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2017-02-04 12:15石彩霞
學周刊·下旬刊 2017年2期
關鍵詞:學習主體探究能力多樣化

石彩霞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中灌輸式的教學方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和學習能力出發,讓他們在求知欲的引導下進行分析和思考,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索活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究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主體;多樣化;探究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6-012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6.077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提高教學效率,需要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他們的探究能力,讓他們通過主動學習掌握教材中的內容,提高數學學習能力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他們進行及時指導,使他們能在積極思考的過程中促進思維的深入,發展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使他們掌握數學知識的本質,提高他們的數學綜合能力。

一、結合生活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中,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經常采用的方法是教師主抓理論知識的講解,學生通過題海戰術掌握所學知識。在枯燥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理解不深刻,不能靈活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隨著素質教育的進行,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還要培養他們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生活化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把學生熟悉的生活問題引入到課堂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重要作用,能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時,教師提出問題:測量學校乒乓球案的長和寬,并求乒乓球案的周長。在生活中的問題情境中,學生能結合所學內容快速地從生活問題中抽出有用的數學信息,建立數學模型,并利用所學的知識計算周長的公式求出乒乓球案的周長。在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了深刻的理解,激發了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使他們對數學學習充滿了興趣,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環節,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

二、設計直觀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

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學生在思考數學知識時主要以直觀思維為主。對于教材中抽象復雜的知識,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設計直觀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探究和思考,加深他們的理解,促進他們數學思維的深入發展。在情境教學中,學生的直觀思維符合他們的思維發展規律,能促進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情境教學中,教師要發揮對學生的指導作用,使學生能借助情境分析數學問題,掌握數學概念,并在運用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在創設直觀的情境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操場上進行直觀探究和學習。例如,在教學“位置和方向”時,讓學生在操場中進行東南西北方向的學習,加深他們對方位的認識和體驗。在教學“年、月、日”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創設直觀情境,讓學生通過觀看多媒體播放的圖片說出時間,在趣味的情境中學會年、月、日的表示方法。在直觀的教學情境中,給學生創設了自由、活躍的探究環節,能讓他們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促進他們數學思維和探究能力的發展。

三、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

在新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要把學生放到學習主體的位置上,激發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運用具備的數學能力進行深入分析。通過主動思考和分析,學生能掌握數學教材中的基本內容,在學習活動中獲得快樂的學習體驗,激發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在培養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時,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探究時間,使他們擺脫等待教師灌輸的惰性思維,通過積極思考發現教材中的問題,從多個方面進行探究和嘗試有效解決問題,使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得提高。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在激發學生學習主體意識的同時,教師要結合重點內容設計問題,用問題激發學生的思維活躍性,讓他們產生解決問題的欲望,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深入分析教材內容,在掌握所學知識的同時,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在問題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用問題作為指導學生深入學習的方向和目標,還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學生提出問題后,教師要對他們的勇氣表示肯定,并對他們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使學生掌握提問的方法和技巧,提出值得思考的問題。在問題教學中,學生為了提出好的問題,能主動打破定勢思維的束縛,從多個角度對知識進行探索,找出數學知識的重難點進行提問,促進他們數學思維的發展。

四、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處于發展階段,他們在探究數學知識時,經常會遇到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要掌握這些知識,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使他們學會分析和探究數學知識,提高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向學生逐步滲透數學結合思想、歸納類比思想、方程思想等數學思想,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讓他們能運用數學思想方法分析數學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點,順利解決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組織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探究后,還要組織他們進行溝通交流,討論在學習中的收獲和感受。通過交流討論,學生接觸到了更多的學習方法和解題方法,拓寬他們的解題思路,有利于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通過學習和討論,教師還要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總結,分析在課堂學習中學到的方法,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使自主學習在有效的方法指導下高效進行,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不斷提高。

總之,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進行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的創新,使學生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中產生求知欲,激發他們探究的熱情,發揮他們的學習主體作用。在學生進行積極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指導,使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深入探究數學知識的本質,提高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不斷提高數學探究能力,促進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李晶華. 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8(7):226.

[2] 烏仁才其格.淺談在小學數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能力 [J].科教文匯(中旬),2009(7): 149.endprint

猜你喜歡
學習主體探究能力多樣化
淺談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個性化、多樣化
物理復習課堂中復習內容的設計*
美國化學課堂多樣化學習評價方式帶來的新思路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數學問題解答方法多樣化探討
以學生為本的醫學免疫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