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州市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

2017-02-26 18:45王曼華
河南醫學研究 2017年15期
關鍵詞:醫養養老機構

王曼華

(河南廣播電視大學 農醫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46)

鄭州市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

王曼華

(河南廣播電視大學 農醫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46)

對鄭州市開展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模式的機構進行調查研究,發現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模式具有較明顯優勢,但存在收費偏高、醫護配置低及養老機構醫保定點覆蓋率低等缺點,影響和制約了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的發展。構建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梯度,完善多部門協調發展體系,加強醫養結合養老模式人才培養,積極探索社會力量參與機制及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建立醫養結合服務規范及質量評估標準,推進“互聯網+養老”等措施,將有助于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的發展。

人口老齡化;醫養結合;發展現狀;對策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將呈現出以下五個特點:老年人口增長快,規模大;高齡、失能老人增長快,社會負擔重;農村老齡問題突出;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獨居化加速;未富先老矛盾凸顯[1]。河南省是中國中西部地區重要省份和人口大省,養老問題尤為突出。2016年6月17日確定鄭州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單位之一,積極探尋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的發展方向和路徑對于推動鄭州市乃至全國養老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采用調查問卷、訪談法和實證調查等方法對河南省鄭州市開展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模式的機構進行調查,分析鄭州市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的發展現狀,并提出對策。

1 調查研究方法

1.1問卷調查法根據研究目的自制調查問卷,抽取其中7家醫養機構,對其養老機構負責人、護理人員、在住老人進行問卷調查,主要調查養老機構的發展現狀、護理人員學歷水平、床位數量、問題建議等。共發放護理人員問卷150份,回收138份,回收率為92.0%;發放在住老人問卷350份,回收323份,回收率為92.3%;發放養老機構負責人問卷7份,回收率為100%。

1.2訪談法對醫養機構的負責人、護理人員、在住老人及其家屬進行訪談,了解醫養結合模式的現狀、基礎設施、服務層次、需求、資金投入、政策支持及意見等。

2 調查結果

2.1.1醫養機構中專業護理人員匱乏,專業知識水平有限通過對護理人員發放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養老機構中的護理人員年齡主要集中在50~60歲,有3家醫養機構配置的護士僅有3名,2家機構配置護士4名,還有2家機構配置護士5名,而其床位數均超過了200張,入住老人也超過了70%,與床位數不成比例,護士配置數量嚴重不足。同時,護理人員缺乏專業知識及專業培訓。大多數養老機構中護理人員工作量大,且薪資福利待遇較差。這不僅會影響養老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還影響養老機構的信譽和發展。因此,醫養結合養老機構中專職醫護人員配置,專業護理人員的缺乏、待遇低、專業素質較低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2.1.2醫養結合模式養老機構醫療服務層次較低,康復設施不到位調查發現鄭州市現有的實施醫養結合模式的養老機構中,能夠達到較高醫療服務水平的只有直接內設養老機構的綜合性醫療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的養老機構,醫療水平達不到專業水準,醫護水平偏低,較難滿足患病老人的需求。本次調查發現入住醫養結合機構的老年人身體狀況較差者多,且絕大多數為半失能老人,盡管醫養結合機構提供了較為健全的生活娛樂設施以滿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但仍有多數半失能老人對居住生活條件表達不滿,不滿意率達31.2%。這可能是由于現代康復理念和知識的宣傳力度不夠,康復器械較為缺乏,專業技術人員較少,康復治療手段匱乏,康復場地面積不大等。

2.1.3入住老人的情感和心理健康方面未被重視本次調查研究發現,多數入住老人存在抵觸、孤獨、焦慮等負性情緒。部分醫養結合服務機構主要關注老人的日常生活料理,而未將日常健康體檢納入管理中。但調查中發現,入住人員感到寂寞孤單者占41.1%,說明醫養結合養老機構雖有提高老年人的身體及心理健康水平意識,但對其情感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認識及處理缺乏主動性,不能做到主動關注入住老人的心理健康,也沒有配備相應的心理咨詢及心理治療師等。

2.1.4養老費用與醫療保險政策不暢通,入住率較低醫療保險報銷一直是河南省乃至全國范圍內制約養老服務機構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大部分醫療保險基金很難直接與養老機構內的醫療中心進行醫療費用的結算。同時,大部分商業保險公司不為60歲或65歲以上的老年人投保,失能、患病、高齡的老年人更是被排除在外。研究對象中有76.3%的老人要自己承擔住院費用,認為養老機構收費比較合理的僅占9.1%,認為收費偏高的有36.9%;多數入住老人患有軀體疾病,需長期服藥,尤其是患慢性病、疾病康復期、疾病終末期,需反復長期治療,增加了入住人員的經濟負擔,加之缺少醫療保險政策支持,使有限的床位使用率低。

2.1.5醫養機構缺乏經濟支持和法律保護養老服務行業的經濟實力整體不夠強,這些機構不能得到國家財政的相關支持,只能依靠各級財政、民政主管部門和一些愛心企業家的資助。近些年來,老年人對養老服務行業的需求增大,增長速度較快,支付能力相對有限,導致養老服務行業的經濟效益較低,大多數養老服務機構只能基本維持現狀[2]。另外,養老機構負責人表示醫養結合養老模式尚缺乏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支持,一旦老年人出現病情變化,需要更換治療方案,或者轉院時出現突發意外狀況,很難區分相關責任。

2.1.6多部門參與的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發展體系尚不健全中國普通養老機構由民政部門審批和管理,醫療衛生服務由衛生部門認定和管理,醫療報銷由社保部門管理,醫養結合養老模式涉及的3個部門相互獨立,使其受限于制度分設、管理分割、資源分散等因素,各部門對政策的認識、調整和落實較難協調一致,不能有效實現政策協同和服務銜接,使得養老服務供給中跨部門協作受到限制,資源的有效整合不能得到有效發揮。

3 解決制約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服務模式發展

的對策

基于調查中發現的問題,考慮到國內外較先進的醫養結合養老機構的發展經驗,結合當前鄭州市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工作發展的現狀和經驗,提出如下對策及建議。

3.1根據不同需求構建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梯度根據身體狀況可以將老年人分為不同層次,按照其服務需求從而構建多層次、遞進性的專業化服務梯度。這需要民政、衛生、社保等部門配合,制定一套系統、科學的健康評估系統和方法,對老人的健康狀況和養老服務需求進行準確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將老人安排于服務重點不同的養老區。

3.2加強組織領導,多部門協調完善發展體系養老服務的資源整合供給機制可直接影響醫養結合是否能順利實現,需要尋求跨部門協作,完善醫養結合發展體系。首先形成統一的需求評估體系,對服務資格及服務內容需求進行整體評估,形成統一、科學、權威的評估程序、標準和方法。其次是形成科學的資源分配機制,將有限資源分配給最需要的群體。第三是形成嚴格的服務質量監控系統,政府應介入到服務機構的質量評估監控體系中,開展對整個服務過程質量水平的監督。第四是服務資源的銜接與轉介,這對于養老服務資源的合理分配及老年人的分流有積極作用。

3.3積極探索社會力量參與機制及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本次調查發現,部分養老服務機構服務水平較高,收費亦較高,但入住率較低。這可能是由于部分老年人承擔不起相關費用,經調查認為費用高者達到36.9%。政府鼓勵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發展養老事業,并通過有關政策吸引和激發社會力量捐贈資金、物資,形成對政府幫扶的有效補充,同時激發社會力量的專業優勢,為養老機構提供醫療費用捐贈、親情陪護、心理疏導等多種形式的慈善醫療服務。

積極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并把需要長期護理、治療的老人納入到醫保報銷范圍,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醫療護理相關費用由護理保險資金給付,同時還要做好與醫療保險政策的有效銜接。長期護理保險基金可通過在基本醫療保險體系中劃撥出一定的比例,并將現有零散的養老服務補貼費用整合起來,同時還要逐步擴展其他多元籌資渠道。此外,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的實施還需要公共財政的大力幫持,可以采用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的方式進行實現,對購買養老服務的范圍、流程等具體實施細則進行規定。

3.4加強醫養結合養老模式人才培養,提高養老服務水平做好人才資源儲備需要從以下方面進行策略推進:一是應構建一體化的行政協調機制,做好頂層設計,應將專業教育與職業教育相結合,鼓勵并支持職業院校、大專院校、高校設置老年護理專業,培養中、高級老年專業護理人才,并以區域內成熟的醫養結合服務提供機構為平臺,建立專業人才培養基地。同時要加大養護專業服務人才的培訓力度,注重專業化技能培訓與規范化管理。整合現有的本地下崗人員和外來務工人員,進行定期技能培訓,要求從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3]。二是要完善薪酬體系,提高養老從業人員的待遇水平和社會地位。此外,養老機構為護理人員交相應社會養老保險金,同時政府對其進行補貼,還要逐步建立護理人員的資格認證、職稱評定體系。

3.5建立醫養結合服務規范及質量評估標準,提高服務質量制定完善服務規范及質量評估標準,并根據標準對各級醫養機構進行不定時檢查,及時發現并積極整改其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服務質量,避免服務資源與醫保費用的浪費。

3.6“互聯網+”提高醫養結合模式服務質量要完成全方位、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依靠傳統方法是不可能實現的,這就需要“互聯網+”的支持,依托網絡平臺,使老年人、醫護人員、家屬、陪護等人員聯系在一起,實時掌握老人的具體情況,并進行及時有效的干預?!盎ヂ摼W+養老”是對傳統養老服務的升級改造,融合了養老服務、互聯網思維、信息技術以及人工智能,以大數據為核心,將老年人基本信息、健康檔案等數據進行統計整理,建立智慧養老信息管理服務平臺,老年人的健康監測數據可在此平臺上進行分析后發回醫養機構,老人和家屬均可通過手機隨時查詢[4]。

4 結論

目前,養老問題較為嚴峻,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服務模式正逐漸凸顯它的優勢,但是目前中國關于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的研究還處于探索階段。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的發展應該從實際出發,不斷完善該模式服務體系,通過構建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梯度,完善多部門協調發展體系,加強醫養結合養老模式人才培養,積極探索社會力量參與機制及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建立醫養結合服務規范及質量評估標準,推進“互聯網+養老”等措施,促進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的發展,逐步形成制度化、規范化產業,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養老與醫療護理需求。

[1] 張曉杰.醫養結合養老創新的邏輯、瓶頸與政策選擇[J].西北人口,2016,37(1):105-111.

[2] 趙藝,馬欣婷,曾玉娟.醫養結合型養老模式的運營問題研究[J].管理觀察,2014,(24):189-190.

[3] 鄧慶,甘霈,任國勝.養老醫療護理康復職業培訓融一體構筑“醫養結合”養老新模式[J].中國科技產業,2014,(6):44-47.

[4] 黃子源.“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模式探討——以B市某老年護理院為例[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6,14(2):58-64.

R-1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7.15.024

2017-02-03)

猜你喜歡
醫養養老機構
醫養當興
養生不是養老
養老更無憂了
以房養老為何會“水土不服”?
一周機構凈增(減)倉股前20名
醫養結合 我們這么做
一周機構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機構凈增倉股前20名
一周機構凈減倉股前20名
養老之要在于“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