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本安全觀下深化修心教育的再思考

2017-03-07 14:43李建淼
河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學報 2017年4期
關鍵詞:治本安全觀罪犯

李建淼

治本安全觀下深化修心教育的再思考

李建淼

(浙江省第二監獄,浙江杭州311100)

修心教育是踐行治本安全觀的本質體現,是治本安全觀在浙江生動的區域化實踐。對標爭創具有浙江特色的模范監獄,全省監獄應當站位治本安全觀的時代背景,提出進一步深化修心教育的要求。針對當前現狀與存在問題,著力在思想、組織、制度、技術等上全方位建設修心教育的推進與保障機制,為深化落實治本安全觀,實現監獄本質安全和科學發展提供浙江樣本和浙江素材。

修心教育;治本安全觀

一、站位治本安全觀的時代背景

(一)治本安全觀是總體國家安全觀對監獄工作的思想指引

治國必先治安,當前我國國家安全的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習總書記在2014年4月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提出了“總體國家安全觀”這一全新概念。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必須全力開創國家安全系統治理新格局。作為維持國家機器正當運轉的有機組成部分,作為國家政權的重要物質附屬物,監獄的總體安全關乎國家的安全與穩定,關涉社會的平安與和諧。監獄踐行治本安全觀,既是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必然要求,也是“平安中國”建設的重要使命。

(二)治本安全觀是現階段社會治理創新對監獄工作提出的時代命題

一個國家的安全治理,其基石是社會的安全治理。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推進社會治理精細化”。近年來,我國社會治理無論從理念變更、機制變革和制度創新等方面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監獄安全治理,是社會治理系統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監獄作為獨特的人造物,從社會學視角看,監獄承擔了社會減壓閥的作用,擔當著對罪犯再社會化的職責。如何將形形色色的罪犯改造成為守法公民,這是社會治理體系中的重大實踐課題。樹立治本安全觀,是弘揚社會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的根本體現。

(三)治本安全觀是監獄工作戰略轉型和職能回歸的內在需求

近年來,伴隨著司法體制改革的大潮流,我國監獄管理工作從粗放走向精細管理,從經驗走向規范管理,從傳統走向現代,表現在對傳統監獄管理方式、方法、手段和措施的不斷揚棄,積極探索各種扁平化管理、網格化管理、智能化管理等方法與路徑。隨著監獄管理理念、手段和方式的根本性轉變,我國監獄的安全等級與改造效能有了很大的提升。治本安全觀的提出,是對監獄工作繼往開來、科學推進的宏觀構思,是監獄轉型升級、職能回歸的必然趨勢。

二、治本安全觀提升修心教育的內在要求

治本安全觀追求的是監獄的本質安全,就是通過監獄標準和流程的再造與優化,實現監獄管理中人、物、系統、制度等諸要素的安全可靠與和諧統一,使不發生安全事故是必然,進而實現本質型、恒久型安全監獄的目標。治本安全觀的提出,讓我們重新審視傳統的監獄安全觀,重新定位什么是真正的監獄安全,深化修心教育的內在要求,最終在監獄發展的認識上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對照治本安全觀,進一步提升修心教育的要求,主要是以下四個方面:

(一)從界域性思維到全局性思維的提升

在過去一段時期,監獄的中心任務,一言以蔽之即“不跑人”。監獄“零脫逃”“零事故”“絕對不允許……”等目標的強力貫徹,其實質就是把監獄工作引向“以防脫逃為中心”的狹隘“安全中心論”。監獄關押群體的復雜性、危險性,決定了這一硬性指標的設定,與監獄工作的宗旨和方針有所違背,與監獄工作以“提高改造質量為中心”的路徑依賴有所抵觸。治本安全觀這一新構想,著眼于全局視野全面審視監獄工作,通過修心教育實現罪犯改造期間乃至刑釋謀生后的多維安全。在此語境下,監獄中心工作將回歸到教育人、改造人這一行刑方略,落腳點將落在破除罪犯監禁人格和犯罪人格,重塑健全人格,向社會輸出合格產品上。

(二)從傳統型思維到開放型思維的提升

治本安全觀是頂層設計,強調整體規劃、系統推進,關乎監獄工作的方方面面。從底線思維向治本思維轉變,需要從固有的傳統思維樊籠中解放出來,注重多維度審視監獄職能與價值問題,追求監獄在社會功能譜系中的行刑價值和社會價值。這需要在傳統管理理念、改造方法、教育手段中更多地注入現代、科學、人文元素,充分發揮教育矯治和心理咨詢的作用,特別是要把修心教育作為落實治本安全觀的重大戰略予以全力推進。

(三)從表象性思維到效能性思維的轉變

倡揚治本安全觀,將徹底扭轉傳統監獄工作中重數量不重質量、重形式不重效果的形式主義傾向,教育改造的中心工作定位將會凸現,教育改造評估方法會更加多樣、科學,評估量表的制定會更加統一、規范,評估機構會更加中立、公正。另外,將面臨教育改造工作指標與績效的重新架構,修心教育結果與民警工作實績將會密切掛鉤,向社會輸出“產品”質量狀況將真正成為衡量監獄工作尤其是修心教育成效的導向指標。

(四)從單一性思維到發散性思維的轉變

治本安全觀立足監獄,著眼社會,其價值取向是從“保一方平安”轉向“保社會大平安”。作為對罪犯實施再社會化的專門機關,監獄通過改造罪犯實現最大限度的預防犯罪,是現代監獄的核心價值。然而,改造罪犯是一個系統工程,社會的責任并不因囚犯出獄而終止,監獄的職能也不因罪犯的釋放而終止。修心教育、治本安全觀的提出,使得改造罪犯的重點從轉變罪犯思想到破除缺陷人格,塑造健康人格,培育立足社會、自謀職業的能力上,將監獄的工作重點從監內進一步拓展到罪犯回歸后的社區,這是新形勢下監獄機關職責使命上的一次重大飛躍。

三、當前修心教育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現狀

修心教育追溯改造的本質,探尋教育的本源,創新改造的理念,有力地推進浙江監獄教育改造工作。浙江省全省監獄以罪犯再社會化為引領,迅速開展修心教育實踐活動。如浙江省南湖監獄細化修心教育內容,編寫了《修心教育五十講》教材,大力推進“修靜心、修敬心、修凈心、修省心、修信心”等“五心改造”工作;浙江省喬司監獄以“一依托、兩貼近、一注重”為指導思想,成立“修心教育”實訓基地;浙江省十里豐監獄開展“從心出發,悔罪贖罪促改造”“從行出發,矯正陋習促養成”“從善出發,修心明志正品德”系列修心教育活動,強化罪犯思想改造;浙江省第二監獄在理論和實踐上深入探究教育促穩和治本機制,編著并公開出版《監獄教育改造促穩機制研究》,正集中攻堅《修心教育:監獄教育治本機制研究》專著出版任務,有力地指導修心教育實踐的開展,強化“心靈規范”教育工作,積極打造“法治正心、德育寬心、行為塑心、情感暖心、生活貼心、矯正治心、文化潤心”的“七心”矯治工程。

(二)存在問題

客觀地講,修心教育理念提出后,全省各監獄布置有力,動作迅速,各種修心教育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著。但是這些理論探索以及實踐成果與治本安全觀下深化修心教育的要求仍有不少差距,對修心教育的理論認識還不深,還不到位。

深化開展修心教育,絕不是說要增加一個改造罪犯的手段,或者突出教育罪犯的一方面內容。當務之急,要提高對修心教育的理論認識,全面、科學地研究罪犯,正確掌握修心教育的規律,堅決糾正以下幾種觀點:一是模糊論,對為什么要開展修心教育認識不清,對怎么開展、開展哪些內容、采取什么方式等理解不一,認識模糊;二是手段論,降低修心教育的地位功能,認為修心教育僅僅是一種有效的改造手段,把它看作是類同于獄政管理、教育改造、勞動改造、心理矯治等的補充手段;三是內容論,把修心教育看作是類似于法治教育、政策形勢、職業技能、心理健康等教育改造的具體內容,認為把我國傳統文化中諸如棄惡從善、改邪歸正等修身養性的內容加進當下罪犯教育內容,就算開展修心教育了;四是措施論,把修心教育看作是類似于個別談話、集體點評教育、心理團體輔導、親情幫教、社會幫教等具體的教育方法,是在當下功利性改造政策激勵力度不斷下降的形勢下,監獄民警為促使罪犯安心服刑,積極知罪悔罪贖罪的階段性措施;五是文化論,認為修心教育就是多開辦幾次國學講堂,多傳授儒、道、釋文化及王陽明“心學”理論,在諸如板報、教育專網、文化長廊等監區文化中添加心靈雞湯,提升修心修性的正能量,減少監內亞文化的負面影響。以上這些認識不能說錯誤,但似是而非,沒有深入研究修心教育的深刻內涵,對修心教育在改造罪犯中的地位、功能、作用理解膚淺。理論認識的不到位勢必會影響修心教育在全省監獄的正確開展,最終影響罪犯健康人格重塑和監獄工作整體質量。

在監獄全面實行修心教育,從罪犯個體改造來說,需要對罪犯人格、身心、素質進行全方位全維度的再塑造。首先是重塑罪犯健全的人格。犯罪人格和監禁人格是人格上的缺陷,前者是罪犯前期在社會生活中由于社會化的不足發生的人格變異,后者是監禁環境下形成的人格障礙。修心就是綜合運用管理、教育、勞動、心理等改造手段,面向社會人的發展需求,使罪犯在刑滿釋放前塑造自己的適合社會環境(社會適格)的個體人格,同時牢固樹立罪犯責任感和羞恥心,建立反社會性人格的預防機能,及時反映并糾正罪犯的反社會意識與行為。其次是恢復罪犯健康的身心。身心健康是人格健全的基礎,罪犯身心健康離不開健康的改造環境,正確的行為方式,平和的生活心態。監獄要推行健康改造模式,普及獄內衛生保健知識,培養罪犯良好的生活習慣,推廣健康操等健身項目,開展心理健康活動,增強心理“免疫力”。再次是提升罪犯綜合的能力。能力是罪犯回歸后立足社會的保障,罪犯只有具有了足夠的學習能力、交往能力、適應能力和勞動能力,才能在社會上自謀職業,自食其力,自力更生。監獄要通過教育、勞動、管理全方面引導罪犯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學會求知,學會交往,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引導罪犯把個人理想的實現同社會需求相結合,引導罪犯在為他人和社會服務的過程中實現個人的正當利益。

四、治本安全觀下深化修心教育的可行途徑

治本安全觀是新形勢下監獄工作的思想指針。修心教育是浙江落實治本安全觀,富有時代元素、區域特征和創新特色的生動實踐。貫徹治本安全觀,就是要在深化修心教育上不斷有實質性的突破,繼而為輸出合格社會產品提供更好的理論指導和實踐范式。

(一)注重治本理念,為修心教育提供充分的思想保障

時代發展需要新思維、新理念的引領。我國監獄工作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硬件設施建設、監管軟件保障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進和提高。但是也應清醒地看到,隨著行刑執法和管理工作的日趨規范、考核和追責體系的日趨完善、民警個人價值追求的日趨多元,很多監獄出現了民警擔當意識減弱、監管能力下降、創新動力不足等現象,特別是在監管改造工作中,一些押犯單位只求“管住人,不出事”的簡單式履責,只求按部就班、循規蹈矩的應付式管教,沒有充分發揮教育維安促穩與攻心治本的作用,沒有從改造效益、法律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深度融合去進行責任擔當。新形勢下,深入教育促穩與治本機制建設研究,在強化罪犯“心靈改造”的基礎上深化修心修性,必須通過大學習、大培訓、大宣講、大討論,進一步提高對修心教育思想的認識,從治本意義和方法論上來認識修心教育對罪犯改造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刻研究監獄本質安全和教育治本機制的關聯性,切實悟透修心教育的思想內涵和精神實質,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面實施修心教育,打造本質安全監獄的目標中去。堅決摒棄停留在監獄和民警中的模糊論、手段論、措施論、內容論等觀點,明白修心教育思想在統領和指導改造罪犯工作中的指導意義和實踐價值,為下階段統一思想,全面深化修心教育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

(二)深化警務變革,為修心教育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

修心教育完全契合治本安全觀的思想,傳承和發揚了我國改造罪犯思想,具有深邃的思想內涵和廣闊的實踐空間。當前,在警務管理方面,影響修心教育全面實施的掣肘主要是民警職業認同感、獲得感、成就感存在偏差,認為只要安全不出大事,其他什么改造質量都“說說重要,實際不重要”,對修心教育“裝裝樣子,搞搞花頭,擺擺陣勢”,而不管到底罪犯人格缺陷破除沒有,健康人格塑造成功沒有,對深化修心教育研究不深,謀劃不足,考核不嚴,推動不力。深化修心教育,需要在監獄警務管理上進行變革,重點在以下三個環節著力推進:一是著力進行警務管理機構變革。本著優質警力向基層傾斜、優質警力向教育改造線傾斜的原則,大力開展機關大部制改革,強化監區功能定位,探索實行修心教育實戰型警隊制新模式;設立各類功能型的矯治監區和成立修心專家工作室,為各類專才提供人盡其才的崗位和平臺。二是著力進行警務運作機制創新。對實行二級管理的單位,探索推行教育專家組、修心專員制的工作模式,為致力于修心教育和改造罪犯的優秀民警脫穎而出提供成長的階梯;大力探索不同層級矯正師聘任與待遇掛鉤機制。三是著力進行警務標桿工程建設。抓緊建立一批有區域性影響力的個案矯治專家庫、應急處置能人庫、修心教育新秀庫等,將修心教育中的評先評優活動納入全省性先進榜樣評比范疇。

(三)強化制度推動,為修心教育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治本安全觀要求通過監獄標準和流程的再造與優化,使不發生安全事故是必然,進而實現本質、恒久安全的目標。修心教育就是按“人性標準”和“人心規程”作業,對缺陷人格進行治療修復,塑造健全人格,提升社會適應能力,輸出合格產品,實現由個體的穩定到監獄的本質安全再到社會的安全穩定。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高度重視改造標準和修心規程的研究與制定。省局要結合罪犯需求評估、危險性評估工作以及智慧監獄綜合管理平臺積累的罪犯改造“大數據、厚數據”,制定指導意見和工作標準,深化循證修心,破除人格缺陷,重塑健康人格,推進科學改造。摒棄過去面上、短期、形式化的考核指標,建立以治本安全、修心教育和改造質量為根本、長遠、實質性指標為主的科學考評體系。針對那些不符合治本安全的制度、規程,要及時、果斷地予以清理,特別是對一些違背監獄工作內在屬性和發展規律的人為性指標,要進行科學、理性的思辨和聽證,以不斷提升各種制度和規則的公信力。

(四)重視技術創新,為修心教育提供厚實的技術支撐

近年來,隨著社會智能化、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推進,監獄工作迎來全新的挑戰。要深化現代科技手段在改造罪犯中的應用,借鑒互聯網思維,應用云計算、大數據技術,通過“數據預測”來推進罪犯危險性評估工作,改變過去以勞動改造和“三課”教學為主,向以罪犯危險性和改造難易度測評為基點、以修心教育為主線的分群改造、精準矯治的科學模式轉變。圍繞從“修”起步,到“心”治愈的主線,積極應用內視觀想、亞隆團體咨詢、正念療法、藝術療法等矯正技術,化解和消減罪犯的負面情緒與心理障礙,有效破除和化解犯罪人格和監禁人格,重塑健全人格,切實提高教育改造質量。加強和政法共同體的深度合作,建立起資源共享、業務協同、各取所需的基于云平臺的政法互聯網絡體系。

Reconsideration of Deepening Heart Education under the Concept of Permanent Security

LI Jian-miao
(The Second Prison of Zhejiang Province,Hangzhou,Zhejiang 311100)

The heart education is the essential embodiment of practicing the permanent security concept,and it is a vivid regional practice of the permanent security concept in Zhejiang Province.Aiming at establishing a model prison with Zhejiang characteristics,all the prisons in the province should set up a security view of the times,and put forward the requirements for further education from heart.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we should focus on 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of education mechanism construction from the ideological,organizational,institutional,technical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of the heart of the,so as to deepe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and achieve the essence of prison security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with Zhejiang sample and Zhejiang material.

reconsideration;heart education;permanent security view

(責任編輯 連春亮)

DF87

A

1672-2663(2017)04-0008-04

2017-09-02

李建淼(1977—),男,浙江杭州人,浙江省第二監獄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監獄理論研究。

猜你喜歡
治本安全觀罪犯
王毅:秉持踐行正確的民主觀、發展觀、安全觀、秩序觀
王毅:秉持踐行正確的民主觀、發展觀、安全觀、秩序觀
推動國家總體安全觀入腦入心
攻心治本開展社區矯正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論罪犯“確有悔改表現”的認定
供給側改革:治本之道
治本清源 創新舉措 海門積極化解環境信訪難題
供給側改革:治本之道
聰明的罪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