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病學名師課堂網站構建與啟示

2017-03-01 08:50李鑫輝李彩云蘇麗清何宜榮
中國新通信 2016年23期
關鍵詞:互聯網

李鑫輝+李彩云+蘇麗清+何宜榮

【摘 要】 “互聯網+”全面助力中醫藥飛起來,利用互聯網建設溫病學名師課堂網站,涵蓋《溫病學》教學、考試、課外拓展等內容,收集文檔、音頻、視頻等資源,內容豐富詳實、查閱方便快捷、師生互動良好,有助于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提升、溫病學的發展。

【關鍵詞】 互聯網+ 溫病學 名師課堂

自從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的概念后,“互聯網+”成為熱門話題,在醫藥界并不例外[1]?!盎ヂ摼W+”全面助力中醫藥飛起來,極大地發揮了文化引領中醫藥事業發展的作用,推動了中醫藥文化傳播體系構建及其產業發展,對深度挖掘中醫藥文化內涵,普及中醫藥文化理念,促進中醫藥事業可持續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2]。作為傳播中醫文化與知識的教育者,利用“互聯網+”,使學生會學會用,是當前“互聯網+”帶給我們的挑戰與機遇。已有大量事實證明將“互聯網+ ”應用于中醫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有利于提高中醫教學質量, 有利于培養現代新型中醫人才[3]?!稖夭W》 課程是中醫學四大經典之一,具有古典性和傳統性的特點,內容豐富,學時相對不足,因此非常有必要充分抓住“互聯網+”的優勢,借助網絡課程讓學生課后進行有針對性地學習,直接快速,省去了查找資料的時間,并通過視頻、聲音等多媒體可以獲得直觀感受,進一步了解溫病學的重點、難點,并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能反復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另一方面,網絡平臺也是中醫愛好者學習的園地,與課堂內學生一樣,可在網絡平臺恣意學習,并通過留言板塊與名師互動。因此,建立名師網絡課堂勢在必行。

一、溫病學名師課堂網站構建的方法

1.1頁面風格

《溫病學》是數千年中華民族積累的醫學經典,是中華醫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頁面設計以水墨風格為主,充分體現中醫經典古典而素雅的文化氛圍,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蘊含中國美學的獨特韻味。

1.2欄目設置

《溫病學》名師課堂網站既是對溫病學課程內的鞏固,又是對溫病學課程外的補充,不僅涵蓋了《溫病學》教學、考試、課外拓展等內容,收集了文檔、音頻、視頻等多種多樣資源,具有資料下載、留言等功能。內容豐富詳實、查閱方便快捷、師生互動良好、學生亦感興趣。主要分為三大版塊:

1.2.1名師課堂

主要介紹有關《溫病學》課堂教學的相關內容。

(1)課程簡介:簡要介紹溫病學,使本科學生、研究生、中醫工作者及其他中醫愛好者對溫病學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2)課程目錄:運用“目錄”介紹溫病學全書內容、篇章結構,做到“綱舉目張”。

(3)學習要點:以總結歸納、概括、圖表等形式展示溫病學學習要點,幫助學習者把握學習重點。

(4)名師慕課:鏈接由湖南省首門成功運行的校本慕課《溫病學》及其講座,充分利用網絡遠程教學的特點,把課堂教學內容移植到網絡上,并配以教師生動的講解和視頻、圖片等,使學生跨越時空學習經典,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5)教學大綱:以64學時教學大綱為例,指導學生學習,把握課程脈絡,制定學習計劃。

(6)教學課件:分享溫病學精品課程課件,幫助學生課后掌握課程重點。

(7)溫病學習題:提供《溫病學》各章的練習題及答案,幫助學生課后練習,鞏固章節重點知識。

(8)教材與教學資源:介紹《溫病學》教材版本,并推薦課后學習的相關書籍及課程教學資源庫、相關學科網址。

1.2.2 擴展資源

收集《溫病學》教與學過程中相關資源,補充溫病學教材的不足,并在運行階段,不斷填充完善,保障、豐富、優化教育資源。

(1)溫病微課程:分為名師微課程與學生微課程。名師微課程主要收集溫病學相關講座,講解溫病經典著作、溫病名家等;學生微課程主要收錄學生制作的優秀微課作品。

(2)溫病名方數字庫:將溫病常用名方分成溫熱類、濕熱類、溫毒類,每一類別下選擇最具代表性的方劑,每一方根據藥物組成,主治病證,方歌,臨床應用進行詳細闡述。

(3)溫病病案庫:收錄風溫、春溫、暑溫、秋燥、濕溫、暑濕、伏暑、大頭瘟、爛喉痧的典型病案,使學生能舉一反三,拓寬臨證思路,加強辨證思維。

(4)溫病名家學術精華:從溫病名家生平傳略、學術精粹、診治精粹介紹溫病名家,幫助學生快速吸收名家學術精華。

(5)溫病學大辭典:收載溫病學的基礎理論學、病因學、病機病理學、癥狀學、預防學、方劑學、醫籍、醫家等項詞目,為溫病學的學習打下理論基礎。

(6)溫病癥狀學圖片庫:以圖片展示溫病學舌診及癥狀學的內容,加強學生對辨舌及溫病典型病狀的理解。

(7)溫病經典著作原文賞析:節選溫病大家葉天士《溫熱論》、吳鞠通《溫病條辨》、薛生白《濕熱病篇》的原文及學生誦讀原文的音頻。

1.2.3 其他

(1)名師隊伍:簡要介紹溫病學教研室及溫病名師李鑫輝副教授。

(2)溫病誦讀“天籟之聲評選活動”:以溫病學原著條文誦讀、溫病名家學醫典故講述、溫病名醫臨證故事講述、溫病名家醫德典范暢緬等為主題,生動活潑地展現了中醫經典文化。

(3)學科動態:即時更新與溫病學相關的新聞,包括教學改革活動的開展、學術講座、學術會議信息等。

(4)資源鏈接:鏈接好大夫網站、新浪博客等,多方面了解醫學。

(5)留言板塊:提供給師生、同行、中醫愛好者之間互動交流的平臺??舍槍Α稖夭W》課堂內容,學生在線提問、教師在線解答;也為同行提供交流的平臺,同時也面向所有中醫愛好者,都可發帖留言,各抒己見。

二、溫病學名師課堂網站構建的啟示

2.1 對學生的影響

在互聯網高度普及的現代生活中,我們的身邊充斥太多的信息,然而,網上的資源良莠不齊,對于學生而言,尚缺乏辨別的能力,倘若誤信不正確的內容,將有可能誤入歧途;另一方面,網上的資源非常零散,而且有很多重復的信息,學生在查找資料的時候往往花費大半的時間瀏覽重復的內容,不利于系統掌握知識,并浪費時間。名師課堂網站的建立,以學生為中心,以教材為核心,圍繞教學大綱建設相關資源,內容準確且完善,方便學生系統學習,快捷查找相關資源,并能近距離與真正的名師互動交流,安全方便快捷準確?;ヂ摼W教育可以根據學生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學生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學習計劃、學習時間、學習內容,在互聯網中可以接受不同課程,鑒別吸收最有益的資源。學生學習變被動的“要我學”為主動的“我要學”,從單純地學知識到自覺主動地掌握知識。

2.2 對教師的影響

教師在溫病學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與學生一對一,不拘時間、不拘地點,自由而深入交流,是名師課堂網站的一大優勢,學生的疑問可在名師課堂網站上得到解答,通過答疑有效提高學生實踐技能;教師的任務也可在名師課堂網站中發布,直接而方便,快捷而經濟。有的網站雖然提供了交流的平臺,往往要求注冊,耗時不便,而且不能排除有釣魚網站的可能,所謂的名師或者名醫可能僅僅是雇傭來的非專業人士,與其交流,不能得到正確的知識,甚至可能被竊取私人信息,名師空間網站避免此隱患。另外在中醫經典教學中引進互聯網,使得網絡成為學生學習經典的重要途徑,一方面迫切要求教師努力增加知識儲備,改良教學設計,豐富教學手段,提高課堂吸引力,另一方面要求教師由知識的灌輸者向學習的指導者轉變,指導學生如何自學,有效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這些都有助于提升教師素質。

2.3 對溫病學的影響

名師課堂網站的建設為學生也為廣大中醫愛好者提供了便捷的學習平臺,不同于傳統的師帶徒或是課堂教學,名師課堂網站的建設有效解決了學生學習中醫的需求,方便省時,同時節約了師資力量,傳播了溫病學,宣傳了溫病學,讓更多的中醫愛好者熱愛溫病學,學好溫病學,用好溫病學。

通過《溫病學》名師課堂網站建設,利用互聯網優勢,建立溫病學知識庫,推動教師從“教學工作者”向“課程工作者”轉變,豐富《溫病學》教學手段,將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到溫病學的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達到自主發展的培養目標[4];并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指導思想下,更多地參與學生的討論,進行答疑解惑、糾錯及針對性指導,實現溫病學信息化教學過程的開放性,打造豐富、實用的溫病學教學資源網絡平臺,以促進信息技術和溫病學教學的深度融合,為課內外一體化溫病學教學的實施提供基礎保障,全力迎接“互聯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參 考 文 獻

[1]許方霄.互聯網+中醫藥在網絡時代面臨的挑戰[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5,21:29-30.

[2]周旭文.中醫藥文化穿越互聯網的現狀與思考[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3,21(03):226-228.

[3]李鑫輝,杜建芳,何宜榮,等.利用互聯網優勢提高中醫教學質量——淺談互聯網時代中醫經典教學改革 [J].科教導刊,2016,3:27-28.

[4]徐劃萍,吳志坤,徐仰才,等. “互聯網+”時代中醫藥院校體育教學資源網絡化平臺的構建[J]. 中國醫藥導報,2016,13(16):77-81.

猜你喜歡
互聯網
互聯網+背景下數學試驗課程的探究式教學改革
基于“互聯網+”的京東自營物流配送效率分析
互聯網+醫療保健網的設計
試論網絡大環境下音樂作品的法律保護問題
淺談大數據在出版業的應用
淺析互聯網時代維基百科的生產模式
“互聯網+”環境之下的著作權保護
“互聯網+”對傳統圖書出版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