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近代以來,戰略機遇期視角下的體育發展

2017-03-10 19:26李梅
文體用品與科技 2017年18期
關鍵詞:機遇期戰略體育

□ 李梅

(桂林理工大學博文管理學院 廣西 桂林 541000)

中國近代以來,戰略機遇期視角下的體育發展

□ 李梅

(桂林理工大學博文管理學院 廣西 桂林 541000)

黨的十六大提出“戰略機遇期”這一重要概念,時隔十余年之后的十八大再次重提“戰略機遇期”。如何抓住戰略機遇期實現體育快速甚至跨越式的發展,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焦點問題。本文通過回顧中國近代以來體育發展錯失的兩次“戰略機遇期”,總結未來十年中國體育如何發展才能把握住新的“戰略機遇期”,更好的服務于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的轉變。

近代以來 戰略機遇期 體育發展

戰略機遇期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都能迅速上升的關鍵時期。以胡錦濤為核心的第四代中央領導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審時度勢地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 “五位一體 “的戰略新部署?!拔逦灰惑w”的提出堅定了中國在戰略機遇要堅持經濟建設、文化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總布局。這是國家領導人在2 1世紀第一個十年與第二個十年的歷史節點,增強了機遇意識,總攬國家大局,必須是全面的、協調的、可持續的發展,才能實現中國現階段最偉大的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體育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文化又是“五位一體”總布局的靈魂。因此,體育的發展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扮有不可缺少的角色。體育大國邁向體育強國也是中國“由大變強”的必經之路。

1、近代以來,我國的三次戰略機遇期及戰略機遇期的概念

1.1、近代以來,中國錯失兩次戰略機遇期

1 9世紀末,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緊閉的國門,與此同時新的科技革命和資本主義的生長也給近代中國帶來了第一次戰略機遇期。當時中國的一批先進知識分子已經意識到全球化浪潮的沖擊給中國帶來的戰略機遇期,他們與眼看國家危亡關頭卻不思進取的頑固守舊派形成尖銳的對立,發生了以洋務運動和維新運動為代表的改革與改良。也爆發了以太平天國為主的農民革命戰爭。由于不能舉國一致地應對外部局勢,特別是由于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中國沒有抓住戰略機遇期。二戰結束后,世界各國不僅迎來了和平時期以電子計算機為代表、以信息技術為標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也給中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帶來了第二次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是剛成立的新中國,并沒有借鑒資本主義國家在以往戰略機遇期取得巨大發展成果給中國的發展帶來的啟示,采取拒絕與資本主義陣營來往半封閉政策。

1.2、中國迎來新的戰略機遇期

2 1世紀初,國際上:當今世界的主題仍然是和平與發展,中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環境得以保障;世界多極化趨勢,為中國提供了較為寬松的國際政治環境;經濟全球化機遇,為中國提供相對有利的國際經濟環境;世界科技革命浪潮,為中國迎頭趕上提供機會。國內:中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中國進入了矛盾凸顯期,也是黃金發展期;進入完善市場經濟的關鍵期;進入全面開放關鍵期。以江澤民為主的第三代中央領導人提出,中國在2 1世紀頭一、二十年將進入“戰略機遇期”。

1.3、戰略機遇期概念

戰略機遇期是由國內外各種因素綜合作用形成的,能夠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條件和契機的,并對其發展進程、發展態勢和發展走向等產生長遠和深刻影響的特定歷史時期。2 1世紀的頭二十年的黃金發展期,已經有十余年成為歷史。

2、以史戒今:對痛失戰略機遇的反思

2.1、19世紀末的戰略機遇期

(1)洋務運動:體育的發展不能完全淪為政治服務的工具。

1 8 4 0年鴉片戰爭之后,一直以天朝上國自居的中國,已經到了國破家亡危急時刻。清末地主階級進步思想家以及農民革命領導人先進知識分子的新觀念萌芽,為西方體育的傳播和土洋體育的融合奠定基礎。洋務運動中的洋務派,通過開辦軍事學堂、編練部隊、翻譯西書、選派留學生促進西方體育的引進。洋務運動對西方體育的初步嘗試,第一次把中國體育和世界體育的脈搏聯系起來。此外,通過洋務運動使中國人看到了許多西方的先進技術,開闊了人們的視野,動搖了其對“祖宗成法”的堅信態度,從而有利與西方體育在中國的傳播和根植。但是,洋務運動只不過是封建官僚地主階級的一批代表人物,為了維護岌岌可危的封建王朝統治迫不及待地對五癆七傷的機體施以皮毛治療。因此,他們對體育的開展,只是簡單地形式上的模仿,沒有觸及西方資產階級體育的人文內涵,更不可能形成以一套完整的體育體系而推廣至社會,終歸以失敗告終。

(2)維新運動:體育的發展需要有政府的支持。

1 8 9 4年,甲午中日戰爭后,中國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維新運動的維新派,直接從身體健康的角度來討論、提倡和實施體育。在體育方面,他們對洋務派為搖搖欲墜的封建王朝尋找應急支撐住而提出的“中體西用”理論進行否定,開始以“以人為本”的觀點來考慮體育問題??涤袨?、嚴復、梁啟超都接受了西方體育觀念,開始從德智體三育并重的角度來認識和提倡體育。正是這樣的呼吁和推動,體育才成為一個受社會關注的問題,也使前一時期引進西方體育的被動態度得以扭轉。由于維新派自身力量薄弱,他們幻想在保留封建統治的前提下,用和平的方式進行由上而下的改良以實現資本主義的改造,致使他們對西方體育的認識有很大的局限性,并沒有使體育得到很好地發展。

(3)早期教會學校和基督教青年會時期:體育的發展要對外開放,走向世界。

戰略機遇期的發展機遇是多方面的,除了洋務運動和維新運動。早期教會學校和基督教青年會通過宣傳西方體育、開辦體育賽事、培育體育人才的方式,促進了西方體育在中國的傳播。雖然教會學校和基督教青年會在體育方面的活動,反映了帝國主義利用體育進行文化侵略的實質,但是其對中國引進和發展西方體育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1 9 3 2年,中國運動員參加洛杉磯奧運會失利的消息傳到中國后,中國體育界圍繞中國發展體育是提倡以近代西方體育為形式的“洋體育”,還是提倡以武術等為形式的“土體育”,體育思想領域內爆發了一場“土洋體育之爭”。由于特殊的歷史原因,民族傳統體育的代表項目武術再度肩負起了國人的精神寄托,霍元甲等一代宗師頻頻擊敗洋力士的擂臺戰績,不僅樹立了傳統武術的尊嚴,同時也讓處于水深火熱的各界民眾倍受鼓舞,滅了洋人威風,長了中華志氣。尚武之風時代的武術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并于1 9 1 0年在上海建立了“精武體育會”,該團體開展足球,籃球,乒乓球,體操,舉重,騎馬,摔跤等近代運動項目,表明中西方體育交融已露端倪。

2.2、二戰后第三次科技革命時的戰略機遇期

(1)建國初期至文化大革命前:完善的發展體制,政府的大力支持是發展體育的必要條件。

新中國成立后,體育事業被當作國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副主席朱德擔任中華體育總會的名譽主席;賀龍擔任國家體委時提出:“為保證體育運動的開展,必須迅速建立和健全各級體委”;毛澤東則提詞:“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并號召全國青年做到:“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周恩來同志在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強調:“我們應該在廣大人民群眾中進一步開展體育運動,有效增強人民的體質,并提高我國體育水平”。這一切都體現了建國初期黨和政府對體育的支持和重視。黨和國家領導人對體育的關懷和指示,指明了我國社會主義體育事業的發展方向,極大的鼓舞了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鍛煉身體,參加體育活動的熱情。各有關單位也認真貫徹和落實黨中央的指示,通過興建體育場地、建設體育隊伍、加強體育宣傳、開設專業體校、建立體育制度、組織體育科研,使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體育發展初立基業。從1 9 5 7-1 9 6 6年,全國反右派斗爭的擴大化和錯誤進行的反右傾主義斗爭,以及“大躍進”運動,給體育工作帶來了消極的影響。但是這種消極影響并沒有持續太久。1 9 6 3年后,隨著國民經濟狀況的好轉,體育運動發展的規模擴大,技術水平迅速提高,在群眾體育,學校體育,競技體育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民族傳統體育也大放異彩。通過對正反兩方面經驗的總結,結合我國實際情況,黨中央撥亂反正地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體育方針和政策。

(2)文革期間:社會穩定,是發展體育的前提條件。

1 0年的“文化大革命”從1 9 6 6年5月開始,社會主義體育事業遭到嚴重的摧殘,在“打倒一切,全面內戰”的混亂局勢下,從中央到地方體育部門許多領導干部被打倒,整個體育戰線處于癱瘓狀態,體育工作基本停頓,更為嚴重的是林彪,江青,康生炮制了一個全面否定黨所領導的社會主義體育事業的巨大成就的 “命令”。此間,許多領導和教練被迫害致死,運動隊伍被打垮,耽誤了許多富有運動才華的青少年的運動青春。就在周恩來同志剛站起來肯定“文革”前幾年體育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時,“反擊右傾翻案風”又讓我中華民族的體育錯失整整十個年頭的黃金發展期。

3、結論與建議

回眸歷史,從經驗教訓中吸納精華,摒棄糟糠,讓中華民族在實現偉大復興的路上少走彎路。結合我國國情分析,想要實現體育強國夢應該:

3.1、經濟建設,維護社會穩定

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有利于緩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穩定,從而為體育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和社會環境。

3.2、完善體育發展模式,使競技體育、學校體育、大眾體育協調發展

在體育的三個子系統中同樣遵循系統論的“木桶原理”。經濟水平的高低并不能直接決定體育發展的水平,三者之間需相互協調才能促進體育的發展。

3.3、加強“以人為本“的體育發展觀

社會的一切都是因人而緣起。社會歷史的一切都是人的活動造成的,是人為的,從這個意義上說,認識社會歷史的終極原因。體育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向人的本質回歸。

3.4、政府職能,讓體育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

必須實現國家、政府、區縣分別管控競技體育、學校體育、大眾體育的分工管理制度,充分發揮各級管理優勢和實現資源充分利用。

3.5、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

通過政府投入資金和對社會開放學校場館設施,來緩解體育場地緊張矛盾,滿足大眾的體育需求。

4、結束語

中國近代以來,體育在戰略機遇期的發展史都有其可圈可點之處,由于種種歷史原因造成其沒能把握住發展機遇,回顧歷史使我們獲得對體育發展的寶貴財富,以史鑒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習總書記指出:“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毕嘈盼覀円欢〞谖磥硎甑摹皯鹇詸C遇期”實現體育跨越式的發展,推動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的迅速轉變。最終實現我們的體育強國夢。

[1]顏紹瀘,周西寬.體育運動史[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7.

[2]王其慧,李寧.中外體育史[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

[3]申國卿.中華復興視角下的近代武術發展[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4,09.

G80

A

1006-8902-(2017)-09-ZQ

李梅(1989-),女,漢族,湖北棗陽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猜你喜歡
機遇期戰略體育
論新時代的戰略機遇期:源起、現狀與未來
精誠合作、戰略共贏,“跑”贏2022!
提倡體育100分 也需未雨綢繆
迎來境外貸款業務機遇期
戰略
戰略
全球價值鏈重塑戰略機遇期
2016體育年
我們的“體育夢”
導致戰略失敗的三大迷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