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種天然抗氧化劑對維生素D2穩定性的保護作用

2017-02-15 20:59胡代花??張嘉昕??韓豪??王永吉
江蘇農業科學 2016年8期
關鍵詞:茶多酚穩定性

胡代花??+張嘉昕??+韓豪??王永吉

摘要:應用超高效液相色譜,分別測定白藜蘆醇、茶多酚及大豆異黃酮與維生素D2在1 ∶[KG-3]1、1 ∶[KG-3]10、10 ∶[KG-3]1這3種質量比例混合下,放置10、26、36 d后樣品中維生素D2穩定性變化。結果表明,以1 ∶[KG-3]1、1 ∶[KG-3]10、10 ∶[KG-3]1質量比例添加的3種天然抗氧化劑均對維生素D2穩定性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且隨著放置時間的延長,對維生素D2的穩定性保護作用愈明顯。其中以 1 ∶[KG-3]10 質量比例添加對維生素D2的穩定性保護作用最佳,添加3種天然抗氧化劑36 d后維生素D2的存留率均在84%以上,與空白對照相比增加72.12%、68.08%、75.32%。茶多酚、大豆異黃酮及白藜蘆醇3種天然抗氧化劑均對維生素D2具有較好的穩定性保護作用,其中以1 ∶[KG-3]10質量比例混合時效果較佳。

關鍵詞:維生素D2;穩定性;茶多酚;大白藜蘆醇;豆異黃酮;天然抗氧化劑

中圖分類號: R927.11文獻標志碼:

文章編號:1002-1302(2016)08-0363-03

〖FQ(78。26,ZX,DY-W〗〖CDF13〗〖HT6SS〗[HJ1.3mm]

稿日期:2015-12-31

基金項目: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編號:2014JQ2083);陜西省2011陜南秦巴山區生物資源綜合開發協同創新中心項目[編號:QBXT-Z(P)-15-15];陜西省漢中市科技局項目(編號:維生素D2,別稱鈣化醇或麥角骨化醇,是維生素D家族的重要一員,能調節鈣磷的代謝,促進骨骼的健康,在臨床上用于預防和治療佝僂病、骨質軟化及甲狀旁腺功能低下等疾病[1-3]。由于維生素D2 性質不穩定,遇光、熱、氧等易降解而失效[4-6],導致體內生物利用度降低,難以保證常規制劑質量穩定性,從而限制了它在藥品、食品、保健食品等領域的廣泛應用。目前常用β-環糊精包被或微囊化技術提高維生素D2及其制劑產品的穩定性[7-9]。

茶多酚、大豆異黃酮及白藜蘆醇是源于我國優勢資源的3種天然抗氧化劑,具有較好的抗氧化性,并顯示良好的抗衰老、抗腫瘤等生物活性,在藥品、保健食品、化妝品等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10-16];另一方面,超高效液相色譜作為一種高效分析技術,其高分辨度、高分析效率、低溶劑消耗在色譜分析中具有顯著優勢,并在食品質量安全等分析檢測中廣泛應用[17-21]。筆者所在的課題組前期建立了乙醇直接提取、超高效液相色譜分離的方法測定維生素D,方法簡便、快捷、靈敏,準確度高,分析總周期大大縮短,適合批量化分析檢測,并用建立的方法對幾種市售維生素D保健食品和藥品進行了測定,取得較滿意的結果。

為考察茶多酚、大豆異黃酮及白藜蘆醇3種天然抗氧化劑對維生素D2穩定性的影響,本研究應用超高效液相色譜法分別測定白藜蘆醇、茶多酚及大豆異黃酮與維生素D2在 1 ∶[KG-3]1、10 ∶[KG-3]1、1 ∶[KG-3]10這3種質量比例混合下,在4 ℃冷藏干燥條件下放置10、26、36 d后混合樣品中維生素D2的穩定性變化,分析白藜蘆醇、茶多酚及大豆異黃酮對維生素D2穩定性保護作用,最終旨在尋找天然維生素D2抗氧化穩定劑,為維生素D2相關產品及制劑的開發提供理論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儀器

超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Waters ACQUITY-UPLC-TQD);Sartorius萬分之一電子天平(BSA224S-CW);低速離心機(Eppendorf 5810 R);超聲波清洗儀(KQ-500E);240 mm玻璃干燥器;電熱恒溫水浴鍋(HWSY21-K);冰箱(海爾BCD-278TAJ)。

1.2試劑

維生素D2(分析純,上海晶純有限公司),維生素D2標準品(SUPELCO,100 mg),無水乙醇為分析純,白藜蘆醇(98%,[JP3]陜西森弗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茶多酚(98%,陜西森弗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大豆異黃酮(98%,陜西森弗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變色硅膠(2.0~5.6 mm,山東青島裕寶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維生素D2標準儲備液 (100 μg/mL ):準確稱取 0.010 0 g 維生素D2于 100 mL容量瓶中,用乙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維生素D2標準使用液:準確吸取維生素D2標準儲備液 10 mL于 100 mL容量瓶中,用乙醇定容至刻度,該溶液濃度為10.0 μg/mL。

1.3樣品處理

將維生素D2與白藜蘆醇、茶多酚、大豆異黃酮3種抗氧化劑分別按照質量比1 ∶[KG-3]10、1 ∶[KG-3]1、10 ∶[KG-3]1各稱取9份,置于 5 mL 塑料離心管中(樣品稱取質量見表1),加入2 mL無水乙醇,40 ℃ 超聲30 min,置于恒溫水浴鍋中60 ℃揮干溶劑,所得樣品在冰箱4 ℃下置于24 mm干燥器中干燥保存(干燥器中加入變色硅膠)。分別于10、26、36 d后取出各處理3個重復樣品,在5 mL離心管中加入2 mL乙醇,40 ℃超聲 30 min,離心10 min(3 500 r/min),殘渣繼續加入2 mL乙醇,40 ℃超聲30 min,離心10 min(3 500 r/min)。合并上清液,離心10 min(3 500 r/min)。依次將1 ∶[KG-3]10樣品溶液稀釋20倍,1 ∶[KG-3]1樣品溶液稀釋100倍,10 ∶[KG-3]1樣品溶液稀釋200倍,維生素D2空白對照溶液稀釋100倍后,吸取上清液過 0.45 μm 膜,濾液直接進色譜系統分析。整個過程避光操作。每個處理3次重復。

2結果與分析

2.1未添加天然抗氧化劑維生素D2穩定性

未添加天然抗氧化劑的維生素D2穩定性較差,經處理后在 4 ℃ 冷藏干燥保存條件下,造成維生素D2大量損失,10、26、36 d的存留率分別為88.21%、68.32%、50.00%,且在0.05水平差異顯著,其中維生素D2在保存26、36 d的損失率高達3168%、50%(表2至表4)。

2.2以1 ∶[KG-3]1質量比例添加3種天然抗氧化劑對維生素D2穩定性影響

以1 ∶[KG-3]1質量比例添加的3種天然抗氧化劑均對維生素D2穩定性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且隨著放置時間的延長,對維生素D2穩定性的保護作用愈明顯。保存10 d測定結果表明,添加3種天然抗氧化劑后維生素D2的存留率均在90%以上,且三者之間在5%水平無顯著差異,三者與空白對照也無顯著差異。保存26 d測定結果表明,添加3種天然抗氧化劑后維生素D2的存留率均在73%以上,且三者在5%水平無顯著差異,其中添加茶多酚后維生素D2的存留率與空白對照保存26 d的存留率差異顯著,而添加大豆異黃酮和白藜蘆醇后維生素D2的存留率與空白對照的存留率均無顯著差異。保存36 d測定結果表明,添加3種天然抗氧化劑后維生素D2的存留率均在72%以上,三者之間在5%水平無顯著差異,但是均與空白對照保存36 d的存留率差異顯著,其中添加茶多酚后 36 d 維生素D2存留率與空白對照相比增加了58%(表2)。

對于茶多酚而言,保存10 d和26 d的存留率無顯著差異,保存10 d和36 d的存留率差異顯著,保存26 d和36 d的存留率也無顯著差異;對于大豆異黃酮和白藜蘆醇而言,保存10 d和26、36 d的存留率差異顯著,保存26 d與36 d的存留率無顯著差異(表2)。

3結論

未添加天然抗氧化劑的維生素D2穩定性較差,經處理后在4 ℃冷藏干燥保存條件下,造成維生素D2大量損失,10、26、36 d的存留率分別為88.21%、68.32%、50.00%;以 1 ∶[KG-3]1、1 ∶[KG-3]10、10 ∶[KG-3]1質量比例添加的3種天然抗氧化劑均對維生素D2穩定性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且隨著放置時間的延長,其對維生素D2的穩定性保護作用愈明顯。其中以1 ∶[KG-3]10質量比例添加對維生素D2的穩定性保護作用最佳,添加3種天然抗氧化劑36 d后維生素D2的存留率均超過84%,與空白對照相比增加了72.72%、68.08%、75.32%。

參考文獻:

[1]Zhao G X,Earl S F,Li C Y. Associations of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25-hydroxy vitamin D and parathyroid hormone with surrogate markers of insulin resistance among US adults without physician-diagnosed diabetes:NHANES,2003—2006[J]. Diabetes Care,2010,33:344-347.

[2]Artaza J N,Norris K C. Vitamin D reduces the expression of collagen and key profibrotic factors by inducing an antifibrotic phenotype in mesenchymal multipotent cells[J].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2009,200:207-221.

[3]Kamend L,Tangpricha V. Vitamin D and molecular actions on the immune system:modulation of innate and autoimmunity[J].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2010,88:441-450.

[4]Ravinder K,Bhawana S,Sumit A. Vitamin D2 stability in milk during processing,packaging and storage[J].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4,56:421-426.

[5]Byrdwell W C,Exler J,Gebhardt S E,et al.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ultraviolet and dual parallel mass spectrometric detection for analysis of vitamin D in retail fortified orange juice[J]. 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2011,24:299-306.

[6]Ganesan B,Brothersen C,McMohan D J. Fortification of cheddar cheese with vitamin D does not alter cheese flavour perception[J].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2011,94:3708-3714.

[7]劉治林,王暉,賴家維,等. 維生素D2-β-環糊精包合物的制備研究[J]. 上海醫藥,2001,22(11):505-507.

[8]李強,譚天偉. 維生素D2 微囊的制備與研究[J]. 食品與發酵工業,2004,30(2):6-9.

[9][JP3]彭湘紅,張俐娜,黃進,等. β-環糊精包合維生素D2的穩定性及結構研究[J]. 武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45(4):423-426.[ZK)]

[10]趙寶路. 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J]. 科學通報,2002,47(16):1206-1210.

[11]張曉夢,倪艷,李先榮. 茶多酚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 藥物評價研究,2013,36(2):157-160.

[12]劉志勝,李里特,辰巳英三. 大豆異黃酮及其生理功能研究進展[J]. 食品工業科技,2000,20(1):78-80.

[13]邵劍鋼,段奇,李曉莉,等. 大豆異黃酮在軍用功能食品中的應用[J]. 食品研究與開發,2015,36(1):145-147.

[14]楊洋,韋小英,阮征. 國內外天然食品抗氧化劑的研究進展[J]. 食品科學,2002,23(10):137-140

[15]夏開元,戎衛華. 葡萄中的功效成份-白藜蘆醇、白藜蘆醇苷和原花青素[J]. 食品科學,2002,23(8):356-359.

猜你喜歡
茶多酚穩定性
一類k-Hessian方程解的存在性和漸近穩定性
SBR改性瀝青的穩定性評價
兩種分光光度法測定茶類產品中茶多酚含量的比較
腸道微生物與茶及茶多酚的相互作用在調節肥胖及并發癥中的作用
非線性中立型變延遲微分方程的長時間穩定性
半動力系統中閉集的穩定性和極限集映射的連續性
茶多酚的提取
模糊微分方程的一致穩定性
應用轉盤塔逆流萃取器從夏秋季次品茶中制備茶多酚
響應曲面法優化夏秋茶中茶多酚與茶氨酸的提取工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