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辛法淺析

2017-02-28 01:54王新賢殷海波胡笑贏黃珊珊付小瑜車祥晴
環球中醫藥 2017年10期
關鍵詞:辛味辛溫苦寒

王新賢 殷海波 胡笑贏 黃珊珊 付小瑜 車祥晴

苦辛法淺析

王新賢 殷海波 胡笑贏 黃珊珊 付小瑜 車祥晴

苦、辛味是中醫遣方用藥常相配伍的兩味,辛溫與苦寒藥物配伍稱為辛開苦降法,廣義的苦辛法不僅限于辛溫與苦寒配伍??嘈练ㄊ加凇饵S帝內經》,經后世醫家不斷發揚。兩者一陰一陽、一升一降,具有相反相成的作用。兩者配伍的作用基礎是調節氣機的升降出入、開郁散結。根據不同的病邪與病位,辛溫、辛涼與苦寒、苦溫不同的藥物配伍,可應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辛溫與苦寒配伍能夠平調陰陽、通陽散結、清利濕熱、發散郁火;辛溫與苦溫配伍能夠化痰除濕;辛涼與苦寒配伍有清熱透邪的作用。

苦辛法; 性味; 升降出入; 配伍

性味理論是中醫學認識自然、人體與疾病的重要手段,它將五味與陰陽五行學說相互聯系構建了中醫藥性理論的中心環節,指導著臨床的診治,張景岳言“用藥之道無他也,惟在精其氣味,識其陰陽”[1],說明了性味在處方用藥中的重要作用。辛溫藥物與苦寒藥物的配伍,稱為辛開苦降法,具有調節氣機升降,清利濕熱的作用,為苦辛最常見的配伍方法。然而從廣義上的角度講苦辛配伍卻不僅限于辛溫與苦寒,對于不同病邪、不同病位應用不同寒熱性質的苦味與辛味藥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苦辛法源流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言“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苦味、辛味兩者相伍一陰一陽、一升一降、相反相成。對于苦辛的配伍,見于《素問·至真要大論》“風淫于內,治以辛涼,佐以苦,以甘苦緩之,以辛散之……火淫于內,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發之。燥淫于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咸瀉之”“陽明之客,以酸補之,以辛瀉之,以苦泄之。太陽之客,以苦補之,以咸瀉之,以苦堅之,以辛潤之”“濕淫所勝,平以苦熱,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濕上甚而熱,治以苦溫,佐以甘辛”,可知應用之廣泛。以苦辛為配伍形成治法首推張仲景,其遵《黃帝內經》之旨,以辛溫與苦寒藥物相伍的半夏瀉心湯治療虛痞開創辛開苦降法之先,方中辛溫的半夏、干姜與苦寒的黃芩、黃連治療寒熱錯雜之痞證。后世醫家多以辛開苦降法治療脾胃失調類的疾病,同時也將辛開苦降之法發展用于濕熱性疾病的治療,而苦辛法不僅包括辛溫與苦寒藥物配合,其應用也不僅限于脾胃病與濕熱性疾病。從《黃帝內經》可以看出“風淫于內”“火淫于內”“陽明之客”“太陽之客”等均可見到兩者相伍,后世醫家對于苦辛藥物的應用也十分廣泛,吳鞠通于《溫病條辨》中就以苦辛配伍用于濕溫、肺瘧、痹證、暑溫、寒濕證等疾病的治療?,F代醫家已將苦辛法配伍應用于治療多種疾病,如仝小林認為糖尿病中心在胃腸、脾胃功能失調是基本病理根源,主張以辛開苦降法、調理脾胃治療糖尿病[2];黃福斌認為情志病屬于“郁證”范疇主張以苦辛法論治情志病[3];王世紅等[4]強調了調暢氣機治療心律失常,辛開苦降為行之有效的組合;史偉以辛開苦降法治療腎病綜合征濕熱證癥狀明顯者取得不錯的療效[5]。

2 苦辛法作用基礎

《素問·臟氣法時論》有“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的論述,雖行文簡潔卻為五味理論之總綱,指出了五味的作用特點?!侗静輦湟穂6]解:“凡藥酸者能澀能收、苦者能瀉能燥能堅、甘者能補能和能緩、辛者能散能潤能橫行、咸者能下能軟堅、淡者能利竅能滲泄,此五味之用也?!毙廖毒哂邪l散、行氣、行血等作用;苦味具有燥濕、堅陰、降瀉等作用,同時也有觀點[7]認為苦味藥有活血的作用。

葉天士于《臨證指南醫案》[8]言:“苦與辛合,能降能通?!笨辔杜c辛味兩者升降相合、宣降并行。兩者配伍的作用基礎,在于對氣機升降的調暢作用。從五臟而言,肝氣左升,肺氣右降,心火下溫腎水,腎水上滋心火,這構成了一個升降的運動體系,苦辛兩味正可調節這種升降相因的氣機運動。從臟腑的角度出發,臟為里,藏精氣而不瀉;腑為表,傳化物而不藏。腑氣易通降,臟氣易升清,臟腑之間互為聯系,溝通表里,與辛開苦降相合;而單個臟腑“升降出入無器不有”,“出入廢是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微”,臟腑功能的正常運轉,與氣機的升降出入息息相關,苦辛相配正可調節這種升降運動。其次,辛能行散,氣行則血行,故而不論是對于氣滯、血瘀、邪氣郁結,辛味藥都具有散邪的作用??嗄荛_泄、降泄,氣逆則降氣,火逆則降火,氣結則開,邪結則泄,故而苦辛相伍具有開郁散結的作用。根據辛溫、辛涼與苦寒、苦溫不同的藥物配伍及不同的病邪與病位,可應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

3 辛溫與苦寒配伍

3.1 平調陰陽

辛溫與苦寒藥物,一升一降,一溫一寒,對于寒熱錯雜的疾病,可以平調陰陽,寒熱分消。如梔子干姜湯治療傷寒下后,身熱不去,微煩者。身熱未去,中焦已虛,方中梔子散上焦浮游之火,干姜溫中焦脾胃之寒,為苦辛配伍治療上熱下寒之方。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也為苦辛配伍之處方,治療傷寒吐下后,寒格,食入口即吐者,王太仆言:“食入即吐,是有火也?!盵9]方中以干姜散格逆之寒,以黃芩、黃連清郁滯之火。小柴胡湯中柴胡、黃芩之苦與半夏、生姜之辛,苦以泄少陽之邪熱,辛以散里之逆氣;治療寒熱往來之少陽證。故而對于寒熱錯雜之證辛溫苦寒藥物的配伍可起到重要作用。

3.2 通陽散結

辛味行散,苦味降泄,兩者相伍對于邪氣郁滯之癥,有開郁散結之功,對于氣、血、痰、瘀之邪郁均有開泄作用。如大黃附子湯治療脅下偏痛,發熱、脈緊弦的寒積癥,為溫下代表之處方,方中取味苦之大黃的降泄之功去性取用,與味辛熱之附子,驅寒凝散陰結;《備急千金要方》的溫脾湯則承大黃附子湯法以辛溫苦寒配伍治療陽虛寒積證。栝蔞薤白半夏湯治療心痛徹背,不得臥之胸痹,方中栝蔞苦潤而降氣化痰,薤白桂枝辛溫通陽,共奏宣痹通陽之功。

3.3 清利濕熱

濕為陰邪,熱為陽邪,徒清熱則濕不退,徒祛濕則熱愈熾,苦寒能清熱燥濕,辛溫能開氣散濁,辛開苦泄法為治濕熱之首選?!秱s病論》中半夏瀉心湯、小陷胸湯均為治療辛開苦降法治療濕熱之名方,后世醫家承仲景之法創香連丸、中滿分消湯等一系列處方。

3.4 發散郁火

朱丹溪言:“凡火盛者,不可驟用涼藥,必兼溫散?!盵10]火熱之邪郁滯體內,苦寒雖能清熱瀉火,但亦可冰伏熱邪。配以辛味藥物則可透邪外出?!稏|垣試效方》之普濟消毒飲為治郁火之代表方劑,方中在應用清熱解毒藥的同時,配以辛溫之陳皮理氣開郁,桔梗為舟楫,引經上行,寓“火郁發之”之意,諸藥合用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之功。而朱丹溪以苦辛配伍創左金丸為治肝火犯胃之用,黃連苦降清肝熱,以吳茱萸之辛燥解肝郁,從另一個角度講,吳茱萸亦有“火郁發之”之意。而在溫病的治療中,溫病學家亦重視辛溫藥物與苦寒藥物的配伍,何廉臣言治療溫?。骸氨仨氉⒅匦辽?佐以輕清,庶無涼遏之弊?!逼鋸娬{了以苦寒清熱的同時少佐辛溫藥物的重要性。

4 辛溫與苦溫配伍

辛溫與苦溫配伍具有化痰除濕的作用。痰飲濕濁為陰邪,張仲景于《傷寒雜病論》強調“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和之”之意雖取“行、消、開、導”,辛味能行能開,苦味能消能導,苦辛配伍卻正寓“和”法。小青龍湯中麻黃之苦降逆止喘,半夏之辛通陽化飲,可調肺氣宣降;平胃散中蒼術苦溫燥濕,陳皮行氣健脾除濕,為治療濕滯脾胃之法。白術附子湯中白術苦溫可降泄中焦濕滯,附子辛熱通經散邪,術附并走皮中而能逐水氣,治療風濕相搏之痹證。

5 辛涼與苦寒配伍

辛涼與苦寒藥物配伍具有清熱透邪的作用?!饵S帝內經》云“風淫于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對于風溫的治療,溫病學家多重以辛涼透邪法,風溫初起葉天士主張“辛涼清上”“微苦以清降,微辛以宣通”。銀翹散、桑菊飲皆為辛涼解表法的代表處方。辛涼與苦寒相伍還有開郁散結之功,吳鞠通以銀翹馬勃散治療濕溫喉阻咽痛,以宣痹湯治療肺氣郁痹,俱有辛開苦泄之意。涼膈散為治療上中二焦邪熱郁結之證,方中以辛涼之品清上焦郁熱,以苦寒之品泄中焦郁熱,為清上瀉下之代表處方。

“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藥物亦是如此,天地之氣賦予藥物的四氣五味正是其治療疾病的基礎,故而藥物的性味是理解藥性的一個重要方面。隨著醫學的發展,雖然人們將藥物的功能進一步進行了歸納與總結,更為直觀生動,但是從中醫學“天人相應”理論角度出發,性味理論仍有其不可或缺的價值??嘈了幬锏呐湮樵谥嗅t處方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臨床應用靈活多樣,苦辛多少,寒熱相宜,固不能盡述,深入地挖掘藥性,總結其應用規律具有重要價值。

[1] 李志庸.張景岳醫學全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893.

[2] 萬方.仝小林教授辛開苦降法治療糖尿病臨床用藥規律分析[D].北京:中國中醫科學院,2011:22-23.

[3] 翟艷麗,曹治山.黃福斌運用開泄法治療情志病經驗探析[J].江蘇中醫藥,2015,47(4):12-14.

[4] 王世紅,謝吟靈.辛開苦降藥對在心律失常治療中的運用體會[J].上海中醫藥雜志,2010,44(4):6.

[5] 陳延強,黃玉茵,肖敬.史偉辛開苦降法論治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水腫的經驗[J].遼寧中醫雜志,2009,36(6):882.

[6] 周慎.中華醫書集成·本草備要[M].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9:1.

[7] 張理平.苦味與活血[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1996,19(1):7-9.

[8] 黃英志.葉天士醫學全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89.

[9] 包來發.李中梓醫學全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42.

[10] 田思勝.朱丹溪醫學全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98.

R221

A

10.3969/j.issn.1674-1749.2017.10.013

2016-08-27)

(本文編輯:禹佳)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673954)

100053北京,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風濕病科[王新賢(博士研究生)、殷海波、胡笑贏、黃珊珊、付小瑜、車祥晴]

王新賢(1984-),2017級在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醫藥治療風濕免疫性疾病。E-mail:wangxinxian66@163.com

殷海波(1958-),碩士,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中醫藥治療風濕免疫性疾病。E-mail:xianzhe1210@126.com

猜你喜歡
辛味辛溫苦寒
秋分
——以“收”為主 多酸少辛
觀菊賞鸚有懷
詠棕樹
苦寒傷陰與堅陰之探討
苦寒吟
夏吃辛 養肺金
辛味開散宜適當
淺談辛味藥
齊文升辛溫法治療痤瘡的思路與方法
辛溫走皮法治療痤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