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蒙山區彝族“懇合唄”研究

2017-03-10 09:30
紅河學院學報 2017年6期
關鍵詞:烏蒙山鈴鐺逝者

陶 波

(六盤水市社會科學院,貴州六盤水 553001)

烏蒙山區彝族“懇合唄”研究

陶 波

(六盤水市社會科學院,貴州六盤水 553001)

烏蒙山是彝族六祖分支的地方,是東部彝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烏蒙山區彝族喪葬儀式上必有“懇合唄”,畢摩唱誦彝文經書、孝子跳鈴鐺舞和唱孝歌。關于“懇合唄”中的鈴鐺舞起源有多種說法。通過漢、彝文獻梳理和實地調研,結合“懇合唄”的歷史傳承和地理分布進行研究,通過漢文文獻、彝文文獻、口碑文獻、喪葬儀式中的鈴鐺舞等,探析彝族喪葬習俗和“懇合唄”的文化內涵。

烏蒙山區;彝族;懇合唄;鈴鐺舞;喪葬儀式

滇黔結合部巍峨聳立著磅礴的烏蒙山,它是云貴兩省的分界山,是彝族祖源地,也是彝族六祖的分支地。彝族先民沿著烏蒙山和南北盤江遷徙到滇川黔桂四?。▍^)各地繁衍生息。至今烏蒙山區還生活著近百萬彝族同胞,烏蒙山區保留著古老的彝族文化,“懇合唄”是彝族喪葬習俗的活化石,集彝族歌(詩)、樂、舞于一體,記錄和見證了彝族各時期喪葬習俗,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 “懇合唄”釋義

彝語k‘?55xo11pe33,漢字音譯為“懇合唄”?!皯┖稀奔串數匾妥鍌鹘y喪葬儀式中所唱的歌或喪葬儀式中的彝文經文和歌的總稱;“唄”為跳或跳腳之意。跳腳又稱為“跳腳舞”“鈴鐺舞”“孝舞”“搓蛆舞”“搓蛆趕老鴉”“鈔子舞”。跳腳所用道具有馬鈴鐺和白紙條、或白毛巾、白布條。馬鈴鐺彝語稱“射濁”(意為金珠)或鈔子。目前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中,大多把鈴鐺舞稱為“懇合唄”,或用“懇合唄”指稱鈴鐺舞,或分不清鈴鐺舞與“懇合唄”的關系,出現一葉障目的混亂現象,也有以偏概全的情況。

“懇合唄”主要流傳于烏蒙山區沾益、宣威、富源、鎮雄、威寧、納雍、赫章、鐘山、水城、六枝、盤縣等彝族聚居區,此舞在鐘山區汪家寨鎮、水城縣玉舍鎮、六枝特區中寨鄉以及威寧縣板底鄉、赫章縣珠市鄉等地保存較完整?!洞蠖ǜ尽酚涊d:“至焚所,又有跳腳之俗,將焚之前,姻黨群至,咸執火以來,至則棄火而聚其余炬于一處,相與攜手,吹蘆笙歌唱達旦,謂之跳腳也。及焚之日,鬼師祝告,椎牛數十頭以祭?!盵1]

“懇合唄”歌舞相伴,舞者先歌后舞,以鈴鐺作為唯一道具伴奏,故稱鈴鐺舞,舞者靠搖響手中的馬鈴鐺聲來統一動作,間隙有“薩拉”(即嗩吶)吹奏?!皯┖蠁h”通常在喪葬儀式中表演,彝族畢摩、摩史和舞者唱祭祀禮儀之歌,以盡子孫之孝,祭奠逝者,安慰生者。鈴鐺舞所表現的內容為彝族傳統的生產生活場景,主要用于喪葬儀式,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神圣的儀式性,因而得以世代相傳,并保持著完好的原生態。彝族原傳統鈴鐺舞僅限男性在喪葬儀式中展演,由于現代化進程中,彝族群眾觀念更新,隨著舞臺化設計,女子也加入其中,并展演場景不限,節日、喜慶、農閑時均可以。

二 鈴鐺舞源流及其研究述考

關于當地彝族傳統鈴鐺舞的來源,在烏蒙山區各地彝族說法不一,目前可知的說法有:“金狗傳說”“搓蛆趕老鴉(鴰)傳說”“毛辣角蟲傳說”“戰爭傳說”“祭祀神器說”“賽馬說”等。

著名彝學先驅馬學良教授在1980年11月到1981年6月,近7個月的時間深入川滇黔彝族地區(今烏蒙山區、大涼山地區)進行調查社會研究,最后編撰成了《彝族原始宗教調查報告》。其中“烏撒舊邦訪布母(畢摩)”記述了烏撒一帶(今威寧)彝族村寨流傳的“孝舞”傳說,并對烏蒙山區彝族“孝舞”進行了深入研究。關于烏蒙山區彝族鈴鐺舞起源的文獻記載頗多,其中貴州赫章縣媽姑一帶彝族村寨中流傳的“金狗”傳說與鈴鐺舞起源有關,如:

相傳大黑彝土目的祖先是“狗”,不過可不是一般的狗,而是從昆侖山腳一塊石板下生出來的一只“金狗”,什么都會,和人一樣。此狗與一女子婚配,一母生三胎,一胎生三子,共生九個兒子,后來成了九個大土目。起初,狗與九個兒子經常一起出去打獵,因母親不便告知,兒子一直不知此狗是父親。一天,又一同上山打獵,晚歸時,狗立懸崖上久久不下來,兒子們急了,一氣推他下崖,結果摔死在崖下。母親得知此情,悲痛萬分,乃告知真情。兒子們急忙回山尋找,等找到時,狗尸已生蛆累累,大群烏鴉也在啄食尸肉。兒子邊吼邊趕烏鴉,即把狗尸拾回家中超度。[2]

又宣威彝族村寨中流傳的“搓蛆趕老鴉”傳說與鈴鐺舞起源有關,如:

從前有一個皇帝,與一叛王爭奪疆土,皇帝想設法殺掉叛王,便詔諭百姓,有能取叛王頭者,就招為駙馬。不久就有一只大黃狗撕了詔令,銜了叛王頭進見皇帝?;实垡娏?,非常驚異,心中著急道:一個皇帝的女兒,怎好嫁給一只黃狗,如果不踐前言,有失信用。因此愁容滿面,公主見父王如此,因問其故,帝以實告,公主以不可自食前言,便毅然嫁與黃狗,一同到民間度日。數年后,生了幾個兒子,但始終不知道誰是他們的父親,母親也不便告知他們。

這些孩子喜歡打獵,每天要帶著老黃狗出去,一天在森林里追逐野獸,老黃狗也在樹林中狂跑,他們兄弟見了,誤作野獸,箭聲響處,老黃狗中箭墜巖而亡,他們無法拯救,只有嘆惜而已?;氐郊依?,他們的母親得悉老黃狗死去的噩耗,大哭起來,便把原委告訴了兒子。過了幾天,弟兄商量好到山間去葬埋老黃狗的尸體,走近巖邊,只見尸體腐爛,臭氣逼人,烏鴉群集啄食,蛆蟲一個個滾到山巖下,他們便把蛆一一蹉死,并用石子投擊烏鴉。這樣過了幾天,尸體完了,烏鴉也飛走了。今日儸民作祭時,要舉行‘蹉蛆儀式’,就是當日“蹉蛆趕老鴉”的意思。[2]

著名彝學專家馬學良先生在《彝族原始宗教調查報告》一書中闡述了彝族“金狗故事”與“盤瓠神話”的淵源關系。但我們田野調查中發現烏蒙山區的沾益、宣威、威寧、昭通等地流傳有大量與狗相關的傳說故事和傳統民俗事象,文獻中亦有大量記述此類現象?!对颇厦耖g文學集成·昭通市彝族卷》“啟逋祿射(樓金狗)的故事”記載:

當時人們沒有五谷,啟逋祿射決心要為人們找來五谷播種,以補償自己的過失。于是,就上西天為人們取來五谷種子,從此,人們便開始種五谷了。由于這個故事的流傳,在彝族人民中,婦女禁忌用腳踢狗;彝族人民每年大年三十晚上,都要備辦佳肴,大喚三聲狗,讓狗先吃,然后全家再圍坐吃飯。

該書另有“金狗揭榜”的傳說故事,其記述了古時候彝族居住的地方只有苦蕎、燕麥等,沒有稻谷?!敖鸸贰睘橐妥鍘砹斯确N,因而彝族地區開始有了稻谷,人們非常感激它。后來彝族民眾每逢大年三十全家吃團圓飯前,都要先將 、肉菜盛入盆中,讓狗先吃。

我們在田野調研中還發現,今沾益、宣威、水城、鐘山等彝族村寨至今亦有此類傳說故事流傳。傳說古時候大災難之后,人間一片荒蕪,狗偷偷用尾巴從天上把稻谷種帶到人間,人們開始種植糧食,得以繁衍生息,代代流傳。因此,每年三十晚上頭一碗飯要先給狗吃,然后人才能吃,這是感謝狗給人們帶來了糧食種子。貴州威寧彝族地區大凡逢年過節時,祭祀完祖先,會夾幾片肥肉和米飯給狗喂年夜飯。另外,沾益、宣威、水城等地彝族、漢族民眾都忌諱吃狗肉,原因是狗為人們帶來了糧食種子。貴州威寧縣板底鄉一帶彝族村寨中流傳的“毛辣角蟲傳說”,與當地彝族民間鈴鐺起源有關,因而在此有必要輯錄:

據說有一種毛蟲,俗名毛辣角,喜食植物的葉子,其幼蟲常簇聚樹間,能把葉于吃光,致樹木枯死。其毛有毒,人的皮膚一經接觸,即發生奇癢,腫脹。從前有一個老翁,非常痛恨這種蟲。因此鼓勵旁人竭力撲滅,因為大人工作繁忙,于是叫兒童去做。為了讓孩子感到興趣,便在棍上系一個銅鈴,這樣棍子一搖動,鈴子便響起來。小孩子在樹上跳來跳去,也就非??鞓?,因此收效很大,久而成習。打毛蟲的姿勢漸漸成為有節奏的舉動,成了很快樂的游戲了。老翁臨終時,吩咐他的子孫,要在喪堂上,表現打毛蟲的游戲,免得植物受害,靈魂不安。相習成風,后來競成為喪堂上應有的儀式了,目的在慰死者的靈魂。[3]

今天烏蒙彝族山區(滇東、滇東北、黔西北)在夏秋之交菜園、果樹之上如不噴施農藥,會生長大量毛辣蟲,到時會滿地爬行,這時他們小孩會用腳搓死這些毛辣蟲。腳搓毛辣蟲時,身體扭動,與鈴鐺舞動作類似?;蛟S正如故事所說是跳腳舞的起源,也或許是跳腳舞的遺痕。另外,果樹上的毛辣蟲,在未出窩之前,簇聚樹間,是一整團的,村民會舉火把燒之,這與烏蒙彝族山區流傳盛行的火把節中,點燃火把燒死田間地里害蟲緣由及其行為頗為相似。

《宣威倮族白夷的喪葬制度》中還記述了另外一種說法:

從前有一個人死在他鄉,無人埋葬,讓他放在深山中,后來他的子孫知道了,便去尋找,但這尸體已經腐爛,只見無數的蛆和一些烏鴉在啄食尸體。他的子孫便趕飛烏鴉,蹉死尸體上的蛆,然后回家。今日夷人開喪時要舉“蹉蛆”的儀式,就是當日“蹉蛆趕老鴉”的意思。[3]

關于“搓蛆打老鴉(鴰)”和“毛辣角蟲傳說”,在貴州水城市玉舍鎮一帶彝族村寨中流傳的“跳腳歌”歌詞可說明和反映其的由來:

樹上有老鴰,一天叫呱呱。

老人不安身,又怕把眼啄。

老鴰不打去,亡人難成仙。

老鴰打去了,亡人飛上天。

地下有毛蟲,我們搓去了。

毛蟲不踩去,亡人不得路;

毛蟲搓去了,亡人有路走。[4]

關于當地彝族傳統鈴鐺舞的起源傳說尚有幾種。在此不妨略舉頗有研究性的數例,以饗讀者:

黃澤桂的《“懇合貝”舞蹈的敘事:赫章彝族喪葬舞蹈考察》一文認為,“懇合貝”舞蹈反映和表現了遷徙開路、迷惑敵人、戰狀、告別、驅趕烏鴉蛆蟲、請神送神等多種思想內涵。李建榮的《貴州彝族鈴鐺舞試析》一文認為,其舞蹈主要反映了彝族歌舞起源、軍事舞蹈等思想內容。余未人的《彝族鈴鐺舞》一文認為,其舞蹈有祭祖舞蹈、祭祀神器、搓蛆打老鴉(鴰)說、紀念祖先開拓和遷徙等多種傳說為主的思想內涵。

綜上各種關于彝族傳統鈴鐺舞起源傳說來看,“護尸”“護靈”是該傳統舞蹈最核心的主要元素。搓蛆打老鴉(鴰)是保護逝者尸體不被侵蝕、不被毛蟲踩、祖先遷徙開路、族人迷惑敵人、征戰狀況、生者告別逝者、請神祭祖等均以舞蹈形式展現和反映,并以“保護逝者靈魂、告慰逝者靈魂”為主。因而彝族傳統鈴鐺舞的起源和發展與古代彝族喪葬儀式密切相關,為了護衛先人尸體而有了揚手、頓足驅趕的動作,為了告慰逝者、護衛逝者靈魂,有了追憶祖先遷徙、征戰的歷史場景,并以質樸、嫻熟、本真的舞蹈動作來表現和再現,甚至作為集體族群記憶。這一在彝族古代葬俗和鈴鐺舞彝漢語名稱中可印證。

歷史上彝族葬俗曾有巖藏、樹葬、天葬、野葬等,并火葬到土葬的變遷,并在歷史傳說和文獻都有相關記載。不論哪一種葬式葬制,人們在傳統喪葬儀式中唱經、跳腳,追憶祖先遷徙的艱難和征戰的艱苦,護衛逝者靈魂,讓逝者安息,讓逝者回到祖源地與祖先團聚。彝族祖靈、祠堂、巖祠、跳腳舞、指路經等就是彝族葬俗變遷的記載和印證。如前述,跳腳、鈴鐺舞彝語稱“懇合唄”“懇合”,指祭祀禮儀中唱經的歌,“唄”即跳的意思。從彝語名稱而言,“懇合唄”包括兩個部分,即“唱經的歌”和“跳”?!俺浀母琛本褪巧吒嫖渴耪哽`魂、生者護靈的歌;“跳”護衛逝者尸體不被蟲獸侵蝕的動作。但此舞彝語名稱中卻沒有其道具“鈴鐺”的彝語名稱,說明鈴鐺舞最初并非鈴鐺舞,而主要是“唱經”和“跳”來表現,到后來才有鈴鐺,靠著鈴鐺的節奏來跳舞,因此稱其為“鈴鐺舞”是后來的事。此外,當地彝族傳統“鈴鐺舞”又被稱為“跳腳”和“孝子舞”,這可能是其舞最原始的漢語名稱了。因孝子為了護衛父母尸體或靈柩而伸手頓足,跳躍吼叫,后來發展變化為喪葬儀式中的跳腳,因此也有孝子舞之說。貴州納雍、赫章、織金等地彝族傳統鈴鐺舞也稱為“鈔子舞”,因當地彝族把跳鈴鐺舞的鈴鐺稱為“鈔子”。

從彝族傳統鈴鐺舞傳說及其所展現的場域——喪葬民俗文化的發展歷史遺跡,并從彝語、漢語稱其舞名稱來看,鈴鐺舞起源于彝族早期巖葬、樹葬民俗文化有關。彝族先民盛行巖葬、樹葬,可尸體容易腐臭、禽獸叼吃、蛆蟲啃吸,于是為了先人的尸體盡量保持完整,揚手頓足驅趕蟲獸。這不能不說是彝族葬俗與鈴鐺舞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后隨著彝族傳統葬俗的不斷變遷,并各自文化不斷創造和發展,“跳腳”文娛活動也交融到傳統喪葬儀式中,也逐漸成為追憶祖先遷徙歷史和光輝業績的思想內涵。當然,早期的彝族“懇合貝”主要是跳腳和唱經,后來鈴鐺舞發展成鈴鐺和白紙條、或白布條、白毛巾道具。因為表演此舞主要道具為鈴鐺,并以鈴鐺作為唯一伴奏的道具,因此有了鈴鐺舞的這一習稱。

三 “懇合唄”思想內容及其表現形式

“懇合”,因各地彝語方音方言不同及其漢語音譯用字不同,也有音譯為“肯合”“懇洪”“喀紅”“叩唄”“克合”等等,是當地彝族傳統喪葬儀式中的喪事歌、喪葬祭祖經、挽歌等的總稱,是彝族傳統詩歌和民間歌謠的重要表現形式。如前述,“懇合”存在形式和傳承方式目前有兩種,一種是畢摩或摩史用彝文記錄傳承下來的彝文經書,通過畢摩、摩史在喪葬儀式中念唱傳承;另一種是彝族民間口耳相傳的喪事歌、挽歌,通過彝族歷代先民一代又一代口頭傳承。畢摩、摩史用彝文記錄的“懇合”經文,不僅歌詞固定,而且篇幅較長,一般都在成百上千行。而口耳相傳的“懇合”歌詞一般都以比興的三段式形式,用動植物和其他事物起興,用動植物和山川等作比,襯托出父母去世或喪失親人的痛苦。三段式和比興手法便于記憶,更便于民間傳承。當地彝族傳統喪葬儀式中的“懇合唄”,按長幼輩份到死者的靈前獻歌獻舞,所獻歌舞需要切入主題,根據死者的身份,吊喪者與死者的關系,歌手依吊喪者對死者的稱謂直呼死者,或照著彝文經書、或哭唱挽歌,或擇對應的喪歌,表達對死者的深切懷念,傾訴生離死別之情。他們傳統喪葬儀式中的“懇合”,從形式上反映與演繹喪俗儀式,實質上反映和復述著彝族歷史、民間歌謠、詩歌等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并反映彝族歷代先民對世界認識和了解,對生死觀的表達,對親情的真摯和追戀,對彝族傳統詩歌的發展和傳承等,都得到本民族的認可與認同,“懇合”、跳腳這種歌(詩)、樂、舞于一體的民間藝術文化,真正體現出了彝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特有的藝術價值。

(一)彝文文獻“懇合”

彝文文獻“懇合”是彝族畢摩、摩史在喪葬儀式中務必念唱的,并有專門的彝文記載的經書。1984年龍正清翻譯整理了流傳于貴州赫章、威寧一帶的彝文文獻《懇洪》(即《懇合》),有1371行,內容包括開篇、孝歌、宇宙形成、婁幾提耙、披郁篤米掙、師署、實勺諾母齋、采藥經等八個部分。又1987年龍正清根據彝文文獻《懇洪》(即《懇合》)翻譯整理了《葬禮歌》,有2000余行,內容包括孝經、懇狠華、懇色前、戛巴、悼念曲、米囤彌堵、懇也漏、讀吐、懇署的來歷、朵魯、射濁的根源、朵鏘的根源、師取、冒女等十四個部分。

(二)民間口傳“懇合”

民間口傳“懇合”大都稱為跳腳歌,主要是參加葬禮的人在喪葬儀式中伴著鈴鐺舞歌唱的,歌者或孝子,或鈴鐺舞的表演者,或參加葬禮的其他人。如前述,歌詞一般都以比興的三段式形式,用動植物和其他事物起興,用動植物和山川等作比,襯托出失去父母或喪失親人的痛苦。如《巖倒巖不哭》《司鼠的兒子》《跳腳歌》《人的生死說》《櫻桃沒有核》等,其中流傳最廣泛、最盛行及最具代表的的要數《巖倒巖不哭》,下面茲錄流傳于不同縣區的兩首:

《巖倒巖不哭》:

巖倒巖不哭,巖倒獐來哭,獐子為何哭? 大巖不倒時,巖上獐玩處,巖腰獐走處,巖腳獐藏處;大巖倒了后,獐子沒玩處,獐子沒走處,獐子沒藏處。獐子悲傷哭,獐子想念哭。說來不可憐,想起會傷心。兒女悲傷哭,兒女想念哭。

樹倒樹不哭,樹倒老鷹哭。老鷹為何哭? 大樹不倒時,樹梢鷹落處,樹枝鷹棲處,樹腳鷹玩處。大樹倒了后,老鷹沒落處,老鷹沒棲處,老鷹悲傷哭,老鷹想念哭。說來不可憐,想起會傷心。

長死長不哭,長死兒女哭。兒女為何哭? 老人在之時,脊背背兒處,手腕抱兒處,膝上歇兒處。老人死了后,沒有背兒處,沒有抱兒處,沒有歇兒處。說來不可憐,想起會傷心。[5]

《巖垮巖不哭》:

巖垮巖不哭,巖垮巖羊哭。為何巖不哭,為何巖羊哭?巖沒垮之時,是巖羊睡處,巖垮了以后,巖羊沒住處?!詭r羊哭。

樹倒樹不哭,樹倒鷹雛哭,為何樹不哭,為何鷹雛哭? 樹沒倒之時,鷹雛有落處,樹倒了以后,鷹雛無棲處?!扎楇r哭。

父死誰來哭?父死兒來哭,別人何不哭,兒子為何哭?阿爸沒死時,他幫兒的忙,阿爸死以后,誰來幫兒忙? ——所以兒要哭。[6]

除此,王繼超、陳光明主編的《彝族古歌》中也翻譯整理收錄了《懇洪》(即《懇合》),內容包括引導喪舞、獻藥服藥、離高房的家、什么不想父、樹倒樹不哭、母雞帶雞崽、孝敬父母、寨鄰哭、懇洪蘇、燒香舞唱詞、雙退場等十一個部分?!兑妥鍐试岫Y俗經》“懇咪篇”(即“懇合篇”)中詳細記述了“懇洪”(“懇合”)的來歷、儀式以及祭祀唱詞。其中祭祀“唱詞”包括請神歌曲、起舞曲、開場曲、君死君不哭、臣死臣不哭、師死師不哭、祖死祖不哭、父死父不哭、母死母不哭、樹倒樹不哭、石垮石不哭、山崩山不哭、??莺2豢?、想父母、哭祭、退神曲等十六大內容,并在此書中既收錄了彝文文獻的“懇合”,也有民間流傳的口傳“懇合”。其中《彝族喪葬禮俗經》“君死君不哭”類型系列,均采用彝族傳統修辭手法,用君、臣、師,祖與孫、父與子、母與女,自然界中樹與鳥、石和鼠、山和水之間的關聯作比,展示出彝族歷史上各階層之間相互倚重,人間親情中的相互幫扶,自然界諸生物鏈的共生共和共存。喪葬場域“懇合”有始有終,開始有“請神歌曲”,最后有“退神曲”。開場,請其來主持喪祭場歌舞;歌舞結束,請其退歌神。同時,把所請到的神靈,以及各種邪氣從舞者身上退脫,舞者才不會染病傷身,子孫才會吉祥安康。當然,在退神時,旨在美好、吉祥的東西要留下,不吉祥、邪穢的東西才退脫,“凡好事不退,壞事皆退盡”。

四 彝族喪葬儀式與傳統民俗文化的關系

(一)搓蛆打老鴉(鴰)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文明進步,古代先民對于逝者尸體的處理以及喪葬儀式都在不斷發展變遷?!睹献印る墓稀分杏涊d了古代葬俗的發展與變化,如:

蓋上世,嘗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之于壑;他日過之,狐貍食之,蠅蚋蛄嘬之,及顙有泚,睨而不視。夫也,非為人泚,中心達于面目,蓋歸蘽里,而掩之,掩之誠是也,則孝子仁人之掩其親,亦必有道矣。

彝族民間流傳的“搓蛆打老鴉(鴰)”傳說和喪葬儀式中的鈴鐺舞與《孟子·滕文公上》中“孝子仁人掩蓋其親”,反映了彝族先民葬俗的變遷及其對逝者靈魂觀的變遷。如:“搓蛆打老鴉(鴰)”傳說的情節:逝者(金狗)懸掛于懸崖,子孫尋找尸體,尸體被烏鴉(老鴰)啄食和蛆蟲侵蝕,子孫驅趕烏鴉(老鴰),子孫搓死蛆蟲,將尸體抬回家舉辦喪葬儀式,跳腳舞(搓蛆舞),將逝者尸體下葬。

在這里,逝者(金狗)懸掛于懸崖,隱喻彝族先民將逝者尸體拋棄在野外,或者彝族古代葬俗中的崖葬、樹葬風俗。如今烏蒙山彝族祖靈的存放地方還有挑選隱蔽的懸崖保存的情況,這也是彝族古老葬俗的遺風。拋尸野外、崖葬、樹葬導致尸體被鳥獸、蛆蟲侵蝕,為了保護逝者的尸體不被侵害,讓逝者靈魂得以回到祖源地,后人用石頭驅趕鳥獸,用腳搓蛆蟲,其動作為揚手頓足,嘴里發出“喔、喔、喔”的聲音,這就是早期的“懇合唄”。后來彝族先民擯棄了拋尸野葬、崖葬、樹葬等,改為火葬、土葬,修建墳墓,但在葬禮上依舊保留著“懇合唄”,目的是為告慰逝者,給逝者踏平道路,讓逝者靈魂平安、順利回歸祖源地,與祖先團聚。

(二)“彈歌”與“懇合唄”

《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載:

范蠡復進善射者陳音。英,楚人也。越王請音而問曰:孤聞子善射,道何所生?……音曰:臣聞弩生于弓,弓生于彈,彈起古之孝子。越王曰:孝子彈者奈何?音曰:古者人民樸質,饑食鳥獸,渴飲霧露。死則裹以白茅,投于中野。孝子不忍見父母為禽獸所食,故作彈以守之,絕鳥獸之害。故歌曰:斷竹,續竹,飛土,逐害。此之謂也。[7]

無獨有偶,筆者導師李道和在其《中國古代食人風俗研究》中談到:

“彈歌”究竟反映了怎樣的葬俗?有學者說“彈歌”跟滇東北宣威縣(市)彝族喪葬舞蹈“跳腳”相似。據調查,傳說古時候實行樹葬,雀鳥來啄食尸體,人們就撿石頭趕鳥,所以后世喪葬中要跳“石子打鳥”的舞蹈,或有“刀槍棍棒舞”作為前導,表示驅逐妖魔虎豹。但我們以為,這只能部分解釋“彈歌”的“逐害”意圖,“彈歌”的含義恐怕未必僅止于此。再仔細揣摩辭意,“彈歌”害字不合韻外,還有邏輯上的疑惑:如果僅僅只是驅逐鳥獸之害,仍出土塊石塊即可驅趕,為什么還要斫削木弓、竹箭,制作彈器,藉助器械強力飛射土石乃至竹箭呢?[8]

“彈歌”起源于古代孝子護尸,孝子不忍看見父母尸體被禽獸所食,故作“彈”以守之,絕鳥獸之害。彝族喪葬儀式鈴鐺舞的鈴鐺形似彈丸,彝語稱為射濁(漢稱金珠、鈔子)?!皬椄琛奔幢憩F彝族鈴鐺舞的歌曲。但如此解釋“彈歌”貌似牽強,但也比較合理?!皵嘀瘛薄袄m竹”,彝族喪葬儀式畢摩砍竹子制作祖靈筒,制作祖靈時需竹馬、懇恒、嘎房等道具,亦是彝族為了護衛逝者尸體,砍竹子制作驅趕烏鴉、鳥獸的工具。在烏蒙山彝族村寨,房前屋后都有竹林(竹叢),彝族生活和喪葬儀式中,務必要有竹子和竹制品?!帮w土”“逐害”,即表演鈴鐺舞,作搓蛆打和打老鴰動作,嘴里不斷的發出“噢、噢、噢”的聲音,驅趕鳥獸,保護逝者尸體不被侵害。

(三)喪葬儀式與“打嘎”

烏蒙山彝族喪葬儀式漢語稱為“打嘎”。黔西南彝語方言稱肉為“嘎”,“打嘎”就是吃肉。彝族喪葬儀式要宰殺大量犧牲作為祭祀之用,參加葬禮的人均能享用?!按蚋隆币驼Z稱“數奏”“數布”或“蘇支”,分為“冷嘎”和“熱嘎”兩種,時間有一天、三天、五天、七天甚至七七四十九天不等,耗資巨大。彝文文獻《打牲經》記載“打嘎”場面:打牛山頂紅,打羊山腰白,打豬山腳黑,打雞堆滿地。[9]

彝族傳統喪葬儀式中“打嘎”都要宰牛,也有因為“打嘎”耗費巨資,以宰豬、羊等代替牛。但當地彝族喪葬儀式中被宰殺的犧牲,均為參加葬禮的人分而享用。烏蒙山彝族傳統葬俗文化在地方漢文史籍也有記載,如:《炎徼紀聞》載有貴州西部彝族葬俗:“人死,以牛馬革裹而焚之?!?/p>

《黔南識略》卷二十四載:“殮用火葬,招魂于野,結松棚設靈幄,謂之翁車,椎牛野祭,擊鼓吹喇叭,親戚會葬者數百人,謂之做嘎?!?/p>

康熙《貴州通志》卷三十《蠻僚》載:“其長死,則集千人披甲胄馳馬若戰,以錦段氈衣披死者尸焚于野,招魂而葬之,張蓋于上,盜鄰長首以祭,不得則不能祭?!?/p>

《大定府志》也載:“將死,著衣躡草履,屈其膝,以麻繩縛之。乃殺羊取其皮,既死,則以覆尸,覆已,用竹席裹之?!?/p>

以上漢文史籍中記載的彝族傳統喪葬儀式“牛馬革裹尸而焚”, 就是牛馬革包裹逝者尸體,目的就是偽裝逝者尸體,用牛馬等代替逝者。而在葬禮中殺牛、殺馬、殺羊給參加葬禮的人食用,目的是保護逝者尸體,用食用牛、馬、羊等犧牲的肉代替過去“食人”原始遺風。

五 結語

2005年貴州赫章縣申報的“彝族鈴鐺舞”入選貴州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民間舞蹈類”。2007年貴州赫章縣鐘山區申報的彝族鈴鐺舞“懇合唄”入選貴州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民間舞蹈類”。2008年貴州赫章縣申報的“彝族鈴鐺舞”又成功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舞蹈類”。2015年貴州赫章縣鈴鐺舞民間藝人蘇萬朝申報命名為貴州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無論是省級非遺項目“懇合唄”,還是國家級非遺項目“鈴鐺舞”,其表現形式和傳承內容僅僅是“唄”,但都被認為是喪葬儀式中的傳統歌舞“懇合唄”。這樣以偏概全的保護與傳承僅享有其毛皮,并沒有全面保護和傳承其精髓。因而“懇合唄”包括“懇合”(即喪葬經、挽歌)和“唄”(跳腳),又是彝族喪葬儀式中重要的祭祀儀式,是彝族傳統歌舞、傳統詩歌、喪葬文化的集中表現,在保護和傳承過程中要本真、全面、系統的保護和傳承,切忌以偏概全。

[1]大定府志.[M].貴州省畢節地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0:308-309.

[2]馬學良,于錦繡,等.彝族原始宗教調查報告[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167.

[3]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學院.馬學良文集:中卷[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9:332.

[4]水城縣民間文學三套集成辦公室.中國民間歌謠諺語集成:貴州六盤水市水城縣卷[M].1990:117.

[5]盤縣少數民族古籍整理辦公室,盤縣彝學研究會.盤縣彝族古歌[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290-294.

[6]政協會議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威寧文史資料:第3輯[M].1988:16-17.

[7]趙曄.吳越春秋輯校匯考[M].徐天祜,音注.周生春輯校匯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52.

[8]李道和.中國古代食人風俗研究[M].香港: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2013.

[9]祿志義.烏撒彝族禮俗典籍[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12:467-468.

[責任編輯 龍倮貴]

The Wumeng Mountain Yi People KenHeBei to Tesearch

TAO Bo
(Liupanshu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Liupanshui,Guizhou553001,China)

The Wumeng mountain,where the Yi people started to separate into six ancient braches,is now the main settlements of the eastern Yi people. During Yi people’s funeral ceremony,we commonly find the “KenHe Bei”,which represents a local funeral custom formed by chanting Yi scriptures which normally presided by “Bi Mo”,dancing with bells and singing folk songs of filial piety. The origin of the bells dancing in this funeral custom of Yi people is still under debate. In this paper,we studied the historical inheritance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KenHe Bei” by literature review and field research. Through the Yi script literature,word of mouth literature and research of the bells dancing,we explored the funeral customs of the Yi people an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KenHe Bei”.

Wumeng mountain area;Yi people;KenHeBei,Bells Dance;Funeral Customs

C953

A

1008-9128(2017)06-0024-05

10.13963/j.cnki.hhuxb.2017.06.006

2017-06-19

國家民委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彝學研究中心項目:烏蒙山彝族傳統歌舞研究(YXJDJ1701)

陶波(1987-),男,云南曲靖人,碩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滇黔邊區民族文化與民俗研究。

猜你喜歡
烏蒙山鈴鐺逝者
紀念
爆炸一周后,貝魯特停下來緬懷逝者
烏蒙山奔來“幸福使者”
山的國度
宜賓烏蒙山片區蠶桑產業扶貧的創新與實踐
讓逝者安息生者慰藉 無錫水警老許16年打撈百余尸體
秋姑娘的鈴鐺
望山——奇美烏蒙山
掛鈴鐺的狗
鈴鐺大作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