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子的意義與德行

2017-02-21 17:14樓宇烈
道德與文明 2016年6期
關鍵詞:品德君子

樓宇烈

[摘要]君子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內容,主要涉及德行方面。君子的作用是引領風氣、引領社會、傳承文化。君子的德行可從多方面加以描述,如孝、誠敬,禮義廉恥等。君子之學是為己之學,要靠反求諸己,不斷學習,切實踐履,來培養君子人格。

[關鍵詞]君子 德行 品德

[中圖分類號]B82-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1539(2016)06-0005-04

君子的意義

君子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熬印币辉~很難界定,勉強相應于西方文化中的紳士Gen-tleman?,F有的研究表明,君子一詞出現在儒家之前,或者說在孔子之前,春秋之前。君子主要是指社會的掌權者、當權者,后世也有在這個意義上使用的,如“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君子”(《孟子·滕文公上》)。我們都希望社會的管理者是像樣的君子,這里面帶有一定的文化的素養或者一個道德的含義,因為中國歷代文化都強調統治者作為一個民族的表率,要引導社會,引導民眾,通過教育來化導民眾。君子既是一個統治者,同時在某種意義上講也是一個教育者?!抖Y記·學記》開篇就講“建國君營,教學為先”,就是說建立一個國家,君子來管理一個國家,要把教育放在第一位;通過教育來教化民性,改變社會的風俗;通過教育達到的最后目標是“化民成俗”,形成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雖然君子是一個在上位的統治者或者管理者,但這主要是指社會地位、身份的不同,相對于小人、野人來講的??鬃右院?,君子的概念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君子從社會地位的標志轉變為人格品格的標志??鬃又饕獜牡赖碌睦砟顏斫o“君子”做一個這樣的規定,這在以后整個中國文化中形成了主流。君子跟小人的差別主要是在道德上、品格上的差別,是學養、德行的分別,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

當然中國文化中也不是僅有“君子”這一個詞,與君子含義相近的,一個是“士”,所以我們有時候說“士君子”;再一個是圣人。士與君子,有同有不同。后來荀子給這三個概念做相當明晰的解釋,他說“好法而行,士也”(《荀子·修身第二》)。這個“法”既包括理也包括現在講的法律。遵循一定的規律辦事,側重于從現實的做人做事方面,來實現和遵守這個“法”。荀子接著講,“篤志而體,君子也”(《荀子·修身第二》)。篤志,是指實實在在去做,志向非常堅定,所講的君子特別強調君子的志向堅定,“體”就是實踐,身體力行。所以這個君子既有遠大的、堅定的志向,又能夠很實在地去實踐,也就相當于《中庸》里所謂“博學之,慎思之,審問之,明辨之,篤行之”,要實實在在地去做。而“齊明而不竭,圣人也”?!褒R明”就是對各種各樣的道理都非常清楚。對天地人之理都看得很清楚,而且沒有停止,不斷向上,不斷探索,去認識世界,認識人生,這就是圣人。荀子給“士”“君子”“圣人”做了相當清楚的定義,有三個層次,圣人是最高的。這里面實際上也貫穿了一個統一,士、君子、圣人都是遵循一個做人的根本道理,遵循社會應該遵守的一個理法去做的,而且要堅持不懈不斷地提升。君子和圣人的差別在于,圣人更理想化一些,所以孔子講自己算不上圣人,圣人只可能是少數,不可能人人都是圣人。當然,從道理來講人人都可以成為圣人,可是真正能夠成為圣人,真正能夠流傳千古的圣人,那絕對是少數,圣人更理想,更完美。君子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可以達到的道德楷模,所以君子更現實、更實際,我們達不到做圣人,但是可以做一個君子,所以這兩者也是有一些區別的。但總的來講,君子、圣人都是德行上的楷模,所以我們用“博雅”來形容君子最恰當,所謂“博”就是學識豐富,“雅”就是品行端正。要做個君子就要學識豐富,品行端正,“博雅”兩個字是君子所要具備的一個基本素養,君子也稱作“博雅君子”。

所以我們定義君子是很明確的,君子有社會身份差異的意涵,不過更重要的是在德行方面。君子的社會作用,首先是引領社會風氣?!熬又嘛L,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就是說君子的德行就像一陣風一樣,小人的品德就像草一樣,風往哪兒吹,草就往哪兒倒。君子起引領的作用,是社會正能量的體現,他能夠引領社會。要做個君子就不能趕時髦,趕時髦是會喪失某些氣節的。君子要成為一個社會的引領者。宋代的張載在《正蒙》里面也說,“君子于民,導始為德而禁其為非”,就是指君子引導民按照社會的德行前進。引領就必須以身作則,要身教,自己先做到?!吧斫虅儆谘越獭?,君子能夠以身作則地身教,所以說“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國”(《禮記·大學》)。君子不用出門就可以使國家的百姓受到教育,就因為他身體力行,作出榜樣,以自己的行為教育大家。君子“不賞而民勸,不怒而民威于鐵鉞”(《禮記·中庸》)。

君子的另一個作用是傳承文化。文化的傳承靠君子來延續,社會上如果沒有專治于文化傳承的人,那這個文化就會中斷。文化在不斷地前進,不斷地發展,不斷地變化,隨時代的變化,文化的內涵和形式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變化,但是文化的根本精神不能放棄,這要靠君子來傳承。我們要傳承傳統文化,并不是要大家拘泥于外在的各種各樣的形式,而是要把文化的靈魂和精神的東西傳承下來。禮儀的根本精神集中起來講主要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大報本也,大報本就是不要忘掉我們從哪兒來的、我們的生命從哪兒來的,記著我們的本。中國講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荀子·禮論》)。君就是國家象征;師,是師長、老師;治,是治理的治,治我自己,也就是讓我懂得怎么樣做個人。所以教育、教化非常重要,能夠讓人成為一個真正的人?!疤斓鼐H師”是我們生命的本源。儒家教育歸根結底是讓人通過教育恢復人性,改變獸性。孟子是復性,性善;荀子是化性,性惡,要改變。禮是大報本,原始返終,要追到最后的根源上去,這是禮的一個核心的東西,所以我們要知恩報恩。禮的第二個重要內容是敬,這體現在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尊敬,不僅要相互尊敬,自己也要尊敬自己,所以去掉敬,禮儀都是虛設的。所有的禮儀都體現了一個核心精神:相互尊敬。儀式可以變化很多,但這個內涵不能丟掉,丟掉了就會手足無措?!睹献印防镉袀€例子,弟子問孟子:我見了人都很恭敬,給他們鞠躬,但總覺得別人對我的鞠躬行禮沒什么特別的反應,這是怎么回事?孟子說,你問別人干什么,問問你自己,你是真正出于內心對他的尊重而給別人行禮的,還是作為一種形式給他敬個禮?這是有很大差別的,禮里面的敬是出于內心的,不是形式上的。當然,我們首先要從形式上開始,最根本的是不能丟掉禮,君子的一個責任就是傳承這種文化的根本精神。

君子還有引領社會的作用。引領在某種意義上就是營造一種氛圍,一種習俗。一個社會的良好習俗非常重要,三百多年前,歐洲的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在其《論法的精神》里面就講到,“當一個民族有良好風俗的時候,法律就是簡單的”。什么都要用法律來管理,社會是管不過來的,要靠大家道德的自覺,形成一個良好的社會習俗。要靠君子去營造這樣一個氛圍,大家都是坦蕩君子,都是謙謙君子,那這個社會就互相謙讓,互相尊敬,互相講誠信。社會不可能沒有不正之風,也不可能沒有負能量,整個社會永遠處在一個正負之間的平衡中,君子應當成為社會風氣的引領者。

君子的德行

作為一個君子要具備什么樣的品德?對君子要求很多,有一個字的要求,有兩個字的要求,有三個字的要求,有四個字的要求;等等。一個字的要求就是“孝”。百善孝為先,這跟中國文化是有密切關系的。西方文化把孝歸為對上帝的敬,因為所有的人都是上帝的子孫,都是上帝所生的。中國文化講天地生萬物,萬物包含人類,人類有人類的祖先,所以我們要孝我們的祖先,最直接的就是我們的父母。孝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和生命觀是有密切關系的,生命是父母所生,所以要報答父母,父母要養育教育子女,子女就要孝順敬重父母,這是相互的關系,是一種自然的關系,孝不是強制的、強迫的。魏晉時期,王弼對孝做了非常好的詮釋,他說:“自然親愛為孝”(《論語義疏》),父母子女之間就是自然親愛的關系,孝是一種自然親愛的倫理。相比于西方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更強調職責,強調盡倫盡職,教導人們通過禮樂教化明白自己的身份,然后按照自己的身份去盡自己的職責。過去我們都講孝首先要光宗耀祖,其實這是孝的最充分的體現,讓父母能夠在大眾面前露臉,被稱為“大孝”?!按笮⒆鹩H”(《大戴禮記》),讓父母得到社會的尊重,得到大家的認同?!捌浯尾蝗琛保ā洞蟠鞫Y記》),不能給祖先爭光爭彩,至少不能讓父母受到社會的羞辱?!捌湎履莛B”,能養父母是孝里面最低的要求。所以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孝體現在方方面面,尤其是通過喪禮來體現。中國很重視喪禮,守喪三年就為了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喪禮是“慎終”,非常慎重地對待死去的,祭禮是“追遠”,追逐我們遠去的祖先?!墩撜Z》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大家都不忘本,都記著祖先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教育之恩,社會有這樣的風氣,民風才能淳樸。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禮儀是可以千變萬化的,過去守喪三年,現在不需要,改為在家里設一個牌位;也不見得一定要天天祭祀,初一、十五去祭祀一下,也是可以的。但是現在這種社會氛圍越來越淡薄了,沒有了,所以我們要重新認識孝的社會意義。

兩個字的品德是:誠敬。南宋的朱熹曾經講過,為人行事,誠敬二字,做人做事把握這兩個字就可以了。誠者勿自欺,勿妄為,不要自己去欺騙自己,不要妄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敬是不怠慢,不放蕩,我們要敬畏別人,也要敬畏自己,同時也要敬畏所從事的各種各樣的事業。事業也需要我們敬畏,不能怠慢,更不能放蕩。一個人如果能夠根據這兩個字去做,一生這樣做,就是“君子人與?君子人也”(《論語·泰伯》)。有人問孔子,人做到這樣,是君子嗎?孔子答日,當然是君子!勿自欺,不妄為,不怠慢,不放蕩,這個人就具有了君子的品德了。

三個字是智、仁、勇。智、仁、勇三個字的含義,我們現在理解的比較膚淺,一般以為智是有智慧,仁是愛人,勇是勇敢、勇氣,其實不然?!吨杏埂穼@三個字做了非常深刻的詮釋:“好學近乎知”(《禮記·中庸》),作為一個君子就要好學,不斷地學,學無止境,不斷上進,只有學習才能不斷上進。仁,也不是我們一般理解的“愛人”?!傲π薪跞省保ā抖Y記·中庸》),要去做,踏踏實實地去做才是“仁”。至于勇,知恥而后勇,懂得羞恥的人才能勇,真正有勇氣的人是能夠發現自己錯誤就去改正的。具備智、仁、勇三達德的人才能成為君子。

四個字是禮、義、廉、恥。一個君子最基本的應該是守禮,敬人。守禮,就是做自己身份該做的事,每個人在社會中都有一個身份,這個身份不是指地位,更重要的是人在社會家庭中間的身份。儒家講的“五倫”是禮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父子、夫婦、長幼、朋友,這都是自然的關系,無法逃避。守禮就是按照身份做該做的事情,就是盡倫盡責。君臣是從社會關系來講的,一個正常運作的社會,人與人之間是要有分工的,需要有不同的地位角色,否則就會成為無政府主義狀態。在中國文化中,君臣之間的關系不是父子、夫婦、長幼這樣的自然關系,也要盡量想辦法把它變成這種自然關系,所以君臣關系常?;鉃榫?、臣子,官員也讓他化解為父母官、子民,要按父母子女關系處理這種關系。義,就是該怎么做,不該怎么做,這是人特有的。人要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一不小心,一念之差就會變為禽獸,甚至禽獸都不如,所以孟子老講,人與禽獸的差別幾希,一點點,有時候就是在一念之差中間,所以人要懂得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要掌握這樣一個方向?!傲x者,宜也”(《禮記·中庸》);“義者,人路也”(《孟子·告子上》),人應該走人的路,不要去走禽獸的路。廉,正直、清廉,做人就應該正直才能起表率作用,一個正直的人才能夠誠信?!熬犹故幨?,小人常戚戚”(《論語·述而》)。所以君子做什么事情都是可以讓大家知道的,可以讓大家看到的,正因為他有一個這樣正直的心,所以他才能做到這一點。第四個是恥,羞恥。做人要懂得羞恥。我們通過禮的教育,道德的教育,目的就是要讓人們有一種羞恥心,使他的行為能夠非常方正?!墩撜Z》講“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論語·為政》),也就是用政治、政教的方法告訴大家,一定要守住一個底線,要走正路。用法律去規范大家走正路,所達到的結果是“民免而無恥”?!盁o恥”,就是沒有羞恥心,不足以讓人感覺到這樣做是不對的。而“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通過道德教育的辦法,啟發人的道德自覺性,然后用禮來規范。有羞恥心的人,行為一定是格的,就是方方正正的。所以四個字就是禮、義、廉、恥。

君子的養成

君子品德怎么養成?環境非常重要,但環境的影響又不是絕對的,不是決定因素,因為決定因素還在人自己身上。中國文化始終是反求諸己的,歷來是為己之學,“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所謂“為己之學”也可以說是“君子之學”。荀子明確講過,“君子之學,美其身也”(《荀子·勸學》)。君子學習是使自己成為更加完美的人,君子的學問是“人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荀子·勸學》)的。從耳朵聽進去,留在心里,落實到行動中去,使得自己變得更加完美?!靶∪酥畬W”或者“今之學者”是為人的,“為人之學也,以為禽犢”(《荀子·勸學》),把學到的東西看作飛禽走獸。禽犢就是人所擁有的財富,這些東西也可以說是做表面文章的,顯示給別人看的,所以“為人之學”,就是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四寸而已,根本不落到心里面去,更不落到行動上去。中國文化始終強調為己之學,強調成為一個君子主要靠自己,要反求諸己。通過自我的不斷提升,不埋怨環境,不隨波逐流,能夠“篤志而體”,有堅定的志向,而又去身體力行,這才是君子。另外還要尋求名師良友,荀子講最直接的就是向身邊的君子學習。古代人注重擇鄰、擇友,就是要尋求好的環境、好的朋友。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放開眼界,向天地萬物學習。中國文化中用很多東西來比喻君子,反過來講君子要向這些物去學習,比如水、玉、蓮花等。周敦頤《愛蓮說》講蓮是花中君子,是因為它具有“中通外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格,可以遠遠地去欣賞它,不能近處欺負它?!墩撜Z》里有君子不器、君子不黨、君子不同,這與從萬物中學習是有直接關系的。還有“歲寒三友”“四君子花”,它們都有很多值得我們欣賞學習的品德。君子并非高不可攀,只要我們能夠謙虛謹慎,向天地萬物學習,向良師益友去學習,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君子。

君子具體的品德實在太多了,先秦文獻提到“君子”的不下兩千處,把重復的、意義不是很大的去掉,至少也有一千五百個詞是可以用的。我們不須多講,努力做到以上所講的“一二三四”就可以了,也就是:孝,誠、敬,智、仁、勇,禮、義、廉、恥。如果一個人能取一言而終身奉行,堅定不移,篤志而體,就是君子。真正做到君子不在于多,而在于實實在在地終身奉行。

責任編輯:李卓

猜你喜歡
品德君子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effect of Liujunzi decoction (六君子湯) on advanced-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patients after first-line chemotherapy
君子之風
玉、水、蘭:君子的三種譬喻
抓細微之處 促品德養成
君子無所爭
品德微視頻評價的思考
品德
風搖青玉枝,依依似君子
論茶的君子品德
少年兒童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著成中值得關注的48個生活細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