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人口密集地區農村勞動力資源開發問題的調查研究

2017-01-21 18:21秦明淵張永花
卷宗 2016年10期
關鍵詞:西部地區農村

秦明淵+張永花

摘 要:農業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和農民充分就業問題,是“三農”問題的主要內容。如何實現農村勞動力資源的有序開發,是廣大西部地區面臨的新課題。本文以毗鄰廣東省的勞務輸出大市——廣西玉林市為調查研究對象,對其農村人力資源現狀進行分析,為西部人口密集地區農村勞動力資源開發提出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西部地區;農村;勞動力資源開發

玉林市位于廣西東南部,與廣東省湛江市、茂名市接壤。全市人口超過710萬,其中農村人口超過630萬,是西部地區典型的人口大市、農業大市。用當地人的話講:玉林最大的優勢是人多,而最大的問題也是人多。為此,2015年11月以來筆者花費近半年時間對玉林市農村勞動力資源開發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

1 調查結果及相關數據

(一)玉林市農村勞動力資源基本情況

此次調查的對象為戶口在玉林市轄區內各行政村的農村勞動力,男子年齡在16-60歲、女子年齡在16-55歲,有勞動能力、能夠參加生產經營活動的人員。涉及玉林市七個縣(市、區)110個鎮(街道)1472個村(社區),全市農村勞動力資源總量3,148,685人,調查情況如下:

從年齡分布上看:35歲以下的占勞動力資源總量的52.69%;35歲以上的占總量的47.31%。從文化結構分布上看:大專及以上文化占2.99%;高中、高職、高級技工學校占11.88%;中專中技占1.86%;初中占79.68%;小學及以下文化占3.58%。從就業類型分布上看:已就業人數占勞動力資源總量的37.92%,其中:單位就業占7.63%;個體經營占2.13%;靈活就業占28.15%。學生占8.15%;務農占51.57%;待業占2.36%。從就業技能情況上看:有職業資格技術等級的占5.78%,其中:技師、高級技師占0.02%;初級、中級、高級技工占0.61%。從參加社會保險情況上看:已繳納社會保險的約為161.27萬人,占調查人數的51.22%。從就業愿望上看:有就業愿望的占20.71%,其中:愿意在企業就業的占10.19%;愿意自主創業的占8.75%;愿意在本市就業的占26.03%,愿意在省內就業的占6.98%,愿意在省外就業的占1.09%;愿意就業,形式與地點不限的占46.96%。

(二)玉林市農村勞動力資源轉移就業情況

1.轉移去向和就業地域分布:全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193,881人,占37.92%,其中:本縣(市、區)內轉移占13.89%;縣外市內轉移占2.05%;市外省內轉移占3.18%;省外轉移占18.76%;境外轉移占0.05%。

2.產業分布情況:第一產業(農林牧漁業) 123,564人,占已就業人數的10.35%;第二產業(建筑、制造、電力、燃氣和水生產供應、采礦) 659,937人,占55.28%;第三產業(交通運輸、住宿餐飲、批發零售、金融、科教文衛等服務業) 410,380人,占34.37%。

3.就業途徑:人力資源市場介紹就業占已就業人數的30.55%;政府部門組織勞務輸出就業占0.25%;勞務派遣就業占0.38%;勞務經濟人組織就業占1.37%;親戚朋友介紹就業占58.79%;網上招聘就業占1.39%;單位現場招聘就業占7.27%。

4.簽訂勞動合同情況:簽訂勞動合同的占已就業人數的22.97%,其中:簽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占9.55%;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占13.42 %。

5.收入狀況:獲得工資性收入的占已就業人數的78.64%;獲得季節性收入的占8.97%;獲得創業收入的占5.61%;獲得其他收入的占9.71%。月收入500至1000的占9.52%;月收入1000至1500的占6.90%;月收入1500至2000的占17.30%;月收入2000至3000的占41.06%;月收入3000或以上的占27.88%。

2 玉林市農村勞動力資源現狀分析

(一)農村勞動力呈現年輕化,但整體文化水平、技能水平較低。從調查數據看,玉林市農村勞動力資源年齡結構以青壯年為主,35歲以下約有166萬人,占資源總量的52.69%。但農村勞動力整體文化素質較低,初中及以下學歷則占到了83.27%。在就業技能方面,有職業資格技術等級的人員僅占5.78%,參加過技能培訓的人員僅占1.07%。

(二)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層次低,穩定性差。絕大部分農村勞動力仍然以農業生產為主,部分人員雖然選擇了在外省或周邊地區就業,但都是以打零工的形式為主。從轉移就業的行業分布來看,農村勞動力從事的多為建筑業、制造業等,住宿餐飲、批發零售等服務業次之,簡單體力勞動仍是農村勞動力就業的主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崗位主要分布在私營企業、外資企業和從事個體工商業,這一類企業雖然能夠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但受工作環境、待遇、發展空間有限等制約,導致員工流動性較大、對勞動關系的監管難度較大,勞動者處于弱勢地位,在勞動權益維護、收入提高等方面得不到應有的保障。

(三)勞動合同簽訂率低,參保意識不強,低收入群體仍然存在。調查數據顯示,在已就業人員中簽訂勞動合同的僅占22.97%,簽訂率過低。已繳納社會保險的人員中,參加新農保的占48.15%,說明新農保在農村的開展效果較好,但在已就業人員中,個人不愿意參保的多于單位不予參保的,這跟農村勞動者的參保意識以及社??鐓^域轉移的政策不夠靈活有關。在勞動收入方面,獲得工資性收入的占已就業人數的84.14%,但月收入低于1500元的占20.09%,仍有相當部分的人員收入不高。

(四)轉移就業渠道單一,就業創業、技能培訓需求強烈。調查數據顯示,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具有較強的裙帶性和自主性,由親戚朋友介紹就業的占到58.79%,通過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或社會中介服務機構轉移就業的為41.42%。在就業創業需求方面,仍有相當部分的潛在農村富余勞動力愿意加入轉移就業的隊伍中去,并需要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提供相應的就業服務,如提供崗位信息、提供技能培訓、提供創業培訓和創業服務。

3 對策與建議

(一) 拓寬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的渠道和途徑。隨著開放與發展,可大力挖掘就業資源,結合本地產業發展對崗位的需求,進行就近就地轉移就業,這不僅能夠滿足本地區發展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轉移的成本、風險,緩解留守老人、兒童的問題,促進社會穩定。一是推進城鄉就業公共服務均等化,逐步取消地域、身份、戶籍等對農民工就業的政策限制,使進城務工人員能就近高效地接受優質的公共就業服務,進入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免費享受求職登記、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勞動事務代理等手續。二是推進公共就業服務常態化。通過開展各類就業服務專項活動,為農村轉移人員、外來務工人員和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搭建起良好的服務平臺。

(二)加強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建設,健全農村勞動力就業服務體系。整合縣級人才市場和人力資源市場,健立起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把就業服務、就業信息向鄉鎮(街道),甚至是村一級延伸。同時在基層配備專職人員開展公共就業服務工作,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強農民工輸出輸入地勞務對接,組織開展農民工就業服務,主動為農民工提供免費服務。做好重點園區企業、規模以上企業用工需求信息監測工作,定期到園區、企業調研用工需求與新增就業情況,及時發布求職信息和招聘信息,暢通供需雙方的有效對接。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家庭服務業和中小微企業,開發適合農民工的就業崗位。

(三)強化農村勞動力職業素質教育,努力提高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質量。重點是創新和加強培訓模式。一是把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作為政府的重要職責,出臺針對性強的提升農村勞動力技能和促進返鄉農民工創業的政策并加大財政投入。二是聯合企業開展培訓,圍繞企業對技能人才的需求,采取“企業出清單、學校出項目、學員選單、政府買單”的方式,搭建校企合作平臺,組織技工院校、職業院校和各類培訓機構,送培訓進企業、送技能進車間,大力開展以基本技能、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工藝方法、節能降耗、規章制度及從業素質為主要內容的技能培訓,重點開展急需緊缺職業(工種)技師高級技師培訓。三是在培訓方式上,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培訓方式創新。利用互聯網、有線電視網將農業科技培訓資源傳播延伸到鎮、村以及農戶,實現在線培訓。創新培訓模式,根據農民的不同需求,可采取小班制、個性化、進村入戶等培訓方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斷滿足農民的培訓需求。

(四)落實農民工創業就業的政策制度,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創造良好環境。一是落實農民工權益保障制度。對不按規定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支付工資、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用人單位,依法進行查處,加大對欠薪行為的打擊力度。在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方面,通過開展社保政策宣傳、社保擴面征繳工作,將應參保而未參保的用人單位、職工(含農民工)和各類個體工商戶及靈活就業人員納入社保覆蓋范圍,并形成開展社保擴面征繳工作的長效機制。二是落實有關戶籍改革政策,確保在城鎮常住的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平等享受市民權利。改善農民工居住條件,將農民工納入城鎮住房保障體系。將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納入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確保與常住戶口居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三是建立有利于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土地流轉制度。鼓勵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采取轉包、轉讓、出租、互換、入股等多種方式流轉其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應健全土地流轉服務機構,進一步規范土地流轉運行方式,從制度上保證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益不受侵害,提高農民參與土地流轉的積極性。

4 結語

總之,農村勞動力資源開發過程中,政府主導作用需要更加突出。但是農村人力資源開發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單靠政府推動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政府、市場“兩架馬車”并駕齊驅。應當以市場調節為主,充分發揮市場在農村勞動力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鼓勵全社會加強人力資本投資,以提高農村人力資源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劉勇,鐘菊英;我國農業剩余勞動力的形成結構與轉移戰略研究——兼“農業剩余勞動力”的概念辯析[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4年05期

[2]李強,王釗;論農業產業化的實質[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西部經濟論壇);2002年05期

[3]王貞;開發農村人力資源探討[J];廣西社會科學;2004年01期

[4]嵇景濤;我國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問題研究[D];山東農業大學;2007年

作者簡介

秦明淵,廣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

張永花,廣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西部地區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提高農村小學習作講評的幾點感悟
四好農村路關注每一個人的幸福
以法治提高西部地區環境保護實效
影響西部地區承接轉移產業的原因分析
贊農村“五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