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人音樂中曲牌的多視角研究與發展前景分析

2017-02-25 09:01劉白維
青蘋果 2017年6期
關鍵詞:曲牌文人傳統

文/劉白維

文人音樂中曲牌的多視角研究與發展前景分析

文/劉白維

文人音樂,與宮廷音樂、宗教音樂、民間音樂共同構成中國傳統音樂的總體,指的是由歷代具有一定文化修養的知識階層人士創作或參與創作的傳統音樂。主要包括琴樂和詞調音樂。而其中詞調音樂對中國古代音樂的發展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在20世紀整整一百年的時間里,大量的學者對詞調音樂均表示出強烈的興趣并進行了較為豐富深刻的研究。從國內外現今研究動態看由于古代曲譜保留的不完整性和傳統音樂與古典文學研究的跨學科性等因素的存在,雖然學界已有對宋代詞樂與曲牌歷史內容的一些分別性分析,但對宋代詞樂中文學部分,與音樂調式調性究竟存在哪些發展規律,以及最后發展成為傳統音樂中體系性最強的“曲牌”與之前的歷史文化、民間音樂有何內在聯系,卻沒有形成非常系統與明晰的理論研究體系。

傳統音樂浩如煙海,梳理其曲牌名稱及其結構都是相當復雜的難題和重要課題,一般情況下,國內專家學者主要關注于一個樂社或一個樂種的研究,對音樂會演 奏的例如《普庵咒》等古老且流變性強的曲牌關注較少只是略有提及并未展開深入論述。曲牌,亦稱曲牌音樂,是中國傳統音樂的一種獨特樂曲形式。到近代,所有的劇種(京劇、地方戲)都有自己的曲牌。唱詞有曲牌、過場音樂也有曲牌,開打、宴樂、更衣、.出現的音樂才有固定的曲牌,而詞牌是用于填詞的規范,曲牌是用于演唱(演奏)的規范,目前國內外有關唐宋詞與音樂關系研究成果,從研究內容看大致分:詞的起源與音樂的關系;詞的體制、曲調與音樂的關系。在詞的起源與音樂關系上,一部分學者認為詞是隋唐燕樂的產物,是新生的音樂促生了新的文體;反對者或認為詞體的產生完全不必和新的音樂相關,或否定律詞與音樂的關系。兩者一直爭執不下。對于詞的體制曲調研究,既有音樂文獻上的考論,也有結合唐宋樂譜的具體音樂說明,比以往的研究更加深入。

雖然現今對于曲牌的各個視野角度的分析研究都有相關文章的論述,但在整個傳統音樂的傳承與發展研究中,對文人音樂中,曲牌的多角度與深度研究發掘還是不夠的,客觀原因在于流傳資料浩繁卻又是片段式、碎片式的和未形成體系性的,主觀原因在于文人音樂在歷史上本就是一種跨界綜合性的藝術產物與文化結晶。對研究者也提出了較高的文學、歷史、音樂上修為的要求,而現在的研究者要么精于對音樂領域研究,要么是歷史文學上的專家,在學科跨界、綜合研究能力上有所不足。因此學界已有對詞樂與曲牌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并完整。筆者認為眾多的曲牌應放在傳播視野與歷史流變中進行考釋研究,通過追源溯流的探尋,力求找出各種曲牌及其變體的血緣關系已有許多專家學者從曲牌音樂傳播歷史及途徑;同宗曲牌音樂與異宗曲牌音樂;聲樂曲牌與器樂曲牌多向互易移植的變體;曲牌音樂的千變萬化與其特有的音樂創作思維;在“論”與“證”相結合的考釋中探尋曲牌音樂的傳播發展路徑(結語)等五個方面,對曲牌的傳播及變化規律進行了探討。在馮光鈺的《曲牌音樂研究要重視“論”與“證”的結合》一文中提到這樣具有指導意義的研究理念與方法,因為在曲牌音樂研究中“尋求”一支曲牌的“原生”或“母體”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通過曲牌 (或板式 )音樂在傳播中產生的諸多變體去“尋求”子體的千變萬化規律。如果沒有充分祥實的文獻和鮮活的采風資料為據 ,是無法動手進行探究工作的。曲牌音樂研究要十分重視“論”與“證”的結合 ,這樣的研究才具有學術價值、史料價值和實用價值。而對曲牌的個案研究是對曲牌的微觀層面進行的考查,側重對曲牌的音調來源、發展線索和曲牌流變歷史的局部片段進行研究,喬建中的《曲牌論》又為我們提供這樣的思路。并以此間了解中國歷史文化與曲牌發展之間的關聯與意義,以曲牌為點推之傳統音樂為面,以點、面再窺見傳統音樂的一些值得我們關注的現象,并對現象加以考釋。

對傳統音樂的傳承與發展,學界專家都在殫精竭慮的考察研究,撰文著書。力求在保護我國文化遺產上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恰恰文人音樂在其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文人音樂現象也是我國音樂歷史上非常獨特與高水準的音樂文化結合現象,流傳的時間長及輻射范圍較大,影響力強,是傳統音樂中的一顆碩果也是一枚熠熠生輝的文化藝術徽章,值得我們傳統音樂人大力的發掘研究與傳承。它的特殊性又要求我們靜下心來認真深入的從各角度認識分析,再加以研究傳承。從詞樂、曲牌入手,擬采取分析與搜集宋代詞樂、元代曲樂及“曲牌”的文獻資料,借鑒民族音樂史志與人類學研究的方法,采用跨學科、跨專業的綜合研究方式,研究宋代詞樂與元代曲樂的關聯與區別,再輔以宋、元著名詞曲作品分析,找出詞樂中文學與傳統音樂之間的關聯,進而找出曲牌的音樂美學特征與價值。這些必然是在傳承傳統音樂中所必須做的工作與課題,所以研究曲牌與文學之間的具體關系這一課題是極為重要也極有價值的。在這一領域的研究將為傳承傳統音樂研究添上助力,也將推動整個傳統音樂的傳承與發展。作為傳統音樂的研究與傳承者,我們必須意識到這個子課題對整體研究的重要性,不要因為“曲高和寡”就淺嘗則止,傳統音樂人更應提高對人文歷史的素養,在將其合理運用于曲牌的深入研究,不久的未來這個課題必將有長足的進展,在學界也能得到認同與發展。

(作者單位:華東交通大學藝術學院)

猜你喜歡
曲牌文人傳統
清代曲牌體紅樓戲與經典戲曲之“互文性”研究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曲牌性視角下的器樂曲《海青》
文人與酒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文人吃蛙
老傳統當傳承
【曲牌園地】
宋代文人愛睡覺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