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中國夢”引領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

2017-02-21 17:23陳進華
道德與文明 2016年6期
關鍵詞:理想信念教育中國夢大學生

陳進華

[摘要]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既是一個人格養成問題,也是一個大學的使命和責任問題。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價值指向及其實踐路徑,將成為衡量一個大學先進與否的重要標志。以“中國夢”引領當代中國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既彰顯了大學教育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使命擔當,也明晰了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中國元素和價值宗旨。

[關鍵詞]理想信念教育 中國夢 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D6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1539(2016)06-0041-04

理想信念是人們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是一個人世界觀和政治立場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它能激發人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鼓舞斗志、振奮精神。大學生肩負著祖國與民族的希望,是社會前進發展的重要力量,其理想信念狀況直接關系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當前,大學生理想信念總體狀況是積極健康的,但也存在著信仰迷茫、理想缺失、不能正確處理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之間的關系等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夢”的系列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中國夢”和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內在統一性,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指明了方向。以“中國夢”引領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既彰顯了大學教育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使命擔當,也明晰了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中國元素和價值宗旨。

一、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現狀

當前,大學生理想信念的主流是積極健康的。他們擁護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熱愛祖國、熱愛人民,認識到自身的命運與國家的發展密不可分,對“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充滿信心。在追求個人理想的過程中,他們表現積極,自主性意識強,有強烈的成長成才愿望。但是,大學生的理想信念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部分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淡薄,盲目崇拜西方資本主義,認為資本主義比社會主義更優越。部分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包含的內容以及歷史發展的必然性缺乏清楚認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前景信心不足。不少大學生在人生目標追求上過分重視個人理想,忽視社會理想,沒有能夠把個人奮斗目標與國家前途命運緊密聯系。

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中國在深化對外交往的同時,西方國家各類思潮也不斷涌入當代大學生視野,一些錯誤思潮侵蝕著大學生的思想意識。經濟社會轉型引發的價值多元化格局為個人主義、實用主義甚至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在大學生中的傳播提供了土壤?;ヂ摼W的迅猛發展也在客觀上助推了各類負面信息在大學生中更加迅速、廣泛的傳播。就大學生自身而言,他們思想活躍,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且獨立意識較強。但他們畢竟年輕、缺乏社會閱歷,雖然思想觀念已經基本成型,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不夠成熟,對于西方一些迷惑性很強的錯誤思想辨別能力還不強。就理想信念教育本身來說,也存在很多亟待改進的問題。一是話語體系過于抽象僵化。我們常常不經轉化,用抽象的理論術語告訴大學生應該樹立什么樣的理想信念。這樣的話語體系脫離多元文化背景的社會現實,脫離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和生活實際,缺乏真實感和生動性。久而久之,學生逐漸失去了對理想信念教育的熱情,本應出自主體內心和自覺選擇的理想信念引導,卻因傳統教育的弊端,使大學生產生無奈,甚至是排斥心理,拒絕接受教育者的說教。二是過于突出社會理想,忽視個人理想,沒有找到社會理想與個人理想的最佳契合點,不能將二者很好統一起來,片面強調社會理想而忽視個人理想。三是教育方式單調枯燥。作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主陣地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方式方法還不夠豐富,不少高校采取的都是上大課的形式,灌輸式教學,針對性、實效性不強。我們迫切需要一個既能凝聚最廣大人民意志、又具有強大話語力量的理論體系引領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

二、以“中國夢”引領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價值分析

2013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中國夢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應該牢固樹立的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帶領人民歷經千辛萬苦找到的實現中國夢的正確道路,也是廣大青年應該牢固確立的人生信念?!绷暯娇倳浀倪@一重要論述,精辟概括了“中國夢”對引領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價值。

(一)“中國夢”豐富了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話語體系

理想信念教育本質上是要使受教育者接受、認同、樹立教育者所傳播的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理想信念規范。理想信念的確立與堅定,不是依靠外部的強制與壓力,而是基于內在的認同與覺醒。理想信念教育需要把抽象的概念通俗化,把深奧的理論大眾化。理論只有觀照現實生活,才能具有親和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習近平總書記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用“中國夢”這一百姓喜聞樂見的字眼加以提煉,話語清新、簡潔、樸實、形象、生動、親切、凝練、有力,將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更加形象化、通俗化地表達出來,成為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強大理想信念,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一個更加具體的、特定的、整體的目標指向。正如恩格斯所說:“言簡意賅的句子,一經理解,就能牢牢記住,變成口號;這是冗長的論述絕對做不到的?!薄爸袊鴫簟贝蛲嗣耖g話語與官方話語之間的隱性阻隔,開啟了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全新的話語體系,有助于以中國道路引導大學生,以中國精神激勵大學生,以中國力量鞭策大學生,引導大學生樹立崇高堅定的理想信念。

(二)“中國夢”實現了個人夢想和國家夢想的價值統一

社會理想和個人理想是辯證統一的。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5月2日給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團支部全體同學的回信中指出:“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包括廣大青年在內的每個中國人的夢?!闷浯笳呖梢约嫫湫?。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笔ァ爸袊鴫簟币劳械膫€人理想信念將無處安放。社會理想反映著社會成員的共同愿望,代表社會成員的根本利益,是個人理想的凝聚和升華,社會理想歸根到底要靠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努力來實現,并具體體現在每個社會成員為實現個人理想而進行的實踐中?!爸袊鴫簟笔墙⒃趷蹏髁x與集體主義基礎之上的,蘊含著個人與祖國、民族之間深刻的關系,極大地扭轉了傳統理想信念教育片面強調社會理想而忽視個人理想的價值導向,體現出對個人理想和個人價值的重視和肯定?!爸袊鴫簟币环矫鏋槊總€大學生實現個人夢想提供了廣闊空間,另一方面又使大學生深切地感受到中國夢的實現需要每個人的努力和付出。這就使大學生自覺體會到了個人夢想與國家夢想的辯證統一,自覺認識到了個人命運與國家、民族命運休戚相關的必然聯系,從而激發他們追夢、圓夢的熱情和動力。

(三)“中國夢”實現了理想信念理想性與現實性的統一

理想信念是基于當下面向未來的一種向往和追求,是真實的生活世界的價值意義在主體中的超越性生成,具有未來的指向性和對現實的否定性這一基本特質_5]。因此,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同時具備理想性和現實性的雙重品質。一方面,要以未來指向的宏偉目標為導向,緊扣時代主題,契合時代發展需求,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覺意識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要立足于當下,適應和反映現實需求,同時又與生活世界相聯系,使學生能在對現實進行批判性理解和真實性感知的基礎上,建立起對理想的認同和追求。兩種特性相輔相成,不可偏廢。中國夢是形而上的價值理想與形而下的現實運動的統一,她既是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更是全體人民為實現美好愿景努力奮斗的現實過程?!爸袊鴫簟边B接著國家與個人,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給當代社會和國人樹立了一個既有憧憬有超越又能看得見摸得著的目標,體現了理想性與現實性的統一,獲得了廣泛的響應和認同。

三、以“中國夢”引領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徑

當代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是實現“中國夢”的主力軍。高校在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過程中,應當通過加強課堂教學、建設校園文化、強化社會實踐、創新傳播手段等途徑,有效引導大學生為實現“中國夢”而不懈努力。

(一)加強課堂教學,用“中國夢”強化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它的根本目的是幫助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引導大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立場、觀點和方法,正確了解國情和認識社會,不斷提高觀察、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傳統思政課中理想信念教育在吸引力、感染力上存在不足?!爸袊鴫簟睂€人成長成才與國家民族命運相聯系,這種對理想世界與生活世界的高度聯結,大大豐富和創新了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話語體系。一方面,要準確把握、深入解讀“中國夢”的基本內涵、現實意義、本質要求、實現路徑以及“中國夢”與大學生理想信念之間的邏輯關系。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夢”、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講話,反映當代中國社會發展規律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及時有機地融入相關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另一方面,要積極探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新手段、新方法,創新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在理想信念教育過程中的參與度、認同度和接受度,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靈活,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進一步增強理想信念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建設校園文化,用“中國夢”引領理想信念教育良好校園環境

校園文化具有導向和引領功能,能夠對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對陶冶情操,構筑健康的人格,提高學生人文道德素養,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爸袊鴫簟鄙A了高校校園文化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內涵,與校園文化建設是有機統一的整體。一方面,要以“中國夢”統領校園文化建設。要加強頂層設計,用“中國夢”統領校園文化建設,正確把握校園文化建設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采取學生樂于接受的形式,引導學生將共筑“中國夢”的要求轉化為內在精神信仰和現實行為追求。另一方面,要將“中國夢”融入校園文化活動。要找準工作的切入點和結合點,根據大學生的情感點和興趣點,精心設計形式多樣、內涵深刻、精彩紛呈的校園文化活動,把中華民族優良的文化傳統和當代的時代精神,融入健康、高雅、生動、活潑的校園文化活動中去,使大學生感悟正確的道德認知,形成高尚的道德修養,并自覺投身到道德實踐中,提升實現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強化社會實踐,用“中國夢”提升理想信念教育實際成效

社會實踐具有參與性和直觀性的特點,是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環節與有效途徑。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不但要讓他們形成對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認同,更為關鍵的是要在價值認同的基礎上實現由政治意識轉化為自覺的實踐行為。離開社會實踐,理想信念教育就會成為空中樓閣。要引導大學生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分析現實國情、解決實際問題,在實現自身人生價值的過程中,堅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理想信念。首先,要組織大學生深入烈士紀念館、歷史博物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學習,讓大學生在了解國史、國情的同時,深刻認識到“中國夢”的發展歷程就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為實現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發展歷程。其次,要組織學生深入企業、社區、農村等基層一線開展調研與實踐活動,親眼看見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感受改革開放給廣大人民群眾帶來的福祉,傾聽他們對于當下生活的感受和對未來生活的憧憬,感悟由千萬個“個人夢”組成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最后,要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志愿者服務。有意識地引導大學生深入基層體察民情,服務社會,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在志愿服務中體驗信仰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與意義,將夢想付諸實踐之中,努力成為“中國夢”的傳播者與踐行者。

(四)利用新媒體,用“中國夢”整合理想信念教育多樣化傳播途徑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新媒體因其所具有的開放性、迅捷性、互動性等特點,深受大學生的喜愛,已經成為他們工作、學習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媒體不僅僅是傳播工具,也在發揮著塑造思想和建構觀念的教育功能?!爸袊鴫簟崩砟钭鳛轳R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語言樸實、內涵深刻、生動活潑、貼近師生,是抵制網絡負面影響、幫助大學生明辨是非的有力武器。其一,要摒棄舊的觀念,高度重視并充分發揮新媒體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特殊優勢。要充分發揮新媒體的特點,強化正面引導,讓網絡成為理想信念教育的延伸課堂。既拓展學習宣傳“中國夢”的新視角、新途徑,又以“中國夢”的正能量抵制網絡上西方意識形態的滲透和不良信息的傳播,占領新媒體理想信念教育的網上陣地。其二,要不斷研究與探索新媒體環境下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模式。要充分依托互聯網的優勢,打造理想信念教育的新平臺。積極探索網絡交往方式及其規律,利用網絡交互的平等性、獨立性、主體性特點,通過微信、微博、QQ群互動、論壇、博文、網上討論等多種方式,充分展示“中國夢”相關理論、視頻資料、先進事跡等,拓寬教育渠道,創新教育手段,豐富教育內容,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受到教育。

中國夢的科學內涵及其蘊含的價值導向,深刻影響著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培育過程。我們應抓住青年大學生有夢想、愛夢想的特點,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導他們主動說出、采集和解讀中國夢,進而認同中國夢,將個人利益同集體利益相結合,將個人成長成才同國家、民族的發展有機統一在一起。

責任編輯:楊義芹

猜你喜歡
理想信念教育中國夢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對當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與改進
高職輔導員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實施途徑
做好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宗教工作的幾點思考
做好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宗教工作的幾點思考
論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關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觀點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美媒:非洲人欲在華追求“中國夢”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