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安市生態文明調研及環境保護分析

2017-01-21 19:12常榮李丹丹柯吉張靜黃凱麗張倩
卷宗 2016年10期
關鍵詞:泰安市生態文明環境保護

常榮+李丹丹+柯吉+張靜+黃凱麗+張倩+陳蘇+張麗君+宋悅孜+劉文英

摘 要:為研究山東省泰安市居民對當地生態文明意識的現狀,采用書面問卷和網絡問卷兩種形式對泰安市景區、街道、學校以及社區居民的生態環保意識程度、響應生態環保號召所做出的措施和居民提出的意見進行調查分析。結果表明,大部分居民意識到生態文明和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并愿意實踐于環?;顒又?,并且希望政府及環保部門加強對泰安市宣傳力度和實行更多有效措施,但有少數居民對生態文明的意識還有待提升。當地居民表示對生活環境較滿意,且希望環保部門能夠加大宣傳力度,將生態文明思想普及到每一位居民,讓大家共同參與到保護環境的舉措中。

關鍵詞:生態文明;環境保護;泰安市

1 研究背景

中國經濟建設取得了飛速的發現和進步,但環境惡化是所付出的重大代價之一。黨的十八大已強調生態文明建設的不可遲緩,必須真切的落實行動,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文明建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環境資源是我國經濟領域和生活領域的重要資源,我國環境總體狀況形式還很嚴峻,考驗著環境的承受能力的同時也制約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環境污染嚴重的當下,生態文明、低碳生活雖已成為文明語,但落實實踐力量仍顯得薄弱無力。隨著發展經濟社會和深入人類社會的實踐中,人們清醒地意識到以破壞生態和污染環境來謀取短暫的經濟繁榮的無限危害性。然而,即使如此,人們更多的是有具有生態文明意識,卻不為其實施行動。近年來,環保建設前進的步伐日益沉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生態文明觀念樹立不夠牢固,呼吁保護環境的力量還不夠強大。想要更為全面的生態文明建設,就需要加強全社會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引導人們構建生態化的思維方式,為創造“新環境”而努力實踐。在1995—2015年,山東省泰安市多次被評為全國衛生城市,并且2013年泰安市“藍繁”天數204天,居全省內陸城市第一。因此作者將泰安市居民作為此次調研的主要對象。

2 調查結果與數據分析

2.1 被調查者年齡層

作者利用網絡調查和分發問卷的方式,隨機調查了676個人。參與者年齡分布情況如下:年齡在25周歲以下的有393人,25~50周歲的有211人,50周歲以上的有72人。

2.2 被調查者對生態文明基本認知

2.2.1被調查者中,聽說過生態文明建設這一概念的人數占79.14%,20.86%的人則表示沒有。這一結果說明建設生態文明的宣傳力度還需加強,爭取普及到每一個人。

2.2.2在是否對生態文明現狀滿意這一項調查中,其中123人覺得非常滿意,占18.20%;215人比較滿意,占31.80%;338人認為不滿意,達50%。以上事實表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刻不容緩,“生態文明建設是民意所在民心所向?!?/p>

2.2.3參與調查的居民對當地污染程度的了解情況:經調查,只有7.54%的參與調查的人非常了解當地的污染程度,65.98%的人對此了解一些,24.11%的調查者不是很清楚,而剩余2.54%的調查者表示從來不關心,這小部分人也是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阻力。數據表明只有讓所有人都關注生態與環保,全民才能積極投入到生態文明建設中來。調查者建議有關部門積極推進污染分類及處理工作,幫助居民提高環保意識。

2.2.4調查者對泰安市本地污染源進行調查,當地居民認為生活垃圾占的比重最大42.60%,其次是空氣污染32.84%,水和噪音污染占比例相當,分別占14.50%、10.06%。所以筆者倡導人們生活垃圾不要隨意丟棄,并建議重工業工廠盡量遠離城區及居民居住區。

2.3 調查結果分析

經研究分析,就發展經濟與建設生態文明來說,55%的人們希望能同時進行,這也說明了現代人還是希望發展經濟與建設生態文明可以共存,莫誤入“先發展,后治理”的道路。在生態文明史誰的責任的問題上,大家還是說出了自己的心聲,75%的數據反應出社會大眾都認為生態文明的建設是人類共同的責任。責任與義務共存,體現了當代人身上所存在的良好品德。接著,作者對“重視生態環境問題是一種跟風現象還是一種必然”進行調查,數據結果也引起了的反思:66.96%人傾向于這是一種必然,也有不小的比重認為還是一種跟風行為或是一種模式。這從另一方面告訴讀者,部分人只是在空喊口號,空搞形式,沒有從真正意義上講對生態文明的建設付諸于實踐。

2.4 采取措施

筆者就676名泰安市民關于生態文明建設會做出哪種措施調查發現,身邊出現不文明現象時,想辦法阻止的人數占52.57%,向有關部問反映的人有24.74%,認為與自己無關和看自己心情參與環保的人數占22.69%。筆者認為,在沒有強制措施的情況下,大多數人對生態文明建設仍抱有非常積極的態度,如果有相關法律法規出臺的話,那么生態文明建設將更加的完善。

3 討論

本文在選題方面,選取了生態文明典型城市——泰安市,該選題對最后進行分析結果的統計是非常有效的。當然,每個地區的生態環境會有所差異,人們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認知也有所不同。所以,作者選取了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地區的人,獲取大量數據以能夠得到更為精確的結論。

21世紀的中國,伴隨改革開放和工業化取得偉大成就,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突出矛盾和問題,出現資源全面短缺、環境污染持續惡化、生態系統退化和破壞嚴重的形勢。泰安市作為我國生態環境發展的前沿城市,城市建設應當把發展經濟保護環境相結合,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本次研究重點就是找出阻礙生態文明發展的因素并尋求相關策略。

本研究對泰山游客,泰安的城市及農村居民包括商場顧客、當地醫院的醫務人員和看病群眾、中小學生,對不同年齡階段的人進行了676份問卷調查,問卷形式包括書面問卷和網絡問卷兩種方式,采用11個問題涉及三個方面以保證數據的客觀性、廣泛性、嚴謹性。

通過研究調查筆者發現:

(1)隨著環保部門工作力度的不斷加強和對生態文明的大力宣傳,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突破性的效果。

(2)“生態文明”一詞雖然在2005年已被胡錦濤總書記首次提出,但是在今天農村基層群眾特別是中老年人仍對生態文明這一概念非常模糊。

(3)大部分人都能認識到生態文明的重要性,但是缺乏貢獻自己力量的途徑,雖然有相關政策不斷的出臺和實施但是并沒有具體到個人的政策,使很多人心有余而力不足。

作者在進行問卷調查的過程中對被調查者同時進行了生態文明的宣傳,尤其是對生態文明不太了解的人,之后特意到多所中小學進行了生動有趣的宣講活動。讓孩子們學習,掌握生態環?;境WR,從小樹立生態協調發展觀念。

生態教育宣傳是增強公民生態意識的有效途徑,因此,當前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加大宣傳力度并出臺有關政策把個人利益與生態文明聯系起來,以調動群眾積極性,實現生態文明的飛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肖揚生態文明與環境保護發展研究(X2)[期刊論文]-科技資訊2011(17)

[2]選自習近平主席十八大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內容部分講話。

[3]秦飛生態文明從娃娃抓起(G631)(中國校外教育)2014年32期190頁

作者簡介

常榮(1996-),女,漢族,寧夏回族自治區,高中學歷,濱州醫學院,在校大學生,研究方向:生態環境。

猜你喜歡
泰安市生態文明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
基于環境保護的城市污水處理
泰安市通聯站站長——王曉棟
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高職校園文化發展的思考
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研究
新《環境保護法》解讀
泰安市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研究
不要恢復,要重建——未來自然環境保護之路何去何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