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畬族宗教信仰視閾中的生態經濟倫理探析

2017-03-12 10:04袁澤銳
麗水學院學報 2017年4期
關鍵詞:宗教信仰畬族神靈

袁澤銳

畬族宗教信仰視閾中的生態經濟倫理探析

袁澤銳

(寧德師范學院中文系,福建寧德352100)

畬族有著豐富的宗教信仰文化,畬族宗教信仰主要表現為祖先崇拜、圖騰崇拜和自然崇拜。但通過對其進行探析發現自然崇拜中的土(山)地崇拜、林木崇拜和動植物崇拜等蘊含著深刻的生態經濟倫理思想。這種思想體現了畬族人們對自然萬物的敬畏之心,它倡導人們需要樹立尊重自然、保護自然、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客觀上發揮了重要的環保作用。挖掘畬族宗教信仰中的生態經濟倫理思想,對于今天的生態文明建設和保證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畬族;宗教信仰;生態經濟倫理;自然崇拜;原始信仰

畬族是我國山地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國的閩粵贛浙徽等地。畬族有著獨特的宗教信仰習俗,雖然各地宗教信仰習俗有所不同,但各地畬族依然帶有自己民族信仰的痕跡。關于畬族宗教信仰的研究,學術界所研究的范圍非常廣泛,主題也包羅萬象,既有對畬族制度性宗教(基督教、佛教、道教等)的研究,也有對非制度性宗教的研究,特別是畬族民間信仰中的原始信仰,一直都是學界研究的主要話題,但目前卻鮮有把生態保護與畬族宗教信仰結合起來的相關研究[1-2]。其實,畬族的原始宗教信仰與生態倫理是有著一定的聯系的。近年來,生態經濟倫理已經成為學界關注的熱點話題,它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也是調節人與環境關系一種行為規范。本文通過對畬族原始宗教信仰中的生態經濟倫理觀念進行探析,挖掘其有利于生態保護的積極因素,為畬族地區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進而為實現整個社會的生態平衡提供一種少數民族的參考模式。

一、生態經濟倫理觀念的內涵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人類在改造和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卻又產生了一系列環境污染問題。人類的生態環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生態危機頻頻發生,大自然不斷地在向人類敲響警鐘。1923年生物學家施韋茲在《文明的哲學:文化與倫理學》一書中曾提到尊重生物的倫理學,“善就是保護生命和發展生命,惡就是毀滅生命和妨礙生命”。萊奧波爾德在《大地倫理學》一書中提出,人們的道德行為應該擴大到整個自然界,并表現出對自然界本身的關心,賦予他們存在的權利,孤立的以經濟利益為追求目標的體系是片面的,排除人類環境中無經濟價值的生物,人類社會的經濟運轉是無法想象的。1948年費爾菲爾德·奧斯本在《我們被劫奪的星球》中提出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相互依存,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息息相關,需要有一種生態經濟倫理的觀念來規范人類的行為[3]。

1962年生態學家蕾切·爾卡遜在著名的《寂靜的春天》一書中談到了化學藥劑殺蟲所造成的危害是最終連人類自己也會被消滅。人類如果繼續破壞生態環境,最終就只剩下一片寂靜的田野、樹林和沼澤,那將是一個沒有生機和活力的世界[4]。

生態經濟倫理的提出適應了當今社會的發展需求,它融合了生物學、生態學、倫理學、經濟學、社會學、環境學等一系列學科的研究成果。它關注了人、社會、環境三者協同發展的需求,是一種新的道德視角。它把經濟建設、環境保護和社會的發展當成一種終極道德關懷。生態經濟倫理作為一種經濟倫理具有一般道德規范的特征,同時又具有一般道德所沒有的特殊本質。生態經濟倫理倡導保護環境與保護人類相結合的原則、生態經濟效率原則、生態經濟公平原則和可持續發展原則。生態經濟倫理具有導向、調節、教育和激勵的功能。它強調環境憂患意識的重要性,其次又追求和諧均衡的道德境界。生態經濟倫理的和諧均衡意識是指世界萬物之間或內部各組成要素之間是一個和諧統一的狀態。這就要求人們在經濟活動過程中需要注重地球的生態平衡。生態經濟倫理呼吁人們在經濟活動中自覺保護人類經濟系統中內部與外部的平衡,人們可以通過各種手段來調節和確保經濟活動系統的可持續發展。生態經濟倫理觀念認同人的主動性、積極性、能動性,但同時卻又反對人們在自然面前狂妄自大,毫無限制地改造自然。這就要求人們要主動、積極地改造和保護自然,而不是盲目地掠奪自然資源。由此可見,達到經濟發展和保護環境協調統一是生態經濟倫理的內在要求[5]。

經濟發展是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構成內容,這是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全面發展的一種道德理想。而這種生態經濟倫理觀念與畬族宗教信仰中的很多觀念是不謀而合的,探討畬族宗教信仰中所蘊含的這種觀念,對于現代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二、畬族宗教信仰中的生態經濟倫理

宗教信仰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宗教信仰是一種非制度性的宗教(Diffused Religion),它的表現形式可以是神靈崇拜觀念,也可以是行為習慣或是相應的儀式制度[6]。畬族的宗教信仰包括了各類神靈崇拜、信仰禁忌、風水觀念、巫術觀念等方面的內容。各地的畬族宗教信仰略有不同,但他們的宗教信仰均以盤瓠崇拜為內核。畬族宗教信仰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但體現生態經濟倫理觀的主要為自然崇拜和民間禁忌等方面。而其中的自然崇拜所體現的生態經濟倫理內涵最為豐富,主要表現在畬族的土(山)地崇拜、林木崇拜和動物崇拜等方面。

在畬族的宗教信仰中,自然崇拜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文化現象。畬族人民認為世界是充滿神靈的世界,自然萬物都有神靈。遠古時候,畬族人民在與周圍自然環境進行互動的過程中,深感自然力的強大以及自身的渺小,對于日月星辰、風雨雷電、森林土地和動物植物等各種自然物或自然現象無法理解,于是認為其中必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并對其進行崇拜,這就是“萬物有靈觀念”[7]。畬族的自然崇拜中包含有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合理因素,維護了畬族所在環境的生態平衡,建構畬族先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自然崇拜是畬族宗教信仰中比較基本的表現形式。在畬族民間信仰中,靈魂不滅觀念以及萬物有靈觀念是比較普遍的信仰現象。畬族人民認為人的生老病死都與靈魂有關。為了更好的生活,人們需要想方設法來討好自然界中的各種“靈魂”,以便它們更好地服從于人們的意愿。畬族人民認為自然界的神靈也和人一樣有喜怒哀樂,并對其進行擬人化的想象。于是畬族人民所居住環境中的很多自然物都具有了與人一樣的生命和靈魂,特別是那些與畬族人民生產、生活中密切相關的自然界事物,需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祭拜,從而形成了畬族宗教信仰中的自然崇拜現象。畬族的自然崇拜范圍非常廣泛,有自然物(如動物、植物)、自然力、自然現象等。它們共同組成了一個和諧統一的自然生態系統,畬族人民認為,只有自然界中的各神靈各司其職,各守其位,才能讓世界生態平衡。世間的一切變幻都是在神靈意志的控制下,天地間的萬物都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礎,于是人們應該敬畏自然、崇敬自然。畬族的這種觀念體現了一種整體主義思想,并且貫穿在生活和生產中的很多方面。

1.土(山)地崇拜

歷史上,畬族是一個以狩獵和游耕為主的山地少數民族,山地和林木構成了畬族重要的生態環境。于是在畬族的日常生產和生活中,形成了一系列保護土地、山石、林木等的宗教信仰習俗。畬民非常崇拜土地,在開墾荒地或其它需要動土的活動前,都必須要特意挑選一個吉日和吉時,并且需祭拜完土地后,方可舉行“破土”儀式[8]?;洊|地區的部分畬族村民中還有另外一種保護土地的禁忌。人們往往告誡未成年人不能在民房旁邊的土地挖坑或扒土,否則會得罪居住在土地下面的神靈。此外,粵東畬族的大多村落都設有土地廟,并且當地畬民把土地神當成地方重要的保護神[9]。在很多傳統節日里,畬民都會到土地廟去祭拜土地神。人們在遇到挫折時,也經常會向村寨中的土地神稟告,以求得心靈上的慰藉。

畬民大多居住在山地,而畬村附近的巨型或奇特巖石,往往會成為畬民崇拜的對象。過去,甚至有畬民把體弱多病的孩子寄名到石頭名下,認石頭為“干爹”,并且常常會帶孩子前往石頭處祭拜。畬民對于這石頭的崇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能夠很好地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人們不敢隨便破壞這些“神圣”的石頭,更加不敢隨便在其附近大小便,或亂堆放垃圾和雜物,這在無形中保護了當地的生態環境。

2.林木崇拜

畬族的一些村寨附近都有一片郁郁蔥蔥的風水林。畬族人民認為風水林關系到整個村境的命運與前程,村境人丁的興旺與否都與風水林有關,于是畬民不敢砍伐風水林中的樹木,也不敢隨便破壞風水林中的土地環境等。而在粵東和閩南的畬族村寨中,人們往往會崇拜榕樹,并且把榕樹當成神樹對待。畬族人民認為榕樹與人一樣具有感情,都是一個獨立而完整的生命,并且會在村中比較古老而又高大的榕樹旁邊設立祭壇,在節日期間,人們都會前往神壇處進行祭拜。由于榕樹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而那些畬族村中的古樹更是人們崇拜的對象。廣東增城畬族村的人們在孩子出生后不久會找人幫孩子算卦,然后根據孩子的生辰八字決定孩子是否需要過繼或認干親。認干親除了可以是孩子父母的親朋好友之外,有時候也會認畬族村中的一棵榕樹為“干爹”。孩子需要每年前往榕樹旁邊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祭拜,一直拜到孩子成年為止。

3.動植物崇拜

在動物崇拜方面,畬族人民也通過民間禁忌的方式來保護在其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動物。犬對于狩獵民族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在畬族先民刀耕火種和狩獵的生計方式背景下,犬無疑成為畬族先民重要的助手,畬族先民視之為朋友,是維系氏族生存的重要圣靈。于是在畬族民間信仰中是禁止捕殺或食用犬的。

自然崇拜和禁忌是有一定聯系的,兩者都屬于民間信仰的范疇。上述所提到的自然崇拜現象都是畬族先民在早期生產力與認識水平低下的情況下產生的。在自然崇拜的同時,也會產生恐懼心理。對于這些崇拜對象的恐懼也會形成相關的禁忌習俗。畬族先民在對這些自然物和自然現象進行崇拜的同時,也會恪守相關的禁忌,并且通過自覺或不自覺的方式把這些禁忌傳承下來,成為畬族宗教信仰的一部分。很多地區的畬民都認為主動送上門的動物是不能殺害和食用的,否則會遭天譴,因為畬族人認為送上門的動物都是有靈性的。如果在萬不得已情況下獵殺,則需要做“禱告”來消除自己的罪惡[10]87。畬族人民的這種信仰禁忌方式在無形中對當地生態環境的保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總之,畬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將“尊重”與“仁愛”擴大到與其生活息息相關的自然界,對自然界中的事物進行了頂禮膜拜,對自然萬物持敬畏之心,對生命持呵護態度,并且對大自然中的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利用。除了上述提到的事物之外,有的地區的畬民還崇拜谷神、種子仙、稻秧仙、青稻仙、黃稻仙還有山神等等,并且在特定節日需要對其進行祭拜,以求得神靈保佑[11]。所有這些崇拜都內化成畬族人民尊重自然、崇敬自然的民族心態。這些崇拜自然神靈的觀念,在某種程度上能夠限制畬族人民過度改造自然的欲望,客觀上起到保護生態平衡的作用。畬族人認為善待萬物、善待自然界的生命,就會得到好的回報,獲得神靈的保佑,而摧殘自然物者則會受到神靈的嚴懲。這種自然報應觀通過世代相傳,形成了畬族人民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宗教仁愛情懷。

人類的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的創造和發展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自然環境基礎上的,不同的生態環境下創造的文化會帶有一定的生態環境烙印,因為人們都是根據自己所處的環境來創造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這就使得宗教文化類型及其構成的特征與生態環境有著某種關聯。畬族宗教信仰中所蘊含的生態經濟倫理是畬族人民在與自然環境長期和諧相處過程中所自發形成的一種樸素生態倫理觀,它指導著畬族人民正確處理與周圍環境的關系,有效規范著畬族人民對待自然的態度與行為,促進了當地的生態平衡,維護了自然環境的穩定性、多樣性和完整性,經濟發展也得以持續下去。畬族自然崇拜中的土地、林木、動物等都是畬族生態環境中的重要構成要素,它們與畬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并且與畬族的經濟活動形成了一個統一整體。而其中任何一個組成要素的變化都會影響到整體的功能,進而影響到內部環境的其它要素。唯物辯證法的觀點認為世界所有事物之間都是相互聯系的,事物內部外部都形成聯系。人類社會的所有活動都是在自然環境下進行的。世間萬物構成一個統一整體。而其中任何一個組成要素的變化都會影響到整體的功能,進而影響到內部環境的其它要素。生態環境與經濟活動是能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但生態條件的好壞卻能夠制約人們的經濟活動,它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人類的所有資源都是取之于自然界,而毫無節制地消耗自然資源,破壞生態環境,則會影響到經濟的發展。而畬族宗教信仰中的生態經濟倫理觀在維護生態系統良性循環、資源再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從而為當地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并能夠更進一步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關于畬族宗教信仰的生態經濟倫理觀的思考

畬族宗教信仰文化是畬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一部分,它較多傳承了畬族先民真實的精神生活和原始文化風貌,蘊含著畬族人民對自然和人倫道德的理解,蘊含著整體主義自然觀,把人與世界萬物當成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畬族宗教信仰中的生態經濟倫理觀主要是以自然崇拜為主,畬族人認為自然界中存在眾多神靈,而人則是生長在這些神靈監視下的環境之中。在畬族的自然崇拜信仰中,人們定期對自然神靈進行祭拜,通過人與自然神靈之間的對話與交流,人們的心靈得以慰藉,與神靈之間搭建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從而避免了自然界的懲罰。如果在生活中發生了異乎尋常的現象,包括自然災害、生病、意外事故等等,畬族先民則往往認為是神靈對自己的不滿和訓誡。于是他們往往會從自身出發,檢討自己在生產與生活中所犯的禁忌,并且以虔誠的態度來祈求神靈的諒解。畬族宗教信仰中的生態經濟倫理觀念要求人們關注自然、愛護自然萬物;主觀上反映了畬族人民取悅自然萬物的心理動機,但在客觀上能夠有效地限制人們破壞生態環境,調節了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一種以神靈的名義保護生態系統的行為。這種觀念也與我國目前構建生態文明社會、和諧社會的理念是契合的。

在日新月異的時代潮流中,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工業文明不斷推進,人們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空前的提高,這往往讓人們誤以為自己就是世界的主宰,人類可以毫無節制地利用和掠奪自然界的一切資源,喪失了對自然萬物基本的尊重與敬畏之心。人類在自然價值的基礎上創造了文化價值,但同時卻又損害了自然價值,最終危害到人類自身的生存條件[12]365。人們對經濟利益的超額度追求,實現了豐富的物質財富積累,達到了高度的現代物質文明,但卻忽視了自然環境的建設和保護,企圖對大自然進行支配和主導,引發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平衡局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事實上,人類的發展應該是全面的,它應該包括生態文明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我們人類對于自然世界的認識不能是孤立的,更加不能割裂人與自然之間的互相依存關系。人類肆無忌憚地竭取自然資源造成的不僅是資源的匱乏,而且還會導致生態危機、文化危機和價值危機。在經濟大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應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認清人在自然中的地位,真正回歸到大自然的懷抱。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畬族宗教信仰中所蘊含的生態經濟倫理觀念對于當今民族地區的開發建設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對于我們整個社會的生態文明建設也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它帶給人們啟示,那就是平等看待世間萬物,人與自然世界是一個命運的共同體,人類的生存離不開自然萬物。畬族宗教信仰中的這種生態經濟倫理觀對于畬族地區的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畬族人民傳統的生計方式也在相應地發生變化。而生計方式的變遷自然會不可避免地對畬族地區自然環境的保護和利用產生一定的影響。另外,有的地區為了發展經濟,利用畬族風情開發旅游項目,原來環境中的自然平衡狀態也可能面臨某種挑戰。但畬族宗教信仰中的生態經濟倫理觀念樸實地向我們說明人類需要愛護自然、保護自然、尊重自然。人類重視生態經濟倫理觀念,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人類有這種生態學的客觀需求。人類愛護自然、保護自然界中其它生命或非生命物質的生態平衡與完整,在本質上來說也是出于人類自身生存、自身利益以及自身命運的目的。

雖然畬族宗教信仰中所蘊含的生態經濟倫理觀念能夠對保護生態平衡發揮一定的作用,但這并不代表畬族人民的環保意識就達到很高的水平。這種意識是一種自發的、無意識的精神態度,是在迷信觀念下產生的,顯然是帶有唯心主義色彩的,部分內容也和科學主義的精神不符合,但其中的部分自然崇拜、禁忌習俗等方式卻含有保護自然的文化內涵。這種生態經濟倫理思想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的行為規范。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內化為人們根深蒂固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生態倫理道德,這能夠有效地阻止人們破壞生態環境的不良行為,從而使生態環境能夠保持適度的平衡狀態,從客觀上來說能夠起到積極保護生態的意義。這對于我們今天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也有著一定啟發意義。首先,我們應該樹立起萬物平等的理念。畬族人民通過生產實踐深刻體會到萬物平等的道理,人與自然萬物形成一個命運共同體。人類的生存離不開自然界,自然界能夠決定人類的生存,但人類的活動能夠反作用于自然界。這讓他們能夠帶著敬畏、平等的心態來處理人與自然界的關系。這種宗教信仰及禁忌習俗在某種情況下能夠補充法律法規所不能輻射到的范圍。畬族居住地一般都是自然環境優美的山林地區,周圍環境與人有著較為和諧的關系。這些都與他們的生態意識有關。其次,我們也應該重視民族宗教文化。畬族宗教文化中蘊含的生態經濟倫理觀,能夠為現代社會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參考。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時代,我們也需要從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中汲取其中有益于現代文明進步的元素,并且把這種元素與當今的生態建設結合起來,從而能夠更進一步促進民族地區的健康發展。我們應該對畬族宗教信仰中的生態經濟倫理觀進行重新審視,挖掘其中積極有利的一面,并對其中蘊含的有益成分進行科學合理的弘揚,實現宗教信仰向現代發展需求的方向轉換,并且讓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中,培養人們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形成保護生態文明的歷史責任感,這對于我國當前的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大的意義和價值,也可以為生態保護提供更加豐富的精神性資源。

四、結語

畬族的自然崇拜、禁忌習俗等宗教信仰方式中存在著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理念,這種生態經濟倫理觀是畬族人民對其自身與自然環境關系進行反思的結果,它能夠調節人與自然的關系,促進生態平衡,在生態保護方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生態環境是人類發展的根基,也是創造文化的必要條件。畬族宗教信仰中的生態經濟倫理觀是畬族人民在與周圍自然環境長期適應下產生的,并且經過不斷的完善,已形成相對穩定的內容。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自然資源的過度利用,帶來了日益惡化的環境問題,于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在畬族地區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畬族宗教信仰中的生態經濟倫理觀,對其進行合理的發掘和整理,并且加以探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生態經濟倫理觀對于今天的生態文明建設和保證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種文化資源。

[1]袁澤銳,陳曉毅.畬族宗教信仰研究綜述[J].麗水學院學報,2016(4):47.

[2]段凌平.試論閩南畬族民間信仰[J].武夷學院學報,2012(6):33.

[3]阿馬蒂亞·森.倫理學與經濟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4]王澤應.關于生態經濟倫理學的幾個理論問題[J].東南學術,2001(3):6.

[5]向玉喬.生態經濟倫理簡論[J].湖湘論壇,2002(1):90.

[6]楊慶堃.中國社會中的宗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7]烏丙安.中國民間信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8]徐志成.畬族生態倫理研究[D].杭州:浙江財經大學,2015.

[9]石中堅.文化功能視野下的畬族祖地民間信仰[J].前沿,2012(16):127.

[10]鐘伯清.中國畬族[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12:87.

[11]郭志超.畬族文化述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459-470.

[12]錢俊生,余謀昌.生態哲學[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4:365.

Analysis on the Eco-Ethics Ideas of She Ethnic Group’s Folk Religion

YUANZerui
(Departmentof Chinese Languageand Literature,Ningde Normal University,Ningde352100,Fujian)

There is colorful folk religion culture of She ethnic group.The main beliefs of the She people are ancestor worship、totem worship、and nature worship.There are some ecological ethic ideas in the earth(or mountain)worship、forest worship、animal and plant worship within their nature worship through our study and analysis.These ideas reflect their respect to all the well-beings in the nature,and suggest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which play an important role for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Unearthing the ecological ethic ideas of the She’s folk religion has theoretical meaning and reality meaning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Sheethnic group;religion belief;eco-ethic;natural worship;primitive belief

10.3969/j.issn.2095-3801.2017.04.009

C95

A

2095-3801(2017)04-0060-06

2017-02-08;

2017-04-20

寧德師范學院校級項目“畬族民間信仰區域性特征比較研究”(2016Q08)

袁澤銳,男,廣東揭陽人,講師,碩士。

猜你喜歡
宗教信仰畬族神靈
唱支山歌給黨聽——記畬族三月三節
永安“三月三”
“神靈溝通”的秘語——科爾沁蒙古博神歌藝術
畬族三月三
畬族民歌
神靈也是要喝酒的
神靈迷宮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
神靈冰龍呈現物魔雙免神跡
當代中青年宗教信仰問題一瞥——從上海M佛友QQ群調研談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