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鍛煉對老年股骨粗隆骨折術后臨床療效的影響

2017-02-23 14:49修世鑫
醫學信息 2016年36期
關鍵詞:髖關節功能功能鍛煉老年

修世鑫

摘要:目的 探討功能鍛煉對老年股骨粗隆骨折術后臨床療效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1月108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術后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入院時間先后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4例,對照組給予術后常規護理,觀察組早期進行系統的功能鍛煉指導。觀察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及髖關節功能評分。結果 觀察組術后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壓瘡及深靜脈血栓形成等并發癥發生率9.26%明顯低于對照組24.07% (χ2=4.267,P<0.05);術后3個月,觀察組Harris指數評分(81.29±7.48)明顯高于對照組(72.56±6.83)(t=6.333,P<0.05)。結論 早期功能鍛煉有助于預防降低老年股骨粗隆骨折術后并發癥,促進髖關節功能的恢復。

關鍵詞:股骨粗隆骨折;老年;功能鍛煉;髖關節功能

股骨粗隆骨折是臨床常見的骨折類型,多見于合并骨質疏松的老年人群。手術是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有效方式,能縮短骨折臥床時間,減少泌尿系感染等相關并發癥[1]。術后早期進行功能康復鍛煉,能有效促進骨折愈合及關節功能的恢復[2]。本文采取分組對照研究的方法,探討功能鍛煉對老年股骨粗隆骨折術后療效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療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108例納入研究對象,入選者均為閉合性骨折,經X線拍片檢查予以確診,所有患者均被告知研究事項后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中男61例,女47例;年齡62~85歲,平均(68.49±7.426)歲;骨折原因:交通事故傷72例,不慎跌傷21例,高處墜落傷15例;合并基礎性疾?。焊哐獕?8例,糖尿病50例,冠心病32例,COPD 19例。根據入院先后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4例,兩組性別、年齡、骨折原因、合并基礎性疾病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功能鍛煉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手術治療,對照組給予術后常規護理,觀察組早期進行功能鍛煉指導。具體方法如下。

1.2.1術后第1 d 待患者麻醉蘇醒、生命體征穩定后即協助并指導患者作足背的背伸、前曲動作,同法背伸、屈曲和旋轉踝關節,每一動作持續3 s,鍛煉15~20 min/次,3~4 次/d。術后第2 d即開始指導患者主動練習床上直腿抬高,以鍛煉股四頭肌的肌張力。術后第3~7 d即進行臂部收縮、髖外展鍛煉,以增強臀肌收縮力、促進髖關節功能恢復。

1.2.2術后第8~14 d 指導患者下床鍛煉。首先練習坐高椅子,使髖部屈曲小于90°,避免過度曲髖使內固定器脫位。待適應后逐步練習站立和行走,練習時加強陪護,指導患者手扶床沿,患側在前、健側在后,通過患肢抬高、后伸交替動作來鍛煉傷側髖部肌肉力量。鍛煉15~20 min/次,3~4次/d。

1.2.3術后15~21 d 指導患者扶拐行走,鍛煉時護士或家屬應全程陪護,避免重心不穩引起患者摔倒。3 w后指導患者練習上下樓梯,囑患者上樓梯時先邁健腿,下樓梯時先移動患肢,保持身體重心穩定及平衡。

1.2.4出院時囑患者避免坐矮板凳、蹺二郎腿及彎腰動作,防止內固定移位;囑患者出院后加強營養,補充蛋白質、鈣及膳食纖維,保持大便通暢,并出院繼續進行功能鍛煉。

1.3觀察指標 ①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術后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壓瘡及深靜脈血栓形成等并發癥發生情況。②髖關節功能:分別于手術前及術后3個月,采用Harris髖關節指數評分系統[3]評估兩組患者髖關節功能。Harris 評分滿分100 分,超過90分為優,80~90 分為良,70~80分為差,70分以下為極差。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Harris評分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術后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術后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壓瘡及深靜脈血栓形成等并發癥發生率9.26%明顯低于對照組24.07% (P<0.05),見表1。

2.2手術前后髖關節功能評分比較 術前兩組患者Harris髖關節指數評分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個月,兩組Harris髖關節指數評分均較術前顯著提高(P<0.05),觀察組Harris指數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隨著我國人口老年化進程的加快,老年人口數量不斷增加,老年時期各器官功能發生退行性變,活動及反應能力下降,加上鈣吸收能力不足,常合并骨質疏松,易引起骨折的發生。

手術是治療骨折的主要方式,目前臨床常對老年骨折患者行骨科微創手術治療,通過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最大限度恢復骨折解剖復位,更好地促進骨折愈合及關節功能恢復[4]。但骨折術后臥床可導致肺部感染、尿潴留及深靜脈血栓形成等并發癥的發生。因此,股骨粗隆骨折術后應早期進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根據老年患者身體情況,結合股骨粗隆骨折術后恢復的特點,指導其進行循序漸進的功能鍛煉,通過鍛煉改善血液循環,避免肌肉廢用性萎縮,防止關節僵直[5];正確而積極的功能鍛煉還能減少骨折局部水腫及炎性反應,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功能康復。另外功能鍛煉還可縮短老年股骨患者臥床時間長,減少墜積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及深靜脈血栓形成等臥床相關性并發癥的發生。

王英[6]研究發現,功能鍛煉能預防及降低老年股骨粗隆骨折PFNA 內固定術后并發癥。本研究中,觀察組術后并發癥低于對照組,隨訪3個月Harris髖關節指數評分高于對照組。由此可見,早期功能鍛煉能減少股骨粗隆骨折術后并發癥,促進髖關節功能的恢復,對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煜明,孫強,王黎明,等.股骨近端帶鎖髓內釘聯合抗骨質疏松藥物治療高齡不穩定型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觀察[J].中華關節外科雜志(電子版),2014,03:395-399.

[2]歐陽紅英.骨科長期臥床病人預防墜積性肺炎的護理[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1,19(5):58-59.

[3]Harris WH.Traumatic arthritis of the hip after dislocation and acetabular fractures;treatment by mold arthoplasty-an end result study using a new method of result evaluation[J].J Bone Joint Surg,1996(514):737-743.

[4]劉鋒,江惠照,黎漢文,等.鎖定型鋼板固定聯合藥物治療股骨粗隆間骨質疏松性骨折的臨床療效評估[J].當代醫學,2013,18:58-58,59.

[5]竇麗華.圖片式功能鍛煉指導在老年股骨骨折術后病人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12(9):45-46.

[6]王英.老年股骨粗隆骨折PFNA 內固定術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74-75.

編輯/申磊

猜你喜歡
髖關節功能功能鍛煉老年
高齡患者髖關節置換后假體脫位原因分析及前瞻性護理對策
PFNA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臨床觀察
自理模式對人工髖關節置換術老年患者髖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
老年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關系及護理分析
舒適護理在小兒骨折術后功能鍛煉中的應用
文拉法辛聯合米氮平治療老年抑郁癥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術中的應用
人工關節置換和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效果分析
237例手部肌腱損傷的護理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