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默君女性啟蒙思想及實踐管窺*

2017-03-11 17:47宋青紅
歷史教學(下半月刊) 2017年9期
關鍵詞:中央日報國貨婦女

宋青紅

(上海理工大學社會科學學院,上海200093)

張默君女性啟蒙思想及實踐管窺*

宋青紅

(上海理工大學社會科學學院,上海200093)

張默君早年投身辛亥革命,長期服務教育,并擔任國民政府考選委員、典試委員和監察委員等職務,人生履歷豐富、身份特殊,是近代史上一位較有建樹的女性。她提倡男女平等,強調發揮女性固有之特性,倡導婦女國貨運動,并積極參與抗戰慰勞等工作。其人生軌跡折射出近代女性從家庭走向社會的性別解放運動,最大限度地突破了舊思想的束縛。

張默君,女性啟蒙思想,男女平等,婦女工作,典試委員

張默君(1884~1965年)是近代中國一位杰出女性,但多年來學界對張默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她的生平,特別是詩文才情方面,而對其在近代中國性別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女性啟蒙思想和實踐方面則關切不夠。①參見余力文:《民國女杰張默君》,《文史春秋》1997年第4期;何藝兵:《民國才女張默君》,《文史春秋》2004年第12期;馮月華:《民初女杰郭堅忍和張默君》,《民國春秋》1999年第5期;馬振犢:《邵元沖與張默君》,《民國檔案》1986年第1期。此外,臺灣方面的研究有蔣勵材:《張默君先生的革命精神》,《近代中國》(臺北)第37期(1983年),第198~201頁;林秋敏:《張默君傳》,《近代中國》(臺北)第100期(1994年),第222~227頁。另見:張?。骸吨就篮稀墼獩_、張默君夫婦合傳》,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4年。再從女性研究代表性成果的視角來看,須藤瑞代從思想史上考察清末民初“女權”概念的內涵及變遷,闡釋了清末民初四個具有代表性的女權形象:做“國民之母”(金天翮)、“盡與男子一樣的義務”(秋瑾)、“摸索新角色”(張竹君)以及“拒絕在民族國家框架下的女性解放”(何震)。②〔日〕須藤瑞代:《中國“女權”概念的變遷:清末民初的人權和社會性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夏曉虹則分析了晚清知識精英如何運用各種文本將“國民常識”播植于女界的實踐,再造新女性的公民啟蒙意識與現代性。③夏曉虹:《晚清女子國民常識的建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而葉漢明特別強調突顯被隱沒的中國女性的主體性,強調女性須立足于自己真實的經驗,重建其主體性和自我肯定的歷史過程。④葉漢明:《主體的追尋 中國婦女史研究析論》,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1999年。張默君一生經歷了晚清、民國和1949年后的臺灣時期,她自幼即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及學校教育,學識淵博,具有豐富而獨特的女性啟蒙思想,并長期參與教育和社會政治活動。本文擬從社會性別的角度出發,探析近代女性社會地位變遷視野下張默君的相關思想與實踐。

一、張默君女性啟蒙思想之形成

張默君女性啟蒙思想的形成,與其家庭環境直接相關。她是湖南湘鄉人,父張通典,母何承徽出身湖南衡陽世家,博通經史,亦富詩才,著有《儀孝堂詩集》。⑤參見胡有瑞、方鵬程、劉本炎:《“張默君先生百年誕辰”口述歷史座談會紀實》,《近代中國》(臺北)第37期(1983年),第74頁。張默君自幼隨母讀《詩》《書》《孝經》,后隨父讀《易》《春秋》,以及諸子之學,⑥張默君:《中國政治與民生哲學》,臺灣省政府秘書處承印考試院發行,1951年3月,第2頁。受過良好的傳統國學教育。1890年,時年7歲的張默君便曾因姊纏足事向母親抗議,暢言放足。1892年,其父張通典出面贊助李佳白牧師倡導的天足會,并與其母一起將會章與勸導文件印發10萬份,分至各地。張默君年稍長后,時常勸導鄰里婦女放足,逢人講述纏足之弊害以及世界進化諸邦強盛之道,并曾賦《天足吟》以明心志。①張默君:《默君自傳》,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張默君先生文集》,中國國民黨中央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3年,第 75~76頁。

張默君既是清末近代女子教育萌生期的受惠者,也較早便投身于女子教育事業。1901年張默君就學于張通典所創辦的金陵養正女學,并義務教授附小文史倫理,“一方面當學生,一方面兼授小學文史倫理”,②胡有瑞、方鵬程、劉本炎:《“張默君先生百年誕辰”口述歷史座談會紀實》,《近代中國》(臺北),第37期(1983年),第75頁。同年進入匯文女校攻讀英文,1904年考入務本女師范本科。1907年,她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于務本女學,進入蘇州景海女校補習英文。同年,張默君被兩江總督端方聘為江蘇省立粹敏女學教務長,在學科、管理、訓導等方面多興革新,又增設中學,撰寫學校規約十章,被端方引為辦學圭臬。1908年,張默君在南京倡設模范小學14所。③高夢弼:《大凝堂年譜》,《張默君先生文集》,第526頁。

辛亥革命前后,張默君積極因應時代潮流,參與社會進步活動,所從事的女子教育事業也有新的發展。受到同時代女性思想家的影響,她與清末女性革命先驅秋瑾過往密切,脾性相投,并受其影響。1906年秋瑾訪張默君于務本女學,“抵掌縱談,相見恨晚”,并有詩文往來。秋瑾起義殉難后,默君為之痛哭累日。④參見高夢弼:《大凝堂年譜》,《張默君先生文集》,第524~525頁。1909年,陳去病等人發起組織南社,張默君成為南社第200名學員。

受黃花崗起義影響,張默君于1911年離開粹敏女校,進入圣約瑟女書院。武昌起義時,張默君協助其父親張通典勸說江蘇巡撫程德全起義,后被委派籌辦江蘇《大漢報》,出任社長兼總編纂。⑤張默君:《從三八節回憶辛亥革命史實》,《張默君先生文集》,第46頁?!吨醒肴請蟆酚浾咴u價其,“由革命以首倡女權運動者,當推張默君為第一人也”。⑥《女子與辛亥革命,自史憬然至張默君》,《中央日報》1935年11月14日,第12版。1912年,張默君自蘇州赴上海,與務本女學同仁共同成立中國女界協助會,并被推為總干事。她還組織神州女界協濟社、女子畜殖場,創辦《神州女報》。張默君在上海閘北創辦神州女學,聘請葉楚傖、陳去病、謝六逸、江小鶼等知名之士擔任教席,其母何承徽也義務襄助,并增設中小學及專修科,該校畢業生共1000余人。

1918年,張默君奉教育部令橫渡太平洋,赴歐美各地考察教育,尤其關注法、瑞、比、德諸邦各公立中心小學及著名女子大學辦理詳情,撰成《歐美教育考察錄》。她留學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專攻教育,⑦莫德惠:《壽張默君先生》,《中央日報》1962年10月4日,第4版;《莫德惠與程天放 悼張默君委員 說她是女性的模范》,《中央日報》1965年1月31日,第3版。期間被推選為紐約中國同學會會長;巴黎和會期間,被推為赴巴黎聯合留法學生代表,向出席巴黎和會的代表陳請拒簽和約。⑧蔣勵材:《張默君先生的革命精神》,《近代中國》(臺北),第37期(1983年),第200頁。至此,張默君原先以中國文化為本位的女子啟蒙思想中,又具有了先進的時代性和開闊的國際視野。

個人婚姻生活也是影響張默君女子啟蒙思想和實踐的重要因素。張默君的丈夫是國民元老邵元沖,⑨邵元沖,浙江紹興人,生于1890年,歷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國民政府立法委員、國民政府考試院考選委員會委員長、國民政策立法院副院長、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會主任委員等職。他們相識于黃花崗之役,1912年張默君擔任國民黨上海分會編輯課課長時,邵元沖為編輯課課員,他們于1924年9月在上海結為連理。⑩張?。骸吨就篮稀墼獩_、張默君夫婦合傳》,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第177頁。嗣后,張默君得以與邵元沖一起經受了自國民革命興起之后的一系列重大社會變遷的歷練。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發生,邵元沖意外罹難,張默君曾作《秦變后之血淚》一文以悼念亡夫。旋即全面抗戰爆發,張默君更以全身心投入婦女救亡和女性解放事業,相關思想日趨豐富并臻于成熟。

張默君女性啟蒙思想之形成,一方面得益于清末民初女性啟蒙思想的傳播,同時與張默君在走向社會的過程中不僅“勤于學”而且“敏于思”直接相關,集中體現了其無論對于民族主義還是革命思潮,近代中國女權思想都有自己的思考并敢于實踐。

二、張默君女性啟蒙思想內涵

張默君的女性思想內容深刻,從最初的天賦人權、男女平等到強調發揮女性固有特質,主張“女中固有堯舜焉”,①張默君:《〈神州女報〉發刊詞》,《神州女報》第1期,1912年11月,載自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中國婦女運動歷史資料1840~1918》,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年,第295頁。 張默君:《三八節說中國女德之偉大》(1951年3月8日),《張默君先生文集》,第168頁。倡導女性奮力自勉,以盡其對民族國家之責任等。

1.主張男女受教育平等

張默君從倡女學、開女智入手,提倡男女受教育機會平等。她說:“近數千年中,女權之不振,實以教育之畸形為主因,蓋教育側重男子,則女子之天賦才智,自無由而發揮,無由而用世,不能以是而遂定男女之優劣也?!雹趶埬骸冬F代婦女之大任》,黃寄萍編:《當代婦女》,上海:申新出版社,1934年,第2頁。過去教育側重于男子,使女性不能享受教育的機會,天賦才智無從發揮,這并不表示女子天賦才智劣于男子,她進而指出:“然系鈴解鈴貴乎自反,女子思想行為之矯正,仍在女子本身之自力,且只有女子本身之自力,而后乃能平情觀察,實事求是,以邁進于有效之途也?!雹蹚埬骸冬F代婦女之大任》,黃寄萍編:《當代婦女》,上海:申新出版社,1934年,第2頁。女子思想行為的矯正關鍵在于女子自身的努力。

她強調教育的重要性,“國家之盛衰,常視乎教育。教育有本,必為國家主義,務使民智、民德、民力蒸蒸日上,然后能獨立競存于優勝劣敗之場”。④張默君:《〈神州女報〉發刊詞》,《神州女報》第1期,1912年11月,載自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中國婦女運動歷史資料 1840~1918》,第 295、295、296 頁。張默君認為教育方針,“當善用其民之長,而匡救其短,又當通觀世界大勢,求適應今日角逐之用,以陶鑄一種健全國民。是必先使人知有權,擴充其個人主義,刮磨其奴隸性根,人權發達,然后國權乃始強”。⑤張默君:《〈神州女報〉發刊詞》,《神州女報》第1期,1912年11月,載自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中國婦女運動歷史資料 1840~1918》,第 295、295、296 頁。她認為,教育應取長補短,適應世界大勢,提倡以人權消磨奴性,陶鑄一種健全之國民。

在強調教育重要性的同時,張默君特別重視男女在教育上的平等權利,以實現男女之平等。她認為男女之間不能自劃鴻溝,“顧欲權之平,必先平教育”,男女平等須先實現受教育之平等。如果能普及教育,男女都享有同等的教育機會,“而男女學校之課程、學級,胥歸于一,學制美備,而學風大醇,精神上鼓舞其自由,規則上又養慣其秩序,庶可收同等之效,而二萬萬女子,咸有以轉弱為強,造成完備之國民,各盡其對國家任務,以參預政治”。⑥她主張男女在教育課程、教育學級和內容等方面享有與男子同樣的權利,這樣能使女性成為完備之國民。

在張默君看來,男女平權之實現,需從倡女學、開女智入手,“凡于女子教育,女子參政,女子社會地位諸問題,靡不大聲疾呼,力爭平等”,“本末一貫,至今不衰”。⑦《女子與辛亥革命,自史憬然至張默君》,《中央日報》1935年11月14日,第12版。張默君還認為女性要獨立,要先獲得經濟之獨立。她于1941年4月在國民黨組織部召開的全國婦女干部會議中,發表演講稱,婦女應努力致力于全民經濟建設,“須先樹起婦女經濟獨立之基礎,不倚賴男子生活”。⑧陳鵬仁主編,林養志編輯:《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婦女工作》,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6年,第221頁。她主張男女平權,并特別重視男女教育機會之平等,以培養良好的知識能力,并主張女子經濟獨立。

2.強調發揮女性固有特質

張默君特別強調發揮女性固有特質和潛能,她從《易經》坤卦辭出發,認為女性具有溫婉、剛勁、寧靜、有恒等特點,她盛贊女性正直弘毅及仁、靜、柔、忍特性。在她看來,女子具有載物仁民、悲天憫人、寧靜致遠、堅忍有恒等美好品質,因而女性應以其固有品性去感化他人,盡其對民族對國家之責任。

她在為談社英《婦運四十年》所作的序言中,曾盛贊民國以來婦女運動之成效,以及杰出女性人物所做的貢獻。⑨《社英婦運四十年序》(1952年11月12日),《張默君先生文集》,第463頁。她贊賞坤德的力量,嘆服易系坤卦辭“至公允、正大”,其辭為:“坤至柔也,其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彼f:“坤德之本體,固極溫婉,而以時奮發,則頗剛勁,一往無前?!薄捌渲緦庫o而致遠,道方正而不阿,后得主宰,兼具恒心,有恒乃成功之本,故能包涵萬匯而化射光芒,炤耀世宇?!雹鈴埬骸赌附獭?,《張默君先生文集》,第93~94頁。她認為這就是《中庸》所說的“剛健中正,篤實輝光”的意旨。

從先賢圣哲的言語中,張默君引申出其對女德的贊譽。她認為,這坤卦系辭即是贊美母德的崇高,“靜柔動剛,涵養萬物,載長群生,而能夠化出百丈的光芒來”。她希望以此奮勉策勵,“來盡我們固有優越的道德,發揮出偉大的愛與能和知人安民的哲與惠,去匡扶國家民族”。①張默君:《〈神州女報〉發刊詞》,《神州女報》第1期,1912年11月,載自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中國婦女運動歷史資料1840~1918》,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年,第295頁。 張默君:《三八節說中國女德之偉大》(1951年3月8日),《張默君先生文集》,第168頁。此對《易經》的解說,足見其對母德、對女德之贊譽?!捌骄铀細v代關于女子品節、行誼、傳贊、評語,大都流于偏頗、狹隘”,她闡明女德及歷代著名母親及其女兒的偉大事跡,說:“母教者,幼稚教育之胎胚,家庭教育之重心,學校教育之輔弼,社會教育之基石,民族教育之精魂,實人類一切教育之骨干。賢母者,世界古今艱苦卓絕樹人之園丁也?!雹購埬骸赌附獭?,《張默君先生文集》,第93~94頁。她由女性自身固有之品性與特質,引申出對女德、母德及賢母之贊譽,將賢母比喻為古今中外之園丁。

這一點上,張默君特別強調女性應充分發揮其固有特質,即以得天獨厚的優勢和固有品性去感化他人,發揚母德,盡對家國之責任和義務。然而,這與近代史上的“賢妻良母”論者并不盡一致。中國的賢妻良母論者非常重視家政的傾向,并且為了正當化自己,有意識地與儒教價值規范銜接。②〔日〕須藤瑞代:《中國“女權”概念的變遷:清末民初的人權和社會性別》,第125頁。張默君關于女性的言論和思想中,雖然提倡母職,但是并沒有刻意凸顯傳統意義上的賢妻良母傾向。

張默君認為女性“大抵于正直弘毅外,兼具仁、靜、柔、忍四特長”,“仁必有勇,靜而后定,柔以克剛,忍能犧牲;從而展其長才,運其特性,以教督子女”,使子女潛移默化于無形中。③張默君主張女性因其固有之品性,能對子女施以循循善誘之教督。她認為女子“秉載物仁民之德,負家邦雙重之任,柔靱而弗折,寧靜而致遠,堅忍而有恒,拳拳忠愛,悲天憫人。其事功之成就,蓋可操券以待,豈非得天獨厚歟”。④張默君:《中華婦女與復興大業》(1950年11月14日),《張默君先生文集》,第166頁。在她看來,女子具有載物仁民、悲天憫人、寧靜致遠、堅忍有恒等獨特而美好的品質,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她還主張女子應以自身品性去感化他人,以盡其對全民族之責任?!拔崤訉τ谌褡逯熑?,若欲善用其長,則莫若以固有偉大之感化力,以感化群倫,使共趨于忠誠救國之途,并改正其一切萎靡、浮奢、虛偽、軟弱、利己、自私之性情與習慣?!闭让褡鍓櫬渲?,“則在吾女子光明磊落,本身作則,能盡其默移潛化之力;瀝其精誠,勸導感格,使愛國者益有所鼓勵,禍國者亦有所愧怍;散漫者日趨于團結;萎靡者漸趨于振作;奢者以儉;浮者以實;薄者以厚;私者以公;偽者以誠;以共致力于忠誠救國衛族之大業,此又吾女子效忠于民族之偉績也”。⑤張默君:《現代婦女之大任》,黃寄萍編:《當代婦女》,第4、1頁。張默君主張女性以其光明磊落,以身作則之品性,在潛移默化中感化他人,以負起救國之責任。

3.強調女性應盡其對國家之責任

張默君不僅主張女性應充分發揮其固有特質,以女德和母德感化他人,而且認為“女中固有堯舜焉”,女性應發揮自身潛能,承擔起對民族對國家的責任。她在1912年《神州女報》發刊詞中寫道:女子同男子一樣,對革命事業有功勞,“男子可為堯舜,女中固有堯舜焉”,男子與女子都有成為堯舜的可能,女子不應該自暴自棄。她認為天賦人權,男女平等是不能磨滅的公理,女子從心理上不甘心卑屈于男子專制之下,“是以平其心,以平其政,而男女平權,遂決然定為政綱也”。她勸勉二萬萬女同胞“粹其氣,淵其識,練其才,慎言論,篤踐履”,無論男女都應“擴政治之思想,急國家之義務,而不越道德范圍”。⑥張默君:《〈神州女報〉發刊詞》,《神州女報》第1期,1912年11月,《中國婦女運動歷史資料1840~1918》,第295、297頁。她強調女性應奮力自勉,虛心務實,做出對國家之貢獻。

張默君認為,男女對于國家的職責應相同,這也是男女平等的題中應有之意?!捌垶閲抑粏T,國民之一人,則對國家對民族必有其應盡之責,固無男女異也。以言女子,其應負荷之責任,亦決不讓男子?!雹邚埬骸冬F代婦女之大任》,黃寄萍編:《當代婦女》,第4、1頁。自古以來,男女對于治國齊家的責任是相同的,“自古男女,義至平衡,同為君子,胥屬嚴君。齊家治國,訓育子女。比肩致力,無分軒輊”。⑧張默君:《母教》,《張默君先生文集》,第93頁。作為女性,同樣應承擔起救國責任。救國不僅包括物質設備建設,還應注重精神建設,不僅應強調男子救國之責任,也應注意女子救國之責任。她說,“處今日之世,人人當負起心理建設之責任,以立精神上之國防,此種責任,豈獨責成于男子,吾儕女子之責任實為更大”。⑨張默君:《婦女救國必先自救以造成健全之民族》(1936年),《張默君先生文集》,第151~152頁。她認為在精神救國之責任上,女子比男子更重大。

那么,女性應該怎么發揮其潛能與特性呢?用她的話來說,女性應“只求以均等之能力而獲得均等之機遇,不求特殊,不求優待,而其先決條件則在反省自力,虛心務實,不以一得自封。以教育充實其知識,以服務增進其能力,以忠實提高其信譽,則以女子固有之聰明才力,而益之以篤實精進,有何不能成不能學之事。女子能人人從自力奮勉,則職業不期得而自得,信譽不期增而自增,待遇不期平而自平。由是而各就其業,各獻其學,各竭其能,為國家為民族書至大之努力,則國力倍增,民氣愈壯,敵國外患,何有于我哉”。①張默君:《現代婦女之大任》,黃寄萍編:《當代婦女》,第2~3、2頁。胡有瑞、方鵬程、劉本炎:《“張默君先生百年誕辰”口述歷史座談會紀實》,《近代中國》(臺北)第37期(1983年),第71頁。她特別提倡女性自身之努力,虛心務實,奮力自勉,以盡其對民族國家之責任,并做出貢獻。

張默君認為要矯正女子思想行為,關鍵在于女性自身之努力。②張默君:《現代婦女之大任》,黃寄萍編:《當代婦女》,第2~3、2頁。 高夢弼:《大凝堂年譜》,《張默君先生文集》,第535頁。女性痛苦的解除也取決于女性自身。③《邵元沖張默君在漢舉行公開演講,邵講國民建設的基本條件,張講婦女問題須自身解決》,《中央日報》1934年9月9日,第6版。具體來說,應做到:第一,立志明恥,掃除依賴與虛榮心;第二,刻苦治學,女性應力圖在學術上有所獻替,努力探討;第三,精誠團結,她說“吾女界稍具知識者,對于同性人才,應知愛護與重視”;第四,女性應勉習勤勞,以謀經濟獨立?!拔醿娍照剫D女運動,而不能克勤任勞,以求經濟獨立,則不可”;第五,應光大其在好慈善、愛和平、感化力強、同情心厚、能力犧牲等方面的美德;第六,在任事負責方面,“我輩女子對國家、社會、家庭,所負之責任比男子大,故責任心萬不可缺”。④張默君:《婦女救國必先自救以造成健全之民族》(1936年),《張默君先生文集》,第152~154頁。只要女性虛心努力,必能對民族對國家有所貢獻。

張默君對于女性角色,既肯定女性應發揮其固有品質,盡好其做女性的角色,包括做好母職,為民族國家作貢獻,這與做金天翮“國民之母”的觀點有相似之處;⑤〔日〕須藤瑞代:《中國“女權”概念的變遷:清末民初的人權和社會性別》,第70、103頁。同時張默君又否定這種性別角色分工,她與秋瑾和張竹君等女性一樣,重視女性對國家的貢獻,并嘗試探索處理女性與國家之關系。⑥〔日〕須藤瑞代:《中國“女權”概念的變遷:清末民初的人權和社會性別》,第70、103頁。所不同的,張默君的“女權”思想是建立在性別有別但擔當無異的基礎上,既肯定女性應發揮其固有品質,盡其女性職責,同時又認為作為國民之一員,女性“對國家對民族必有其應盡之責,固無男女異也”。

三、張默君女性啟蒙思想之踐行

為踐行其女性啟蒙思想,張默君在女子教育、婦女參政、婦女工作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努力。自晚清以來,張默君長期服務于教育,特別是參與乃至主持了多所女子學校工作,并從事婦女國貨運動,以及服務于抗戰慰勞等婦女工作,擔任國民政府考試院考選委員、典試委員和監察委員等職,在女性啟蒙工作方面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和探索。

1.出任江蘇第一女師校長

從事女子教育事業,是張默君踐行其女子啟蒙理念的集中體現。早年起,張默君就深感男女平權之真正實現,需從倡女學、開女智入手,與陳鴻壁等籌組神州女界協濟社,共襄新政,并被推為協濟社社長。1920年,張默君留學歸國后,出任江蘇省第一女子師范學校校長。⑦莫德惠:《壽張默君先生》,《中央日報》1962年10月4日,第4版。時值該校學潮迭起,張默君臨危受命,擬定六年改進計劃,按年推進,整理學科,創立圖書館,設置各科實驗室并充實設備;還與東南大學合作,聘請朱君毅、竺可楨、胡煥庸、王毓英等人擔任教職員,“學校翕然秩序以定”。⑧高夢弼:《大凝堂年譜》,《張默君先生文集》,第534頁。她以真、善、美為學校校訓,注重學生品格之陶冶與體格之鍛煉,鼓勵學生參與校外學術研究、演講及其他社團活動,同時注重家事教育,使學習醫護、保育、烹飪、縫紉等科。⑨高夢弼:《大凝堂年譜》,《張默君先生文集》,第535頁。

張默君任江蘇省第一師范學校校長期間制訂了許多改革措施,包括對學生日常生活和管理方面進行了改革。比如衣著方面:將衣服改為下身穿裙子,上身穿半直襟、釘小盤花扣的短襖,顏色為藏青色,頭發式樣也很時髦;伙食方面:注重學生營養;住宿方面:學生一律住校,可以選擇同住的伙伴;管理方面:南京當地的學生,如有家長來信,周末、周日可以返家住宿,外地的學生周末、周日有人保證時,可以請假外出數小時;住校生可以三四人一起,向校方申請,由學校派傭人跟隨到市街采購應用物品。為擴大學生知識領域,準許學生由訓督處派職員帶到校外去聽演講。⑩○ 胡有瑞、方鵬程、劉本炎:《“張默君先生百年誕辰”口述歷史座談會紀實》,《近代中國》(臺北)第37期(1983年),第71頁。

無論是有關學生的生活,或是學生的學習,張默君都以新風格、新措施來加以改善,贏得了全校師生的信任和喜愛。①張默君:《現代婦女之大任》,黃寄萍編:《當代婦女》,第2~3、2頁。胡有瑞、方鵬程、劉本炎:《“張默君先生百年誕辰”口述歷史座談會紀實》,《近代中國》(臺北)第37期(1983年),第71頁。張默君進行的改革,使得該校在當時全國性各屆教育展覽中,獲得“咸有寧一女師,無不第一之譽”。②張默君:《現代婦女之大任》,黃寄萍編:《當代婦女》,第2~3、2頁。 高夢弼:《大凝堂年譜》,《張默君先生文集》,第535頁。1927年,教育部廢師范科,張默君力爭不遂,乃辭去校長職務。1921年,她擔任中國教育改進社女子教育組長兼交際主任,與熊秉三夫人朱其慧等發起中國平民教育運動,她督編識字課本,在各地設立平民學校千余所。①高夢弼:《大凝堂年譜》,《張默君先生文集》,第535頁。 《滬粵漢蕪各地響應婦女慰勞會積極組織各地分會,張默君電總會捐款千元》,《中央日報》1937年8月7日,第5版。為踐行女性啟蒙主張,張默君在教育方面做出了積極的嘗試和貢獻。

2.從事婦女慰勞等婦女工作

張默君主張女性應奮力自勉,發揮自身潛能和特質,以自身力量,提倡婦女服用國貨,以及從事婦女抗戰慰勞等工作。她認為服用國貨是發揚民族精神的表現,“非國貨,寧可不用,這種精神能擴充起來,亦足以振興民族”。②張默君:《勵行勞作教育》(1934年12月3日),《張默君先生文集》,第139頁。 張默君:《壬申春倭寇淞滬悼我陣亡諸將士》,《張默君先生文集》,第226頁。振興民族需要提倡國貨,“中國經濟就是農村經濟,農民經濟就是國家經濟,農村經濟崩潰,就是整個國家經濟破產”,“要想解除此困厄,即看全國人士是否能夠完全提倡國貨為斷。知識階級尤其受過高等教育的,更應同心協力地一致提倡國貨”。③張默君:《勞教死教與中國今日教育應有之精神(1936年10月)》,《張默君先生文集》,第156~157頁。 《張默君捐五千元慰勞將士并救濟難民》,《中央日報》1938年12月1日,第3版。張默君從振興民族經濟的角度提倡婦女服用國貨。

她認為,女性應致力于提倡國貨,“母誡其子,妻勉其夫,姊勸其妹,親屬同學,互相矯正”,“吾女子報國之勛,孰大于是”。④張默君:《現代婦女之大任》,黃寄萍編:《當代婦女》,第3~4頁。 《犒勞湘北將士舊金山僑胞捐十萬,張默君亦獻二千元》,《中央日報》1941年10月8日,第2版。張默君基于民族主義的立場,主張以國貨來抵制經濟的破產。她認為女子承擔救國的職責,不用從軍參戰,服用國貨即可,不僅女性自己要服用國貨,還應勸說父母、子女、親戚、朋友一同服用國貨。她多次發表提倡國貨的演說,⑤《張默君演講提倡國貨在通俗教育館》,《中央日報》1930年6月4日,第7版;《張默君演講“國貨救國”在首都通俗教育館》,《中央日報》1930年6月7日,第1版;《婦女提倡國貨會,一周紀念志盛,由張默君致開會詞,遺族女校表演游藝》,《中央日報》1931年3月24日,第8版;《婦女提倡國貨會,推宋美齡、張默君、陶玄等為常委,決議向各校接洽宣傳提倡國貨》,《中央日報》1933年11月22日,第7版。 《張默君抵湘》,《中央日報》1942年5月25日,第3版。婦女國貨運動能否起到,或多大程度上能起到抵制經濟崩潰的作用,不能一概而論,對此學界已有諸多論述。⑥參見王強:《“摩登”與“愛國”——1934年“婦女國貨年”運動述論》,《江蘇社會科學》2007年第6期;朱曉鴻:《對1934年“婦女國貨年”運動的再認識》,《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2期;周石峰:《民族主義與女性時尚:1934年“婦女國貨年”運動新論》,《婦女研究論叢》2009年第4期等。張默君提倡婦女服務國貨,反映了其民族主義的立場和主張,體現了她一貫的女性思想,即女性應發揮自身潛能,服務于民族國家。

張默君身體力行,從事抗戰慰勞等婦女工作。1932年10月,張默君等人,為東北義勇軍捐募二萬余元,用于趕制寒衣。⑦《東北義軍寒衣有著,張默君陶玄戴夫人等發起,由慰勞將士余款撥交應用,該款總數約二萬余元》,《中央日報》1932年10月19日,第7版。1933年,榆關失陷,熱河告急,她設法籌集款項。⑧《張默君準備北上,慰勞前方將士》,《中央日報》1933年1月17日,第3版。1935年8月31日,她當選南京婦女賑災募捐委員會常務委員,⑨《首都婦女賑災會,昨開發起人大會,選舉張默君等為常委,并修理通過簡章七條》,《中央日報》1935年8月31日,第7版。并于1936年11月當選中國婦女愛國同盟會籌備委員之一。⑩《張默君等發起組織婦女愛國同盟會,推定籌備委員廿一人,廣征會員本月內成立》,《中央日報》1936年11月16日,第7版。

全面抗戰爆發后,張默君雖在養病之中,但仍積極關注前線形勢。1937年8月3日,她快郵代電中國婦女慰勞自衛抗戰將士總會,希望國人能團結御侮,捐款1000元,以充后方救濟之用。她認為“后方救護,事無萬端”,應“腳踏實地,擴大組織,竭盡全力,以赴國難”。①高夢弼:《大凝堂年譜》,《張默君先生文集》,第535頁。 《滬粵漢蕪各地響應婦女慰勞會積極組織各地分會,張默君電總會捐款千元》,《中央日報》1937年8月7日,第5版。淞滬抗戰期間,她賦詩慨嘆:“哀角曳斜陽,春淞咽恨長,亂骸淹瘦莽,萬戶哭新殤;浩氣撐天直,英風倒海涼,復仇期后死,仗劍立蒼茫?!雹趶埬骸秳钚袆谧鹘逃罚?934年12月3日),《張默君先生文集》,第139頁。 張默君:《壬申春倭寇淞滬悼我陣亡諸將士》,《張默君先生文集》,第226頁。1938年12月,張默君致電蔣介石,“以四千元作規復武漢廣州將士寒衣之助,另一千元振濟長沙被災婦孺”。③張默君:《勞教死教與中國今日教育應有之精神(1936年10月)》,《張默君先生文集》,第156~157頁。 《張默君捐五千元慰勞將士并救濟難民》,《中央日報》1938年12月1日,第3版。她多次捐款慰勞抗戰將士,1942年初湘北戰役獲勝,除電賀前線將士外,張默君并以節衣縮食所得2000元,捐贈慰勞湖南將士。④張默君:《現代婦女之大任》,黃寄萍編:《當代婦女》,第3~4頁。 《犒勞湘北將士舊金山僑胞捐十萬,張默君亦獻二千元》,《中央日報》1941年10月8日,第2版??箲饡r期,張默君赴湖南慰勞,稱贊:“抗戰以來,湘省民眾于人力貢獻甚大?!雹荨稄埬葜v提倡國貨在通俗教育館》,《中央日報》1930年6月4日,第7版;《張默君演講“國貨救國”在首都通俗教育館》,《中央日報》1930年6月7日,第1版;《婦女提倡國貨會,一周紀念志盛,由張默君致開會詞,遺族女校表演游藝》,《中央日報》1931年3月24日,第8版;《婦女提倡國貨會,推宋美齡、張默君、陶玄等為常委,決議向各校接洽宣傳提倡國貨》,《中央日報》1933年11月22日,第7版。 《張默君抵湘》,《中央日報》1942年5月25日,第3版。她秉持“對國家對民族必有其應盡之責,固無男女異也”的主張,在抗戰期間的婦女國貨運動及婦女抗戰慰勞工作中做出積極的貢獻。

3.擔任多項公職

張默君長期擔任國民政府考選委員、典試委員、監察委員和立法委員等職。1927年,她被任命為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上海分會教育委員,后又擔任杭州市政府第一任教育局長,設置多所中心學校。1929年,她出任國民政府考試院首屆考選委員會專門委員,負責厘定考選法規,擘劃考政制度。1931年,她擔任國民政府立法院第二屆立法委員,7月擔任國民政府第一屆高等考試典試委員,成為唯一之女性典試委員,也是中國建立考試制度以來之首位女考官。1934年,她擔任南京特別市黨部監察委員。1934年全國考銓會議,她負責候選人員之考試。①《全國考銓會議,提案分三組研究,由張默君等負責》,《中央日報》1934年6月2日,第3版。1936年9月,張默君當選國民大會代表。

抗戰期間,張默君以中央監察委員的身份,奔走湘、黔、滇、蜀等省。1939年,她赴重慶參加國民黨六中全會,1940年春,典試成都高考,1942年夏,赴湘勞軍。1943年2月,張默君奉命監察湘省黨務,1944年自湘返渝,參加國民黨五屆十二中全會,提出“請積極復興海軍以完成國防建設而永奠東亞安定之基案”,②張默君:《請積極復興海軍以完成國防建設而永奠東亞安定之基案》(1944年5月),《張默君先生文集》,第182頁。獲大會通過。1947年,她擔任國民政府考試委員,1949年5月,以代電向蔣介石建議籌設聯合大學以收容流亡學生。

赴臺之后,張默君還曾擔任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評議委員,臺灣“行憲”后第二屆考試委員兼考試技術研究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務。1955年,張默君撰《高考國文試題說明暨評閱標準》《讀王船山遺書概述》。③張?。骸吨就篮稀墼獩_、張默君夫婦合傳》,第189~190頁。1958年夏,張默君赴高雄主持第二次河海航行員特別考試。1961年,她主持警察人員特考。④張?。骸吨就篮稀墼獩_、張默君夫婦合傳》,第189~190頁。張默君“歷秉文衡,傳為佳話”,⑤《張默君參加選舉》,《中央日報》1936年9月5日,第7版?!吧蚤L而涉世,而從政,猥以駑駘,與樹人立法之業,校士選賢之典,邇且獲觀于御侮定國之猷有年矣”,⑥張默君:《中國政治與民生哲學》,臺北:臺灣省政府秘書處承印考試院發行,1951年,第2頁??芍^“衡文典試,卓有聲稱”。⑦編委會:《張默君先生紀念集》,臺北:張默君先生紀念集編印委員會編印,1970年5月15日,第1頁。

張默君是近代歷史上一位較有建樹的杰出女性,不僅服務教育,從事婦女工作,甚至參與政治,在民國以及1949年后的臺灣時期,她在考選工作方面做出了貢獻。同時,在教育和考選工作中,張默君尤其注重女權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她認為民族復興的基礎,在于發揮固有文化、恢復民族固有道德、鼓勵民族固有精神、養成全民健全人格。在教育實踐中,她倡導勞作教育與普教運動相結合,提倡知行合一和銳意革新的精神,為教育和考選工作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張默君的女性啟蒙思想發軔于晚清,并隨民族危難持續發酵成熟。在清末的女性解放初期,她興女學、辦女報,在全面抗戰前夜的社會動員中,她參與婦女國貨運動、國際婦女節紀念大會等活動;全面抗戰爆發以后,她投身到戰時婦女慰勞運動。張默君主張男女平權,重視男女教育機會之平等,以培養女性良好的知識和能力,使其成為完備之國民。她主張女子經濟獨立,提倡婦女購用國貨,以救濟經濟凋敝之現狀。尤為難能可貴的,張默君對于男女平等并不停留于此,她還認為女性具有一些固有的良好品質,應發揮其潛能和美德,努力革除惡習,承擔起對民族國家之責任。她盛贊女德和母德,強調發揮女性特質,盡己所能地參與婦女國貨、婦女慰勞、女子教育等工作,甚至參與政治活動。

張默君以實踐和擔當明證了女性對于家國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從其晚清到民國的人生軌跡中,隱喻了近代女性與國家之間關系的諸多問題,折射出近代女性從家庭走向社會的解放意識,并最大限度地突破舊思想的束縛。其思想的光輝在于,現代女性對于自身權利認識的不斷深化,個中既有張默君對于女子教育的認知,也有她對于女權觀念變遷的認識。同時,也折射出女性參與政治生活,從單一走向豐富、多元的歷程。張默君所代表的女子解放,不單單是自我的解放,更隨著時代的語境,被賦予了承擔國家、民族的重任。正因為張默君獨特的代表性,突顯了近代中國婦女運動的獨特的價值和魅力。

K2

A

0457-6241(2017)18-0049-07

2017-07-07

* 本文系2013年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抗戰時期的女性精英群體研究》(項目編號:13CZS036)和2017年度上海理工大學教師教學發展研究項目(項目編號:CFTD17074Y)的階段性成果。

宋青紅,上海理工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師,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社會性別史、民國史研究。

【責任編輯:楊蓮霞】

猜你喜歡
中央日報國貨婦女
千年國貨奶茶店
路上那些記憶中的國貨老物件
國貨之光
《中央日報》對戰后南京審判的報道
當代婦女的工作
左中右三報抗戰時期想象的共同體建構
《資本論》廣告登上《中央日報》
韓國《中央日報》:韓商如何在中國創業
《婦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則
強奸罪立法和執法中對婦女的性別歧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