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微信,謹防病態

2017-03-04 11:50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6年40期
關鍵詞:病態微信文化

“我被困候診室出不來了?!?/p>

2016年3月的一天,30歲的王某到沙區一醫院看病,在候診時玩起了手機。王某表示,前一次他看時間,還是下午5點,當時候診室里病人還比較多,他心想自己還要等很久,于是在微信上一邊聊天,一邊玩游戲,一玩就出了神,人走樓空竟不知。

過去總說我們的閱讀量低,其實,那要看閱讀什么,讀書的數量確實不高,可讀微信的時間和數量,恐怕在世界都數一數二?!坝蠾iFi嗎?”“送流量嗎?”這已經成了當代常用語。

微信的誕生,當然是好事,讓閱讀大大提速,看什么都變得無比便捷,可這種如潮水一般涌來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陷入沉迷。

須臾離不開微信,一刻不盯著微信就失魂落魄,這已經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態;一家幾口各看各的微信,還互轉互動,這已經是當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

書癡,古往今來從來都是少數,但微信癡如今正與日俱增。閱讀微信一旦成癮,茶飯無心、睡眠不足、耽誤了正事,恐怕就是病態了,既無益于身心健康,而且還會帶來諸多副作用。因為這種病態閱讀常常是排他的、癡迷的、偏聽偏信的,即便謬誤就在眼前,也渾然不覺。

盡管讀微信也是閱讀,好微信就是好文章,好的微信公號就是一張好報紙、一本好刊物,甚至是一部便攜式的好書,可是,閱讀那些轉來發去的微信時你也會發現,這畢竟有別于書籍、報刊。

個人間轉發的微信大多是單向的,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見,即使有,往往也難得再次轉發到同一個人的手里。這還不如閱讀報刊,起碼不同的說法、爭論的意見都可以相繼呈現;更不如網頁,不但有不同的聲音,而且還有糾錯的跟帖及時出現。前些時候,一則大學生只因掏了家門口的鳥窩而被判重刑的消息,除在報紙、網絡上競相傳播外,在微信里更是頻頻轉發,可當真相披露出來后,報紙、廣播、電視、網絡都有報道,唯獨相關真相的微信卻在轉發中不見了蹤影。于是,只專注于微信傳播的人對這一事件只有極為片面的印象。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微信群遍布的今天,可謂特別恰當的形容。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親繁殖,相同認知、經歷、層次、職業的人組成各類微信群,傳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沉浸、徜徉在這樣的微信群中,很難受到啟迪和提升,大家需要的只是縱情宣泄和盲目點贊,以致很多錯誤百出的微信可以反復瘋轉。

閱讀微信有可能成為病態,而轉發微信也可以變成許多人的癖好,轉得癮頭十足,為了獲得轉發量,不惜用“轉瘋了”“不能不轉”“是中國人就轉”“有良心的就轉”等詞語作為噱頭,可等你打開一看,恐怕只有沒良心的才會轉了。不過,這種自以為是的微信轉發,卻很合乎病態閱讀的胃口,只圖叫座,不顧事實。

閱讀微信原本是好事,轉發微信也不是什么壞事,但不能過度,過度就會陷入病態,病態的結果就是誤了別人,也誤了自己。

【深度鏈接】

打開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個完整的文化微縮景觀: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懷黨”;既能看到古典樂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種“非主流”……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價值偏好和審美趣味,他們是文化景觀的觀看者,也是文化風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術的生死時速,是否也會縱容“所見即所得”的膚淺,帶來“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亂象?已經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氣的日益稀薄,甚至認為中國正在進入文化上的“小時代”。圖書館修得越來越好,好書和讀書人卻越來越少。難怪有人疾呼,從電腦和手機中拯救我們的閱讀吧!甚至有人說,拔掉網線,關閉手機,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實上,翻閱近幾個世紀的文化史,幾乎每一次技術手段的升級,都會引起人們的文化焦慮。海德格爾以哲人姿態發問:技術化的時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還有精神家園?美國學者羅斯扎克更是一針見血:相比在黃昏時分去附近的咖啡館,網絡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嗎?哲人的憂思,倒是從另一個角度給出了歷史的慣例:越是缺少文化話語權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擁抱新的文化場;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話語權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

對大眾審美和信息時代的到來,主流文化的建設者固然不必過分沉溺于文化鄉愁、傷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閉關自守、以和大眾文化劃清界限來標榜自我,而是更應該防止文化上的劣幣驅逐良幣,為整個社會的文化水位劃定警戒線,并擔任守護者。

(選自《誰來加厚信息時代的文化土層》,有刪改)

猜你喜歡
病態微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樂活人生
誰遠誰近?
微信
微信
微信
兩種不同手術方法治療66例病態性肥胖性糖尿病的療效比較
心理的病態
融入文化教“猶豫”等
文化之間的搖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