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教師課堂語言行為研究

2017-03-18 18:22杜天虎
學周刊·中旬刊 2017年3期
關鍵詞:教學效率小學語文

杜天虎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的課堂語言行為對于教學效率有著決定性影響。這就要求教師的語言既達到科學啟發效果,還能夠生動幽默,便于學生理解,給正處于成長期和模仿期的小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指引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言行為;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8-000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8.003

一、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現狀分析

小學教學的難題在于學生正處于知識和經驗積累的起步階段,此時學生學習新事物的意愿和模仿能力非常強,如果在這一時期沒有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將對其今后的學習行為養成造成惡劣的影響。小學語文作為素質教學的窗口,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占據了重要地位,重視小學語文教育,特別是教師的課堂語文行為至關重要。

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可以簡單概括為課前導語、過渡語、提問語、解釋語與結束語五個部分,且分別有著不同的任務和實施要求。

課堂導語部分需要運用詼諧幽默和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語言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即將要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過渡語部分主要是將拋出的“誘餌”與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聯系起來,或者是將以往的學習內容與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連接起來。小學生思維更容易發散,教師需要通過恰當的過渡語使課堂回歸到教學核心內容上去;提問語主要是為了加強學生的集中性和活躍課堂氣氛,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解釋語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使用性最強的部分,這一環節主要是針對學生不懂的內容進行詳細的闡述和說明。為了能夠幫助學生打好基礎,教師的解釋語必須層次清晰,邏輯性強,同時便于學生掌握重點學習內容;結束語部分起著歸納總結的作用。通過這一部分,可以將本節課或以前學習的內容重點進行強調,加強學生對重點學習內容的印象。

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應試教育的發展使得人們得以利用先進的教學設備代替教師的課堂語言工作,轉而將主要精力放在如何讓學生獲取更高的考試分數上,因而逐漸忽視了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的重要性,教師課堂語文行為的有效性也隨之降低。殊不知,缺乏生動語言的課堂很難帶給學生積極的心理情感體驗,特別是在小學教學中,學生逐漸失去了模仿教師規范語言的機會,這與素質教育的目標是相違背的。

二、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的有效性

(一)創造真實豐富的語境教學環境

小學生正處于學習知識和積累經驗的初期,很難深入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課程內容,一些簡單的語句用法和規則在小學生看來也是晦澀難懂的。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通過豐富的語言將相關的課外資源與課本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創設出有利于記憶知識的教學環境,將學生置于日常的生活情景下,讓學生能夠將學習內容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幫助學生理解問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教師在創設情境時若能將自己和學生都納入其中,便能在提高師生互動性之余,幫助學生提高想象力,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發散性思維,這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亦是有利的。

(二)教師的教學語言應盡可能規范

教師教學語言需要規范并不是說教師不能夠采用詼諧幽默的教學形式,不能夠運用豐富活潑的語言或者流行語,也不是限制教師照本宣科,只能夠按照課本的固定內容進行教學,而是說教學語言在發音和語句用法方面要注意規范使用。教師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承擔著重要的引導和輔助作用,同時由于教師具備專業性和權威性,一直是學生最傾向于模仿的對象。小學語文教師作為兒童開始學習和使用語言的榜樣,不光要多使用不同的詞匯,還需要注意防止用法錯誤和語言失誤,要講究語言使用的質量和品質,在語音、吐字、音量、語速、語法等方面做到吐字清晰,表達流利,充分表達出漢語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之美,同時利用語音語調的變化來強調學習的重點內容,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三)教師教學語言要具有激勵性

學生作為知識學習中的主體,相比于教師鞭策式的學習,如果能夠自主學習,將產生更好的學習效果。為了能夠讓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欲望和學習潛能,教師應該適當地在課堂上使用激勵性的語言。小學是學習的起步階段,這一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強,但也很脆弱,碰到難題容易被打倒,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恰當的鼓勵和表揚,讓學生享受到戰勝困難帶來的快樂。比如,在課堂上提問時,對于學生正確的回答給予“你真棒!”這樣簡單的評語,就會讓缺乏自信心的學生信心大增;對于學生不正確的回答,千萬不可采取挖苦諷刺的手段,這樣不僅不能讓學生思考出問題的正確答案,還會影響學生的思想狀態,長此以往可能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傷害,遇到這種情況,教師可以考慮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其他角度的思考。

總的來說,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語文教學行為對于學生的語言行為養成和課堂學習效率有著重要的影響,是現代語文教學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提高小學語文教師課堂語言行為的有效性對于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有著多方面的要求,教師應該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完善自我,以達到最高效的課堂語言教學狀態。

參考文獻:

[1] 馬悅.教學理念與課堂話語:兩類教師課堂指令語的使用帶來的思考[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3(6):1-6.

[2] 王明利.國外語言教學中對課堂師生話語交往分析的幾種理論方法的評介[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2):1-6.

[3] 許瑜函,楊向東.促進學生學習和發展的課堂評價——2011課堂評價國際研討會會議綜述[J].全球教育展望,2012(1):93-96.

[4] 王紅艷,吳志華,宮紅英.國外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實施的影響因素研究[J].外國教育研究,2012(7):3-11.

[責任編輯 馮紅偉]

猜你喜歡
教學效率小學語文
如何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談如何提升農牧區小學漢語文教學的效率
如何提高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效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