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咖啡入藏演義從春丕河谷到雪域征途

2017-03-14 16:28孫吉
西藏人文地理 2017年2期
關鍵詞:咖啡館咖啡西藏

孫吉

從人類行為學的角度講,模仿、借鑒與交流是自古延續的種族基因??Х扰c現代人類社會所有經過全球性傳播進而確立地位的現象級物種一樣,它最終成為一個跨文明的存在,存在于市場擴張、文化交流、風俗互滲等一系列邏輯鏈條之中??Х扰c可可、茶,構成當今世界的三大流行飲料,它們無一例外,皆是上述過程的產物同時參與了過程的塑造。

盡管進入世界現代體系的時間短暫,但是西藏卻似乎反應迅速且善于融入潮流,這根植于它在自身文明形成過程中的開放性基因。盡管人們總是傾向于堅持西藏獨特的“神圣性”與“純潔性”——這往往意味著西藏無論是作為一種地域還是文化,都需要如人們所希望的那樣,與世界流行性文化語境相隔離和區別——但現實往往事與愿違,西藏高原以及生活其間的人們,從來就是世界體系的一部分,他們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并將之加以本土化改造,最終納入自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正如當年茶葉傳入藏地,所已經發生、衍生且還在延續的歷史一樣。

正因如此,咖啡與西藏的關系,從某種程度上講,再明朗不過:咖啡是西藏實踐現代化的一個明確的符號象征,而西藏,是咖啡的世界性特征得以強化并持續創造文化多樣性生長的絕佳佐證。

咖啡入藏,百年演義;歷史風云,震蕩唇齒;小文爬梳,供君審討。

20世紀(上)

從春丕河谷開始的咖啡之旅

20世紀10年代,無疑是英國殖民者美好而得意的歲月?,F在,通往神秘高原的大門已經敞開(1904年,由弗朗西斯·榮赫鵬上校率領遠征軍強行進入拉薩,用暴力打開了通往西藏的大門),他們可以在某個寧靜的清晨或下午,悠閑地坐在春丕河谷,一邊啜著咖啡或者品味下午茶,一邊從容地規劃著如何擴張在喜馬拉雅山南北的貿易版圖與政治力量。

不得不承認,頭腦敏捷的英國人不僅善于經營龐大的殖民帝國,同時又非常懂得如何平衡自己的日常生活,殖民者為南亞次大陸帶來了一整套嚴整的現代制度和語言器物,也帶來了東方茶葉與紳士風度?,F在,是時候將歐陸咖啡與英倫禮節,傳播到依然保守并充滿警惕心的“喇嘛王國”了。

無論是在軍政還是在文化上,這均是一次大膽而冒險的行動,好在掌握著現代性話語權的英國人自始至終充滿自信,難道不可以嗎?就數百年的殖民經驗而言,上帝總是站在他們這邊。

早在19世紀,英國就未雨綢繆,將喜馬拉雅山南麓的錫金納入英印控制版圖,從而取得了通往西藏高原的絕佳“通行證”。緊接著,英國人將傳統印藏之間的關系不斷深化,除了甘托克仍然作為名存實亡的錫金行政與宗教中心、氣候宜人的大吉嶺被迅速經營成英國人的度假休閑與教育基地,以及除加爾各答以外的夏季行政中心,而同樣被并入印度的噶倫堡,日益發展成為以羊毛為代表的西藏大宗貨物的國際貿易基地。

英國人同樣需要在喜馬拉山北麓建立直接的安全保障,1904年侵藏戰爭之后,他們立即在毗鄰印藏邊境的西藏亞東境內設立租界地以及商務代理處,根據協議,印商貨物只需經亞東商務代表處登記即可進入市場。很快,英國商務代表處的名字迅速增加到江孜、噶大克(今阿里噶爾)以及拉薩,除此之外,他們不僅在亞東和江孜駐扎武裝衛隊,還有權直接經營從亞東至江孜的12個驛站以及相應的電話、郵政服務。

與此同時,中國國內的政局正在持續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面對邊疆危機,清末駐藏大臣張蔭堂、聯豫先后推動旨在加強中央集權的改革與行動,皆以失敗告終,激進粗暴的方式弄巧成拙,反而導致十三世達賴喇嘛逃亡印度避難。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早已病入膏肓的清帝國一夜崩潰,中原政權自此長期無暇顧及西南邊疆。

如此“利好”之下,英國人幾乎可以不受干擾地經營從春丕河谷開始的涉藏事業。無論是西藏的達官貴族還是英印的官吏商人,跨越乃堆拉山口,沿著景色宜人的春丕河谷依然是進出西藏最便捷與美好的通道:官吏、士兵、商人,傳教士、探險家、旅行者、留學生紛至沓來,人流與物流穿梭不絕,自此,西洋貨物與英式生活得以暢通無阻地進入高原,以英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開始真正傳入西藏。

現在,盡管西藏依然對外界保持著極其有限的開放程度,但無論是麥克唐納夫婦(亞東英文學校創辦人)還是古德爵士(英國駐江孜商務代表,職權相當于領事),總算可以在旅行的某個時候,認真坐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草地上,喝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了吧!正如同以前正在康藏高原進行自然與人文考察的那些西方博物學家一樣:苦澀的咖啡竟為他們的旅程帶來了難以言喻的甜蜜。

20世紀30年代,麥克唐納博士的《錫金西藏旅行記》問世,成為西方人沿著春丕河谷入藏旅行的絕佳指南,里面詳細描述了入藏的旅游路線與種種建議或須知,為那些尋求新鮮刺激的西方人提供了最佳時尚——這至少證明,入藏已告別了難以忍受的畏途,成為一種可以提供安全保障與一定舒適度的經驗旅行。

咖啡,作為一種新鮮的生活方式,隨之被身份各異的西方人帶入了西藏。

咖啡激蕩雪域高原

但最初,這僅僅是一種外來者的日常行為,與它被常常用作并列談論卻八竿子打不著的“遠方親戚”——茶葉相比,本地藏人對咖啡的理解和接納,遠遠不如同樣從次大陸輸入的另一種飲品——甜茶。也許在藏人眼里,甜茶代表的只是更舒適的味覺,并未觸及深層的傳統,但是咖啡及其所代表的西方式品味,真正意味著一種徹底顛覆了。

不管怎樣,這種黑褐色的湯水跟隨印度洋的暖濕氣流,沿著春丕河谷逆流而上,進入了西藏人的視線和味覺。

最開始,藏族人還是按照對已知事物的理解,將其稱之為“次格加”,意為焦茶。眾所周知,熬焦的茶湯難以下咽,咖啡對于藏人來講,似乎并不受待見。

所以,還是讓它留在西方人的胃里翻騰吧,酥油茶才是統治西藏的最純正味道。

但正如國家實力膨脹總是伴隨著文化擴張,隨著大英帝國的全球性成功,英式生活風俗與不列顛制度一樣,逐漸顯現出無窮魅力。在短暫流亡印度并領略了西方器物與制度的“威力”之后,當時西藏的實際掌權者——正值青壯年的十三世達賴喇嘛極力推行“新政”,他毫無疑問選擇了與之打交道最多的西方——英國,并開始一系列純正的“英式模范改革”。

咖啡之香逐漸從英國人的辦公室和住所飄散開去,激蕩在藏族人的口舌與內心。

1913年,作為初次嘗試,十三世達賴喇嘛選派四名貴族子弟去倫敦接受英國教育。1923年,噶廈政府開始將改革推行到西藏本土,英國人費蘭克·盧德洛得到任命創辦江孜英語學校,包括之前1912年英國駐亞東商務委員會麥克唐納夫婦創辦的亞東學校以及1943年拉薩建立的英文學校,英語、英式教育與英式生活模式以一種相對柔和的方式揳入了藏族傳統社會。

然而部分已經開眼看世界的藏人內心真正明白,現代教育只是系統性和長期性改革的一部分,急迫性和革命性的措施必須體現在新式軍政體系的建立之上。1915年,應十三世達賴喇嘛土登嘉措請求,英國人在江孜成立軍官訓練學校,教官由英國駐江孜商務委員會公署的英籍軍官擔任。學校成為藏軍中下級軍官的培訓基地,完全采用英式軍事訓練科目,“藏人來此訓練,一直到1924年,中間很少中斷?!?/p>

盡管十三世達賴喇嘛推行新政的改革遭遇了來自僧侶集團和保守階層的阻力,但同時改革自一開始就凝聚了一批不甘于傳統束縛的新型貴族和軍官,這些沉迷于英式教育或醉心于英式軍事體制的人群,是西藏境內第一批從內心折服于西方現代性文明,也是第一批集體沉醉于咖啡和西式生活的藏族人。

擦絨·達桑占堆是其中的代表,這位因耿耿忠心而得到十三世達賴喇嘛賞識的軍官,曾被派去印度學習炮科,早已接觸到另一個嶄新的世界。他后來官至藏軍總司令、首席噶倫,幾乎成為西藏噶廈政府最具權勢的人物。20世紀20年代,“他的身邊聚集了接受過西方教育和訓練的軍官,他們見面相互握手,用咖啡代替茶葉,甚至打網球?!保ㄋ鞲F:《翻越雪山看世界》)

他們時常待在江孜城,這里不僅有純正的英語學校和英式軍官訓練學校,作為貿易通道的最重要節點,江孜城在當時聚集了最多的西方人士與異域思想。這群思想新銳的軍官,在江孜接受西式現代性洗滌,始終是波詭云譎的西藏政局變化中,一股重要的改革力量。

國際商貿迅猛發展造就了江孜城的異常繁榮,在那個年代,它是僅次于拉薩的西藏第二大城市,也因時時受“西風”吹拂,成為西藏最“洋氣”的城市。大約是20世紀30年代,江孜城內出現了西藏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公共咖啡館,名為“羅措”,光臨咖啡館的客人,除了英國人和其他國籍的西方人,還有印度人、尼泊爾人,以及行為新潮的藏族人。據藏族作家索窮探訪所得,這里是當年的尼泊爾商會暨尼泊爾代表處所在?!傲_措”有兩個含義:一個是年會,源于每年藏歷六月江孜的尼泊爾人在此集會,一個是“羅扎瓦”的轉音,意為翻譯,傳說尼泊爾人最初到江孜經商,不得不求助于一位當地懂尼語的藏人,后來老先生去世,尼泊爾商人就買下他的房子作為商會經營場所,以表感激紀念。

時光荏苒,“羅措戶”的遺址仍存在于江孜老城,指示牌上書“當時為尼泊爾公館,也是當時第一座咖啡館所在地”。

跨越喜馬拉雅的尋覓

從英國人帶來的咖啡杯里,一群進取之士看到了豐富多彩的世界,更看清了異常冷峻的現實,他們逐漸不甘于被動接受外來的零星器物與體制片段,而是主動翻越喜馬拉雅雪山,走向世界。1913年的幼童留學英國,是一次談不上成功的嘗試,隨后的西藏留學潮,才真正將西式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系統植入了一批藏人的血液。

先驅者還是擦絨·達桑占堆,他自始至終都是改革論者和英式制度的崇拜者。這位出生于拉薩東北澎波地方一個制箭工匠的兒子通過聯姻,將自己變成了西藏最具權勢的貴族之一。他的出生與經歷,使之比起其他傳統貴族和上層官員顯得更為開放大膽,以至在某些行為中因太過“先鋒”而成為“表率”。擦絨最早把自己的孩子送往大吉嶺學習,包括西藏最早的女留學生——他的女兒仁欽卓瑪。緊接著,西藏的部分開明貴族,如車仁、嘎雪巴、彭康、索康等家族,也紛紛把自己家的公子、侄兒甚至兒媳,送往英國統治下的印度留學。

如前所述,大吉嶺在英國殖民期間,被精心耕耘成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度假和教育中心,無法忍受印度平原炎熱氣候的英國殖民當局,甚至在一年中的幾個月里,將其同時作為行政辦公場所,以盡情享受這里涼爽宜人的氣候與風景。而毗鄰的噶倫堡,則因優越的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成為當時連接西藏和世界的主要貿易城市,一條“江孜—亞東—噶倫堡—加爾各答”的貿易路線,壟斷了當時西藏的絕大部分國際貿易,亦因此吸引了西藏的眾多商號長期入駐,他們在這里,學習著包括貿易在內的所有現代化規則和生活范式。

越來越多的藏人眼界大開,不僅是噶廈政府官員、貴族和大商人,一些中小商人也送子女出國,西藏的貴族圈和商人圈慢慢形成以印英文化為榜樣的風尚。國外留學漸成時髦,在大吉嶺、噶倫堡、加爾各答等地,除了著名的圣約瑟學院,霍姆斯(Homes)、圣奧古斯?。⊿T.Augustine's)、Convent女校等學校,都有西藏留學生的身影,每天,他們都“可以和歐洲的孩子交融在一起,學習歐洲的思想、行為和風俗”(索窮:《翻越雪山看世界》)

這些在國際學校接受了純正和系統英式教育的藏族留學生們,最終實現了從官方到民間的共同夙愿。麥克唐納在《旅藏二十年》中記述道:“他們(留學生)態度氣質上的變化……都能操正確的英語,……一切行為純行歐化……”留學生們將在英國殖民地學習到的歐式禮儀反向傳回西藏本土,他們不僅在拉薩河邊炫耀著新式的泳裝,也將咖啡作為西式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帶回了西藏,而作為母語文化的傳承者,他們的行為更容易得到本族人的接納、認可以及效仿。

2016年的拉薩,一個秋天的午后,我拜訪了當年的西藏留學生,至今仍然健在的齋林·旺多老人,老人精神矍鑠,口齒清晰地回憶道:“(當時)西藏的部分貴族家庭里保留了喝咖啡的習俗,最早出現在擦絨家族和車仁家族,他們最早送小孩去印度留學,家里的行為和外國幾乎一模一樣?!M管當時的拉薩并沒有咖啡館,但是藏語中,出現了咖啡最早的名稱——‘GOFEE(音)?!?

1946年,噶廈政府派遣了最后一批留學生,由領隊嘎賽雪頓珠帶領,就讀于大吉嶺圣約瑟北點(North Point)學校,齋林·旺多為其中一員。

老人的講述,是咖啡入藏的重要佐證。

從充滿傳奇的春丕河谷開始,咖啡進入了西藏,它從最開始的零星單向行為最終變成了一場多向度的主動傳播。

小小咖啡演繹著宏大歷史。隨著達賴喇嘛改革的失敗和圓寂,以及“二戰”后,殖民勢力的世界性衰退和民族革命的全面興起,西藏在國內外前所未有的政治形勢變化中,再次經歷了影響至今的根本性轉變。

咖啡在西藏,尚來不及穩固和普及,就和其他種種英式習俗一般,被視作西方殖民侵略的符號,面臨跌宕難測的悲劇性命運。

20世紀(下)至21世紀

咖啡的世界征途

齋林·旺多在圣約瑟學院留學期間,目睹了英國殖民勢力的衰退:隨著英倫生活的逐漸撤出,西方禮儀也隨之而淡化,曾經琳瑯大吉嶺街頭的咖啡館越來越少。

當他回到拉薩,英國人的形象在新型革命語境中,已經跌落到了谷底,咖啡幾乎從視線中消失了。齋林·旺多記得:“20世紀50年代,家里還僅存的小罐裝咖啡,是來自印度的‘Nestle(雀巢),我用以招待貴客,但他們都覺得一股子焦味,難以下咽?!?/p>

咖啡在高原的命運,又重新回到了原點。

這種認知的循環,是咖啡從孤獨誕生到世界擴張并成為全球化符號過程中的異域再現。

自公元6世紀最早被埃塞俄比亞卡法(kaffa)地區的牧羊人發現之后,這種神奇的提神醒腦植物迅速流傳至臨近的中東和北非。穆斯林們歡呼雀躍,他們終于找到既不違背禁酒戒律又能興奮大腦的飲品,“真主安拉賜予的飲料”——他們如此推崇這種苦澀的焦褐色湯水——可能早在13世紀,大馬士革、麥加等地就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咖啡館。強悍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更是意識到咖啡的無窮潛力,它在發展咖啡烹飪經驗的同時直接壟斷了咖啡的種植與東西方貿易。

可憐的歐洲大陸,直到16世紀初,才開始領受并折服于咖啡的濃郁味道,然而它偏偏來自那個令人頭疼的異教徒國家。在歐洲人最初的認知中,咖啡無疑是一種“惡魔的飲料”,是上帝故意派來考驗基督徒的意志與信仰。但咖啡的獨特芬香終究魅力難擋,浪漫的法國人在其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當時的法國國王、教宗克雷門八世腦洞大開,干脆宣布:“我們不能讓異教徒獨享這種美味,讓咖啡受洗為上帝的飲料吧?!睆拇?,咖啡開始堂而皇之地征服歐洲人的味覺,并直接參與了歐羅巴精神的塑造:在倫敦、巴黎、法蘭克福等地無數的咖啡沙龍里,誕生了啟蒙現代世界的偉大文學、哲學、藝術與思想。

17世紀,咖啡傳入亞洲,在印度南部和印尼爪哇島,咖啡開始規?;N植。19世紀到20世紀初的百年間,咖啡種植和生產迅速蔓延到加勒比海、非洲以及中南美洲的歐洲殖民地。

就在咖啡隨著歐洲人的全球性征服遍布“新舊”大陸之時,中國人也在這場前所未有的文化撞擊中經歷了從不解譏諷到追逐時髦的“被征服”過程。據最清晰的史料記載,18世紀嘉慶年間,咖啡登陸中國大陸,來到當時最大的通商口岸-——廣州,從此在古老東方帝國經歷了“黑酒”“磕肥”到“考非”、“咖啡”的認知演化。

現在,只剩下“孤絕于世”的帝國邊疆——雪域西藏。

如前所述,20世紀上半葉,咖啡作為現代文明的一部分,被西方人和部分開明藏人引入了高原,成為一定群體的時髦消費品以及改革思想的行為載體,但隨著中國國內共產主義革命的興起,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基本銷聲匿跡了。漫長的計劃經濟年代,國產的“上海牌”鐵罐咖啡成為僅存而稀缺的記憶。

咖啡重生高原

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國開始推行旨在接軌國際的“改革開放”,西藏和內地幾乎同時,再次向世界打開大門,久違的全球風尚才再次滲入古老的東方。

數百年來,西方人對西藏盡情想象,并因此塑造了西藏的“世界形象”。這一次,他們滿懷著激動和好奇,重新以一種不同于先輩的輕松愉悅方式,走進西藏。齋林·旺多成為西藏第一批現代意義上的涉外導游,在他的回憶中,咖啡也隨著外國游客重新出現在拉薩飯店等涉外場所。

與此同時,20世紀80年代的西藏,開始受到國內部分文化群體的特別關注,這群現代文藝青年運動的鼻祖,將自己的人生境界和藝術理想,投射到遙遠的高原,理由單純得可能僅僅因為:西藏象征著抽象而模糊的遠方。不管怎樣,這種仍帶有革命年代浪漫主義的動機,將一群來自五湖四海的年輕人聚集在拉薩。

在風雷激蕩和思想開放的20世紀80年代,他們當然要將最時髦最文藝的生活方式引入拉薩。

《西藏人文地理》的主編洛桑嘉措親身經歷了這場中國式“文藝復興”在雪域的合奏,在他的記憶里,最遲到1987年,西藏自治區文聯出現了拉薩市第一家咖啡館——“拔嘎布”(藏語意為:白面具藏戲),由著名作家魏志遠(時任《西藏文學》編輯部編輯、詩歌散文組組長)創辦??Х瑞^里運來最時髦的上海牌罐裝咖啡,但當時卻無人擁有在高海拔烹煮咖啡的經驗,無奈之下,嘉措自己竟無意間成了第一代“高原咖啡師”。每天,咖啡館里聚集了正當年華的馬麗華、馬原、于小冬等人,他們寫詩論文、爭辯思想……形成名副其實的咖啡文人沙龍。

“拔嘎布”咖啡館在某種意義上成為當時高原的左岸,那一代“藏漂”的境界與理想與今日的“拉漂”不可同日而語。事實證明,這群從咖啡沙龍的細啜慢咽里走出的“藏漂們”盡管后來命運各異,但是他們的靈感和成名都源于西藏。

咖啡重新在雪域生根生長,依然延續了傳統的路線:它首先在西方人和“先鋒”群體里重生——這同時代表著格調以及隔離。當時流行拉薩普通家庭的,是另一種世界性飲料——可可粉,咖啡要成為高原人的普遍選擇之一,還需要等待。

等待經濟繁榮,文化變遷。

雪域咖啡復興運動

危地馬拉人拜倫(Byron)熱愛西藏,每年將自己的大部分時間留給了拉薩。他清楚記得,2002年,自己第一次來到西藏時,拉薩面向公眾的咖啡,只能在尼泊爾餐廳覓得,環境與味道都是差評。

這對于從小生活在遍布咖啡種植園國度的人來講,簡直難以忍受。

好在這種“噩夢”般的經歷在隨后幾年逐漸結束,一場“咖啡復興運動”讓人始料不及地發生,本地人的主動參與成為無可替代的推動性力量。

即使還一時無法接受苦澀的原味咖啡,機智的藏族人開始了對咖啡口味的改造:他們試著將咖啡粉放入甜茶杯,調和出混合清淡茶葉香和濃郁咖啡香的“雞尾酒式”飲品!的確不錯,傳統+現代,東方+西方,味道真正美極了!

比起傳統的甜茶館,咖啡館里同樣可以沐浴拉薩慵懶的陽光,無疑是善于享受生活的高原族群眼中,一個環境舒適的新鮮去處,拉薩街頭的咖啡館隨之增加,在咖啡館里,嗜甜的藏人族群,逐漸發現并從此異常青睞摩卡、拿鐵、卡布奇諾等帶有牛奶、巧克力或甜味的咖啡品種,他們也將咖啡館發展成了交友、餐飲、娛樂、休閑的新場所,“‘咖啡+蛋糕‘咖啡+音樂‘咖啡+讀書,正成為不少西藏人生活的一部分?!?/p>

咖啡重生在西藏,并迅速生長,比起最初進藏的旅途,這一次,它顯得輕松愉悅,也勢不可當。

從21世紀10年代開始,咖啡在西藏的存續產生了新的變化:一群銳意進取的年輕人,以更為新潮和多元的方式,創新著咖啡的表達,也于口舌之外,堅定地尋覓著咖啡的人文氣質。

他們開始注重咖啡豆的產地,咖啡生產的方式,咖啡的烹調,咖啡的包裝以及咖啡所蘊含的精神,也更張揚自己創立的咖啡品牌與咖啡館的獨特性格。

“古林坊”“甲瓦”“藏喜”“贊西薩梵”“貓屎”……等等,這些拉薩最潮“咖啡新陣地”的掌舵者們,口中所強調的關鍵詞,是原產地、有機、水溫、人工、公平貿易、慈善等等咖啡從種植到烘焙,與世界前沿理念接軌的每一個過程,他們所精心呈現的咖啡場域,是從現代、格調、設計、品味、設備、服務等等塑造咖啡館與眾不同之處的每一處細節。

從21世紀初開始的這次“咖啡復興”運動,持續縱深發展,在雪域西藏的烈日下,它正在實現深層次的文化交融,并導向多種可能性的未來……

“咖啡館只會出現在繁華的地方?!饼S林·旺多老人說。

拜倫(Byron)則堅信可以在西藏培育出上等的咖啡豆。

咖啡入藏演義,百年時代變幻。

猜你喜歡
咖啡館咖啡西藏
都是西藏的“錯”
關于咖啡的9個真相
Be a Helper in the Meow Cafe貓咪咖啡館的小幫手
差咖啡館
一個人的西藏
就是想泡在巴黎咖啡館里
西藏:存在與虛無
咖啡
水上咖啡館
兩塊結婚的糖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