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不良思想傾向表現和對策研究
——基于大學生日常行為角度

2017-03-09 22:16丁玉琴
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7年6期
關鍵詞:日常行為思想大學生

丁玉琴

(淮北職業技術學院 基礎部,安徽 淮北 23500)

·政治與法律研究·

大學生不良思想傾向表現和對策研究
——基于大學生日常行為角度

丁玉琴

(淮北職業技術學院 基礎部,安徽 淮北 23500)

思想源于實踐,大學生思想不良傾向源于其日常生活,只有從日常生活入手,通過自我養成教育,把不良思想主動拒之門外,才能更好的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實現育人目標。

日常生活;不良思想傾向;自我教育

人的思想起源于生活實踐,大學生思想不良傾向來自于大學生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事件和信息容易侵蝕大學生的思想,使其產生不良行為。

一、大學生不良思想傾向具體表現

政治觀上表現為政治立場模糊的傾向。在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共存和斗爭的環境下,大學生的主流仍是愛國和關注社會發展的,但是在各種社會思潮的影響下,也有大學生認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趨同,質疑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不能客觀的看待當下社會主義社會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把發展中出現的一些負面問題歸因于社會主義制度的缺陷等,對社會主義的發展前途存在無所謂的態度,一部分大學生對自己所持政治立場毫不在意。他們政治信仰弱化,更強調個人利益,更關注個人生活境遇,如果獲利,才認可社會主義的信仰。在日常行為中,主要表現為寫入黨申請書很積極,思想入黨不積極,入黨動機具有功利性,尋找政治歸屬感的不多;如果入黨不能帶來利益,還要繳黨費,少數學生不愿入黨。一部分大學生缺少政治信仰的堅定性卻熱衷于星座說、血型說等網絡迷信。

價值觀上表現為價值取向功利化、實用化傾向。受市場經濟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的影響,大學生逐利思想普遍存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重視物質利益的實現,忽視內在的精神追求,重個人利益的實現,輕社會利益的維護。他們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弱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動力不足,積極性不強。日常行為中主要體現在:在學業上,什么有利于就業就學什么,重專業技能的學習,輕德育,不重視人文精神和人文素養的養成;考試重結果,輕手段;擇業重經濟條件,輕職業理想和規劃等。在交往中信奉多個朋友多條路,輕情感交融,部分學生功利思想嚴重,認為交朋友就是為了利用,甚至宣稱“朋友就是用來出賣的”,同學交往純真的友誼越來越少,功利化的追求越來越多,真情越來越少,敷衍越來越多。情感溝通的深度和廣度變得越來越窄。

行為觀上表現為我行我素,集體觀念淡漠的傾向。社會性是人的本質屬性,融入集體是人生存和發展的本質要求,在現實生活中一部分大學生要求“個性”,不愿融入集體,在日常行為中主要體現在大學生參與集體的活動不積極,缺少集體榮譽感,有很多集體活動大學生參與程度低,參與熱情低,參與人數少。如學校的體育運動會,除了運動員和裁判員,普通學生很少到場,甚至一部分學生會成員如無強制要求也不愿出席,整個操場人員稀少,一些學生把開運動會的時間當做放假、自由活動,毫無集體觀念和集體榮譽感。尤其是智能手機普及后,形成了大學生人-機的交往模式,使大學生沉迷于方寸的屏幕之間,降低了對周圍現實世界的關注度,他們對網絡事件關注度高,對身邊的事關注度低,對集體的情感逐漸淡化。

人生觀上表現為滿足現狀,不思進取的思想傾向。在精神世界中一部分大學生的精神生活空虛,上大學后,許多大學生思想上找不到新的方向,缺少精神支柱,對于人生的追求有功利化和實用化的傾向,無法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標準。在日常生活中大學生有實用的目標,如就業,賺錢等,但缺少遠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支撐,缺少為國為民的情懷,找不到生存和生活的崇高意義。在日常行為中體現為一部分大學生精神萎靡不振,要么逃課睡覺、打游戲,要么忙于打工掙錢,口頭愛說“無聊’,業余時間無所事事。在人生態度上消極無為,學習中缺乏動力,學習的動力主要來自于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和人生的體驗,然而一部分大學生思想懶惰,行為散漫,生活中追求安樂,逃避困難,不愿去思考人生的難題,業余時間寧愿上網、看電視,閑逛等消磨時間,也不愿靜下來思考人生的走向和個人的發展軌跡,雖然一部分學生也有上進心,但由于找不到真正能推動自身學習的動力而韌性不足,缺少可持續性。在情感生活中,缺少認真負責的擔當,戀愛在一部分學生看來,就是玩玩而已,不必認真,“戀愛”就是“練愛”,顧名思義戀愛就是練習愛情而已。也有一部分學生把愛情視為空虛無聊的解悶工具而已。

道德觀上表現為知行分裂的不良傾向。大學生的道德觀念認知基本正確,但道德規范踐行意識弱化。大學生對社會主流價值取向認同度極高,但是在自身行動上,卻往往采取對自己更有利的選擇,明知正確價值取向卻不踐行。在日常生活中,主要體現在誠信缺失,如在考試作弊問題上,每一次大考前學生都自愿簽考試誠信承諾書,但每一次都有學生作弊,在自我利益和堅守道德底線之間一部分大學生選擇了前者。誠信缺失在大學生身上還表現在請假原因上做文章,每一次逃課都會有正當的理由,只要能不上課,什么謊都敢撒,什么理由都敢找。為獲得國家助學金,偽造或夸大家庭困難證明;就業過程中成績、簡歷等內容失真等。對于這些問題許多大學生都表示可以理解和接受。

消費觀上表現為一部分大學生有享樂主義的思想傾向。個別大學生超越個人和家庭財力范圍追求高消費,甚至為了支撐高消費一部分大學生走上了違法犯罪道路,一些大學生編造各種借口問父母要錢,以戀愛為名要求對方付錢,看到別人的東西擇機實施盜竊等。

二、矯正大學生思想不良傾向的對策

造成大學生日常生活不良思想傾向的原因既有外因,也有內因。馬克思主義認為內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原因,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起作用,因此,矯正大學生的不良思想傾向必須調動大學生自身的能動性,通過培養大學生內在的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發展能力讓其主動遠離外界的負面因素對其思想的侵蝕是大學生自覺矯正自身思想上的偏差,維護積極向上的終極途徑。

充分發揮大學生思想主觀能動性是促進大學生自由思考,自由抉擇、自我認同、自我發展的最佳途徑。通過日常生活實踐培養大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規范、自我發展的能力,有利于大學生積極主動抵御社會負面因素的入侵,構建和諧思想世界,維護大學生思想發展的正確方向。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各種社會矛盾凸顯,社會負面事件增多,要杜絕社會負面內容對大學生思想的侵蝕,僅僅靠外在的教育和措施是無法從根本上消除大學生思想不良傾向的,只有通過主體把教育內容主動內化才能對主體施加影響,大學生的自由自覺的自我教育實踐才能實現思想的凈化?!熬蛦蝹€人來說,他的行動的一切動力,都一定要通過他的頭腦,一定要轉變為他的意志的動力,才能使他行動起來?!盵1]說教模式的教育是一種外在思想的強行植入,容易引起大學生的防范,而自我教育、自我養成是大學生自己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活動主體能主動的養成正確的思想觀念,有利于抑制大學生不良思想傾向的形成發展,在潛移默化中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在日常生活中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發展和強化大學生思想的正確方向,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襲。

首先,通過主體自我反思、自我內省、自我改造發展正確的思想。任何有效的教育都必須通過受教育者的精神活動才能達到目的。自我教育是主體通過內在的精神對社會現實主動自愿的進行自我反思,在反思中實現自我確認,形成內在的價值尺度,并用它來評價自身、評價社會,評價周圍環境,形成正確的認知,自覺按正確發展方向管理自我的過程。在生活中引導大學生用客觀的眼光看待社會,觀察社會,思考社會,分析和引導大學生在保護自我條件下,如何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氣改造世界,與社會負面思潮作斗爭。在校內廣泛開展討論和爭鳴,集廣大學生的聰明智慧,尋找社會兩難問題可行性的解決方案,為大學生自覺抵制不良思想傾向提供可行性做法,有利于大學生選擇正確的思想傾向和正確的行為方式。如對社會熱點問題——老人摔倒之后如何扶問題的討論,幫助學生在幫助他人的同時如何防止對自身的損害,鼓勵大學生選擇對社會有利的做法,提升社會責任感和奉獻意識。對生活問題進行討論,如個人如何解決同學間的糾紛、如何增強就業能力等。在討論的過程中引導大學生學會思考,理性分析,正確抉擇。

其次,美化外在環境,影響大學生思想發展的方向?!叭藙撛炝谁h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了人?!盵2]減少社會負面因素的影響,社會負面事件的發生,塑造良好的社會風尚,提供良好的環境,可以引導大學生分辨真善美,保持自己正確的態度、觀點、立場,提高大學生抗腐蝕的能力。要加強校園文化軟環境建設,讓大學生在生活中直觀感受和體驗校風、校訓傳達的大學精神,形成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在感悟、體驗中提升境界。美化校園內社會環境,宣傳發生在校內能體現正能量事件,宣傳校內好人好事,讓學生發現身邊的美。積極開展校內好人評選活動,通過美的行為塑造美的靈魂,讓學生爭當美的創造者;鼓勵大學生相互扶持,相互幫助,如為校內需要幫助的困難群體提供物質幫助和精神慰藉,讓大學生從心靈上感受美。美化校園自然環境,讓學生在自然美中陶冶情操,感悟美。

第三,培養大學生正確的信仰觀,是大學生抵制不良思想,堅定正確選擇的終極途徑?!爸挥芯癫攀侨说恼嬲谋举|?!盵3]生活的支柱,它使人能找到生存和生活的價值,展現人的思想方向,定位人生走向。信仰是大學生自我教育的不竭的動力,它能使大學生自覺的把外在的社會實踐中的感悟轉變為自身思想的財富,并把這種財富轉化為自我教育的力量,抵御外在不良因素對大學生思想的侵蝕,保持思想的正確性?!靶撵`的生活不僅能抵御煩惱,而且能夠防止煩惱的有害影響,它使我們免交壞朋友,避開許多危險、災難以及奢侈浪費”[4]的信仰是大學生自覺抵制自身和社會不良思想侵蝕的內在動力。只有來自內在的驅動力才能激勵大學生自覺排除外在干擾,克服思想上的不良傾向。在日常生活中,從學生最關注的的事件和問題入手,引導大學生形成內在的價值體驗,培養價值認同感,有利于堅定信念的養成。如發揮教師黨員和學生黨員的示范效應,在校內學生黨員佩戴標志,日常生活中高標準要求自己,對周圍同學潛移默化,引導校園新風尚,形成群體效應。

第四,通過對大學生日常行為的約束不斷強化正確的思想傾向。自我教育離不開大學生的生活世界。社會的規范,個人的為人處世的原則要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具體行為不斷強化,才能形成穩定的思想狀態。用日常生活具體行為明確告訴學生什么行為是應該做的,什么行為是錯誤的,減少學生的迷茫,讓學生把守住底線成為一種習慣,用習慣的力量約束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防止其脫軌,矯正不良思想傾向,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在校內強制推行滿勤教育,要求學生不遲到、早退,不曠課,讓其形成習慣,學生就可自我約束自身的不良行為,克制思想中的不良念頭,抑制投機行為。強化社會公德教育,使學生意識到好的環境要靠每一個人的參與,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我為社會做奉獻的意識。學校嚴抓考風、考紀,培養嚴謹的學風,重塑誠信,要讓失信者寸步難行,讓誠信者一路暢通。通過日常生活中長期點點滴滴的強化積累,正確的思想方向就會成為一種必然的選擇。

第五,在實踐中踐行是正確的思想固化的最佳途徑。實踐出真知,大學生參與實踐獲取社會經驗,有助于開闊視野,深入了解社會。實踐可以克服大學生思想上的空虛和無聊,從直接經驗中感悟人生的真理。行為上的懶散容易導致思想上的懶惰,通過外在的行為活動能克服大學生思想上不良傾向,實現外部世界和主體內在世界良性互動。日常生活中讓大學生有事可做,適度的忙碌可填補精神空虛,抑制思想不良傾向的發展進程。學生反映在校內工廠實習時,感覺天天有事做,學業有收獲,技術有進步,日子過得最充實。大學生多缺乏社會閱歷,讓大學生走出校門,多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中提高大學生觀察事物,明辨是非,把握正確方向的能力,增強社會主義信念。

[1]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51.

[2]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3]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19.

[4] 余虹.人生天地間[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78.

2016-08-15

本文系2013年淮北職業技術學院院級思政課題“日常生活視域下大學生思想不良傾向問題研究”(編號:2013SZ-1)階段性研究成果。

丁玉琴(1971—),女,安徽淮北人,講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D645

A

1671-8275(2017)06-0001-03

仲耀黎

猜你喜歡
日常行為思想大學生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日常行為干預模式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研究
3-6歲幼兒日常行為禮儀養成教育現狀與對策研究——以南充市西充縣東風路幼兒園為例
思想與“劍”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思想是什么”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校園文化對高職學生良好日常行為養成的影響與實施
農村幼兒日常行為習慣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