣內有銀杏木雕,松竹梅槅扇掛落和飛罩,圖案中松、竹、梅生機勃勃,鳥雀歡悅,這些都是傲世、堅貞和生命不息、精神不敗的寫照。竹為禾本科植物,枝干挺拔秀麗,竹節堅韌硬朗,竹葉四季常青,它象征著堅忍不屈,高風亮節的操行。中國古典園林中,常在庭院角落,花窗之外栽植紫竹、方竹、鳳尾竹等。這些竹子或以花窗為漏景,或以粉墻為背景,如入畫境,令人不禁想起古人詠竹的詩句。植物與其他景觀元素的關系,既是美學的,又飽含著文化意味。亭臺樓閣因植物的點綴而變得生動且富有靈性,植物文化則在亭臺樓閣的烘托下緩緩散發出來。鄉土植物與雕塑的結合,可以使無形的植物文化變得更加直觀,更易使觀眾領悟到其中的內涵。

5、鄉土植物與自然景物的組合

中國古典園林常借自然景物來凸顯植物景觀意境。自然界的風聲、鳥語、流水、斜陽、日光、晚霞,在古典園林中都是表現詩情畫意的背景元素。松,蒼勁古雅,不畏霜雪的惡劣環境,能在嚴寒中挺立于高山之巔,具有堅貞不屈、高風亮節的品格??鬃佑小皻q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著名格言。竹是“三教”共賞之物,積淀著深厚的文化意韻?!拔丛鍪肯扔泄?,縱凌云處也虛心”,因此,竹被視作最有氣節的君子。將松、竹與風聲相結合,借松、竹等物來聽風,或在風的情景下賞景,不僅極好地詮釋了植物的“性格”,構成了中國古典園林中的一大妙境,還形成了中國人所特有的聽風文化。梅,落葉喬木,生性耐寒,花蕾于隆冬綻放,率萬木之先。梅花神清骨爽、嫻靜優雅、與遺世獨立的隱士姿態頗為相契,在兩宋時期,人們已經賦予梅花崇高的文化象征,僅《全宋詩》中詠梅詩就達4700首?!笆栌皺M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是對梅花景觀最美的描寫之一。水邊植梅,清淺的溪水與高潔、疏瘦的梅花形成一致的審美意向,水面上疏朗、雅致的梅影,加上水中晴朗、悠遠的月影,不僅極好地體現了梅花的美感,而且梅花的品格在水、月的烘托中得到升華。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園林綠化對一個地區生態系統的穩定有著積極地影響,而且,除了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園林綠化在人們精神生活中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受到關注。但是,園林綠化和景觀設計在追求美觀的視覺形象的同時,往往可能忽植被生長的地域特征。很多的園林建設者,單純追求園林的美觀而無視自然規律,盲目引入外來植被物種,從而造成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重損失。利用鄉土植物造景,不僅能夠節省園林建造費用,而且有利于對當地生態環境的保護。

參考文獻

[1]李景蕻,張麗華.野生鄉土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研究[J].綠色科技,2012,(06):54-56.

[2]成興林,李玉飛.鄉土植物在園林綠化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2,(23):198.

猜你喜歡
園林景觀鄉土園林綠化
鄉土人才選好更要用好
鄉土中國
論園林綠化種植與養護管理
園林植物配置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生態環境建設與園林景觀結合初探
淺析竹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
論生態美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傳承與創新
論豆科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房地產開發中園林景觀工程建設成本管理與控制
芬芳鄉土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