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國時期吉林地區社會教育研究

2017-01-30 04:23
山西青年 2017年12期
關鍵詞:教育館民國吉林

潘 晶

長春師范大學,吉林 長春 130031

?

民國時期吉林地區社會教育研究

潘 晶

長春師范大學,吉林 長春 130031

我國一直非常重視教育事業,特別是民國時期,國家對教育事業的扶持力度加大,幾乎可以到達民國教育最鼎盛時期。從1912年中國民國的成立,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民國的教育事業可謂是經歷了從萌芽、鼎盛到衰落的波浪線時期。而吉林地區的社會教育也隨之發展和衰敗,本文閱讀了大量文獻,對我省在民國時期的社會教育進行研究,分析吉林地區社會教育的作用與影響。

民國;吉林;社會教育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同年2月清朝宣統皇帝宣布退位,統治全中國長達200余年的清政府正式滅亡,中華民國正式走向歷史舞臺。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一項可以改變個人和國家命運的事情被推向了風潮——社會教育事業。何為社會教育,通俗來說就是通過學校的教育之外的一些媒介,如課后的補習、自學教育、家庭環境教育等手段,來對想要補充知識的人進行的教育。當時在清王朝末期腐朽的統治背景下,教育事業一直備受壓制,很多人希望通過教育來改變個人或民族的命運,特別是一些愛國青年,渴望改變國家備受欺凌的命運,挑起教育的大旗,改變腐朽的清王朝。在中華民國成立之初,被壓制的社會教育地位得到了空前提升,其重視程度可謂全民呼吁普及。介于社會教育有其特殊性,主要是針對一些已經過了教育萌芽階段,有的甚至走向工作崗位的中青年人士制定的特殊教育方法,這些人普遍因為家境等問題錯過了學習的黃金時間,有的甚至根本沒有接受過教育,而中華民國的成立,他們的社會觀念也隨之改變,加上一些愛國知識分子的呼吁,這部分人愿意通過社會教育來補充知識,愿意接受社會教育。

在這一時期,吉林地區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很多愛國人士也主張通過社會教育來提高國民整體素質,此時的吉林地區,各種愛國人士通過不同形式來宣傳社會教育的意義,涌現出很多教育團體與協會,吉林政府也出臺一些政策鼓勵群眾通過社會教育來提高自身水平,這樣在政府政策支持下、知識分子的鼓勵宣傳下、群眾高漲的熱情下,吉林地區的社會教育得到了迅猛發展。

一、吉林地區社會教育內容

吉林地區位于我國東北部,北接黑龍江省,南接遼寧省,西鄰內蒙古自治區,東與俄羅斯接壤,引起特殊的地理位置限制,在清代末年吉林地區的教育不受重視,人民素質得不到提到,百姓怨聲載道。中華民國的成立,很大程度上激起了吉林人接受教育、充實自己、改變命運、報效國家的興趣,吉林政府同時也推出一系列政策鼓勵百姓進行社會教育。

(一)推廣識字,掃除文盲

因為地理位置等原因,吉林人的接受教育情況普遍低于其他地區,教育得不到普及,綜合素質也就得不到提高。有學者對當時吉林人接受教育情況進行過深入調查,調查表明吉林有接近80%的人不識字或不能滿足日常識字需求,所以在民國初期吉林地方就開始主張辦理民眾教育學校,主要是通過學?;蛘n后家教形式的識字教學班,到了1927年以后,這種形式的社會教育活動已經很普遍了。此外,還有一些知識分子,自發印刷教材,作為發放給民眾的識字工具,自此,社會教育活動在吉林地區風靡一時。

(二)改良戲劇二人轉,繁榮藝術

二人轉是吉林地區群眾喜愛的民族傳統藝術,民國成立后,百姓生活水平得到一定提高,喜歡不同的文化藝術娛樂形式,很多失學兒童通過學習二人轉獲得本領以此養家糊口,為此政府為宣傳社會教育,把二人轉的學習也納入其中,為此傳統二人轉文化受到推崇。人們通過二人轉學習、二人轉表演,來傳達本地文化、宣傳吉林人文,為此在民國時期,以二人轉文化為依托的社會教育活動也得到廣泛宣傳。

(三)征集社會圖書,保存珍貴文獻

清代末年,百姓流離失所,很多人吃不飽穿不暖,更不要提看書,到了民國早期,為了改變民眾無書可看的形勢,吉林省省府開始投資成立圖書館,最大的為吉林省省立圖書館,后期有學者稱之為吉林地區最早的社會教育場所,省立圖書館廣泛征集社會教育所用的圖書,充實圖書館書籍。到了民國中期,省立圖書館分設圖書閱覽室,以供教師、知識分子和普通民眾閱讀。

二、吉林社會教育事業發展的各個階段

如同任何形式的教育一樣,社會教育同樣會經歷萌芽、鼎盛、衰退階段。

(一)萌芽階段:從中華民國的成立之初,吉林地區的人民就迫切希望改變原有的生活狀態,急需補充知識來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質,吉林新政府的成立也意識到民眾渴望改變的意愿,萌生了廣泛宣傳社會教育的想法,但由于民國成立之初,這一想法僅處在發展的萌芽階段。1926年,吉林政府初步成立省立圖書館,但由于條件有限,當時的省立圖書館僅有部分社會教育讀物供閱讀,很多圖書不完善,并且經濟正處于整頓時期,并沒有形成廣泛宣傳模式,為此,我們說在這一時期,吉林地區的社會教育僅僅是處于萌芽狀態下。

(二)鼎盛階段:1931年吉林省教育廳內部改組,廳內分設4科,第四科為社會教育科,這也意味著吉林地區的社會教育普及進入了鼎盛時期,在這一時期,吉林省教育廳第四科室幾乎掌握了全省開展社會教育的權利,省政府為宣傳社會教育,在社會教育科設置了民眾學校辦公室,開始廣泛開辦民眾學校,至此,吉林地區社會教育進入空前鼎盛時期,吉林省陸續開展了省立大荔民眾教育館、省立米脂民眾教育館、洋縣民眾教育館、省立寶雞民眾教育館和安康民眾教育館等社會教育試點,民眾學習熱情空前高漲。

(三)衰退階段;民國后期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由于吉林地區處于解放狀態,八年抗戰消耗的吉林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抗戰實行對東北地區的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對吉林省地區的社會教育普及也造成了極其不良的影響,軍事包圍區根本無暇顧及社會教育,經費都充當到戰爭中,吉林地區的社會教育停滯不前,也由此進入了衰退階段。

三、吉林地區社會教育特點

吉林地區的社會教育,具有發展群體廣泛、傳播內容靈活、方法形式多樣等國內社會教育都普遍存在的特點之外,還具有一些獨有的特點。

(一)吉林社會教育在抗戰初期兩種不同性質的教育模式齊頭并進,此后兩者的發展形成鮮明的對比和反差。1936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勝利到達吉林,由此開始了東三省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和鞏固,開始了新民主主義政治、經濟、文化事業的建設。1937年9月,東北三省地區政府成立,新民主主義教育文化事業在邊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之下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社會教育事業蓬勃興起。邊區社會教育理念先進、教育方式多樣、教育手段靈活,其社會教育主要形式有民眾教育館、冬學、夜校、識字班等,而以識字組最普遍最靈便。社會教育成果也是很顯著的。這種新民主主義性質的社會教育新方式與吉林國統區的社會教育在性質、目標都有著根本的不同,兩者在抗戰時期都獲得了較大的發展,而當吉林國統區社會教育在1941年呈現衰落趨勢時,邊區的社會教育繼續走向輝煌,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和強烈的反差。

(二)民國時期的吉林社會教育具有比其他省份更加濃厚的黨化教育色彩。1931年國民政府頒布《三民主義教育實施原則》,明確提出了社會教育的目標:“1.提高民眾知識,使其具備現代都市及鄉村生活之常識。2.增進民眾職業技能,以改善家庭經濟并增加社會生產力。3.訓練民眾熟悉四權,實行自治,并陶鑄其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之國民道德,以養成三民主義下的公民。4.注重國民體育及公共娛樂以養成其健全的身心。5.積極培養社會教育后備干部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在宣傳社會教育活動時,吉林地區特別注重對人才的培養。培養社教干部人才,以發展社教事業,完成心理建設,復興民族。

四、結束語

吉林地區在民國時期對社會教育的重視程度對我國社會教育普及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也讓吉林省的經濟在那一時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但由于因素制約導致吉林地區社會教育未得到全面普及與提升,可謂曇花一現,為此有學者在談及東三省地區的社會教育不禁感嘆:“雖然政府有力支持民眾有興趣普及,但是在社會背景和經濟環境等因素的制約下,想要發揮巨大作用是不可能的”。但隨著東北三省地區的社會教育迅速發展和繁榮,這種新民主義性質的社會教育新模式則占據著主導地位,成為吉林社會教育事業中燦爛耀眼的新亮點。

[1]王雷.中國近代社會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吉林省檔案館:全宗號3859,目錄號27,案卷號4:教育法令選輯1943年.

[3]吉林省檔案館:全宗號3972,目錄號27,案卷號104:吉林民眾教委會會務概況.

[4]楊蔭溥.民國財政史[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5.

[5]房成祥.東北三省地區革命史[M].長春:吉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

[6][美]吉爾伯特·羅茲曼.中國的現代化[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

潘晶(1986-),吉林長春人,長春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近代史。

G

A

1006-0049-(2017)12-0087-02

猜你喜歡
教育館民國吉林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科普教育館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卷
拓展教育外延,打造特色文化,培育行業精神的職業新人
吉林卷
教育館藏品的收藏與管理
他們為何都愛民國?
民國人愛刷朋友圈
吉林出版集團
民國書家與民國書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