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遺前后小紅門地秧歌的傳承實踐

2017-01-27 23:00
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 2017年7期
關鍵詞:玩意兒秧歌進校園

(北京市朝陽區文化館,北京 100010)

非遺前后小紅門地秧歌的傳承實踐

杜 洋

(北京市朝陽區文化館,北京 100010)

文章在實地田野調查的基礎上,探討了小紅門地秧歌這一“村落文化”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前后的傳承實踐,并提出傳承實踐中的問題和思考。

小紅門地秧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實踐

小紅門地秧歌全稱為左安門外紅寺村太平同樂秧歌圣會,是流行于北京市朝陽區小紅門鄉紅寺村的一檔歷史悠久、組織嚴密的民間香會,也是北京十三檔武會中一檔,《民社北平指南》有載:

走會又名武會,為民間最熱鬧之雜戲,亦即民間有統一之藝術,各種歌舞技藝,五花八門,均有活潑之精神,表演各種藝術,均極精彩,于民間藝術中,占有雄厚之勢力,每逢山壇廟集開會時,或一村一處有典禮慶賀時,皆舉行走會,而城外各村亦有歷年行之者。其為民間調劑藝術者,以妙峰山及左安門外十里河地方最盛[1]。

據該會的會旗記載,該會起源于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至今已有270多年的歷史。2011年小紅門地秧歌榮登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獲得了國家認定和等級,被賦予了新的文化定位。

1 非遺前的村落傳承

小紅門地秧歌從其名稱上看,“小紅門”為地名,是北京市朝陽區下轄的一個鄉;“地秧歌”為其表現形式,是傳統舞蹈表演形式中的一種??梢哉f,正是由于其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才進入國家級非遺名錄,被列為秧歌這一類稱下,成為擴展項目。

小紅門地秧歌在未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前,其傳承完全是在村落內完成的,屬于一種村落文化,過去參加這檔香會的人,全部都是紅寺村的村民,大家從小耳濡目染,大多數會員基本上都是“瞧”會的,完全秉承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口傳心授”的特點。地秧歌會的會員大都住在紅寺村的主街上,平時大家一起干農活。農閑的時候,則聚在村里的吉祥寺內,練習、過排,小孩扮小二哥,青年人動作敏捷、利落則扮演陀頭、武扇等難度較大的角色,老年人則擔任后檔,大家齊心協力,實現著小紅門地秧歌村落中的傳承。

這個會叫子弟玩意兒,什么叫子弟玩意兒?就是一輩兒一輩兒傳下來,沒師傅沒徒弟,只有輩分,我爺爺干這個,我兒子干這個,我孫子還干這個,這叫子弟玩意兒,不求錢,不求名①受訪者:趙鳳嶺;訪談者:杜洋、張占敏;訪談時間:2011年 12 月 5日;訪談地點:趙鳳嶺診所。。

在小紅門地秧歌的起源中,有一種說法是小紅門地秧歌是“合街的玩意兒”?!昂辖帧睆淖置嫔侠斫猓汉嫌薪Y合在一起,湊到一起的意思;街即街道,在這里主要指紅寺村中街?!昂辖值耐嬉鈨骸奔粗缸≡诩t寺村中所有相關的人,共同參與、共享和實踐的文化,“集體參與”是其主要特點??梢娫谛〖t門地秧歌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前,其傳承只能在紅寺村內進行,所有在板的人都是本村的,沒師父沒徒弟,只有輩分,一輩一輩的往下傳,且有著傳男不傳女的嚴格規定。

由此可見,小紅門地秧歌的傳承是依托于村落實現的,是在家族、村落中長輩的影響、熏陶下,在村落中的慢慢習得的。

2 非遺后的進校園傳承實踐

在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后,其開始憑借“國家級非遺”的頭銜,走出村外開始尋求多種傳承方式。在《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建立科學有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機制。鼓勵代表作傳承人(團體)進行傳習活動;通過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使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傳承后繼有人,是形成中國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中的一項重要內容②《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發辦(2005)18號。

2011年小紅門地秧歌在被認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后,作為當地的特色文化被引入了小紅門中心小學,開啟了小紅門地秧歌“進校園”的傳承發展實踐。在“進校園”活動中,地秧歌會的相關群體、社區或個人,持不同的意見。會頭蘆林的態度比較消極,一方面希望地秧歌通過進校園傳承越來越好;另一方面,覺得越少越值錢,雖然會有更多的人學地秧歌,但地秧歌到什么時候都是紅寺村的。前引徐春蘭認為:地秧歌向外傳可以,但不能全部傳出去,不能傳“全套的”。會員徐鐵柱認為:去外頭教,覺得別扭,因為不是紅寺村的人,不外傳,紅寺村又組織不起來,因此覺得教也不是,不教也不是。代表性傳承人趙鳳嶺認為:村里沒人學,自己作為傳承人有義務把地秧歌傳承下去,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只要還能動就會不停地傳承,自己不能讓地秧歌爛下去,要往下傳。紅寺村早晚會拆,這些地秧歌會的人早晚要死,但必須要把地秧歌傳下去。

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傳承人趙鳳嶺幾乎每周一至周五下午4點至6點,都免費去小紅門中心小學教授地秧歌,經過半年多的學習,學生們基本掌握了地秧歌表演的全部套路,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由于傳承方式的不同,出現了許多不同之處。從比較中可以看到:進校園前小紅門地秧歌的傳承空間是紅寺村,傳承方式是自學、口傳心授,傳承主體是紅寺村村民,表現方式是走會、走局,表演空間是妙峰山、東岳廟,傳承困境是人員不齊,后繼無人。進校園后小紅門地秧歌的傳承空間是小紅門中心小學,傳承主體是小學四、五年級的學生(16人),傳承方式是“老師”的教授,表現方式是以“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或民俗教育展示”的形式,表演空間是本校、適合學生參加的政府組織的活動,傳承困境是雖后繼有人,但缺少漁翁、樵夫、文扇、武扇等即興表演技藝和相應的文化認同。

3 結束語

從對小紅門地秧歌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前后,其傳承實踐的比較中可以看到,一方面“進校園”傳承給非遺項目提供了一個新的空間,使更多的人了解、感受、體驗到非遺,非遺項目正在以多種形式延續、發展、重構; 另一方面,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活在當下人們生活中的文化,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更要注重確保創造、延續和傳承這種遺產的社區、群體,或個人的參與,并在其中發揮主要的作用,使他們成為非遺保護之后的受益者,這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才能可持續地、有效地開展下去。

[1]李家瑞.北平風俗類征[M].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456-457.

The Inheritance Practice of ‘Xiaohongmen Diyangge’ Both Before and After Rigistration 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U Yang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Cultural Center, Beijing 100010, China)

This paper,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 concentrates on the inheritance practice of'Xiaohongmen diyangge' as a 'village cultural' phenomenon, which both before and after becoming a national-leve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addition, this article also concerned about the problem and evaluation on the inheritance practice of that.

Xiaohongmen diyangge;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inherit practice

G122

A

杜洋(1979-),女,館員,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E-mail:1506255593@qq.com

猜你喜歡
玩意兒秧歌進校園
“秧歌”的戲劇化與“劇種”定型
金湖秧歌的傳承和發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昌黎地秧歌
舞龍舞獅進校園
烏蘭牧騎進校園
優秀劇目進校園
科技是個什么玩意兒
對聯文化進校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