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安市農產品加工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

2017-02-07 19:09卜慶珍
農民致富之友 2016年22期
關鍵詞:現狀對策

卜慶珍

[摘 要] 分析永安市農產品加工業的基礎現狀,并根據自身的資源優勢和存在問題,提出發展思路及對策。

[關鍵詞] 農產品加工業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 F30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11-0019-01

1 發展現狀

永安,別名“燕城”,是閩西北重要的區域經濟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永安現代農業已基本形成了“基地化、標準化、規?;?、品牌化、組織化和常態化”的科學格局,先后被評為國家農業標準示范縣、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國家級農產品加工示范基地等榮譽稱號,綜合經濟實力連續21年居全省“十強縣(市)”之列。

我市農產品中,“永安萵苣”、“永安雞爪椒”、“永安黃椒”、“安砂淮山”等7種產品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認證,現有有機食品企業1家6個產品,綠色食品企業5家5個產品、無公害農產品企業28家46個產品。天寶巖”牌茶葉、“永安萵苣”牌萵苣、“川溪牌”臍橙、華融禽業“櫻桃谷鴨”等獲福建省名牌產品稱號,“永安貢雞”商標獲福建省著名商標稱號。

目前具備一定規模和市場競爭能力的農產品加工型龍頭企業29家,按生產內容分為5大類。

1.1 畜禽加工企業:如福建省華融禽業有限公司、永安市昌民禽業有限公司等。其中福建省華融禽業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農戶”方式經營,走“產供銷一條龍,牧工商一體化”之路,榮獲 “國家級扶貧龍頭企業”、“國家級星火計劃項目單位”、“福建省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和“福建省著名商標”等榮譽稱號,活鴨、鴨肉2個產品通過無公害農產品認證。銷售收入2.1億元,基地規模1658畝,安排就業651人,帶動農戶3620戶。

1.2 農副食品加工業企業:如福建天清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產品為“天清牌”臺灣烤腸、熱狗、玉米火鍋腸、貢丸、牛肉丸和培根等幾十個品種,新建一座年產3000噸農副產品深加工冷凍食品生產車間,并配備相應冷藏車輛及裝卸設備,年銷售收入3.2億元。獲得“福建省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 、“福建省著名商標” 和“全國主食加工業示范企業”等榮譽稱號。

1.3 筍、菌類加工企業:如永安市鑫龍食品有限公司、永安市原培真食用菌有限公司等。永安市鑫龍食品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18萬元,主要經營果蔬、筍系列、腐竹、及豆類罐頭等原材料的生產(加工),年營業額達8000萬元,實現利稅500多萬元,獲得福建省著名商標。

1.4 飼料加工企業:如福建華龍集團永安黎明飼料有限公司。獲得“福建省著名商標”,年銷售收入達5億元。

1.5 酒、油、精制茶加工企業:如福建天寶巖茶業發展有限公司, “天寶巖”牌茶葉獲福建省名牌產品稱號,其烏龍茶獲得綠色食品認證。

2 存在問題

2.1 農產品加工轉化能力低,產業規模小,結構不盡合理,分散經營,銷售面窄。多數企業加工技術設備落后,創新能力不強,粗加工比例高,深加工比例少,產品的質量和檔次不高,給企業帶來一定風險。

2.2 產、加、銷聯系不緊密,分散生產與集中加工的矛盾突出。多數龍頭企業與基地之間僅僅停留在簡單的買賣關系上,訂單農業還處于示范階段,沒有形成完善的產業化利益機制。

2.3 參與國際競爭準備信心不足,缺少高附加值的深加工產品,質量標準和相關認證工作滯后,未與國際接軌,出口交貨值低。

3 發展對策

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農產品加工業的作用更為突出。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地區農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必須置于整個農業產業發展的全局,并與之緊密連接。立足本地資源優勢,

3.1 三大關鍵環節

3.1.1 扶持龍頭。按照扶優扶強扶大的原則,重點扶持省級和市級龍頭企業。鼓勵具有比較優勢的龍頭企業以資本運營為紐帶,整合資源、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開展跨區域、跨行業、跨所有制并購,組建企業集團。引導支持龍頭企業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經營運作, 提升市場競爭力。大力發展和引導多種所有制經營主體參與農業龍頭企業建設,不斷提高民營經濟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中的比重。

3.1.2 做大領域。大力培育果蔬加工業,高山邊遠鄉鎮訂單農業;鞏固發展茶葉加工業,培植高山云霧茶園;扶持發展食用菌加工業,開發膳食、纖維食品;加快提升肉、禽、蛋加工業;發展壯大飼料加工業;進一步發展筍精制品加工業。

3.1.3 活化機制。突出產業化經營鏈條中企業、基地、市場、服務的有機聯結,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鼓勵龍頭企業通過合同訂單、保護價收購、利潤返還、吸收基地農戶參股等形式,與農戶建立穩固的利益聯結機制。

3.2 四大保障體系

3.2.1 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切實加強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和質量檢測體系建設,搞好配套服務,大力推廣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提高農產品生產的標準化水平,加強加工環節管理,建立健全可追溯制度,在重點企業全面推行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制度。

3.2.2優勢產業體系。根據高山、邊遠鄉鎮的氣候環境特點,做好區域規劃發展特色農業、訂單農業,突出抓好:特種畜牧水產養殖、反季節蔬菜及魔芋和高山云霧無污染茶葉種植,并正行CAP規范和爭取ISO環境保護系列認證。

3.2.3科技創新體系。要鼓勵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與科研院校合作,開發農產品精深加工工藝、技術和裝備,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利用地理優勢加強與閩臺的對接、交流,同時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的農產品加工技術,以優質占領市場,憑質量取得經濟效益。

3.2.4 金融支持體系。拓寬對農副產品加工企業貸款渠道,建立和完善農業企業融資擔保體系,加強企業與銀行部門的溝通與合作。設立財政專項資金,扶持重點項目和產業。擴大農業開放和招商引資,鼓勵工商資本、民間資本和外資進入農業領域,“借雞生蛋”,加快自身發展。

猜你喜歡
現狀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關于職工隊伍穩定的認識和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高中文言文實詞教學研究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