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在生物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2017-02-04 12:15王文軍
學周刊·下旬刊 2017年2期
關鍵詞:科學史科學探究生物教學

王文軍

摘 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是新時期學科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生物學科是自然科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好生物課堂來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是生物教學的重要任務。所以,生物教師要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重視生物學實驗教學,充分利用教材,注重聯系實際,結合教材中的科學史等,逐步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關鍵詞:生物教學;科學素養;課堂教學;科學探究;科學史;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6-011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6.074

科學素養是以人的先天稟賦為基礎,在后天環境和教育影響下發展并形成的。它包括思想素養、科學文化素養、身體素養和勞動技能素養。中學生物學是向學生傳播豐富的生命科學知識、培養其辯證唯物主義的一門基礎課程,在生物學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科學素質教育有得天獨厚的客觀條件。在此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當然是提高科學素養的關鍵。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注重聯系實際,為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打下堅實基礎

學科知識是提升學科能力和素養的基礎和必要條件,生物學科也不例外,因此,要想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就一定要重視基礎知識教學,同時注意學科知識和學生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在深化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的基礎上,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例如,在教學“生命的物質基礎”一課時,引出機體的有機化合物脂肪,使學生掌握脂肪的特性及生理功能,和日常生活中的高血糖、脂肪肝以及不健康的減肥相聯系,使學生明確脂肪含量的平衡對于健康的重要性。進而聯系到我們日常生活的飲食習慣,這樣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也認識到到了怎樣的飲食習慣是科學的、合理的、健康的,對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是大有幫助的。

二、利用教材中的科學史教學使學生感悟科學精神,提高科學素養

生物學本身就是在近代自然科學興起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這在生物科學發展史上有著明確的闡述,我們要利用好這部分知識,使學生感悟科學精神,進而提高自己的科學素養。

1.生物科學的發展證明世界是能夠逐漸被認知的,特別是自然界萬物的發展有其內在的規律性,只要我們本著科學、嚴謹的態度和系統的研究一定能夠發現并且利用自然。

2.因為各種條件的制約,目前的科學水平不可能為萬事萬物提供一個科學的答案,特別是有些問題是受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因素所影響,科學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不可能起決定性的作用。

例如,在“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一節的教學中,我們教師講解具體的知識過程中,就可以給學生簡單地介紹對于生物膜研究和探索的歷程。從1895年歐文頓研究植物細胞膜通透性實驗開始,到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動鑲嵌模型,近80年的時間里有多位科學家做了很多復雜的探索工作。研究過程中,假說被一次又一次提出又一再修正,最終流動鑲嵌模型得到普遍認可。教師在講解完生物膜的探究歷程后提出問題: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是否已完美無缺?引發學生思考,最后教師總結:“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永無止境,隨著實驗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改進,對膜的認識將更加細致入微,流動鑲嵌模型將不斷完善和發展?!保ㄕ故?003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有關材料)這一系列科學探究史的講解,讓學生了解科學發展的一般規律,從而對自身科學素養的提高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同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教材對于某項科學研究的發展歷程,把一些生物學家勤于鉆研、刻苦付出的事跡引入進來,化抽象為具體進而增強學生的思想認知,使學生認識到任何成績的取得都需要實實在在的付出,需要嚴謹和科學的精神作為保證。在現行的高中教材中,很多知識都可以作為這方面教育的素材,如達爾文進化論研究的艱辛歷程、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微生物的發現與研究等,總之,教學中引入生物科學史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展示知識發現的過程,幫助學生深刻理解知識;展現科學精神,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三、利用生物學實驗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在良好科學素養的形成過程中,還要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科學實踐能力。實驗教學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中之重。生物學本身就是一門實驗學科,各種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主要是通過觀察、實驗來獲得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盡可能多地安排教材中的實驗,使學生主動獲得新知識。在實驗教學中教師應做到:

1.更新觀念,端正態度,提高認識,做學生的表率。作為生物學科的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性,能讓學生實驗操作的內容盡量給學生提供條件,這樣才能夠深化學生對于知識和科學實驗的認識。對于在實施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比如實驗條件的限制,學生能力和興趣的問題,教師要提前有所預想,用自己對實驗課的重視去感染學生。

2.注重探究方法,提高實驗探究的有效性,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實驗探究法的一般模式是:誘導準備——實驗探索——歸納研究——遷移深化。 例如,在“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的實驗中,盡可能讓學生選取不同植物的葉片進行實驗。這樣既可使學生養成勤于思考、勤于猜測、大膽探索的習慣,又有助于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實驗和獨立進行操作的能力,從而培養了學生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

3.愿對實驗失敗的原因進行分析,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素養。受學校條件和學生能力的影響,生物實驗本身的高要求可能會導致學生實驗的失敗,所以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實驗分析,在不斷的分析總結中, 我們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勤于動手動腦,逐步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嚴謹求實的科學素養。

總之,科學素養的培養涉及方方面面,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這一捷徑,研究和改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實效。與此同時,教師更應該加強自身對教育學、心理學、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塑造出更高科學素養的學生。

參考文獻:

[1] 崔整建.淺談生物實驗教學中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J].焦作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2):85-86.

[2] 羅貫周.淺析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學生生物科學素養培養[J].教育,2015(6):176.endprint

猜你喜歡
科學史科學探究生物教學
科學史上十大革命性理論
——博弈論
人類科學史上的重大發明
化學教學中科學探究存在的幾個偏差
突圍與重構——小學科學課堂中師生交往的真效性實踐探究
從滲透人文素養的角度論新課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