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雨霖:“冷面父愛”成就奧斯卡導演

2017-03-17 16:58東亮
讀者·校園版 2017年7期
關鍵詞:紐約大學父女倆門神

東亮

2016年11月11日,改編自劉震云的小說《一句頂一萬句》的同名電影在全國上映,導演正是劉震云的女兒劉雨霖。高曉松看過電影樣片后感動落淚,驚詫于一個年輕漂亮的“85后”海歸小姑娘,也沒吃過什么苦,竟能導演出“那樣貼近普通人民的、非常細膩的戲”!作為第一個獲得奧斯卡(學生單元)最佳敘事片獎的中國本土導演,她將自己的成就歸功于“慈母冷父”。

陪爸爸“泡”鞋攤兒,跟著媽媽去維權

1987年,時任《農民日報》編輯的劉震云做了父親,難忘童年時家鄉因干旱而鬧饑荒的他,給女兒取名為“雨霖”。

16歲以前的時光,劉雨霖是在《農民日報》報社的家屬院里度過的。她描述自己的成長過程一直是“散養”。小時候,當其他孩子陸陸續續被喊回家吃飯或寫作業,她永遠是院子里玩到最后的那個。因為作業早已完成,肚子餓了她自然會跑回家。劉震云對女兒的教育思路是:為什么要把這道題做對?因為能省出更多的時間去玩兒,去干別的你喜歡干的事情。

眼看小雨霖到了上學的年紀,別的家長都想盡辦法把孩子送往條件優越的學校,劉震云卻把女兒送到了一所普通小學。劉震云不太看重女兒的成績,只是培養她對學習和思考的興趣。比如父女倆手拉手上街散步時,他會時不時地給她出道數學題,問她幾句古詩,或交流一下對某個問題的看法。這位作家父親對女兒的要求并不高:善良、有修養、會思考就行。

劉雨霖從小就愿意跟父親待在一起,一人啃一根冰棍兒,傍晚了隨便往哪兒一坐,開始觀察街頭眾生的生活。父女倆老去菜市場的一個修鞋大叔那兒,別人家修拉鏈2塊錢,這個大叔收4塊;別人家修的拉鏈管3個月,他修的能用3年。工作時,他戴一個套袖和手套,將攤鋪打理得干干凈凈。后來,劉雨霖將這個印象用在了《一句頂一萬句》的人物牛愛國身上——同樣是修鞋匠,同樣干凈齊整,享有絕對的職業尊嚴。

劉雨霖的母親郭建梅在農村長大,樂于助人,熱心公益。女兒雨霖9歲那年,她辭去公職,組建北大法學院婦女法律研究與服務中心,成為中國第一位公益律師。

每到節假日,劉震云和郭建梅就會動員女兒去法律研究中心做志愿者,他們希望女兒能通過這個窗口認識社會,成長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劉雨霖成了母親的得力小助手,利用課余時間從事拍攝、翻譯、案件材料整理等方面的工作,從沒叫過一聲苦。

高中畢業時,劉雨霖夢想當一名主持人,于是報考了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象牙塔時光,喜歡電影的她經常拿著DV拍錄生活萬象。

女兒崩潰邊緣,卻遭父親“棒喝”

讀大四時,劉雨霖突然想出國學電影。形象、氣質、口才都非常出眾的她,本是一個做主持人的好苗子,很多人對她的選擇很不理解。

母親雖然默許了她的選擇,卻擔心女兒的“朝秦暮楚”會引發丈夫劉震云的怒火。當劉震云聽了妻子的轉述后卻并沒有發怒:“我對女兒的人生規劃不干涉,她做飯不錯,可以當廚師;愛電影,自然也可以當導演。只要能忠于自己的選擇,心別太活就好?!备改笇ψ约旱膶捜莺妥鹬?,讓劉雨霖很感動。

當得知女兒要報考的竟是大名鼎鼎的紐約大學,而其導演系每年才招收30人時,郭建梅有些不安了:“妞妞,托福很難考,你的英語成績又不冒尖,倘若名落孫山,豈不是很受打擊?要不換一所學校吧!”劉雨霖搖頭,說她要考的就是最好的學校。

隨后,劉雨霖就進入了一種“魔怔”般的托福備考狀態。她關了手機,把自己關進房間,每天蓬頭垢面,胳膊和手背上寫滿了英文單詞,一邊洗臉刷牙,一邊看著洗漱臺鏡子旁貼著的各種例句和英文單詞……她讀書讀得眼睛看東西都重了影,把劉震云嚇得夠嗆。最終,劉雨霖憑借102分的好成績以及面試時對20多個有關人性和人生問題的精彩回答,考上了紐約大學電影學院導演系的研究生。

但是對于女兒的成績,劉震云從不表揚。接到紐約大學的錄取電話后,劉雨霖第一時間向父親報喜。劉震云聽后,安靜了3秒鐘,特別冷靜地跟她說:“哦,我這兒正忙呢,回家再說吧?!闭f完就把電話掛了。

對于女兒的困境,劉震云同樣保持著一種不慌不忙的鈍感。初入紐約大學,劉雨霖遭遇了強烈的文化沖擊,同輩壓力、語言磨合、課業負擔……紛至沓來,這讓她覺得一切都不在自己的掌控中了。

父女倆通電話時,劉雨霖說自己的狀態特別不好、不知道該怎么辦,劉震云劈頭蓋臉地把她罵了一頓:“劉雨霖,當時想要去美國,是不是你自己的選擇?要學電影,是不是你的選擇?如果遇到困難就退縮,哭鼻子,那你將一事無成?!蹦┝?,劉震云又說:“我再送你一句話,好兒女志在四方?!?/p>

這頓當頭棒喝很奏效,竟將劉雨霖“從那個有抑郁傾向的狀態里一下子解救出來了”。留學期間,她特別能吃苦,不僅拿到了最高獎學金,還在租住的1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自己組裝家具,洗衣做飯,甚至還接一些中英文翻譯之類的零活兒賺錢。

奪得奧斯卡獎,執導《一句頂一萬句》

2013年春節,陪父母回河南老家過年時,劉雨霖從鄉親們貼門神的習俗中受到啟發,決定拍攝一部微電影。隨后,她寫出了1萬多字的《門神》劇本,并精心修改。

《門神》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小女孩的媽媽因受不了貧窮,離家外出打工,卻一去不返。女孩日夜盼望媽媽歸來,奶奶騙她說,貼門神的時候,春節就要到了,那時媽媽就回來了。她苦盼到貼門神這一天,看到的卻是幾年未見面的小姨,小姨為了安慰她而冒充媽媽回家。女孩發現真相后,為了不傷家人的心,裝作很快樂的樣子……看了女兒的電影劇本,劉震云稱贊故事很感人,謊言背后有大愛。有了父親的贊許,劉雨霖信心更足了。

很快,由劉雨霖編劇并執導的《門神》,在劉震云的家鄉河南延津縣王樓鄉老莊村開拍了。2014年,劉雨霖憑借首部微電影《門神》,入圍了30多個國際電影節,并奪得了包括第41屆美國奧斯卡(學生單元)最佳敘事片在內的8個國際獎項!

然而,一鳴驚人的劉雨霖并沒有從父親臉上讀出太多的驚喜??吹筋I獎回來的女兒,劉震云只是和她握了握手,簡短地說:“祝賀你,再接再厲!”

2015年初,從紐約大學畢業回國的劉雨霖對父親說:“我想拍您的《一句頂一萬句》,行嗎?”劉震云黑著臉問:“憑什么?”劉雨霖早有準備,說出了她和其他導演的不同之處以及改編思路,噼里啪啦地講了25分鐘。

最后,女兒憑兩點打動了劉震云:一是,她說想做到拍出的每一部電影都要見不到導演的痕跡,見不到演員的表演;二是,原著里有100多個人物,這令她和別的導演一樣頭疼,但她想到了只拍小說下部《回延津記》里牛愛國和牛愛香姐弟倆的故事。劉雨霖選擇的角度是“中國式結婚和離婚”,一邊是牛愛國和妻子因“說不上一句話”而產生的婚姻危機,一邊是牛愛香和廚子宋解放因為“有話說”而最終喜結連理。

劉震云覺得,“劉導演選擇的這個結構很巧妙”。于是,曾將《手機》《溫故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蓮》等小說悉數交給馮小剛拍成電影的他,第一次把自己的作品給了女兒,同時也撂下狠話:“敢砸老子的招牌,以后杜絕與你合作!”劉震云對女兒一向是這樣“公私分明”,有事兒說事兒,而且所有的事兒都需要講道理,撒潑或撒嬌向來無效。

虎父無犬女,劉雨霖同樣有固執和講原則的一面。電影籌備期間,父女倆經常在屋里關著門咕咕唧唧,郭建梅屢次聽到兩人大聲爭吵。有一次,劉雨霖氣憤地問:“我是導演還是你是導演?”接著又聽到劉震云拍著桌子吼:“但我是編??!”幸好,吵到最后,他們中的一個人總能說服對方,最后父女倆又會像沒事兒人一樣,面帶笑容回到餐桌上。

和《門神》一樣,劉雨霖花費近兩年時間籌備拍攝的《一句頂一萬句》,同樣取景于河南老家,同樣關注的是小人物。但這部電影更豐富,也更有力度。

2016年10月,在《一句頂一萬句》的影片發布會上,劉雨霖動情地說,父親對她的所有“冷漠”,其實都是一種父愛無言的激勵和鞭策。是啊,如果沒有家庭這座偉大的學校,沒有父母言傳身教的熏陶,我們很可能會失去一位令全球矚目的新銳女導演!

猜你喜歡
紐約大學父女倆門神
門神想吃立夏飯
清代宮廷門神述略
上紐大新增互動媒體藝術碩士項目
雨中“傘”(大家拍世界)
在家門口留學
劉延東被授予紐約大學“校長獎章”
門神年畫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