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宿制小學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

2017-03-18 18:27劉玉紅
學周刊·中旬刊 2017年3期
關鍵詞:自主管理能力寄宿制素質教育

劉玉紅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各地開始進行學校布局調整,將優質教育資源進行合理化配置和整合,不同規模的寄宿制學校越來越多。為了完善管理水平,各學校及教師應從培養管理干部、行為習慣及良好心理等方面入手,下大力度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關鍵詞:素質教育;自主管理能力;寄宿制;心理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8-001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8.008

由于布局調整,規?;k學逐漸成為了教育的主流趨勢,寄宿制學校應運而生。然而,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突然從依賴父母的環境中走出,進入凡事都要靠自己的寄宿制學校,總會出現一系列的不適應現象。比如,有的學生不會鋪床疊被,有的學生膽小恐懼,更有甚者還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等。這些問題直接暴露了當前寄宿制學校在管理過程中的缺陷與不足。很多教師既要教好文化課,又要不間斷地照顧和指導學生的日常生活,必要時還要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乏味。鑒于此,廣大教師應配合學校在日常的工作積極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使他們能正確認識自己,克服各種生活及學習問題。

一、培養管理干部

由于寄宿制學校的特殊性,很多教師重智力輕能力,缺乏對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這一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的存在,使得很多學生的主動性不高,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學習成績提高不明顯。要想改變這一現狀,提升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教師必須從實際出發,積極培養優秀的管理干部,充分發揮其帶頭作用。首先,小組長的選拔。個人的能力總是有限的,尤其對年齡較小的小學生而言,進一步優化學習小組,推選小組長,充分發揮其學習中的模范作用十分必要。在具體的選拔過程中,教師應在參考學習成績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學生的性別、性格、特長及管理能力,讓學生有機會直接或間接參與到管理工作中去,幫助其他同學學習。其次,班委會的組建?!暗虏偶鎮洹笔菍W生干部應具備的基本條件。所以,在班委會的組建上,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工作能力和特長通過申請、競選,選擇適合自己的班委會管理崗位,參與班級管理。必要時,教師還要對所選出的學生干部進行工作職責、方法、標準等方面的培訓,以提高學生的管理能力。

二、規范行為習慣

小學階段的學生,無論從生理還是心理都是迅速變化的重要時期,尤其是寄宿制學校的學生,其在學校養成的行為習慣常常會對以后的學習和生活產生直接影響。因此,越來越多的寄宿制學校開始重視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首先,日常點滴養成好習慣。從小學生進入校園的第一天起,教師就應對其進行細致入微的教育。草坪上有“繞行三五步,留得芳草綠;小草給我一片綠,我給小草一份愛;心中有情,腳下留情”的標語;樓道有“腳步輕輕,勿擾他人,上上下下,注意腳下”等充滿人文關懷的提示語。另外,教師還要對學生的飲食就餐、物品擺放、衛生打掃等方面進行指導,讓學生能夠盡快適應寄宿制的學校生活。其次,制定習慣養成細則?!盁o規矩不成方圓?!睘榱烁玫刂笇W生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教師應配合學校制定一系列操作性強的規章制度和行為規范,著重培養學生學習、生活、品行、禮儀四個方面的行為習慣。同時,教師還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榜樣作用,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產生正面影響。再次,抓好落實,推動習慣養成教育。有了具體的行為規范還不夠,想要積極推動習慣養成教育,必須將其逐一落實。比如,每天值周組要從學生起床洗完臉開始,對學生的禮貌、儀表、自習、上課、課間活動、課間操、衛生等進行逐項檢查,促使學生逐漸形成一種自覺行動;每天的課后作業、錯題集等必須就寢前完成,同時配合同桌互檢,每周班干部檢查、班主任抽查……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是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基礎,是培養他們自主管理能力的關鍵。

三、克服心理障礙

小學生離開父母,由獨自生活到群體生活,心理上總會有諸多不適應?;蛘咦钥亓Σ?,容易沖動,或者缺乏安全感,情緒焦慮,或者不善交流,性格孤僻。特別是一些留守兒童,他們多是跟隨爺爺奶奶生活,由于缺少必要的溝通,實際的心理和精神需求無法得到滿足。一旦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在他們幼小的心里極易產生恐慌,如果不及時疏導便會成為安全隱患。那么,在寄宿制學校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呢?首先,加強溝通與交流。一方面,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比如,教師可利用學校開設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為學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教給他們一些轉移情緒、宣泄痛苦、發泄憤怒、克服自卑、樹立自信心的調節方法,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一般來講,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與家庭的教育方式有著直接關系。所以,教師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要取得學生家長的積極支持和配合。比如,定期召開家長會,必要時還要進行家訪,了解學生的生活環境及心理特點,同時與家長進行方法技巧的交流,拓寬溝通渠道。其次,發揮心理咨詢老師的作用。小學生年齡小,對事情的處理上沒有頭緒,且大多羞于表達。這就需要心理咨詢服務室的老師在理解具體情況后采用適當的心理治療方法,使其不良情緒得以及時宣泄、釋放,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其心理的健全發展。

四、結語

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是寄宿制學校不懈的追求與探索。有效的學生自主管理,不僅把老師從大量繁雜瑣碎的事務中解脫了出來,也使得學生在自主管理中學會了如何要求別人、約束自己,獲得了自我成長的鍛煉。因此,在自主管理教育實踐中,廣大教師應對此引起高度重視,堅持“重在開頭,意在滲透,貴在堅持”的原則,積極培養管理干部,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全方位激活寄宿制學校的優質教育能源,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形成自主管理能力,敢于探索,勇于實踐,真正成為學習和生活的主人。

參考文獻:

[1] 王奎.重視寄宿制學校學生的親情管理[J].職業,2011(15):117.

[2] 王峰春.寄宿制學校學生管理的幾點思考 [J].動動畫世界(教育技術研究),2011(11):183.

[3] 張明國.寄宿制中學學生自主管理的實踐探究[J].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管理),2013(12):33-35.

[4] 王清奎.寄宿制學校學生管理初探[J].甘肅教育,2013(3):26.

[5] 王科學.論培養農村寄宿制中學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J].祖國(教育版),2013(4):18-19.

[6] 梁征平.淺析農村小學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J].學周刊b版,2012(32):58.

[責任編輯 馮紅偉]

猜你喜歡
自主管理能力寄宿制素質教育
農村寄宿制學校問題初探
提升中職生計算機教學中的自主能力
論美育中的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
如何有效滲透素質教育理念
農村寄宿制初中實施特色音樂教育的實踐研究
關注基礎教育階段中的素質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